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詩

小學生古詩詞學習入門方法

古詩1.43W

從詩、畫、音樂、朗讀入手,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從學習興趣中讓學生感悟學習從古詩詞入門之法,讓小學生也能盡得詩之韻、文之魂。

小學生古詩詞學習入門方法

在普遍缺乏傳統文化的浸淫,缺乏對古典詩文的文化價值、教育價值、藝術價值足夠認識的今天,我們又如何能在短期內並有效地教學古詩,關鍵還得從“趣”字入手,並緊扣“趣”字,創設相當的情境,激發廣大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熱情,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古詩的自覺習慣,自然古詩之韻如詩曰:“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一、詩畫結合,培養學生理解詩詞的能力

王維《山居秋暝》的頷聯“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寫的是靜景:明亮的月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照進了松林,清澈的泉水在石頭上靜靜地流淌。寥寥十個字,勾勒出了一幅清幽、明淨、自然、和諧的山水圖。爲了讓學生眼中有此美景,我們可以出示畫家爲我們準備的教學掛圖,或也用寥寥幾筆來勾勒夜空的明月、錯落有致的松樹、清澈見底的流泉、潔淨可愛的石頭等,再現詩人眼中秋夜的靜穆,讓孩子們在一幅優美的簡筆畫前,忘掉塵世的紛爭與喧囂,使心靈得到淨化。

二、點化詩詞中的音樂美,讓學生從聽覺上感覺詩意

教學中,藉助音樂能調動情感,烘托、渲染詩歌的內容,創設美的氛圍,有助於學生更好地學習理解古詩。許多教師在教學古詩時都會選用適當的樂曲讓孩子們進行配樂吟誦,或悲或喜,或沉緩或輕快,在樂曲聲中去感知詩中之形象,體會作者之情感,感悟詩中之理趣。如教學杜甫的《春夜喜雨》,有的教師配以輕音樂,其中摻有“沙沙”春雨、“噝噝”微風、“丁冬丁冬”的流泉,還伴有幾聲清脆的蛙鳴聲等,把詩中靜謐、清新的氛圍襯托得很分明,體現了詩人夜居草堂,欣喜愜意的心情。

三、用朗讀感悟造就古詩詞情境之美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古詩不僅內涵豐富,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很強的藝術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詞句優美,字字珠璣,韻律和諧,節奏性強,易讀易記。

(一) 把握停頓,感受古詩的節奏美。絕句和律詩因其本身的書寫規範,蘊涵相對固定的節奏感,因而在教學指導朗讀時,要讓學生明確並把握停頓。

(二) 熟讀成誦,感悟古詩的韻律美。古詩的教學切忌重傳授,輕感悟;切忌重講解,輕朗讀。而應讓學生充分地讀,透過多讀,感受詩的藝術感染力,感悟詩的和諧韻律。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決定了古詩文閱讀的目的不在於理解內容的深度,而在於積累語言,增強語感,提高文學修養。

(三) 詞曲相映,整體感悟。無論是古調還是今曲,無論是通俗還是戲曲,許多優秀古詩詞都有相關的曲調相襯,且有當紅影視劇明星表演或演唱,這也爲孩子們朗讀感悟古詩創設了許多條件。如香港歌后王菲演唱的[宋]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內地歌手毛寧演唱的[唐]張繼的《楓橋夜泊》的改編曲,以及越劇表演藝術家趙志剛演唱的[唐]崔護的《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和[唐]自居易的《離離原上草》、[唐]孟郊的《 遊子吟》、 [唐]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等等。真是名詩成就名曲,名曲促進古詩的學習。

四、用品味意境提升詩魂,培養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現在的小學學生可以背誦許多古詩文,但誦讀水平不高,品位不高。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學會“品詩”,沒有學會吟誦,從品味詩句當中加深對詩中意境、情感的領悟。如“風景舊曾諳”,讓學生理解“諳”是熟悉的意思,從中知道詩人曾經很熟悉江南,現在很懷念江南,因而才抒發“能不憶江南”的感情。又如“感時花濺淚”,讓學生理解“時”不僅指時候,還指時局、時勢的動亂;“淚”不是一般的眼淚,而是生離死別的淚,是心驚肉跳的淚,是愛國愛家的淚。這樣的理解就不是停留在只看註釋上。古詩詞語言的教學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淺層,學會對語言的品味是古詩詞教學的特色。古詩詞語言的精妙、獨特的韻味、深遠的意境是“品”出來的。再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那個“綠”字意境全出,老師要啓發學生透過想象,再現春江碧透、柳綠桃紅的深邃意境,獲得閱讀欣賞的愉悅和滿足。古詩審美意趣,多借景抒情、體物寫志、詠史寄興、即事感懷,又多用映襯渲染、虛實相生、動靜互見、擬人比喻等表現手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古詩教學不能“見槐是槐,見柳是柳”,只有驅遣想象,才能讀出詩詞背景,讀出作者感受,讀出畫意真情。讀者閱讀的過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體驗、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識與文字背後潛藏着的生命對話的過程,就是實現讀者自我生命成長和提升的過程。由於對詩句的品悟,讓學生對自己的創作有了特別濃的激情,品味古詩詞的意境是學生創作的最好培養途徑。

詩文源於生活,學習時當然應還原於生活。因而我們教學時應開發創設各種情境,啓發學生古今聯繫,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併爲他們創設運用古詩文的平臺,讓他們“見景吟詩”,讓他們“表情吟詩”,讓他們“見物吟詩”,讓他們“敘事吟詩”,讓他們“說理吟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