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籍

魯山山行(適與野情愜)原文及賞析

古籍5.04K

魯山山行(適與野情愜)

作者:梅堯臣

朝代:宋朝

【魯山山行】適與野情愜,[1]千山高復低。好峯隨處改,幽徑獨行迷。[2]霜落熊升樹,[3]林空鹿飲溪。[4]人家在何許,[5]雲外一聲雞。[6]

譯文

恰恰和我愛好山野風光的情趣相合,千萬條山路崎嶇時高時低。一路攀登的山峯,(山峯)隨着觀看的角度而變化,幽深的小路,令我孤獨迷路。傍晚,霜葉落下,熊爬上樹(大熊星座爬上樹梢),樹林清靜下來,鹿悠閒地在溪邊飲水。人家都在哪裏?雲外傳來一聲雞叫,暗示着有人家,彷彿在回答(只是很遠很遠)。

譯文

魯山層巒疊嶂,千峯競秀,一高一低,蔚爲壯觀,正好投合我愛好大自然景色的情趣走到一處可以看到一種好峯,再走向另一處,又可以看到另一種奇嶺,一個人在山間小路上行走,曲曲彎彎,走着走着,連自己也不知走到哪裏去了,有時竟迷失了方向山林空蕩,所以能看到熊瞎子爬到光禿禿的樹上;透過稀疏的樹縫,還看到野鹿在山溪旁飲水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靜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見炊煙,自己也懷疑這山裏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問一聲“人家在何許(何處)”;正在沉思的時候,忽聽得從山間白雲上頭傳來“喔喔”一聲雞叫。噢,原來住家還在那高山頂哩

註釋

①魯山:在今河南魯山縣。②適:恰好。愜(qiè):心滿意足。③野情:喜愛山野之情④隨處改:(山峯)隨觀看的角度而變化。⑤幽徑:小路。⑥熊升樹:熊爬上樹。⑦何許:何處,哪裏。⑧雲外:形容遙遠。一聲雞:暗示有人家。

賞析:

這首詩運用豐富的.意向,動靜結合,描繪了一幅斑斕多姿的山景圖:深秋時節,霜降臨空,詩人在魯山中旅行。山路上沒有其他行人,詩人興致勃勃,一邊趕路一邊欣賞着千姿百態的山峯和山間的種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