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知識作文

有關傳統文化作文(通用30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關傳統文化作文(通用3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傳統文化,顧名思義就是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一種理性的文化。

有一次,我好奇的問:“媽媽,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什麼?”媽媽笑眯眯地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多着呢!走,我帶你去瞧瞧。”我聽了,兩眼放光,興致勃勃的跟着媽媽走了。

我跟着媽媽來到集市上,只見那裏人山人海,我奇怪的問:“媽媽,我們爲什麼要來這裏呢?“媽媽沒有說話,只是拉着我往前走,終於,她在一個小攤前停住了腳步。媽媽指着一本書法書說:“這個就是。書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隨後,媽媽又指了指遠處的戲臺,說:“戲曲也是傳統文化噢!”

接着,媽媽又帶我看了許多東西,使我懂得了許多。不知不覺,太陽已經西斜,晚霞染紅了天空,媽媽微笑着說:“其實,中國傳統文化多着呢,像敦煌莫高窟裏的壁畫和彩塑,以及文房四寶——筆墨紙硯都是呢!”

我和媽媽回到家,看見爸爸坐在沙發上,我立刻跑過去,對爸爸說:“爸爸,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真多呀!”爸爸意味深長地說“是啊,其實傳統文化無處不在,只要你細心觀察,定會發現。”我聽了,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我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國,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我們學習的唐詩、宋詞、四大名著;我們用的文房四寶,我們吃的中藥,喝的茶;還有我們拉的二胡,吹的笛子;我們穿的唐服,用的瓷器等等。我國的傳統文化數不勝數,隨處可見。

我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而我還是最喜歡過中國的傳統節日,

過春節可以收到象徵着祝福和平安的壓歲錢;過清明節可以祭拜去世的親人;過端午節可以吃到香甜軟糯的糉子;中秋節是全家團圓吃月餅、賞月的日子;重陽節是登高、佩帶茱萸的好日子……在所有的傳統節日裏,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端午節。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傳說屈原受皇帝的侮辱,受大官的欺騙,傷心至極,當晚投江而死。人們知道了這個消息時,紛紛趕到江邊,上了小船準備把屈原的屍體打撈回來,可怎麼也打撈不回來了。人們怕屈原的屍體被魚蝦吃掉,就把糉子扔下了江,讓魚蝦吃糉子。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稱爲端午節,在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做糉子吃,以此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我國的每個傳統文化都有它的一個歷史背景或是一個經典故事。中國的傳統文化可真是博大精深,淵源流長啊!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我,一個普普通通的地道中國人,一生只有兩個母親:一個是生我養我的母親,一個是可親可敬的祖國母親。

我的祖國母親,從古至今“養”成了許多“習慣”。這些習慣說的俗一點,就是她的傳統文化。

中國的茶文化歷時悠久,其中“祁紅”算是出名的了。鄧小平爺爺曾爲它誇讚:“你們祁紅世界有名。”的話,可見祁門紅茶的名、醇、香和地道。飲祁門紅茶的人骨骼強壯,紅茶中的多酚類(綠茶中也有)有抑制破壞骨細胞物質的活力,可見“祁紅”是名不虛傳呀。

食品文化更是繁多,就拿各位最熟悉的糉子說吧。糉子是因爲屈原的故事而流傳的。那你們知道糉子爲什麼要用艾葉包嗎?告訴你們吧,因爲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所以嘛,現在同學們都只能看到媽媽們準備艾葉和肉、米包糉子了。

不同的國家,服裝也不同。中國的服裝文化最早就有清淡平易、寬抱大袖,褒衣博帶,形制雖然簡單,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一樣,神采殊異,可塑性很強的特點。

祖國的傳統文化還有許多許多,我寫一天也寫不完。不過,只要我們心中知道它,遵守這種傳統,那我們就是一名優秀的中國人!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我的外婆家在江蘇,屬於江淮一帶,爺爺奶奶家在安徽阜陽,兩地的傳統習俗有些不同。

昨天週六,一大早,外公外婆就買回來大包小包許多食材,“今天什麼節日?”我有點好奇,“明天冬至,就是大冬,俗話說‘大冬大似年,北方餃子南方湯圓’”,北方過年大年三十包餃子,我們江淮是包湯圓,所以我們今晚包餃子吃,明天早上吃湯圓!”“哦,耶!”我開心地歡呼起來,“我們家真好,南方北方的習俗都有呢!外婆,我來幫忙,我們早點包餃子和湯圓啊!”“呵呵,看你這個小饞貓急的!”媽媽笑道。“餃子皮我揉,這個我拿手”,爸爸自告奮勇道,“湯圓的豆沙餡兒還是我來!”外公‘得意’地自誇道,“這自制的豆沙餡兒,可是買不到的好吃哦!”“呵呵……”

下午,寫完作業,我突然聞到了很香甜的味道,來到廚房一看,果然是外公把豆沙熬好了,好香啊!我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一旁在和餃子餡的爸爸樂了,“餃子餡你也來一口吧!”“那是生的,我纔不上當呢!我也來包!”

一切準備就緒,外公外婆包湯圓,爸爸媽媽包餃子,我兩邊忙着,“外婆,其實,這南方北方的餃子和湯圓其實根本是一樣的,你看,都是把餡兒包到皮兒裏,只是南方用米粉,北方用麪粉!”“嗯,總結的準確”,外公讚揚道,“寓意也都是希望一家人團團圓圓,把幸福和祝福隨着餡兒包進去”,外婆跟着總結道。“嗨,你怎麼把餃子餡兒包到湯圓裏去了!”媽媽驚呼道,我低頭一看,包錯了,“這樣也好,你們看電視上,菜湯圓的做法也很多,今天這是我爲大家做的菜湯圓哦”,“哈哈哈,不錯,再包幾個菜的吧!”外公高興地笑道。一家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暖暖的親情,洋溢在溫暖的屋子裏,洋溢在我們每個人心中。

我覺得很幸運,我常常可以感受到南北方兩種傳統文化。雖然南北方傳統文化有些不同的地方,但是對家的愛,對家人的愛,都是一樣的。傳統文化讓我們家更加和諧歡樂!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這個星期,我收集了許多中國傳統的資料:有對聯、十二生肖、剪紙,還有中國的傳統節日的圖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歡傳統節日的資料,因爲我對傳統節日很感興趣。

我感興趣的傳統節日中最喜歡的是春節,因爲它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夏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新年”。每年過年,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飄。商場是人山人海,購買年貨,可熱鬧了。奶奶準備了豐盛的食物,外面有許多“砰、砰、砰”的鞭炮聲。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禮花下樓和小朋友一起放,我們玩得非常高興,到了晚會開始,我才戀戀不捨地回家,與家人一起一邊吃水果一邊觀看晚會,精彩的表演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過年該多好啊!

我還喜歡過“重陽節”,農曆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重陽節,又有“老人節”,重陽這一天,人們賞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愉。這一天放學,我和爸爸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去看望爺爺奶奶,我心中非常開心,因爲我明白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

“元宵節”也讓我難忘。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我們也放了許多煙花,還吃了元宵,猜了燈謎,還到公園裏觀了燈。一家團團圓圓,那時的我心中充滿無比的幸福和歡樂。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它是中國的文化。

我瞭解的傳統節日還有:端午節、清明、七夕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同樣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幸福,所以我們要記住這些節日,並永遠繼承下去。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是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作爲我們新一代要加強學習,大力弘揚中國的這些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作文 篇6

我們收集了我國的文化——國畫。有的收集關於國畫的圖片、有的收集國畫的資料、有的收集國畫的內容和工具。

我知道畫國畫的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水、宣紙、顏料、絹……題材可分爲:人物、山水、花鳥。技法可分爲:工筆和寫意。

國畫,歷史悠久,其中,內容豐富多彩。大多的國畫反映了當時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風土人情,我們目前保留最完整的人物畫最多,畫面內容最豐富的就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它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人物之多,千姿百態。這幅畫給後人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展現了作者精湛的繪畫技藝,這也是這幅畫的永久價值歷史所在。

國畫除人物畫之外,還有山水畫、水墨畫、工筆畫等……像著名的畫家齊白石創作的花鳥魚蟲,活靈活現,給人們逼真的感覺,而他所畫的蝦,彷彿輕輕一碰就會遊走一樣。大師用他那高超的技藝給我們展示了生活之外的另類世界。

國畫,中國傳統文化,它把中國的藝術展現給世人,是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

傳統文化作文 篇7

日已西沉,似水墨般泛紅的晚霞暈染在天邊,暮光淺淺映在女子的臉龐,孤身一人靜默於樓閣闌干,玉手中的繡花針在絲布間遊走穿行。“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芳樹,望斷歸來路”她繡着,望着,不覺間,淚已沾裳,腸已斷。她不曾停過,唯恐再見之時,繡還未成,將萬般情思、千般愁緒和那數載芳華繡於那絹絲布,繡進那田心間。

刺繡,就這樣帶着無數深閨女子的情與戀,不覺間已然走過了數千年。

總會醉心於刺繡之美,數以千計的絲線在繡布間交織,似有命運的安排,或曲折盤繞,或細密縱橫,每條絲線都的出現相遇都恰到好處,冥冥之中早已註定。當所有絲線都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軌跡”,那繡作便有了生氣靈性。不同絲線的“相遇糾葛”,呈現出的是不同紋路質地的視覺盛宴,使單單絲線表現出世間萬物百態。它可似水墨般清逸淡雅,亦可如油畫般鮮亮明麗;既有水彩之潤變通透,亦有素描的立體可感。分明清晰不輸於高清相片,卻在深淺不一的視覺觸感上更勝一籌。

“花隨玉指添春色,鳥逐金針長羽毛”驚歎於繡娘們那雙靈巧纖手,如何將冷冷絲線繡出活物之靈動。染線劈絲,繃布綁架,構圖勾稿,穿針引線……看似簡單的技藝卻不知需要她們多少時日的習練。“繩鋸木斷,水滴石穿”老繡娘閉眼劈絲,最細的僅有髮絲的十分之一。可又有幾人會知曉,這是幾十年與絲線的朝夕相處,方纔有了閉目不視卻心靈互通的“默契”。很多繡娘當她初次與針線相遇便不願離開,她們將自己的青春甚至一生交給了刺繡。以針作筆,以線爲墨,以布成紙,綵線似有情,隨銀針交錯纏繞,絲絲縷縷的脈絡間好像在替每位繡娘訴說着什麼。

古代女子閒時刺繡,身已靜,心亦靜,唯有心中愁緒難解,便只好穿針引線,繡與一絹絲布,將心事娓娓道出。“美人望斷秋水暮暮朝朝,一針一線遙寄如絲愛戀”願化風隨君,奈何閨深人寂,只將布繡“從頭到底,將心縈繫,穿過一條絲”念君千里,贈君萬情。

如今的繡娘何來古時深閨的相思愁怨?使她們依舊堅守在布架前刺布繡花又是什麼?“每年都會給家裏的兒女孫子繡衣裳。現在都是用機器了,誰還會穿這個?”大山裏的一位白髮老人,手撫件件繡花衣,深陷的眼睛泛着微微黯淡的淚光。“熱愛刺繡,想把這份傳統文化繼續傳承下去。這需要每位繡娘能沉得下心,守得住貧。”一位開辦繡工坊的繡娘,手持針牽線,無償教人刺繡,卻依嘆願者甚少。人們似乎不曾注意到每件繡品間的一針一線都飽含各樣深情,有單純的熱愛,亦有滿溢的心意,更有傳承的堅守……機器下的刺繡雖形似卻不神似,雖極致平整精細,卻總少了份人的溫情。這份情,若用寥寥幾字去表達,恐無法承載。只在繡娘們用手用心去繡時,其中千萬種複雜的思緒情意,便全然流露出來,纏於每縷絲線上,寄在每針繡跡間。

閉眼,靜心,輕輕撫摸,可曾感受到針線間穿越千年的閨怨和永存溫熱的深情?

傳統文化作文 篇8

昔我華夏,泱泱大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沉澱,五千年的文化基因傳承,在中華衆多優秀的文化遺產中,誰能主領風騷,成爲中華之根呢?這個問題可能一時沒有誰能給出準確的答案,但在我心中,我認爲,筷子和中國書法能當此大任。

嬰兒時,長輩們用筷子蘸着各種味道教我們辨別酸甜苦辣,這是一種傳承;孩提時,爸爸敲打我們先下手夾菜的筷子,是一種明禮;長大後,我們用筷子往媽媽的碗裏夾上她愛吃的菜,是一種感恩。中華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千百年來,一句“民以食爲天”竟令無數文人騷客、權貴寵臣和普通百姓竟折腰。我們不妨夾起一雙木筷,從胃開始來讀懂中華文明。

筷子一頭圓、一頭方。圓的象徵着天,方的象徵着地,對應天圓地方,這是中國人對世界基本原則的理解。其次,手持筷子時,拇指食指在上,無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間,是爲天地人三才之象,也是最初人對人和世界關係的理解。

可能有人要追問,爲什麼我們不像美國人那樣使用刀叉呢?孟子在他的文章中說過:“刀叉會令人想起殺戮和鮮血。”這實在是完美的的詮釋。關於筷子,有許多風俗習慣。俗話說:“敲碗敲筷子,討吃一輩子。”吃飯不能敲碗;不能將筷子插在碗中間;捏筷子時不能將食指伸出等等。這些看似循規蹈矩的觀念,卻代代相傳。也許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很少有人再去注意這些麻煩而無道理的規則。可是,難道筷子真的比不上西式餐具嗎?若真是如此,孩童牙牙學語時,父母不會一遍又一遍教他們怎麼使用筷子。我想,能夠代代相傳的,才配得上所謂“根”吧。

其次,我認爲最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就是中國書法了。

中國書法,被冠上了“中國”這一修飾語。這就代表着書法是中國特有的,獨創的。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漢字的書寫藝術,從甲骨文、石鼓文、金文演變而爲大篆、小篆、隸書,至定型於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等。在我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涌現出許多優秀的書法家。顏體筆道瘦挺遒勁而含姿媚;歐體筆法有力險勁結構獨特;柳體更是集顏歐於一身,字型優美剛勁有力。我們在孩提時代,就在一筆一劃,一撇一捺地書寫漢字。而書法則是書寫漢字的最高境界。一個國家的語言代表着一個國家,所以我認爲書法是中國民族的文化根基所在。況且,我們中華幾千年的文化傳承,有那一點離開過漢字呢?就是我們現在教材的印刷體,不也是一種獨特的書法體嗎?

沒有充實的精神家園,怎麼會在高速發展的資訊化時代中堅守自我,保持初心呢?同樣,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其特有的民族文明,又怎麼會在世界多極化的發展中佔據一席之地呢?水立於源則長其河,樹立於根則繁其葉。中國只有“飲其流者懷其源”,才能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傳統文化作文 篇9

中華傳統文化就像一片廣袤無垠的土地,中醫藥文化則如同這片土地上生長着的草木。土地肥沃,營養豐富,草木自然而然就會枝繁葉茂茁壯成長,如果土地貧瘠,結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吧!

談到中草藥,我想大多數人首先聯想到的應該是一碗黑不溜秋,散發着一股股難以名狀的古怪草藥味,喝下去時可以讓舌頭難受好一陣子的不明液體,難怪有些嘗試過中藥的人會戲謔:“說看看人家西藥片子,外面都裹着一層糖衣呢,就是炮彈也願意吃啊,中藥呢,一個比一個苦”。

西藥真有那麼好?中藥就那麼不堪?可在我對中藥的認知裏,中醫藥學彰顯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凝聚着深邃的哲學智慧。是從古至今勤勞的中華民族兒女不斷實踐的經驗,更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是開啟中華民族文明寶庫的金鑰匙。

在我僅有的對中藥的記憶裏,它了我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段珍貴的記憶。

去年冬天很冷,我有幸成爲了肺炎主力軍的一員猛將。在與肺炎艱苦抗衡的七天裏,每天透過我脆弱的血管輸入幾大袋冰涼的液體,那幾天我甚至能清楚的感受到藥片在胃裏翻滾,最後我拜倒在了中藥的門下。只見老中醫熟練的伸出他左手食指與中指放在我右手脈搏上,簡單詢問過後就開始說我的病情,彷彿他進入了我的身體各個器官探了個究竟。又命助手抓藥。那一刻,我突然領悟到:原來中醫藥文化如此博大精深。

有感於中華傳統醫學文化,也讓我有感於自己的人生,希望我能如那一味味中藥在經歷風吹雨打熬過風花雪月之後仍舊保持着自己的初心,成爲真正的自己。

我還清晰的記得老中醫說起每一味中藥時,嘴角那一抹抑制不住的微笑,也清楚地記得他告訴我,其實每一味中藥都不是獨自存在的個體,它們有機結合起來纔會更好地發揮治病的作用。這又讓我不禁想起了我們的中國,從戰亂頻發的舊中國到如今穩定發展的新中國,我們幾代人像一味味中藥一樣團結在一起,努力奮進,我們療治了貧弱的舊中國,建設了富強美好的新中國。無論中藥還是國家建設,團結讓我們力量更大。

中醫藥文化在幾千年的傳承中,努力着,進步着,它的本真感動着我,它的團結鼓舞着我。在國家不遺餘力的推動中國傳統醫藥文化發展的今天,回想去年的光景,一碗散發着濃濃藥香的中藥似乎正在漾起笑臉,它彷彿在輕輕呢喃:“生病還是該吃中藥的,苦一苦自己,纔會好好愛自己。”而我卻想說,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繼承之,發揚之,爲推動中華傳統醫學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鋪就一條灑滿陽光的寬闊道路吧!

傳統文化作文 篇10

只是後來,我回到大連,回到媽媽身邊。她的工作總是那麼忙,忙到無暇顧及節日的到來,更不要說爲我係彩繩了。

被忽略的端午,我已過了好幾個。竟也習慣了沒有彩繩的節日。只是當看到同學手上帶着五顏六色的彩繩時,我雖然會不屑一顧,說那是小孩子的東西罷了。但心中,還是會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愛編織的端午的彩繩。

屋檐上的水滴隨着時光的推流而一滴滴地掉落在那堆積了一釐米深的小水暈中,泛起了小小的漣漪,望着眼前這一雨紛紛的美景,忽然一陣糉葉香,耐人尋味。

“菊花園,炒米餅,糯米糰,阿媽帶我去睇龍船……”這是小時候奶奶抱着我,在端午節時嘴中念着的歌謠。而這種古老的氣息還能代代相傳嗎?

走進廚房,家中還是那種老式的竈臺,有兩口大鍋,均由柴火燒製,容量十分大,我想,在爺爺奶奶他們那一代,家中要生存的人很多,所以先前的竈纔會是這樣的吧。在這時,只見奶奶將用油炸蔥頭的“蔥頭油”撈起,放在一旁的小碗中。接着掀開另一鍋有拌着許多什麼蒸鹹蛋,五花肉,鵪鶉蛋,花生……一切適合的東西,奶奶一樣也不錯過。因爲再包之前,這些食物都未煮熟,因爲害怕太油,所以我幫着奶奶一起弄。我們首先清洗糉葉,“呀”一不小心就被這糉葉的邊緣割破了手,輕微的流血,更映襯出我對這糉子的喜愛,瞧去,奶奶正眉開眼笑的哼着小曲,包着糉。

雙手平攤,在手心先放上一個糉葉,用大拇指夾着,來一個90度的完美弧度,使糉葉上有一個圓錐形的凹形,然後以3:2:1的比例調配米,鵪鶉蛋,五花肉,一層壓一層,最後,再拿一片糉葉“封頂”,用一種植物的葉子綁上,放在籃子裏,準備下鍋。一隻佈滿皺紋的手和一隻細皮嫩肉的手在一起忙的不亦樂乎。

這細細的糉香,環繞了整個屋子,忽然,聽見弟弟對着電話機喊了一聲:“小姑,等等你回來的時候給我帶一個漢堡跟一個芝士味的比薩,謝謝。”頓時,屋子裏的氣氛僵硬了,空氣似乎要停止了流動,奶奶在這製作着中國的傳統食物,而這新時代的小男孩卻要去品嚐外國的“快餐”。

這份古老的傳承是否即將遺失了呢?若不是,那又能傳承多久呢?這一切的一切,是否會成爲那黑白史書上的記載呢?

傳統文化作文 篇11

扇傳於世,在千載的時光裏,凝聚着中國傳統文化的因素,記憶了傳統文化的變遷,承載了諸多的文化資訊。晉《古今注》記載,扇發於殷,以烏羽製成作儀工之美。隨時光的變遷,扇衍生了更多用途,文人墨客,以扇子爲載客,在扇面上題詩作畫,贈送親朋好友以寄一份祝福,青年男女在扇面上寫抒情詩送給心上人,託一份喜歡,佛教僧人在扇面上抄寫經文,凝一份信仰。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扇不在大,有品則名。這是扇的共性——傳載文化,溯源開始。‘’扇‘’因與‘’善‘’諧音,而寓意善良,善行。及來時,摺扇由朝鮮傳入神州,便有蘇東坡所提‘’高麗百摺扇,展之廣尺餘‘’的妙語,形容了摺扇開之則用,張合自如的特點。也藉此表達逍遙自在的?人生態度......

有人說:一面千扇,各有各的韻味,‘’蘇州檀香扇的扇魂是忠貞,端正,‘’扇其香存‘’,馨香四溢,好似個性豐富的女漢子;火畫扇的扇魂清純,典雅,淡而不素,如清雅的少女;綾絹扇的扇魂是溫柔,溫文爾雅,似富有才情的淑女......那麼桃花扇的扇魂呢?

我認爲桃花扇的扇魂是忠誠,點血成花,落紅成霖,似豪放灑脫的女將。

同其他扇相比,桃花扇更具有歷史的味道。一是桃花扇而來的作品,清代孔尚任的代表作《桃花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爲學者研究戲劇文化,歷史提供資料。二是桃花扇的由來:史料記載,在秦國,有一個頗負盛名的歌妓,一個是風流倜儻的的才子,命運的官扇一搖便搖出了一段愛情,搖出了一身安寧。明代才子侯方成邂逅一歌妓李香君,兩人花前月下相會,墜入愛河,和所有的美好一般,才子也贈扇給佳人作爲定情信物,然雷電劈下,袁大成陷害才子,強行將才女許配他人,佳人怎肯順從,含淚投河,選擇和心上人在天堂相會,只在世間留下那包含血淚的扇物,後才子的友人爲了紀念兩人忠貞不渝的愛情,在扇面上繪下一樹桃花,藉此一畫爲名,桃花扇一名誕生。

扇面桃花開,一朵名忠情

余光中在接受採訪時曾說:‘’男女之間的愛情,國家和國難都讓我感動,‘’忠情是桃花扇所承載的一點,無論是男方還是女方,秦淮結遇到最後的忠貞愛情,秦淮河水靜靜流淌,是大山才子佳人流下的一串晶瑩的淚花。故事已近成爲了過去,但桃花扇仍然敘述着佳人才女之間的愛情。借傳統的手工藝來表達歷史和美妙的故事,無疑是根文化的又一載體。

《桃花扇》中記到‘’青樓名花恨偏長,感時憂國欲斷腸‘’,老餘也說:‘’六朝的興亡,南朝的衰亡,在文學的劇本上看起來是特別的親切,但也夾雜着悲哀。‘’我想親切大概就是從古至今所傳承的愛國情,而悲痛大概就是爲國犧牲吧。忠於國家是中華民族所傳承的文化意識,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難看出所傳達的忠於國家和民族的關係。所以忠國也是一種文化。一個愛國的人,是一個把國大愛,然後小愛個人的君子,忠於國家是一個人成長的地基。

扇面桃花開,那滿扇的桃花怒放着。愛情,國家,仁愛,忠貞統統都在其中,都化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影子,都成爲了傳統文化的根。

傳統文化作文 篇12

我的爸爸媽媽都喜歡書法。我家的書房裏擺放着一個硯臺和許多毛筆,只要有空,爸爸媽媽都會練習一會兒。爸爸最喜歡臨寫“柳體”。媽媽最喜歡臨寫古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媽媽告訴我這是天下第一行書,與我們語文課本中學過的《清明上河圖》一起被稱爲“書畫雙絕”。

著名書法家丁夢周爺爺還專門爲我爸爸媽媽題寫了一首《白梅》。有時爸爸媽媽還教我寫,要我從楷書寫起。一開始,毛筆在我手中一點也“不聽話”,寫出來的字也東倒西歪,難看極了,爸爸媽媽就鼓勵我堅持下去。當我寫得好的時候,他們就爲我鼓掌加油。漸漸地,我寫的字也有了進步!

今後,我要好好學習,努力學好祖國的語言文字。

評語:文章從遠到近,從大到小,聯繫自己的實際,寫得很精彩!老師彷彿看到了一個小小的.藝術家!

傳統文化作文 篇13

在現代人的生活中,端午節只是爲了吃一次糉子,中秋節似乎只是爲了吃一塊月餅,春節似乎只是一個長長的假期,濃濃的傳統文化氛圍已蕩然無存了,有誰會去關注曾經屈原留給我們的感動,有誰會在房前插一枝艾草,喝一碗雄黃酒;中秋時節有有誰去關注那輪孤獨的圓月,似乎月亮的光輝都被明亮的煙火奪走;春節期間,有能有多少人記得許多美好的習俗,而現在本是祝福與希望象徵的"壓歲錢"卻被有濃厚金錢味"紅包"取代,許許多多人都說:過年沒年味了。這些都是我們十分重要的傳統文化節日,它們現在都沒人冷落成這個樣子,其他傳統文化的處境更是不堪設想。唉!我聽見傳統文化在哭泣,這哭泣聲中有失望,有無奈,還有的是對我們的期望。

當聽到韓國人成功的將端午節申請他們的文化遺產時,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震驚了,在震驚的同時,我們感到更多的是疑惑,好好的

端午節,我們的傳統節日,怎麼就成了他邦異族文化遺產?我們於是開始反思,我們何時認真的對待過傳統文化,只有在別人將我們的文化遺產搶走,我們正在失去的時候,我們還猛然的省悟,自己做的真的是不夠呢!

面對這愈來愈多的傳統文化消失的現象,我們想到了保護,正如最近才頒發的新的節假日條例,將清明,端午貨物中秋等傳統節日列入其中,以後,在這些節日裏就會有一天的假期,我只希望保護能起到效果,而不是傳統節日變成了純粹的假期。

在我看來,保護不是挽救我們傳統文化的根本辦法,而更在於發展。在於人們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只有發展了才更有生命力,只有發展了才能長久不衰。但是發展是合理的發展,如果是盲目的隨心所欲的發展我們的傳統文化,我想着只能加速他的滅亡!傳統文化不會因爲個人的保護和發展而繁榮,他需要的是大家的力量,是社會的力量,衆人的保護和發展才能給傳統文化注入更多的生命力!

多麼希望傳統文化不會再哭泣,而是在於現代文化的碰撞中微笑前進!

真的希望在端午節的時候,我們能再一次聆聽屈原的心聲,感受精神的力量,傳承美好古老的又在發展的習俗!真的希望中秋時分,家人團聚,天下共賞一輪圓月,體味濃濃的親情!真的希望過年的時候,鑼鼓敲起來,人們動起來真正感受除舊迎新的喜悅……

傳統文化作文 篇14

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編結裝飾品,距今七萬至十萬年前,就有中國結了。

中國結作爲一種裝飾藝術從唐代開始,到了明清時期,人們開始給結命名。尤爲一提的是北京申辦2008奧運會的標誌也是中國結。它用奧運五環的顏色組成五角星,相互環扣,象徵着世界五大洲的團結,“結”字之所以在這得到了昇華。如果大家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市場上賣的中國結樣式很多,但結式基本上都是盤長結。“結”字象徵力量、和諧、充滿溫暖的人際關係,給人以團圓、親密、溫馨的美感。中國結無論從起源和發展來看都是與手工密切相關的,由於中國人年復一年的創造,不斷地改善編法,“結”字才發展成爲這天這異彩繽紛的樣式,中國結才具有它真正的好處。

中國結優美的造型,豐富的色彩,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資產。

在我的家鄉水吉,每逢正月初十都要舞龍燈。每到那時候,大街小巷都沸騰起來,大家興高采烈,熱鬧極了!

夜幕降臨,在鑼鼓聲中,一條“巨龍”出現了,它穿着一件黃澄澄、亮閃閃的“龍袍”,神氣地仰着頭。我們伸出手指,數着“巨龍”的節數:“1、2、3、4……”一共45節。“好長啊!”我們驚歎道。“巨龍”爲何如此自豪?必須是因爲它身後有許多可愛的“龍孩子”。你瞧,一條條“小龍”昂首挺胸,大步流星向前走,每隔一段,就活動活動筋骨:轉轉圈、打打滾……

“龍孩子”最拿手的要數“搶龍珠”了。沙沙作響的龍珠飛到上方,“龍孩子”撲了上去;龍珠又迅速地落在地上,“龍孩子”也飛快俯下身去;龍珠又玩“躲貓貓”,滾到“龍孩子”的身後,“龍孩子”轉身緊追不捨。每次眼看就要搶到,可都被龍珠躲開,但“龍孩子”總不肯放下,依然奮勇向前……

舞龍燈煥發着龍的精神,激發着人們向上、進取。我喜歡舞龍燈!

我國是世界禮貌古國之一,傳統文化數不勝數、豐富多彩,有窗花、泥人、賽龍舟……但我還是喜歡鬧花燈。

據傳,鬧花燈的習俗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在正月十五來到之前,滿街掛滿燈籠,到處花團錦簇,燈光搖曳,美麗極了。在正月十五晚上,街頭巷尾,紅燈高掛,有宮燈、走馬燈、花卉燈等,真是熱鬧非凡。當然以品種繁多、製作精巧、外觀引人出名的要數太古的燈,它有紙燈、紗燈、羊角燈、繡球燈、緞繡燈。在花燈之夜,還能夠看到懸於街頭的植物燈、禽獸燈、商標燈、字謎燈等等,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我國的花燈是不是很搞笑呀?

星期二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爸爸帶我到奶奶家去吃元宵,正巧碰上了當地的“跳龍燈”。

龍燈的身體是一節一節的。它的頭個性大,有三個尖尖的角,上面還有用布做的花,漂亮極了!“龍”頭裏擺放着五、六根蠟燭。燭光映照着“龍”身上的鱗片,閃閃發光,煞是好看。“龍”嘴裏有一顆很大的夜明珠,還不時地發着光呢!

當“龍”來到奶奶門口時,只見它張開“嘴巴”,“龍珠”飛了出來,正觸在我的額頭上,我向後退了幾步。爺爺從家中拿來二包香菸拋向“龍嘴”,“龍”吃到了香菸,搖搖尾巴走遠了。

啊!這天過得真搞笑!

我最喜歡看秧歌了。

先在屋裏聽到熱熱鬧鬧的鑼鼓聲,從遠而近,我便飛奔出門。擠在人羣中間向遠處觀望,只見一隊花花綠綠的人馬沿着街道緩緩而來,最先看清的是敲鑼打鼓的。然後就扭秧歌的了。他們打扮成京戲中小姐書生的模樣。只是穿得更加新鮮豔麗。臉上還畫了濃濃的妝,腳上踩着半人高的高蹺,有的手中拿着彩色的扇子。有的腰上系一根長長的紅綢帶,雙手各拎一角。踏着節奏揮舞開兩隻胳膊,投入而神氣的扭動。那股神常常會把一些孩子吸引進隊伍裏去。

扭秧歌的隊伍中有時還會有唐僧師徒,老漢推車、小媳婦騎驢等搞笑的造型。他們在一樣的節奏下,做着各種各樣的動作,顯得更逼真,更搞笑,也更吸引人。

扭秧歌的隊伍很快就扭過去了。我常常會跟出去很遠很遠,追着看。

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編結裝飾品,始於上古先民的結繩記事,歷史相當久遠。

中國結所蘊涵的情致和智慧正是中華古老禮貌的一個體現。它有着複雜曼妙的曲線,它有着飄逸雅緻的韻味;它出自於太初年代人類生活的基本工具,同時,它也是數學奧祕遊戲的呈現。你可別小瞧中國結,它千變萬化,寓意多多!比如方勝結代表平安,如意結代表吉祥如意,雙魚結代表吉慶有餘……我明白,傳統文化不怕年代的推敲。中國結,也許以前並不起眼,但此刻,人們看中了它這種東方神韻,把做成髮夾、耳墜、手鐲等等,讓它成爲一種典雅飾品。

我看着有着千年歷史的中國結,彷彿看到了中國結的古色古香,千變萬化,它讓我神往,讓我遐想……中國結,它代表了中華民族遠古的神祕和東方人的靈秀。我愛中國結!

腰鼓是民間的傳統文化,它在陝北最爲流行,屬於打擊樂的一種。腰鼓兩端略細,中間稍粗,兩面蒙皮,是掛在身上敲的。

腰鼓在民間十分流行。人們跳着腰鼓舞,變換隊形。扭秧歌的時候,每次都要跳腰鼓舞,腰鼓舞最初流行在陝西,之後在全國發展流行。此刻,腰鼓舞已經在許多大城市的村民中跳腰鼓舞。主要是用來娛樂,同時也是一種業餘生活。陝北有腰鼓十分有名,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在一些主要流行地區,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有鼓手。因爲人太多,所以舞蹈的基本動作大致相同。但在一些不一樣地區,構成了風格不一樣的習俗。

腰鼓一代接一代的流傳下去,成爲了我們流行的打擊樂器,每年的元宵節,我最喜歡看的節目就是那些爺爺奶奶打擊腰鼓的節目。

“正月裏,正月正,正月十五鬧花燈;花燈花,花燈紅……”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大街小巷“大紅燈籠高高掛”,元宵真是一個喜慶的日子。這天,我和爸媽拿出相片簿,一齊回憶着鬧元宵的情景。

下午3點,一聲禮炮響起,“民俗歡鬧賀新春”廣場活動拉開序幕。臺上那些具有閩南民間特色的舞蹈節目牢牢吸引住觀衆的眼球,另一側,一場木偶表演也讓許多男女老少拍手叫好呢。一位老爺爺說:“元宵氣氛真是好,那些節目讓我回憶起童年,好久沒看到這麼好看的木偶戲了!”

不遠處,燈謎引人入勝;圍棋、跳繩、投羽毛球入洞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人玩得樂翻了天……這樣的演出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好戲在後頭,現場鑼鼓聲、鼓掌聲、雨聲、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舞龍、高蹺小丑等具有典型民間特色的傳統舞蹈,精彩得讓人目不暇接。觀衆圍得裏一層外一層,小孩子坐在爸爸肩上,個子不夠的脖子伸得老長看錶演……

6時30分,天黑了,公園裏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鬧元宵真叫人難忘。

傳統文化作文 篇15

中國傳統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是春節。每到大年三十,商場里人來人往,大家都忙着買年貨。但你知道嗎?過年還有一個美妙的神話故事,我講給你聽吧!

傳說中,在一個山谷裏住着一隻叫“年”的怪鼠,每到春節的晚上“年”都會襲擊山下的一個村子。村子裏的人非常害怕年,準備到城裏過年,在路上,他們看見一個仙人,仙人對他們講“年”最害怕紅色的東西和響聲,人們聽了以後,連忙去買了春聯和鑼鼓。到了晚上“年”又來了,它看到紅色,聽到鑼鼓聲趕緊逃跑了,從此村莊太平了。

現在,我們每到過年,吃完午飯,就興高采烈地跑到爆竹店裏買許多禮花。到了晚上,我便迫不及待的拿出禮花撕開包裝袋,取出禮花,用打火機小心翼翼的點燃後向天空發射,只聽一聲“啪”,一束美麗的煙花掛在天空上,五彩繽紛,好看極了。放完禮花後,我依依不捨的回家了,和家人觀看晚會。文化春節

傳統文化作文 篇16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有許多優良的傳統,比如:過年時拜年、端午節吃糉子祭屈原、清明節祭祖等。說起中華傳統,不免讓我想起許多有趣的事。

那年,我10來歲。剛起牀,媽媽走過來對我說:“陽陽,你知道今天干嘛嗎?”我搖搖頭,媽媽接着說:“今天我們家要包糉子了!”我恍然大悟,立刻起牀,興奮地跑下樓,看見爺爺奶奶已經在包糉子了。我看爺爺奶奶包得非常容易,所以我也洗了手,加入了包糉子的行列。

開始,我還不會包,包的像月餅,又像手抓餅,還把米灑了一地。當我想要放棄時,媽媽對我說:“半路放棄,可不是你原來的作風噢。”我得到了鼓勵後,仔細打量着糉子,研究了半天,再向爺爺虛心請教。最後,我終於初步學會了包糉子。

當然,春聯也是非常有趣的。有一年過年,我看見爸爸在寫春聯,他拿來了紅紙,用毛筆沾了沾墨汁,然後在紅紙上寫了幾行字,最後貼在了牆上。這樣,既美觀又增添了節日的氛圍。

透過節日,我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是啊,中華傳統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值得我們當代人好好繼承。

傳統文化作文 篇17

守靜

長安這古都,在歷史文化的長河裏,守着這份靜謐,卻忽聞時代的喧囂。

——題記

你是浩浩史冊裏溫存的那一縷墨香;你是朱弦震顫後的嫋嫋餘音;你是皇冠上托起的熾熱太陽。千百年來你於無聲中見證歷史,於靜謐中淺吟歌詩。是你嗎?長安。

你是我心中—個永恆的傳說,無怪乎我要追尋夢的翅膀,以朝聖者的姿態奔向你。你一定還是那個恬淡安靜的處子吧?阿房的舞漾得你柔波婉轉;華清池的水洗得你鉛華盡去;豐鎬的國風吟得你意氣風發;未央的宮燈照得你神采奕奕。將士的劍,揮H{無盡邊關意;思婦的淚,釀出無數離別情。廟宇下的風鈴隨風搖盪,伴隨着遠方的黃鐘大呂之音直貫蒼穹。你的情,編織了無數醉人的夢,引得世人深陷在那個無言的傳說裏。

當我走近你時,我怕我的腳步驚擾了你,震落了美人臉上凝香的淚。然而我卻於無聲處聽驚雷,如夢初醒的,是我,不是你。車水馬龍的嘈雜聲震破了我的耳膜;鱗次櫛比的摩天樓刺穿了我的心;霓虹燈的光輝使我彷徨迷離。剎那,朱弦斷、明鏡決。葡萄美酒夜光杯,灑了;銀燭秋光冷畫屏,倒了;士人置於溪中的流觴,覆了。酒隨溪水滔滔向東流,一如我的記憶,和着淚,一去不復返。你在詩詞歌賦裏向千百年來的世人承諾的那一抹靜呢?滾滾駛來的現代化的車輪終究碾碎了你的錦繡華裳嗎?你的風姿是那麼多文人墨客的拓荒。你負了義山的那一隻青鳥,負了貴妃的回眸一笑。商鋪的叫賣聲,街頭藝人的嘶吼聲,汽車的鳴笛聲,工地的打樁聲……—切都急切地拉我脫離夢境,回望現實。守靜,真的就那麼難嗎?

我默默地撫摸你的城牆,想再聞一回淺吟低唱。回看輕羅小扇撲流螢,你嘆息了嗎?再聽長笛一聲人倚樓,你哽咽了嗎?護城河的柔波搖碎了月亮,恰如你的盈盈眼波,帶着一抹無聲的笑。我恍然大悟了。這裏不過是西安,哪裏是長安?長安,依舊在潑墨山水裏,在繡娘指尖的金線流光裏,在太白的俠骨柔情裏,帶着那份神祕邈遠的靜,守護無數遙遠的祕密。然而若要融入此夢,亦需使自己靜心,枕琴聲醉於此間。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長安。

不是長安

這篇文章是在考場土約用一小時寫成的,但它的知識儲備卻需要許多年。古人說,讀書如銷銅,作文如鑄器——只要金屬熔化了,倒進模具裏一鑄即成。所以說“勞於讀書,逸於作文”。同學們寫文章乾巴巴,沒東西,主要原因是不讀書,肚裏沒貨。本文化用許多古詩名句:“舞殿冷袖”“春寒賜浴華清池”“青鳥殷勤爲探看”“回眸一笑百媚生”“輕羅小扇撲流螢”“長笛一聲人倚樓”等,妙語連珠,自然流暢,含蓄雋永。

傳統文化作文 篇18

禮儀

上下五千年,中國一路風塵僕僕走來,腳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蘊。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國傳統禮儀,大多數人並沒有什麼清晰概念,甚至則一位這種傳統禮儀人化是過時的東西。因此,中國禮儀文化正在遭受着史無前例的以往與不屑。

然而,中華民族傳統禮儀文化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處理人際關係的實踐結晶,是人與人之間行爲規範的準則。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爲求的正確答案一起去老師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來到程家時,適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就恭恭敬敬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過來良久,程一覺醒來,從視窗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她遍身披雪。腳下雪已有一尺多後了。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禮儀是律己,進人是一種規範,是表現了對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

東漢黃香僅僅九歲,就懂得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在冬天嚴寒之時,就用自己的身體將父母的被子溫暖後,再請父母安寢;在夏日炎熱之際,則用扇子給父母扇涼驅蚊,以侍奉父母安寢。黃香溫席是在中國傳統孝之禮儀,孝順父母,從小事做起。

近百年來,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優秀的倫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今的人們已經有了較之過去更爲雄厚的經濟基礎來孝敬老人,心已經沒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無力,而是有力無心。

唐朝貞觀年間,西城回綸國是大唐的藩國,一次,回綸國爲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帶一批珍寶見唐王,其中最珍貴的是白天鵝。途中,白天鵝不謹飛走,使者只拔下幾根鵝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使者在擔心害怕之餘吧鵝毛獻給了唐太宗,唐代宗並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他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故事幹爲流傳開來。

中國傳統禮儀,應是體現精神價值的生活方式,傳錄它可以使我們的禮儀化發揚光大。

傳統禮儀畢竟是中國傳續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中國只能被稱爲是一個現代國,而不能稱其爲中國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國人和海外人引來容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我;沒有它,中國便只剩下一個空殼。

縱觀古今中外各國發展,世上沒有一個民族失否定自身傳統禮儀的,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會認爲自己的優秀的傳統禮儀是過時的,有害的。而傳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是每個華夏兒女的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地大聲說:“我是中國人!”

傳統文化作文 篇19

中國文化,就是風雨中堅忍不拔的大樹,無論有多大的困難都無法將他打敗;就是風雨時同舟共濟的努力,團結一心用愛溫暖每一個人;就是風雨後七色的彩虹,只有在與困難搏擊之後纔會顯現。

5.12,我要愛。在5.12特大地震中,我們淚流滿面,在巨大困難面前,所有同胞衆志成城;2015,中國北京。在聖火遭遇困難的時刻,中華兒女不惜一切代價,在08奧運之風吹遍世界的時候,炎黃子孫熱情歡迎各國各族人民。這,不就是中國文化所倡導的嗎?這,不就體現出了中國文化經久不衰嗎?

其實,中國文化就在我們細小的舉動中流露。在早上,媽媽耐心的叫我們起牀;上學路上,不隨便攀折樹木;學校裏,見到師長禮貌問好;上課時,謙虛認真地傾聽;課間,朋友互相幫助,不恥下問……國學並不是一定多麼深奧的哲學,而是在最細微中體現的。人們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確如此,但是腹有詩書卻不能夠真正做到書中所講,豈不是變成了書呆子?!現在的人,大多都是一肚子學問,卻顯得特別膚淺,是他們學問少嗎?不,是他們做不好。在如此發達的21世紀,我們需要的是高素質的知識型人才,之所以把“高素質”放在前面,是爲了強調文明、禮儀、幫助、關愛、感恩等素質的重要性。而這些素質就是直接或間接的來自中國文化,這些中國文化,就是大家所說的國學。

中華五千年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21世紀中國文化,就在我們手中!讓我們共同傳承,讓我們發揚光大!

傳統文化作文 篇20

中秋節、元宵節……我國的傳統節日是豐富多彩的。今年,我就在奶奶家裏度過了一個開心的春節。

首先,我和奶奶一起掃塵,因爲按民間的說法,塵與陳諧音,所以有“除陳布新”的意思。我和奶奶也開始掃塵了,我們清洗器皿、拆洗窗簾……忙了三個多小時才把房間清理完畢。

拜年是春節重要的節日習俗之一,拜年也是有講究的。拜年的時候,晚輩要給長輩拜年,說“新年快樂”或者“恭喜發財”這些祝福的好話,並送上賀年卡;長輩就給晚輩發壓歲錢,祝小朋友們健康快樂成長。我也給大姑、奶奶等長輩拜了年,並收到了壓歲錢。

最有趣的事就要數放鞭炮了。我先看爸爸放一種小圓柱形的花炮,這種花炮不但美觀,而且不會發出太大的響聲。放了一會兒,爸爸說:“你也來放吧,在傳說中鞭炮是用來驅趕一種叫‘年’的怪獸的。而且我們還有‘開門爆竹’的習俗呢!”於是,我也開始放鞭炮了,而且我還越放越起勁,連飯都不想吃了。

時間逐漸過去了,我該回深圳了。我好期待下次再回老家放鞭炮、拜年……

傳統文化作文 篇21

舞獅是中國民俗傳統。每逢喜慶節日,人們都喜歡敲鑼打鼓,舞獅助興。

中國社會歷來以農爲本,配合節氣變更與農事生活,各種節日活迎神喜典也應運而生。隨着人們對獅子的喜愛,就不滿足於立門墩、房檐、石欄、印章、年畫上靜止的獅子藝術形象,他們要讓獅子活起來。於是人們便創作了模擬獅子行爲的舞蹈,再加以改進和發展成爲了中華民族的一門獨特藝術。

我的家鄉浙江在喜慶日子裏就會有舞獅的表演。我看見過舞獅的隊伍。獅頭又大又圓,眼睛炯炯有神,看起來很威武。臉上塗着金色的顏料,嘴巴一張一合,舞獅的人能從嘴裏看到外面的情況。獅子動起來樣子很活潑。真有趣!

我希望人們能把中國的傳統文化都發揚光大。

傳統文化作文 篇22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積澱了豐富多采的傳統文化:我們有精美的民間工藝;有古老的民族藝術,如戲劇國畫;有宏偉的古代建築等等。傳統文化滲在我們生活的每個領域,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端午節。

端午節是春末夏初之時最盛大的一個節日。如果這時來中國,會發現滿街都在出售一種奇特的食品,這種食品呈圓錐體,裏面是糯米紅棗等,外面有幾張葦葉包裹而成,人們都叫它重鎮糉子。

端午節的起源據說和二千多年前的中國大詩人屈原有關。

據說屈原投江後,楚國的老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泊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撐起船隻,在江上來打撈他的隨手屍身。有位漁夫還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糉子,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往江裏丟,說是讓魚蝦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一個老醫師拿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了蛟龍,使它不能傷害大夫。過了不多久,水面上浮起一條昏睡的蛟龍,龍鬚上還沾着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們就把這條惡龍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脖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這些小孩子。

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有很多,大家仔細去了解,還會發現每種傳統文化的後面都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傳統文化作文 篇23

中國傳統節日有很多;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清明節、七夕節……

我感興趣的傳統節日中最喜歡的就是春節,因爲它就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夏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又稱爲“過年”和“新年”。每年過年,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飄。商場就是人山人海,家家戶戶貼對聯,可熱鬧了。每個小朋友都能夠拿利就是,小朋友還能夠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個個喜氣洋洋。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禮花下樓和小朋友一齊放,我們玩得十分高興,到了晚會開始,我才戀戀不捨地回家,與家人一齊開開心心的吃水果看晚會,精彩的表演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就是天天都過年該多好啊!

我還喜歡過“重陽節”,農曆9月9日,有一首重陽節的古詩就是李白創作的。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寫得十分好。又就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重陽節,又有稱爲“老人節”,重陽這一天,人們賞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愉。這一天,我和爸爸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去看望爺爺奶奶,我心中十分開心,因爲我明白尊老愛幼就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

“元宵節”也讓我難忘。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我們也放了許多煙花,還吃了湯圓。一家團團圓圓,那時的我心中充滿無比的幸福和歡樂。中國的傳統節日真就是豐富多彩,它就是中國的節日。

這些傳統節日同樣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幸福,所以我們要記住這些完美的節日,並永遠繼承下去。

傳統文化作文 篇24

咱們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這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就就是傳統文化——剪紙啦!

剪紙的種類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禮花、鞋花、門筏、灣州布影、斗香花、剪紙團花、剪紙旗幡、剪紙漢字、剪紙圖畫等等。我次就只介紹介紹剪紙圖畫、剪紙漢字和剪紙旗幡。

剪紙圖畫就就是在一張紙上剪出一副畫來。你先看看這幅“書生”,上方有一位正在拿着書在讀的先生,一看他的樣貌就就是一位書生;再看看這幅“鳳凰戲牡丹”,上方有一隻鳳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活像一個小孩在玩耍……

剪紙漢字也就是先拿出一張紙,然後在上方剪出一些漢字,還能夠剪藝術字呢!我也以前剪過,十分的漂亮,不信,你自我試試!你看了準會說很好看,因爲這就是以前傳下來的嗎!

剪紙旗幡我也做過,(就是照自我的方式做的)我先拿來一條1分米的棍子,再拿來一張紙,吧之間成一個三角形的形狀,(自我看一下該剪多大)最後再把紙粘上去。就做成了,你試試吧!

中國還有很多傳統文化,比如:書法、刺繡等等。怎樣樣,咱們中國就是不就是有很多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作文 篇25

新春佳節,看春晚是中國傳統。而這一次我們家要看的卻是我們孩子表演的春節聯歡晚會。

還有三天就要過年了,我又緊張又開心。緊張是因爲過年就要表演了,開心是因爲過年大人就會給小孩發紅包。這段時間我,姐姐,表姐,弟弟,還有表弟,正在抓緊時間好好的進行排練……

今天就是大年三十啦!下午我和兩位姐姐在練唱<財神來到我家門>這首歌。而弟弟和表弟在練唱<兩隻老虎>這首兒歌。我是最忙的,因爲我又要練唱,又要練魔術,還要當主持。當然我兩位姐姐也是主持的。

晚上7點57分我的心口就像有隻小鹿在亂闖,因爲8點鐘我們就要正式表演了。“8點啦!”表姐在我耳邊大聲說到,我生氣了對錶姐說:“知道啦!”我上臺說:“春節聯歡晚會正式開始。”剛說完,外面轟的一聲,接下來連續幾聲響,原來是姐姐在外面放炮竹呀,我又說到:“接下來有請小嬌,欣欣和我表演<財神來到我家門>”唱完了歌,姐姐上臺說:“接下來有請李思月爲我們帶來精彩的魔術表演。”魔術表演結束了,我博得了觀衆_家長們熱烈的掌聲。最後弟弟們表演的<兩隻老虎>也博得了大家的鼓掌聲和讚歎聲。

我們的表演就這樣結束了,這是我們過得最快樂的一個春節,這也是我們第一次的表演,我們大家都很開心。

在這兒我祝所有的小朋友們新春愉快!學習更上一層樓!

傳統文化作文 篇26

中國有很多傳統文化,如: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划龍舟、中秋賞月、立夏拼蛋……我最喜歡的就是立夏拼蛋了。

立夏那天,我邀請我的小夥伴來我家拼蛋。開始拼蛋了,媽媽給我們每人準備了一個蛋,說:“誰的蛋活到最後,誰就是蛋王!”首先,我與姚沛宇拼,我們倆蛋頭對蛋頭,誰也不讓誰,相互拼了起來。我們剛拼了不久,就聽見了“咔嚓”的聲音,有一個蛋碎了!我一驚,連忙察看自己的蛋,謝天謝地,我的蛋沒碎。原來是姚沛宇一不小心把空的那頭與我的尖的那頭碰撞了!我們見了,一直笑個不停。他咬咬牙說:“再來!”

這次,我們都使出了吃奶的勁,可他的力氣沒我大,所以他被我戰勝了!剩下肖瑜萱了,別看她是女孩子,可是不好對付的。突然,我靈機一動,想出了個天衣無縫的好計劃。我先用空的那頭與她拼,不一會兒就碎了,我暗自想:這下你完了,你的尖頭已經受到了損傷,呆會兒我用完好無損好的尖頭與你鬥,蛋王非我莫屬了!於是,我用力一擦蛋頭,又猛地一吹,給我的蛋增加力量。開始拼了,她的蛋受到了損傷,加上她力氣沒我大,所以被我輕而易舉地戰勝了。我高興得跳了起來。媽媽大聲地宣佈:“比賽結束,孫亦澤是蛋王!現在大家開始吃蛋。”我們吃着蛋,所有的人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

拼蛋不僅給我們帶來了快樂,還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任何事情都要動腦筋,用智慧才能取勝!

傳統文化作文 篇27

咱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這回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剪紙吧!

剪紙的內容豐富多彩。花草樹木,魚蟲鳥獸,各種風景等。大家熟悉而又熱愛的景物一向是剪紙的題材。每次過年或是喜事臨門,大家都要剪些“喜”或“福”字等祝賀。

剪紙還有一些神話故事呢。看“盤古開天地”,我們的老祖宗盤古,他用頭頂着天,用腳蹬着地。最重要還是盤古勇於獻身的精神。看看這“女媧造人”,以前世上沒有人,女媧用她那靈敏的雙手做起了一個個泥人,一個個泥人變成真人,創造了人類。再看看這“后羿射日”,那后羿舉起大炮般的弓箭向那十個太陽其中的九個射去。

剪紙不但有神話故事,而且還有民間故事呢,如“老鼠嫁女”,小老鼠擡着大花轎,大花貓在一旁羨慕得不得了。原來故事是這樣的:鼠爸爸想給女兒找個好女婿。鼠媽媽說太陽最棒,太陽說雲最棒,雲說風最棒,風說牆最棒,牆說老鼠最棒。

最後小老鼠終於嫁了鼠新郎。

剪紙藝術必將世代流傳。

傳統文化作文 篇28

秦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個作業——蒐集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料。然後於是我想了今年元宵節的舞龍。今年元宵節我和媽媽看舞龍,我看見那望不到尾的布龍,就像一條無尾龍。好不容易看完布龍,我想回家了,但是又“飛”來了荷花龍。荷花龍把我的腳給勾住了,不讓我走,我只好有看着他們舞龍。荷花龍猶如一條五彩繽紛的繩子,這條“繩子”是由許多人拿着假荷花構成的,。之後來了一條板凳龍。這條板凳龍是很多人舉着板凳從我們眼前“飛”過,此時我想起了一個故事:然後很久以前有一個勤勞善良的夫婦,男的叫百葉,女的叫荷花,他們相敬相愛,他們住在荷花村。

這年荷花懷孕了,過了是十來月,孩子卻沒生下來,又過了一年,還是沒有生下來,直到九百九十九天,才生了一個男駭。百葉見孩子生得端正健壯,他好喜歡,仔細一瞧,倒是錯愕不已:孩子的胸部和脊背上長着細細的龍鱗,金光閃閃,有九百九十九片。旁邊的人看見了,就喊着:“你生了個龍種。”過了很長時光小龍的身體漸漸變大,化作了數十丈的長龍,飛上天空。自此以後,每逢乾旱,小龍就來散雲播雨。百姓爲了它,就採摘了七七四十九朵荷花,用了九百九十九片花瓣,製作成一條花龍。

每年春節,老百姓就要敲鑼打鼓來舞龍。舞龍的創造和流傳是全中華民族光輝歷史的一部分,爲我們的民族和人民所喜愛。我覺得中國的傳統文化十分搞笑,你也能夠查一查,你會發現中國傳統文化有多麼豐富多彩。

傳統文化作文 篇29

我們的祖國有很悠久的歷史,歷史的長河孕育了豐富的傳統文化,比如陶瓷、武術、糖人、書法、戲曲以及飲食等,我最喜歡的是飲食文化。

古代有“民以食爲天”的說法,我們誰都離不開飲食。我們生活中的很多飲食都是有中國特色的傳統飲食,比如說年三十吃餃子,元宵吃湯圓,端午吃糉子,中秋吃月餅。

我最喜歡的是過年和大家一起開開心心地包餃子。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距今已經有一千八百多年了。在元明時候形成了年三十吃餃子的習俗,不僅有家人團聚的意思,又有辭舊迎新的意思。

我還記得去年過年,我在大外公大外婆家一起包餃子,包餃子需要麪粉、肉餡、餃子皮、一碗水。大家圍着大圓桌包餃子:有的人拿着擀麪杖擀餃子皮,有的把餡裝進餃子皮裏再捏起來,還有的人把包好的餃子拿進廚房燒。大家不停地擀啊包啊燒啊,總算包完了,大家等着餃子出鍋。餃子燒好了,大家都開始吃了,哇,真好吃,吃着還感覺到了大家包餃子的辛苦又感覺到了幸福。

傳統文化作文 篇30

咱們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這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傳統文化——剪紙啦!

剪紙的種類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禮花、鞋花、門筏、灣州布影、斗香花、剪紙團花、剪紙旗幡、剪紙漢字、剪紙圖畫等等。我次就只介紹介紹剪紙圖畫、剪紙漢字和剪紙旗幡。

剪紙圖畫就是在一張紙上剪出一副畫來。你先看看這幅“書生”,然後上方有一位正在拿着書在讀的先生,一看他的樣貌就是一位書生;再看看這幅“鳳凰戲牡丹”,上方有一隻鳳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活像一個小孩在玩耍……

剪紙漢字也是先拿出一張紙,然後在上方剪出一些漢字,還能夠剪藝術字呢!我也以前剪過,十分的漂亮,不信,你自我試試!你看了準會說很好看,因爲這是以前傳下來的嗎!

剪紙旗幡我也做過,(是照自我的方式做的)我先拿來一條1分米的棍子,然後再拿來一張紙,吧之間成一個三角形的形狀,(自我看一下該剪多大)最後再把紙粘上去。就做成了,你試試吧!

中國還有很多傳統文化,比如:書法、刺繡等等。怎樣樣,咱們中國是不是有很多傳統文化?

標籤: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