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籍

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的翻譯賞析

古籍1.35W

《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作者爲唐朝文學家杜甫。其古詩全文如下:

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的翻譯賞析

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微燕雀高。

朝罷香菸攜滿袖,詩成珠玉在揮毫。

欲知世掌絲綸美,池上於今有鳳毛。

【前言】

《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是一首和詩。首聯突出“早朝”寫時間飛快和宮裏景色醉人;頷聯寫朝見時的儀仗和宮殿中的自然景觀及氣氛;頸聯寫賈至的儒雅風流和備受君主恩寵;尾聯用典稱頌其家世的文采和父子兩代執掌朝廷起草詔命職務的榮耀。這首詩藝術上格法嚴謹,脈胳分明,深得和詩之體,體現了杜甫詩歌“清詞麗句”的特色,又有與衆不同的挺拔之姿和雄健之氣。

【註釋】

⑴和:即和詩,是用來和答他人詩作的詩,依照別人詩詞的格律或內容作詩詞。可和韻,可不和韻。舍人:即中書舍人,時賈至任此職。大明宮:宮殿名,在長安禁苑南。

⑵五夜:指夜晚的`五更天。漏聲:漏壺滴水的聲音。箭:漏箭。放在漏壺中帶有刻度的桿狀物體,用於計量。

⑶九重:帝王住的宮禁之地。

⑷旌旗:旗幟的總稱。龍蛇:指旗幟上繡有龍蛇圖案。動:舞動。

⑸風微:微風輕拂。

⑹香菸:焚香所生的煙霧。

⑺珠玉:珠和玉,常比喻優美珍貴之物。

⑻世掌絲綸:指父子或祖孫相繼在中書省任職。

⑼池:指鳳凰池。有鳳毛:形容得到了父親優良的遺傳。

【翻譯】

滴漏中的竹箭指向五更,皇宮裏的桃子在春色中泛着醉酒般的顏色。朝陽升起來印在旌旗上,旗幟被風鼓動,上面有龍蛇圖案,看起來像是要騰飛而起,大殿上風微微的,在這微風裏燕雀倒是飛得很高,盤旋於金頂之上。賈舍人帶着兩袖香氣下了早朝,珠玉一般的《早朝大明宮》就是他一揮而就的。要說這一朝兩代中書舍人同出一家的佳話,指得不就是賈至和他的父親麼。

【鑑賞】

即按照作者原來的題材或者體裁來寫一首詩,以示自己的意見,韻腳可以相同也可以完全用別的。杜甫這首詩是和中書舍人賈至的《早朝大明宮》之作。

這裏首先解釋詩裏用到的典故的意思吧。絲綸美:因爲賈家父子歷任兩朝的中書舍人,後有一日賈至供職的肅宗對賈至說,“昔先天誥命,乃父爲之,今茲命冊,又爾爲之,兩朝盛典出卿家父子,可謂繼美矣……”主要意思是讚揚賈至繼承了父親的才華,並能做出像父親一樣的政績,實在是朝廷裏的一段佳話。“池上於今有鳳毛”裏的鳳毛並非簡單的鳳毛麟角的鳳毛,也不時簡單說賈至的才華出衆,在一班大臣裏很少見。而是用了一個典故:南北朝到了南朝時有謝鳳和謝超宗父子,他們文章風格和成就都很出衆,於是梁武帝就稱讚他們說,“超宗殊有鳳毛”。意思是想說謝超宗終歸繼承了父親謝鳳特有的風格和才華。

理解了詩裏用的典故讀這首詩就容易多了。詩是分爲兩部分。前兩句爲應和,即基本描繪同賈至的詩一樣的場面;後兩句爲褒揚,說賈至和其父親的成就輝煌,得到了皇帝的讚揚。與杜甫多數傳下來的作品不一樣,這首詩裏諷刺和揭露的成份不多,幾乎不見痕跡,倒是多了些歌功頌德。也許這樣可以理解爲詩人是在用鸚鵡學舌的方法譏笑賈至,但杜甫畢竟也是那個時代的文人,歌頌高高在上的帝王也未必就沒有可能。

杜甫的這首詩裏帶出了幾分山野的情趣,以及對歷史透徹的理解,光是意境就比賈至的高遠。這首詩少了一般詩人寫宮廷生活所會有的呆板,多了些靈氣,而又不減少場面的宏大氣勢,杜甫比起賈至來綽綽有餘。思想決定文章的外在,再如何隱藏,字裏行間的精神是很難不露端倪的。賈至是世家出身又較爲一帆風順的人,杜甫則才華橫溢飽經風霜,這兩種人寫出來的文章當然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