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對聯

春節對聯作文彙總五篇

對聯1.06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對聯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對聯作文彙總五篇

春節對聯作文 篇1

春聯,原名叫桃符,是爲了驅兇避邪才貼在門上的。到了明代桃符才改叫春聯,明太祖宣佈每家每戶都要貼上一幅“春聯”,朱元璋親自出門去檢視老百姓有沒有貼“春聯”,他路過一戶人家,看見沒有“春聯”,一問才得知這是一戶閻豬的的人家,不識字,沒法貼“春聯”,朱元璋想了想,爲那戶人家提了一副“春聯”,叫“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這樣的“春聯”,經明太祖提倡此後貼春聯就成爲了我們過年的習俗。

我和爸爸開始貼春聯了,我幫爸爸拿着下聯,他貼着上聯,這副聯叫“出入平安行好運”,“吉祥如意福滿堂”。然後我又撕掉了家裏其他門上的對聯,貼上了嶄新嶄新的,看起來我們家現在真的是煥然一新啊!

大年農曆28日是民間貼對聯的日子,家家戶戶都忙着貼對聯。爸爸讓我幫他貼對聯,我爽快地答應了,因爲我有一篇貼對聯的作文,正好蒐集這樣的素材。

爸爸讓我先把對聯拿到客廳裏,他端來了自己熬的漿糊。媽媽把漿糊抹到了對聯的背面,然後爸爸把它拿起來貼到牆上。我一看這麼好玩,就說:“媽媽,我來抹漿糊吧”媽媽說:“好啊!”我擔心粘不牢,往對聯的背面抹了很多漿糊,結果對聯都溼透了。爸爸拿起對聯,漿糊不停地往下掉,對聯也變得不聽爸爸的話了,亂粘,有的地方還被扯爛了。貼出來的對聯,皺巴巴的,一點也不平整,很難看。媽媽說:“漿糊抹得太多了,只在邊上點幾下就行了。”在媽媽指點下,我沒有塗太多的漿糊。爸爸先把對聯上面粘好,然後用笤帚把對聯從上往下輕輕掃開,對聯就平整地粘在牆上了。我們就用這種方法很快貼好了對聯。

看着那張不平整的對聯,我想:貼對聯看起來這麼簡單的事,裏面也有這麼多的學問呀!

春節對聯作文 篇2

每年春節,我和爸爸媽媽都要回海南瓊海鄉下和爺爺奶奶過年。過年期間好玩的事很多,我最喜歡的是貼對聯。

我還記得王安石的《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寫的就是過年時人們貼對聯的情景。

據歷史記載,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就有過年懸掛桃符在左右門、驅鬼避邪的習俗。到了五代,人們開始將對聯寫在桃木上。宋代以後,過年掛對聯的做法相當普遍。到了明代,人們開始用紅紙代替桃符。而後,文人學士把題對聯當成雅事。清代以後,貼對聯的做法十分盛行,也出現了許多名聯佳對。

古老的貼對聯習俗,在瓊海鄉下依然盛行。過年時,瓊海家家戶戶都貼對聯。今年春節,我自告奮勇,幫爺爺挑選了三副對聯。在大門口,我選的對聯是:迎新春萬事如意 賀佳節百福臨門。橫批是:春滿人間。在爺爺奶奶的屋門口,我選的對聯是:天增歲月人增壽 春滿乾坤福滿門。橫批是:吉星高照。在叔叔門口,我選的對聯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廣茂達三江。橫批是:年年有餘。

貼對聯時,我把對聯分出上下聯(按照上下聯最後一個字的平仄區分——仄聲爲上聯,平聲爲下聯),塗上漿糊。爺爺搬來一把梯子,我把對聯遞給他。他爬上梯子,把對聯貼到門框上。我站在一邊,爲爺爺扶梯,還幫他看貼得正不正。等我們把對聯全部貼好,已經花了半個多小時了。

但我們的勞動沒有白費。貼了對聯後,整個院子變得喜氣洋洋、春意盎然,洋溢着新年的歡樂氣氛。

怪不得春節貼對聯的習俗從古代流傳到現在呢!

我愛貼對聯!我喜歡過春節!

春節對聯作文 篇3

歡歡喜喜過大年,大街小巷都煥然一新,掛起紅燈籠;大家都穿上了新衣服;連家家戶戶的大門也都穿上了“新衣服”——對聯。

我家的大門也不列外。今天一早,我和媽媽就拿着對聯,來到大門前,這對聯是:羊羊得億、寶馬騰飛迎福至、靈羊起舞報春來

我看看這副對聯,覺得很納悶,問媽媽:“這副對聯可把我給難住了,這有三張,我知道這個短的肯定是貼在門頂,那這兩張長的,該哪個貼左邊,哪個貼右邊呀?”

媽媽看着我笑着說:“你問對了,這貼對聯呀,可是有講究的;你看這副對聯,這個有馬,這個有羊;在十二生肖裏,馬過了,纔是羊;所以有馬的是上聯,有羊的是下聯;右邊貼上聯;左邊是下聯;現在你懂了吧!”“原來貼對聯還有這大的學問呀!謝謝媽媽給我又上了一課”我高興的說。

接下來,我們開始貼對聯了;我拿着膠布和剪刀,媽媽拿着對聯,腳踏在凳子上,手壓着對聯,我站在旁邊,把膠布剪成一小段,一小段,遞給媽媽;就這樣,在我們的配合下,不一會兒,對聯貼好了。

我們看着對聯,心裏樂滋滋,“真吉祥呀!這副對聯象徵着我們來年的運氣,與祝福!”媽媽說。我心想:我更收益大大!

春節對聯作文 篇4

今天是大年三十,媽媽早早的就把我從牀上叫起來了,說要一起貼對聯。新春伊始,春節將臨,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除夕那天,很多人家都貼對聯。貼對聯是中華漢民族的傳統。

我洗漱完後開始貼對聯了,我和媽媽把對聯放在地下不停的擺弄,我說這個是上聯,媽媽說那個是上聯,我們的`意見不一,我爲了弄清楚,在電腦上找答案。

古時候的對聯,因爲是從右向左書寫,所以上聯在門右邊。現在,由於書寫習慣從左向右,所以,也有把上聯貼在門左邊的。

究竟應貼在哪邊?要看橫批的書寫,如果橫批是從右向左書寫,上聯就應該貼在右邊,反之上聯則貼在左邊。另外,對聯除了對仗等要求外,一般應上仄下平,就是上聯結尾字的音調應該落上聲和去聲,下聯結尾字的音調應該落在平聲。(陰平、陽平)。

我知道答案後和媽媽一起把春聯貼上了,真漂亮

貼對聯不是什麼大事,圖個吉利喜氣,即使貼錯了,也沒有人會提示。不過,既然是民族的文化,我們不能宏揚,也不能離譜。

明年的春聯就包在我身上了。最後祝大家馬上好好學習,馬年行大運!

春節對聯作文 篇5

老爸,你說,它們誰長得比較像上聯?”我用手掌托住腦袋,胳膊抵在桌子上,盯着眼前的那一對紅豔豔的春聯,有些鬱悶地問。

說出來真夠丟人的,家裏的春聯向來是爺爺貼的。今年臨近春節,爺爺讓叔叔給“劫”去了,搞得我家的春聯至今還未“上榜”。

“嗯……”爸爸用手托住下巴,盯着對聯,沉吟着,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看來是快要有答案了,我有些着急了:“嗯什麼啊,快說啊……”

他煞有其事地說:“老爸我在想,這時候是你表現的機會了……”

“啊!”我腦子有點短路。愣了幾秒鐘後,我怯怯地問:“你不會是想要考我吧?”

“明擺着啊,你都上初三了,不會連個春聯也看不明白吧?”

“好啊,激將法!”我撇撇嘴,“都說三十六計裏,就這招是最要命的,還真……”我小聲嘀咕着。

“就這個‘春風得意年年好’吧!我看好它!”我信心十足。

“哦?何以見得?”老爸盯着我指定的“上聯”,聲調提高了幾分。

“爺爺教的那些平仄我是不懂啦!不過‘春風得意年年好’和‘錦繡前程步步高’這一對,誰看也知道要選前者啦!我都上初三了,對‘語感’這東西就是拿它沒轍地準!”我故作輕鬆地盯着老爸,一板一眼地說着。

沉默,長久的沉默……我不禁緊張了起來,會不會錯了啊?

爸爸終於擡起頭來,鄭重其事地說:“以我當你老爸十幾年的經驗,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他乾咳了幾聲,停頓了一下,故意賣個關子,然後明顯提高了聲調,慢條斯理地說:“英雄所見略同!”

啊……我還以爲是什麼深入、精闢的分析呢,原來是想着怎麼盜版很久很久以前看過的那些小品!好吧,我服了!

我們拿着春聯一起走出大門。大門旁那兩條已經發黃的石柱上面貼着的春聯雖然依舊完好,但是早已褪了那層鮮豔的紅,襯着暗紅色的老宅門,給人一種滄桑感。我忍不住把手覆在上面,對爸爸說:“別把舊對聯撕掉,就這樣覆蓋着貼上去,可以嗎?”

見爸爸沒反應,我轉過頭去看他,只見他對着兩個大門柱,擺出那堪稱經典的沉思姿勢看了一會兒,然後轉向我,一本正經地說:“我突然忘記上聯要貼哪一邊了……”

真無語了,竟然還是這麼無辜的表情……我忍住想酸他幾句的衝動,抓起他手中的那條上聯,二話不說就爬上右邊的椅子,學着爺爺的樣子,先刷上一層糨糊,再調整好角度,從上而下撫平上聯,又迅速地接過他遞來的下聯,挪了椅子後直接貼到左邊的石柱上。然後,又走遠看了看,很滿意地走到他身旁,鄭重地對他說:“以我當您女兒十幾年的經驗,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您:就這樣貼,準沒錯!您負責善後啊,把那什麼什麼的收拾乾淨。我得去研究一下當年您那高中畢業證書是不是造假來的……”說完,瀟灑地進屋玩電腦去了。

媽媽叫吃午飯了,我走出房間,忽然聽到爸爸在客廳打電話:“老羅啊,是我。新年好啊!給你說啊,今年我家的春聯是我女兒貼的,我本以爲他們這些孩子把那點傳統的東西都給丟了呢!沒想到啊,還行還行……”哦,原來如此,看來老爸用心良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