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籍

李善長,字百室,定遠人原文及譯文

古籍2.66W

李善長(1314年~1390年),男,漢族,字百室,濠州定遠(今安徽省定遠縣)人。明朝開國功臣。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李善長,字百室,定遠人原文譯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李善長,字百室,定遠人。少讀書,有智計,習法家言,策事多中。太祖略地滁陽,善長迎謁。知其爲裏中長者,禮之,留掌書記。從下滁州,爲參謀,預機畫,主饋餉,甚見親信。太祖威名日盛,諸將來歸者,善長察其材,言之太祖。復爲太祖布款誠,使皆得自安。有以事力相齟齬者,委曲爲調護。

太祖爲吳王,拜右相國。善長明習故事,裁決如流,又嫺於辭命。太祖有所招納,輒令爲書。前後自將征討,皆命居守,將吏帖服,居民安堵,轉調兵餉無乏。嘗請榷兩淮鹽,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既複製錢法,開鐵冶,定魚稅,國用益饒,而民不困。太祖初渡江,頗用重典,一日,謂善長:“法有連坐三條,不已甚乎?”善長因請自大逆而外皆除之,遂命與中丞劉基等裁定律令,頒示中外。

善長外寬和,內多忮刻。參議李飲冰、楊希聖,稍侵善長權,即按其罪奏黜之。與中丞劉基爭法而訽。基不自安,請告歸。貴富極,意稍驕,帝始微厭之。四年以疾致仕,賜臨濠地若干頃。

丞相胡惟庸初爲寧國知縣,以善長薦,擢太常少卿,後爲丞相,因相往來。而善長弟存義子佑,惟庸從女婿也。十三年,惟庸謀反伏誅,坐黨死者甚衆,善長如故。又五年,善長年已七十有七,耄不檢下。十八年,有人告存義父子實惟庸黨者詔免死安置崇明善長不謝帝銜之御史交章劾善長而善長奴盧仲謙等,亦告善長與惟庸通賂遺,交私語。獄具,謂善長元勳國戚,知逆謀不發舉,狐疑觀望懷兩端,大逆不道。會有言星變,其佔當移大臣。遂並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餘人誅之。

(節選自《明史·李善長傳》,有刪改)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有人告存義/父子實惟庸黨者/詔免死/安置崇明/善長不謝帝/銜之御史/交章劾善長

B.有人告存義父子實惟庸黨者/詔免死/安置崇明/善長不謝/帝銜之/御史交章劾善長

C.有人告存義/父子實惟庸黨者/詔免死/安置崇明/善長不謝/帝銜之/御史交章劾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