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籍

《郭衍,字彥文,自雲太原介休人也》原文及譯文

古籍3.28W

郭衍,字彥文,自雲太原介休人也。衍少驍武,善騎射。周陳王純引爲左右,累遷大都督。時齊氏未平,衍奉詔於天水募人,以鎮東境,得樂徙千餘家,屯於陝城。每有寇至,輒率所領御之,一歲數告捷,頗爲齊人所憚。王親任之。建德中,周武帝出幸雲陽,衍朝於行所,時議欲伐齊,衍請爲前鋒。攻河陰城,授儀同大將軍。

尉迥之起逆,從韋孝寬戰於武陟,進戰於相州。先是,迥遣弟子勤爲青州總管,率青、齊之衆來助迥。迥敗,勤與迥子悸、秸等欲東奔青州。衍將精騎一千追破之,執祜於陣,勤遂遁走,而悸亦逃逸。衍至濟川,入據其城,又擊其餘黨於濟北,累戰破之,執送京師。超授上柱國,封武山郡公。

徵爲開漕渠大監。部率水工,鑿渠引渭水,漕運四百餘里。關內賴之,名之曰富民渠。五年,授瀛州刺史。遇秋霖大水,其屬縣多漂沒,民皆上高樹,依大冢。衍親備船筏,並齎糧拯救之,民多獲濟。衍先開倉賑恤,後始聞奏。上大善之。

衍臨下甚踞,事上奸諂。晉王愛暱之,宴賜隆厚。王有奪宗之謀,託衍心腹,遣宇文述以情告之。衍大喜。王因召衍,陰共計議。又恐人疑無故來往,託以衍妻患癭,王妃蕭氏有術能療之。以狀奏高祖,高祖聽衍共妻向江都,往來無度。衍又詐稱桂州俚反,王乃奏衍行兵討之。由是大修甲仗,陰養士卒。及王入爲太子,徵授左監門率。高祖於仁壽宮將大漸,太子與楊素矯詔,令衍、宇文述領東宮兵。及上崩,漢王起逆,而京師空虛,使衍馳還,總兵居守。帝幸江都,令衍統左軍,改授光祿大夫。又從討吐谷渾,出金山道,納絳二萬餘戶。衍能揣上意,阿諛順旨。帝每謂人曰:“唯有郭衍,心與朕同。”又嘗勸帝取樂,五日一視事,無得效高祖空自劬勞。帝從之,益稱其孝順。七年,從往江都,卒。贈左衛大將軍,娼賜甚厚,諡曰襄。

(選自《隋書·列傳第二十六》)

宇文述時貴重,委任與蘇威等,其素愛則過之。帝所得遠方貢獻及四時口味,輒見班賜,中使相望於道。述善於供奉,俯仰折旋,容止便辟,宿衛者成取則焉。又有巧思,凡有所裝飾,皆出人意表。數以奇服異物進獻宮掖,由是帝彌悅焉。

(選自《隋書·列傳第二十六》)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累戰破之,執送京師執:逮捕

B.並齎糧拯救之齎:錢財

C.高祖於廣壽宮將大漸大漸:病危

D.無得效高祖空白劬勞劬勞:勞苦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衍奉詔於天水募人

從徑道亡,歸璧於趙

B.名之日富民渠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C.數以奇服異物進獻宮掖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D.由是帝彌悅焉

或師焉,或否焉,小學而大遺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郭衍英勇善戰。他先打敗北齊軍隊的進攻,後又打敗尉遲勤等人的殘餘部隊,而深受重用。

B.郭衍體恤百姓。他任瀛州刺史時,先開倉發糧賑濟百姓後稟奏皇上之舉,受到皇上的讚許。

C.郭衍爲人奸詐。他多次欺騙高祖,最終幫晉王順利登上皇位,也因此而多次受到越級提拔。

D.郭衍諂媚順從。他善於揣摩皇上旨意,宇文述善於在皇上左右供奉,兩人受寵方式頗相似。

7.把原文中面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每有寇至,輒率所領御之,一歲數告捷,頗爲齊人所憚。

(2)王有奪宗之謀,託衍心腹,遣宇文述以情告之。

(3)宇文述時貴重,委任與蘇威等,其親愛則過之。

參考答案

4.B(B.齎:攜帶。)

5.C(C.均爲介詞,把。A.介詞,在/介詞,到;B.代詞,代所鑿的渠/結構助詞,相當於“的”;D.代詞,他/作句中語氣詞,表示停頓,相當於“也”。)

6.C(C.“因此而多次受到越級提拔”錯,原文中只有一次是越級提拔,且原文並無說他在幫晉王順利登上了皇位之後而受到越級提拔的資訊。)

7.(1)每當有敵寇入侵,郭衍就率領所統率的部隊抵抗他們,一年內數次打敗北齊軍隊的進攻,很是讓北齊軍畏懼。(關鍵詞:“輒”“告捷”“憚”各1分,語意連貫1分)

(2)晉王有奪太子位的陰謀,想以郭衍爲心腹,派宇文述把這種想法告訴了郭衍。(關鍵詞:“奪宗”“託”各1分,語意連貫1分)

(3)宇文述當時位尊顯貴,他的委派任用與蘇威相同,而他被親信寵愛的程度則超過了蘇威。(關鍵詞:“貴重”“過”各1分,語意連貫1分)

【參考譯文】

郭衍,字彥文,自稱是太原介休人。郭衍年少時就驍勇英武,善長騎馬射箭。北周陳王宇文純引用他在身邊,累積功勳升遷爲大都督。當時,北齊沒有平定,郭衍奉詔到天水招募兵卒,用來鎮守東邊的邊境,招來自願遷徙的有一千多家,屯駐在陝城。每當有敵寇入侵,郭衍就率領所統率的'部隊抵抗他們,一年內數次打敗北齊軍隊的進攻,很是讓北齊軍畏懼。陳王因此而更加重用他。建德年中,周武帝出京駕幸雲陽,郭衍在周武帝駐地朝見,當時商議着要攻打北齊,郭衍請求充當先鋒。攻克河陰城,授予儀同大將軍。

尉遲迥發起叛亂的時候,郭衍奉命隨從韋孝寬在武陟作戰,又進軍相州作戰。在這之前,尉遲迥派弟弟的兒子尉遲勤任青州總管,率領青、齊的兵卒來援助尉遲迥。尉遲迥兵敗以後,尉遲勤與尉遲迥的兒子尉遲惇、尉遲祐等想要向東逃到青州。郭衍率一千精銳騎兵追擊打敗了他們,在陣地上抓獲了尉遲祐,尉遲勤於是逃走了,而尉遲惇也逃走了。郭衍到濟州,攻入佔領了這個城,又在濟北打敗了他們的殘餘部隊,連戰連捷,抓獲俘虜送往京城。越級提拔爲上柱國,封爲武山郡公。

郭衍被徵召爲開漕渠大監。部署統率水工,鑿渠引渭河的水,漕運四百多裏。關內依賴着它,把它命名爲“富民渠”。開皇五年,郭衍被任命爲瀛州刺史。適逢秋雨成災,他的屬縣多被水淹沒,老百姓都爬上高樹,佔據高大的墳墓躲避大水。郭衍親備船隻木筏,同時帶上糧食賑救百姓,老百姓大多獲得救濟。郭衍先開倉發糧賑濟百姓,然後再稟奏皇上。皇上非常讚許他的這種做法。

郭衍對下非常傲慢,對上奸詐諂媚。晉王親近他喜歡他,設宴、賞賜非常隆重豐厚。晉王有奪太子位的陰謀,想以郭衍爲心腹,派宇文述把這種想法告訴了郭衍。郭衍非常高興。晉王就召來郭衍,與他暗地共同策劃。又擔心別人對他們無緣無故的來往起疑心,假稱郭衍的妻子患有大脖子病,王妃蕭氏有辦法能夠給她治療。把這些情況上奏給高祖,高祖聽憑郭衍與妻前往江都,來來往往沒有限制。郭衍又假稱桂州俚謀反,晉王就上奏讓郭衍興兵討伐他。因此大規模地修造盔甲兵仗,私下裏收養門客兵卒。等到晉王成爲太子,徵授郭衍爲左監門率。高祖在仁壽宮病危,太子與楊素詐稱皇上詔書,下令讓郭衍、宇文述統領東宮的軍隊。等到皇上駕崩,漢王起來反叛,而京師空虛,又派郭衍火速返回京城,統領軍隊據守京城。皇上臨幸江都,令郭衍統領左軍,改授光祿大夫。郭衍又跟從隋煬帝討伐吐谷渾,出金山大道,收納投降的人兩萬多戶。郭衍能揣摩皇上旨意,阿諛順從皇上。皇上常常對人說:“只有郭衍,與朕同心。”郭衍又曾經鼓勵皇上取樂,五日才理一次朝政,不要效仿高祖白白地讓自己辛苦。皇上聽從了他的話,更加稱讚他的忠順。大業七年,跟從皇上前往江都,死了。追封爲左衛大將軍,喪事賞賜非常豐厚,諡號爲襄。

(選自《隋書·列傳第二十六》)

宇文述當時位尊顯貴,他的委派任用與蘇威相同,而他被親信寵愛的程度則超過了蘇威。皇上所得到的遠方貢獻的東西和四季應時食物,常常分賜給宇文述,其間向宇文述奉送賜物的使臣絡繹不絕。宇文述善於在皇上左右供奉,進退周旋,形貌舉止很得皇上歡心,宮中值宿警衛的人都以他爲榜樣而仿效他。他又有一些奇巧的想法,凡是他裝裱的東西,都是別人所難想到的。他多次把一些奇異的服飾、物品進獻到宮中,因此皇上更加喜歡他。

(選自《隋書·列傳第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