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人生抒情散文

散文2.38W

人生就是一場無悔的修行。而思念就是這場修行中美麗的孤獨。我用你的憂傷和喜悅潤筆,翩然行走在字裏行間。

人生抒情散文

請珍惜人生

人生,是無法用物質去估算的,這一生無法再重來的,是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生死有命。

生命中最艱難的時刻,當非所愛的人離開人世莫屬,再多的不捨,不甘,不願,都無法挽回。生命的逝去。再多的未曾說出的話語,未曾表露的情感,再多未完的夢想,也都不再有任何表達的機會,何不在相聚的時間內去珍惜你所愛的每一位親人。

人世間什麼纔是最珍貴:不是人們所說的,“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現在能把握的幸福。是最珍貴的。

人生就是一次旅行,時光很短暫,從你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你坎坷而不平凡的一生。

人生有苦有甜,有真有假,有虛有實,有驚喜有失落,有興奮,也有憂傷,有成功,有失敗,但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是人生中不凡的經歷,無論好與壞,讓我們以平常的心去迎接它。

請珍惜當下,看清看淡生命中的得失,成敗,在悠悠的歲月裏,請真愛別人,也真愛自己。

人生如路

家鄉在北方的一處小村莊,偏居一隅,那裏沒有南方的溫婉靈情,也沒有南方的朦朧和古樸,耳語邊流傳的小橋流水是我對南方的相識與鍾情,所以從小對於家鄉談不上歡喜,分不清究竟。而今身在都市,高樓林立,燈紅酒綠,直是如夢如幻,卻更加懷念田野村莊中青草萋萋的小道,那裏有我的童年與記憶。

是啊!北方的美是大氣與狂野的,在北方的超脫與欣然中度過了二十載,對於周遭世事滄桑的變遷,對於生命中無法一一講述的清的流年,直至現在,我才欣然明白,對家鄉的眷戀情懷遠不是凌波水韻,翰墨留芳所能比擬的。

在安靜的筆端,我似是又重回到那已經過去了的時光,不管生活如何凌亂與不堪,在我們每個人內心最深處的地方,永遠深藏着一份細緻溫柔的初心,那就是與我們生命緊密相連,從不改變的鄉愁。初心恆在,不管身在何處,我們的童年與回憶就不會走遠。

小時候門口最亮麗的風景就是柴垛,因爲那些從地裏拉來的棉杆或雜木劈成的柴塊是我小時候保留的節目,那自然而然的在沒有玩具的年代成了我的樂園,我喜歡把它們當成我幼稚的玩具,和別的小夥伴爬到上面玩,有時候像得勝的將軍俯瞰山川,有一種那種年紀青澀的自豪感,而今歲月變遷,已磨滅了最初的痕跡,卻留下了我童年時美好的氣息。

小學一年級時,學校離家挺遠,那時候我已經七歲了,爲了去上學我就自己學會了騎自行車,雖然也摔了好多次,可是當我自己經過幾個村莊,透過幾條小道到達學校,我的心是滿足而優越的,有時候,從學校路過開滿油菜的`地方,我會悠閒的欣賞那無邊的綠色中透着金色的花香,似乎樂趣無窮,然而,我卻不喜歡淅瀝陰沉的雨,一場雨,或許能討得農民伯伯春種後的歡心,可是在那個滿地都是坑窪的泥漿中,對於我總是一場災難,從學校回到家,不管我怎樣的保護自己,也總是滿身泥濘,現在想起,好像一場熱鬧的聚會剛剛散去,總會想到很多事,越想越覺得甜美的憶像。

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村裏竟有了自己的一所學校,而且就在我家屋脊後面,我像遷戶口一樣自然而然的遷到了村校,那時,家裏還是那種低矮的平房,可是站在上面對學校還是一覽無遺,於是那一段時間站在平房俯瞰校園就成了我的樂趣,就這樣在窒息燥熱的夏日或在寒風凜冽的冬季,我度過了五年,有打鬧,有任性,但是對於我們的稚嫩,歲月會包容,留住輕輕的雨聲,氤氳着甘甜的時光。

初中,可能是我最愜意的一段時光,然而現在,我品嚐起來卻感覺苦苦的,離家更遠了,當然陪伴我的還有一輛嶄新的自行車,那時候上學的路就好多了,一路向北的柏油路直接通向學校,路兩旁都是高大挺拔的白楊,還有輕盈柔美的垂柳,路上的行人也更多了,各種各樣的車也是接踵而至,每次我都是欣然注視着從我面前經過的汽車,不顧它揚起的灰塵,跟在轎車後面騎上一段時間,或許那時候的我就夢想有一日也能坐上這絕塵而去的轎車。

那時候,脫離了父母的管制,騎着自行車全力奔跑,可是父母的喋喋不休的約束最終還是迎來了我的叛逆,也使我奮起反抗,爭取自由,於是我有時逃課,有時上課打牌,我當時什麼都不懂,只知道這樣荒唐的詮釋着自由的定義,我痛恨父母的約束,學校的約束,然而直到現在我才明白恰恰是這些約束使我們能感受到自由和擁有自由的東西。

之後我就這樣渾渾噩噩的度過了三年,當我拿起中考成績單時,看着上面的成績,我感到有一絲欣慰,自己竟然順利的考上了縣城裏最差的一個高中,面對父母,我並沒有感到羞恥,因爲我感覺這是對他們的報復,然而我的母親卻並沒有多說什麼,她拿錢讓我進了縣城最好的高中,我很奇怪一向嚴厲的母親竟然沒有打我罵我,我感覺到自己的尊嚴受到了忽視,於是我拒絕去上學,可是母親只是落淚,看到一向堅強的母親竟然落淚,我的心一軟就拉起皮箱頭也不回的走了,那一刻,我眼角竟然也落下了淚。

升入高中,我就徹底告別了騎自行車的日子,因爲家裏離縣城太遠,而我也是半個月纔回家一趟,和別人不一樣的是,我從來沒有想家的想法,學校很美麗,也開闊了我的視野,我就漸漸的融入了學校裏,有時候,母親會來看我,但是還沒坐下就會離開,而我也並沒有挽留過她,我知道她也明白,看見我她就放心了,多餘的話也不必說。

而今當我步入大學,清明假日回家,鄉村的街道已看不到原先再是坑坑窪窪的泥路,而今都是平整的柏油路,街道上車水馬龍,遙望着村莊的路口,我思緒萬千,這充滿曲折的人生也就如這蜿蜒的路,不管怎樣縱橫交錯,卻總是朝着家鄉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