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孩子,一起來閱讀吧的散文

散文1.68W

題記:閱讀,點亮一盞燈;閱讀,開啟一扇門;閱讀,豐富你我的一生……

孩子,一起來閱讀吧的散文

哇塞!三萬字?!

小說?

真的嗎?你寫的?

驚訝、懷疑、羨慕、佩服寫在一雙雙睜大的眼裏,當我把鄭國蕾同學創作的長篇童話小說《貝傑貝佳歷險記》打印出來分發給大家時,班裏不少人驚訝得合不攏嘴。是的,才十三歲的鄭國蕾儼然成爲我班的風雲人物了。

她收穫了喜悅,我享受着快樂,因爲,全班在我的帶動下掀起閱讀潮……

一、彰顯閱讀之美

我愛書,我愛閱讀,是以,狹小的房間總瀰漫書香,不是孔夫子,屋內總是書,《演講與口才》、《意林》、《讀者》等雜誌是我常備之書,更別提一些經典名著了。喜愛戴望舒的朦朧美,喜愛沈石溪的.動物傳奇之美,喜愛一代大師魯迅的嬉笑怒罵之美,喜愛曹文軒的唯美……於是,這也成爲我最大的資本,作爲語文老師,張口一個典故,閉口幾句美文,幽默風趣,插科打諢,把枯燥的課堂變得趣味橫生。你看看,臺下的孩子時而驚呼,時而張大嘴巴,時而垂淚,時而若有所思……漸漸地,他們愛上語文了,愛上閱讀了。於是,見縫插針,趁機大說特說這些都是我課外閱讀所得,大談特談我們國學的傳統,祖國語言的精妙,讓孩子們於潛移默化中懂得:閱讀是這麼重要,可以長見識,可以增添文學色彩,可以發揚國學……於是,汪曾祺、鐵凝、史鐵生等書中主要篇目的大家被孩子們熟悉,四大名著走進課堂。

“老師,你手裏是什麼書?”

“《端午的鴨蛋》。”

“借我看?”

即使,我沒有看完,我也爽快地把書遞給他們。

當《顏氏家訓》、《朱氏家訓》、和《傅雷家書》被我介紹給大家後,班裏似乎正對應着省裏舉辦的《好家風家訓》徵文活動了,不少孩子紛紛主動投稿並積極要求我幫忙修改。

早讀我愛徜徉在書聲中,大家專注地背誦書內要求背誦的篇章,在完成任務之後,省裏配套教材《經典誦讀》當然成爲了第二選擇了,竟然還有人能超前完成任務,於是,我大膽放開,任由他們自由誦讀自己喜愛的篇目,前提是:正能量。

一位書癡,邊行邊讀,得意處昂頭,興奮時微微閉目,抑揚頓挫間,穿行琅琅書聲。在剛開始,有學生不時地擡頭偷看我,並吃吃發笑,後來,也是習慣了,與我同時朗讀,學習我的模樣,一舉手,一投足,他們的唱讀也變得充滿感情了。

二、體驗閱讀之趣

愛書吧,這知識的源泉,愛上閱讀吧,這快樂的發源地。

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第一次我代表學校參加區演講比賽,我大膽地在全校師生面前進行演示,有慌張,有忘詞,但卻收穫了不少經驗。我告訴大家,爲練習演講,專門買了小蜜蜂,在傍晚獨自散步時一遍遍的背呀背,而且,演講詞也是自己創作。終於倒背如流,在區裏比賽時不驚慌不失措,激情滿懷,戰勝自己,收穫掌聲與鮮花,引起孩子們一臉的嚮往。

班級裏小型的演講是我們最初的舞臺,每人蔘加,輪流上臺。學校裏每學期均有《國學經典誦讀比賽》,有我們成功的身影,鎮裏乃至區裏的小主持人比賽“我們做爲民工子弟”,學生們也在踊躍參加。

最初,孩子們放不開,越忸怩越害羞,動作越難看,在哈哈大笑裏,我們一遍遍糾正,後來,能做到講笑話時別人笑掉大牙,自己卻自個兒在心裏樂了。一本書,可以成爲合適的道具,一句詞,可以重複誦讀十幾次,什麼表情,什麼動作,什麼音樂,怎樣纔有美感,如何打動別人,我與孩子們一起探討着鑽研着。有位同學說他在夢裏還沉浸於閱讀,嘰裏呱啦,媽媽說不知道他在說些什麼話。有位孩子說爲了參加演講比賽,一個視頻就看了成百遍。我很感動,閱讀最美,童心更美。

三、享受創作之樂

閱讀,創作,有汗水,有快樂。

區裏寒假暑假都有讀書徵文活動,還有一年一度的“富麗達”杯藝術節,什麼童謠、兒詩,什麼攝影、繪畫,只要有能耐,就有展現的舞臺。我呢,自然成爲最忙碌的人,除了每學期的論文、“浦發杯”閱讀徵文和“身邊的感動”徵文等活動需耗費大量腦細胞之外,孩子們的比賽少不了我的心血。

我曾要求全員參與,寫一篇同題兒詩:《冬天的顏色》。學生們奇特的構思,豐富大膽的想象,雖然還是生澀,卻不乏亮點,一個優美的句子,一處新奇的現象,我都提出來,進行表揚,並與他們一起斟酌,修改,然後,在全班進行誦讀。你可以想象,自己讀着自己的作品,贏得老師和同學的喝彩,那種感覺就是成功。

於是,在本學期區暑假讀書徵文裏,班裏六位同學獲優秀獎,一位同學獲三等獎,還有一人獲得一等獎;區藝術節童謠比賽獲得一個二等獎,兩個三等獎,這相當不容易呀,也與孩子大量的課外閱讀分不開。喜訊傳來,獎狀高高掛起,孩子們把喜悅寫在臉上,我把高興藏在心裏。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我愛閱讀,我的學生也愛上閱讀。閱讀,成爲我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