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籍

《古之善賞者,費少而勸衆》原文及譯文

古籍3.22W

古之善賞者,費少而勸衆;善罰者,刑省而奸禁;善予者,用約而爲德;善取者,入多而無怨。

趙襄子圍於晉陽,罷圍而賞有功者五人,高赫爲賞首,左右曰:“晉陽之難,赫無大功,今爲賞首,何也?”襄子曰:“晉陽之圍,寡人社稷危,國家殆,羣臣無不有驕侮之心,唯赫不失君臣之禮。”故賞一人,而天下爲忠之臣者莫不願忠於其君。此賞少而勸善者衆也。

齊威王設大鼎於庭中,而數無鹽令曰:“子之譽日聞吾耳,察子之事,田野蕪,倉廩虛,囹圄實。子以奸事我者也。”乃烹之。齊以此三十二歲道路不拾遺。此刑省奸禁者也。

秦穆公出遊而車敗,右服失馬,野人得之。穆公追而及之岐山之陽,野人方屠而食之。穆公曰:“夫食駿馬之肉,而不旋飲酒者,傷人。吾恐其傷汝等。”遍飲而去之。處一年,與晉惠公爲韓之戰,晉師圍穆公之車,樑由靡扣穆公之驂,獲之。食馬肉者三百餘人,皆出死爲穆公戰於車下,遂克晉,虜惠公以歸。此用約而爲德者也。

齊桓公將欲征伐,甲兵不足,令有重罪者出犀甲一戟,有輕罪者贖以金分,訟而不勝者出一束箭。百姓皆說,乃矯箭爲矢,鑄金而爲刃,以伐不義而徵無道,遂霸天下。此入多而無怨者也。

故聖人因民之所喜而勸善,因民之所惡而禁奸。故賞一人而天下譽之,罰一人而天下畏之。故至賞不費,至刑不濫。孔子誅少正卯而魯國之邪塞;子產誅鄧析,而鄭國之奸禁。以近喻遠,以小知大也。故聖人守約而治廣者,此之謂也。

參考譯文

古代的善於賞賜的人,費財少卻可以勉勵大衆;善於處罰的人,刑法簡約而奸人可以禁止;善於給予的人,使用節儉卻可以成爲大德;善於取得的人,獲取多而別人沒有怨言。

趙襄子被圍困在晉陽,解圍之後獎勵有功人員五人,高赫列爲首功。左右的人說:“晉陽被圍之難中,高赫沒有大功,現在卻得了頭賞,這是爲什麼?”趙襄子說:“晉陽被圍,我們社稷危急,國家危險,羣臣沒有人不存在驕恣輕慢的心情,只有高赫沒有失去君臣的.禮節。”因此賞賜一人,天下盡忠之臣,沒有不願意忠於他的國君。這就是賞賜雖少卻可以勉勵很多爲善之人。

齊威王設定大鼎於廳堂之中,一一列舉無鹽縣令的罪狀時說:“讚譽你的話一夭天傳到我的耳朵裏,考察你的政績,田野荒蕪,倉庫空虛,監獄滿滿的,你用奸謀來對待我。”於是便把他烹了。齊國從此三十二年間,在道路上沒有人拾取丟失的東西。這是刑罰少卻可以禁止奸邪的例子。

秦穆公到外地出遊而車子壞了,右邊駕車的一匹馬跑丟了,被野人捉住。穆公追着一直趕到岐山的南面,野人正在煮馬肉吃。穆公說:“吃了馬肉,不快點喝些酒的話,有傷身體。我擔心傷了你們大家。”讓野人全部飲了酒,穆公才離開。過了一年,秦穆公與晉惠公在韓原發生戰鬥。晉軍包圍了穆公的車子,晉大夫樑由靡牽着穆公車上的驂馬,即將捉住穆公。吃馬肉的三百多人,都出死力在車下爲穆公拼殺。於是戰勝了晉軍,又俘虜了晉惠公而歸。這是給予儉約而能成爲大德的例子。

齊桓公將要舉行征伐,武器不夠用。下令有重罪的人,出一副硬甲、一個戟;有輕罪的,按照出金分量多少贖罪;打官司不勝的,出十二支箭。百姓都很高興。於是修治箭矢,冶煉金屬爲兵器,用來討伐不義之國,征伐不義之君,稱霸天下。這是獲取多而百姓沒有怨言的例子。

因此聖人按照百姓所歡喜的事情,勉勵他們做善事;依照百姓所厭惡的禁止奸邪。因此賞賜一人,天下人民讚譽,懲罰一人,天下百姓畏懼。所以最高的賞賜是不虛費錢財,最高的刑罰是不傷害好人。孔子殺了少正卯,魯國的奸邪就被堵塞了,子產誅鄧析,而鄭國的奸詐便被禁止了。用近的來使人知道遠的,用小的來使人知道大的。因此聖人持守簡約而治理廣泛,說的就是這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