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籍

《未展芭蕉》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古籍2.56W

未展芭蕉

《未展芭蕉》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錢珝

冷燭無煙綠蠟幹,芳心猶卷怯春寒。

一緘書札藏何事,會被東風暗拆看。

1、本詩突出的特點是連用了幾個比喻,請任選一處分析其意蘊及表達效果。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對詩歌表達技巧的鑑賞能力。答題時先明確詩歌何處運用了比喻修辭,因爲詩歌題目是“未展芭蕉”,而詩句並沒有出現芭蕉這一意象,由此可知“芭蕉”是詩句中的“燭”“蠟”“芳心”“書札”的本體。回答其意蘊及表達效果時需要結合有關詩句,並緊扣比喻修辭的特點。

答案:

示例一:將未展芭蕉比作蠟燭。比喻非常新穎,點燃的蠟燭通常給人的感覺是紅亮、溫暖,這裏卻說未燃的蠟燭“冷”“綠”,“冷”使人感到那緊緊蜷縮的芭蕉上面似乎籠罩着一層早春的寒意;“綠”則給人美麗的聯想。

示例二: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的少女。在料峭春寒中蜷縮着“芳心”的芭蕉,彷彿是一位含情脈脈的少女,由於被寒意襲人的環境所束縛,只能暫時把自己的情懷隱藏在心底。“怯”字不僅生動地描繪出未展芭蕉在早春寒意包圍中蜷縮不舒的形狀和柔弱輕盈的身姿,還把未展芭蕉宛若少女嬌怯羞澀的神情出神入化地傳達出來了。

示例三:將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書札。未展芭蕉像是深藏着美好情愫的密封的少女書札,嚴守着內心的祕密。“會被東風暗拆看”,既準確地傳達出大自然的微妙變化,又惟妙惟肖地寫出了少女嬌羞的情態,形神兼備,意味無窮。

二:

1、有人說“芳心猶卷怯春寒,”中“怯”字極妙,試聯繫詩句簡析之。(4分)

2、詠物詩一般要有所寄託,你認爲這首詩有首怎樣的寄託?請談談自己你的看法。(4分)

參考答案:

1、該句從神情上描寫未展芭蕉的內心律動,芭蕉未展,並非不想與奇花異草爭春,而是有些擔憂畏怯早春的寒意,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就把未展芭蕉嬌怯羞澀宛若少女的神情給出神入化地傳達出來了。

2、這裏是借物喻人,詩人透過對早春初萌而未展的芭蕉新葉儀態、神情的深入鏤刻,創造了一個情竇初開而又嬌怯含羞的少女比形象,希望她在愛情的追求上要勇敢大膽,而不要半藏半掩。詩意含蓄、深沉,感情摯着而熱烈,形象新奇迷人。

1.古人作詩講究形神兼備,說說前兩句怎樣表現芭蕉的形和神?

2.結合“會、暗”兩字,談談後兩句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1.以綠蠟爲喻來寫芭蕉的色澤;“怯”字,以擬人表現芭蕉將展未展的嬌羞之態。

2.“會”,將要之意,表現詩人對春天的美好期盼。“暗”,照應前文的“藏”字,歌頌了春天潤物無聲的力量。 (意對即可)

參考譯文

含苞待放的芭蕉色澤光潤,彷彿翠脂凝成的蠟燭一般,卻沒有蠟燭的煙塵,超凡脫俗,清爽宜人。春寒料峭的時候,芭蕉還未開放。芳心猶卷的'芭蕉有如一卷書札,真不知她內心蘊藏了多少心事。風兒會捷足先登知道芭蕉滿腹的心思。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透過對早春初萌而未展的芭蕉新葉儀態、神情的深入鏤刻,爲我們創造了一個別具新意的藝術形象,讀後令人難以忘懷。

首句“冷燭無煙綠蠟幹”從外在形狀上描摹未展芭蕉的形狀,像一支沒有點燃的綠色蠟燭。一個“冷”字,寫出了未展芭蕉外表的冷峻;“無煙”二 字寫出了其外表的平靜端嚴;而“綠蠟幹”則突現了其亭亭玉立的嫺雅姿態。由於詩人用比貼切新穎,未展芭蕉的視覺形象變得可觀可感,更豔更美了。

次句“芳心猶卷怯春寒”,是從神情上描寫未展芭蕉的內心律動。芭蕉未展,並非不想與奇花異草爭春,而是有些擔慮 、畏怯早春的寒意。一個“怯” 字,就把未展芭蕉嬌怯羞澀宛若少女的神情給出神入化地傳達出來了。

第三句“一緘書札藏何事?”用設問的方式提出問題,把筆觸伸向心靈的縱深處。古人書札大部作捲筒狀,正和未展的蕉葉相似。這樣的設問,像一座凌空飛架的金橋,促進了詩歌意境的飛躍、昇華,具有拓展深化之功。

結句“會被東風暗拆看”,是說未展芭蕉變化當即,一旦和煦的東風吹來 ,它就會慢慢展開,正如少女那密封的情書會被調皮的小夥子暗暗拆開偷看一樣。這裏的“東風”已經擬人化,而一個“暗”字則曲盡其妙,它既準確地傳達出大自然微妙變化和不易察覺 ,又維妙維肖地寫出了青年人調皮 、好奇的情態。可謂形神兼備,妙趣橫生。

這首詠物詩比喻奇妙,達到了極高絕的水準。詩人把未展芭蕉比作嬌怯含羞、情竇初開的少女,然後逐次進行擬人化、形象化的狀摹,從而使未展蕉葉具備了少女的品格,“怯”、“藏”、“暗拆”等動詞的巧妙措置,都增加了詩歌的情致,令人感到形象新奇迷人。

詠物詩一般要有所寄託諭指。這首詩究竟是何作意,已無法考究 。這裏,我們不妨可理解爲借物喻人。詩人巧妙地把一個情竇初開而又嬌怯含羞的少女比作未展芭蕉,希望她在愛情的追求上要勇敢大膽,而不要半藏半掩。實際上,掩掩藏藏是無濟於事的,她的一腔情愛終歸是會被人窺察到的。由於詩人把自己的心思附麗於嬌美的形象,故而顯得詩意含蓄、深沉,感情摯着而熱烈,開拓了前人詩中所未曾有過的境界,以自己全新的藝術個性步入了唐詩佳作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