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籍

和令狐相公別牡丹翻譯賞析

古籍1.72W

《和令狐相公別牡丹》作者爲唐朝詩人劉禹錫。其古詩全文如下:

和令狐相公別牡丹翻譯賞析

平章宅裏一欄花,臨到開時不在家。

莫道兩京非遠別,春明門外即天涯。

【前言】

《和令狐相公別牡丹》是唐代詩人劉禹錫與宰相令狐楚唱和的一首七言絕句。大和三年(829)三月,令狐楚由長安赴洛陽,臨別作《赴東都別牡丹》,劉禹錫以此詩與之唱和。詩人以牡丹入題,借物抒懷,寫別牡丹而實嘆別京國,一句“春明門外即天涯”道盡沉浮感慨。

【註釋】

①此詩作於大和三年(829)三月。《舊唐書·文宗紀上》:“(大和三年三月)幸已朔,以戶部尚書令狐楚爲東都留守。”

②平章宅:平章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或“同平章事”的簡稱,亦指宰相。《新唐書·百官志一》:“貞觀八年,僕射李靖以疾辭位。詔疾小瘳,三兩日一至中書門下平章事。”中唐之後,凡任宰相,均加此銜。

③兩京:指當時的上都長安和東都洛陽,此處因舊習以西京稱長安東京稱洛陽,合而稱兩京。

④春明門:唐代長安城外郭東面正中的城門。《唐六典》雲:“京師東面三門,中曰春明。”亦見《唐兩京城坊考》卷二。楚自長安東出赴洛陽,出此門,即離開長安城,故舉此爲言。

⑤天涯:天邊,意極遙遠。唐代詩人王建罷官後,卜居長安西南“百里”之遙的原上,曾賦詩“長安無舊識,百里是天涯。”(《原上新居十三首》其三)。

【翻譯】

宰相的家中有一欄牡丹花,待到開花時主人卻不在家。不要說什麼洛陽不算遙遠,出了春明門處處皆是天涯。

【鑑賞】

此詩是劉禹錫以牡丹爲題的.唱和詩作。劉禹錫不是單單描寫牡丹的國色,因這種花盛開於京城,故而牡丹也寄託了詩人心中複雜的感慨。

詩作前句與令狐楚唱和,從其詩意點明瞭臨到開放主人卻不在的創作背景,平鋪直敘不起一字波瀾。值得體會的,是詩人借別牡丹寫別家別京城的寫作手法,以牡丹的鮮明形象寄託了家和京國的含義在其中,字在牡丹而意屬別離,使得詩意委婉清新。而緊隨話鋒突轉:“莫道兩京非遠別,春明門外即天涯”。“莫道”兩字戳破“兩京非遠別”之謬,用否定的句式表達出作者強烈的情感。“春明門”則以小處着眼,以出春明門這離京赴東都的必經之門代指離京去國。“即”字是言離京一步便是天涯,情感強烈,筆法誇張。從“一欄花”之小,到“天涯”之大;以“春明門”之近,到“天涯”之遠。作者用鮮明的對比、強烈的句式、借代誇張的修辭手法十分精煉的表達了離京的深深感慨。前句委婉清新,後句卻盡意抒懷,前後情感強度反差也使詩中情感愈加鮮明,更是將離京之悽楚眷懷訴說的淋漓盡致。全詩借牡丹爲題,言在牡丹,韻系離愁,道盡去京國赴天涯的沉浮感慨,是一篇借物抒懷之佳作。

劉禹錫唱和之作較令狐楚詩情感更強烈,能言令狐楚所未能言,此宜結合作者生平體會。劉禹錫因“永貞革新”失敗連貶遠州司馬,又受盡讒言所害,一生多數時間都是遠離京國的逐放生涯。故而儘管是寫令狐楚離京,劉禹錫唱和爲友不平,又何嘗不是雜糅了劉禹錫對自己坎坷仕途的感慨,此詩非是爲一人而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