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詩

描寫春天的古詩詞3首

古詩2.17W

春天常常帶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如果你到大自然裏去品味春的氣息,會給你增添無窮的力量,春天給人們帶來了希望和美好。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描寫春天的古詩詞3首及賞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描寫春天的古詩詞3首

一、長安春

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

青門柳枝軟無力,

東風吹作黃金色。

街前酒薄醉易醒,

滿眼春愁消不得。

古詩簡介

《長安春》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所作,是作者在心境不佳,看到春天金黃色的柳枝軟弱無力,想借酒澆愁,也辦不到,本想長醉,可很快就又醒了,不能遠離愁苦的折磨。表現了詩人淒涼愁苦、滿腹鬱悶的心境。

翻譯/譯文

東門的楊柳下垂着,樣子軟弱無力,

春天的東風把柳枝吹成了衰黃之色。

東街的的酒酒力太小,醉了很容易就會醒來,

滿眼都是春光,滿腹都是春愁,豈能輕易銷得?

註釋

青門柳:長安城東南門外有霸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這裏泛指京城東門的柳樹。

黃金色:指枝葉的衰黃顏色。

街東酒薄:指東街所賣的酒其酒力太小。

二、江南春

朝代:唐朝|作者: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古詩簡介

江南春,唐代詩人杜牧的名詩。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

翻譯/譯文

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的樓臺全籠罩在風煙雲雨中。

註釋

1、郭:古代在城外修築的一種外牆。

2、山郭:依山的城鎮。

3、南朝:東晉滅亡後,先後在南方地區建立的宋、齊、樑、陳四個朝代的合稱。

4、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據《南史·循吏·郭祖深傳》說:“都下佛寺五百餘所”。這裏說四百八十寺,是虛數。

5、樓臺:指寺廟。

賞析/鑑賞

這是描寫江南風光的一首七絕。“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已經描繪了一幅幅絢麗的圖畫,但那只是宏觀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則相對具體一些,似乎使人生觀了幾個景點,也就更深刻了。杜牧在這首七絕中不僅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還再現了江南煙雨濛濛的樓臺景色,使江南風光更加神奇迷離,別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經過詩人生花妙筆的點染,顯得更加令人心旌搖盪了。“千里”說明是寫整個江南,但整體又是透過一個個具體的意象表現出來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裏有過渡到江南風光的重要組成部分——寺廟,揉進了滄桑之感,南朝遺留下來的許許多多佛教建築物在春風春雨中若隱若現,更增添撲朔迷離之美。詩人在這裏不說“朝朝四百八十寺”,而說“南朝四百八十寺”,顯然別有意蘊。南朝統治者佞佛,勞民傷財,修建了大量寺廟,《南史·郭祖深傳》說:“時帝大弘釋典,將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條以爲都下佛寺五百餘所,窮極宏麗,僧尼十餘萬,資產豐沃,所在郡縣,不可勝言。”據此,杜牧說“四百八十寺”顯然說少了。這裏也體現出了當時修建寺廟是非常勞民傷財的事,聯繫到作者作此詩時處於晚唐時期,所以也不乏詩人一種憂國憂民的情感。如今“南朝四百八十寺”都已成爲歷史的遺物,成爲江南美妙風景的組成部分了。審美之中不乏諷刺,詩的內涵也更顯豐富。這首詩四句均爲景語,一句一景,各具特色。這裏有聲音有色彩,有空間上的拓展,有時間上的追溯。在短短的28個字中,詩人以極具概括性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生動形象而又有氣魄的江南春畫卷。

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與迷離。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詩一開頭,就好像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南國大地:遼闊的千里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着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搖盪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麗外,恐怕還由於這種繁麗,不同於某處園林名勝,僅僅侷限於一個角落,而是由於這種繁麗是鋪展在大塊土地上的。因此,開頭如果沒有“千里”二字,這兩句就要減色了。但是,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說:“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里,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臺、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對於這種意見,何文煥在《歷代詩話考索》中曾駁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盡聽得着,看得見。題雲《江南春》,江南方廣千里,千里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臺多在煙雨中也。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煥的說法是對的,這是出於文學藝術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後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從前兩句看,鶯鳥啼鳴,紅綠相映,酒旗招展,應該是晴天地景象,但這兩句明明寫到煙雨,這是因爲千里範圍內,各處陰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地。不過還需要看到地是,詩人運用了典型化地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地特徵。江南特點是山重水複,柳暗花明,色調錯綜,層次豐富而有立體感。詩人在縮千里於尺幅地同時,着重表現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襯、豐富多彩地美麗景色。詩地前兩句,有紅綠色彩地映襯,有山水地映襯,村莊與城郭地映襯,有動靜地映襯,有聲色地映襯。但光是這些,似乎還不夠豐富,還只描繪出江南春景明朗地一面。所以詩人又加上精彩地一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金碧輝煌、屋宇重重地佛寺,本來就給人一種深邃地感覺,詩人又特意讓它出沒掩映於迷濛地煙雨之中,這就更增加了一種朦朧迷離地色彩。這樣地畫面u色調,與“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地明朗絢麗相映,就使得這幅“江南春”地圖畫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給這幅畫面增添悠遠地歷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強調數量之多地一種說法。詩人先強調建築宏麗地佛寺非只一處,然後再接以“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樣地唱嘆,就特別引人遐想。

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江南景物的讚美與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諷刺說”,認爲南朝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時代佛教也是惡性發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諷刺。其實解詩首先應該從藝術形象出發,而應該作抽象的推論。杜牧反對佛教,並不等於對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佛寺建築也一定厭惡。他在宣州,常常去開元寺等處遊玩。在池州也到過一些寺廟,還與僧人交過朋友。著名的詩句,象“九華山路雲遮寺,青弋江邊柳拂橋”,“秋山春雨閒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都說明他對佛寺樓臺還是欣賞流連的。當然,在欣賞的同時,偶爾浮起那麼一點歷史感慨也是可能的。表達了作者的情緒很中性,既無明顯的憎,也無明顯的惡,僅僅是在單純地寫景、詠春。

三、城東早春

朝代:唐朝|作者: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翻譯/譯文

早春的清新景色,正是詩人的最愛。綠柳枝頭嫩葉初萌,鵝黃之色尚未均勻。

若是到了京城花開之際,那將滿城便是賞花之人。

註釋

⑴城:指唐代京城長安。

⑵詩家:詩人的統稱,並不僅指作者自己。清景:清秀美麗的景色。清:一作“新”。新春:即早春。

⑶才黃:剛剛露出嫩黃的柳眼。勻:均勻,勻稱。

⑷上林:上林苑,故址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建於秦代,漢武帝時加以擴充,爲漢宮苑。詩中用來代指唐朝京城長安。錦:五色織成的綢綾。

⑸俱:全,都。看花人:此處雙關進士及第者。唐時舉進士及第者有在長安城中看花的風俗。

賞析/鑑賞

此詩寫詩人對早春景色的熱愛。前兩句突出詩題中的“早春”之意。首句是詩人在城東遊賞時對所見早春景色的讚美。這裏有兩層意思,既是表明,爲詩家所喜愛的清新景色,正在這早春之中;同時也表明,這清新的早春景色,最能激發詩家的詩情。一個“清”字用得貼切。這裏不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喜人,也兼指這種景色剛剛開始顯露出來,還沒引起人們的注意,所以環境顯得很清幽。

第二句緊接第一句,是對早春景色的具體描繪。早春時,柳葉新萌,其色嫩黃,俗稱“柳眼”。“才”字“半”字,都是暗示“早”。如果只籠統地寫柳葉初生,雖也是寫“早春”,但總覺得平淡無味。詩人抓住了“半未勻”這種境界,使人彷彿見到綠枝上剛剛露出的幾顆嫩黃的柳眼,那麼清新宜人。這不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風姿勾畫得非常逼真。生動的筆觸蘊含着作者極其歡悅與讚美之情。早春時節,氣候寒冷,百花尚未綻開,唯柳枝新葉,衝寒而出,最富有生機,最早爲人們帶來春天的消息。寫新柳,恰好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徵。

前兩句已將早春之神寫出,如再作具體描繪,必成贅言。後兩句用“若待”兩字一轉,改從對面着筆,用芳春的豔麗景色,來反襯早春的“清景”。上林苑繁花似錦,寫景色的穠豔已極;遊人如雲,寫環境之喧嚷如市。這後兩句與前兩句,正好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反襯出詩人對早春清新之景的喜愛。同時這也是比喻之筆,“俱是看花人”不僅僅是說錦繡滿地,觀賞花的人多,更是說人已功成名就,人們爭趨共仰。因此,此詩的深層意旨是:求賢助國、選拔人才,應在他們地位卑微、功績未顯之際,猶如嫩柳初黃、色彩未濃之時。這時若能善於識別、大膽扶持,他們就會迅速成材,擔當大用;如果等到他們功成志得、譽滿名高,猶如花開錦繡、紅映枝頭,人們爭趨共仰,就不用人去發現與幫助了。

全詩將清幽、穠豔之景並列而出,對比鮮明,色調明快;同時含蘊深刻,耐人尋味,堪稱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