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傳統文化的作文(通用32篇)

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文化,是各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其內容當爲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統文化的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傳統文化的作文(通用32篇)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

我喜歡刺繡,你沒聽錯,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刺繡。無聊的時候我總是用刺繡來打發時間,但是我想並不是所有人都跟我一樣喜歡刺繡的。

說到刺繡,你又瞭解多少關於刺的事情呢?還是讓我來告訴你吧——刺繡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之一,刺繡與養蠶,剿絲是分不開的,所以刺繡又叫做絲繡。

你知道上海的什麼刺繡最有名嗎?那當然是“露香園顧繡”了。顧氏家族世襲相傳,善於刺繡的聲譽名揚大江南北。

現在,中國的刺繡工藝幾乎遍佈全國——蘇州的蘇繡,湖南的湘繡,四川的鐲繡,廣東的粵繡。各具特色,被譽爲中國的四大名繡。

發展到今天的刺繡藝術品,工藝精細複雜。例如:雙面繡(貓),是蘇繡的代表作品之一。藝人們把一根頭髮粗細的繡發線分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以至十二分之一,四十八分之一的細線繡,並將十萬多個線頭藏的無影無蹤。無論是從正面還是反面都可以看倒小貓調皮活潑的神態。繡貓最難的是一對貓眼睛,藝人們要用二十多種絲線才能把貓眼睛繡的炯炯有神,栩栩如生。

你知道現在拍賣會上的刺繡能佔怎樣的地位嗎?你一定不會想到。在中國古代的刺繡價格平平,直到1993年在香港,新加坡等地纔開始有人專門收集。據市場分析家推論:要使刺繡成爲市場上的“新寵兒”還需要收藏家十年的努力。可是在近兩年的拍賣會上刺繡拍品價格卻非常高。

透過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喜歡上刺繡了呢?跟我一起拿起針繡看看吧,一起體驗一下中國的傳統文化究竟技藝如何高超。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2

這個星期,我收集了許多中國傳統的資料:有對聯、十二生肖、剪紙,還有中國的傳統節日的圖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歡傳統節日的資料,因爲我對傳統節日很感興趣。

我感興趣的傳統節日中最喜歡的是春節,因爲它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夏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新年”。每年過年,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飄。商場是人山人海,購買年貨,可熱鬧了。奶奶準備了豐盛的食物,外面有許多“砰、砰、砰”的鞭炮聲。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禮花下樓和小朋友一起放,我們玩得非常高興,到了晚會開始,我才戀戀不捨地回家,與家人一起一邊吃水果一邊觀看晚會,精彩的表演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過年該多好啊!我還喜歡過“重陽節”,農曆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重陽節,又有“老人節”,重陽這一天,人們賞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愉。這一天放學,我和爸爸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去看望爺爺奶奶,我心中非常開心,因爲我明白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元宵節”也讓我難忘。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我們也放了許多煙花,還吃了元宵,猜了燈謎,還到公園裏觀了燈。

一家團團圓圓,那時的我心中充滿無比的幸福和歡樂。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它是中國的文化。我瞭解的傳統節日還有:端午節、清明、七夕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同樣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幸福,所以我們要記住這些節日,並永遠繼承下去。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是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作爲我們新一代要加強學習,大力弘揚中國的這些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3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這樣的一個文明古國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

中國的文字也歷時久遠。從最初的倉頡造字,後來有了孔子的“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又經過李白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經過多年的流傳,有了如今的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淵源流長,自然是學養深厚。

相傳,伯牙善彈琴,鍾子期善聽琴。伯牙彈到志在高山的曲調時,鍾子期就說“峨峨兮若泰山”;彈到志在流水的曲調時,鍾子期又說“洋洋兮若江河”。鍾子期死後,伯牙不再彈琴,因爲沒有人能像鍾子期那樣懂得自己的音志。後遂以“知音”比喻對自己非常瞭解的人。一個“知音”裏,就有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可以想象,成千上萬的詞語中,包含了多少中國的歷史文化。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希望能有一個一心一意的人,就這樣,和他一起走到白頭也不分離。這樣一句家喻戶曉的詩句,沒有堆砌的華麗辭藻,卻扣人心絃,因爲它飽含着真情實感。

古語云“百善孝爲先。”那麼說起美德,孝順就是中華民族薪火相繼的傳統美德。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教育我們長大,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我們應當感謝,應當報答。一篇廣告,至今讓我記憶猶新“一個小男孩吃力地端着一大盆水,笑着對媽媽說說‘媽媽,洗腳!’”讓我記憶猶新的,不僅僅是那個小男孩的乖巧,還有他那份發自內心的感謝和至深的愛。他給了我們一個典範,一個讓年幼的孩子尚有這樣的感恩之心,我們又該怎樣做呢?

大家應該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大學畢業,到一個公司應聘。他走進大廳,看見地上有一張紙屑,來應聘的人很多,卻都只顧着自己的事,沒有一個人撿起那張紙屑。於是,他走過去撿起紙屑,扔進垃圾桶裏。就是這樣一個舉動,改變了他的命運。他並沒有很高的學歷,卻在這次應聘中脫穎而出,正是因爲那一個小小的舉動。”這樣微不足道的事,但它足已顯示出一個人的品行。這也是中華民族的美德。

身爲中華民族的一員,讓我們肩負起這個責任“傳承文明,弘揚文化。”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4

上下五千年,中國一路風塵僕僕走來,腳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蘊。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國傳統禮儀,大多數人並沒有什麼清晰概念,甚至則一位這種傳統禮儀人化是過時的東西。因此,中國禮儀文化正在遭受着史無前例的以往與不屑。

然而,中華民族傳統禮儀文化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處理人際關係的實踐結晶,是人與人之間行爲規範的準則。

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爲求的正確答案一起去老師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來到程家時,適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就恭恭敬敬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過來良久,程一覺醒來,從視窗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她遍身披雪。腳下雪已有一尺多後了。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禮儀是律己,進人是一種規範,是表現了對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

東漢黃香僅僅九歲,就懂得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在冬天嚴寒之時,就用自己的身體將父母的被子溫暖後,再請父母安寢;在夏日炎熱之際,則用扇子給父母扇涼驅蚊,以侍奉父母安寢。黃香溫席是在中國傳統孝之禮儀,孝順父母,從小事做起。

近百年來,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優秀的倫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今的人們已經有了較之過去更爲雄厚的經濟基礎來孝敬老人,心已經沒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無力,而是有力無心。

唐朝貞觀年間,西城回綸國是大唐的藩國,一次,回綸國爲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帶一批珍寶見唐王,其中最珍貴的是白天鵝。途中,白天鵝不謹飛走,使者只拔下幾根鵝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使者在擔心害怕之餘吧鵝毛獻給了唐太宗,唐代宗並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他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故事幹爲流傳開來。

中國傳統禮儀,應是體現精神價值的生活方式,傳錄它可以使我們的禮儀化發揚光大。

傳統禮儀畢竟是中國傳續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中國只能被稱爲是一個現代國,而不能稱其爲中國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國人和海外人引來容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我;沒有它,中國便只剩下一個空殼。

縱觀古今中外各國發展,世上沒有一個民族失否定自身傳統禮儀的,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會認爲自己的優秀的傳統禮儀是過時的,有害的。而傳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是每個華夏兒女的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地大聲說:“我是中國人!”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5

舞獅是我國古老的民間傳統文化之一,今天,老師就讓我們親眼目睹了一場精彩的舞獅表演。

瞧,這隻調皮的小獅子一蹦一跳地上了臺,它長得十分可愛,銅鈴般的大眼睛,胖乎乎的身子,還穿着一身鮮紅的“衣裳”,張着血盆大口,真惹人喜愛。它先用前爪向大家揮了揮,好似在向我招手呢!然後,小獅子跳上一根木樁,擡了擡前爪,慢悠悠地跳了過去,突然,它的腳一踏空,我的雙眼猛得一閉,然後提心吊膽地睜開,出乎了我的意料,小獅子在梅花樁上做倒立蜻蜓呢!害得我爲它捏了一把汗!然後,小獅子來到了鋼絲前,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輕而易舉地走過了鋼絲,兩位舞獅的叔叔真是配合得默契,教室裏頓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小獅子跳梅花樁就更精彩啦!看,它在梅花樁上來了一個180度旋轉,然後,又穩穩當當地落在了梅花樁上,又在一根又一根的梅花樁上做不同的動作,看得我們是眼花瞭亂,目不暇接,舞獅快結束了,小獅子又來了一個360度翻跟斗,我們個個都讚不絕口,一起喝彩,教室裏又響起了潮水般的掌聲。

看完舞獅表演,我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心想:能把舞獅表演得這麼活靈活現,舞獅的兩位叔叔在臺下不知吃了多少苦,花了多少時間,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這種不怕困難的精神!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6

我的家鄉在陝西西鄉,這裏不但景色優美、物產豐富,而且歷史悠久,傳統文化豐富多彩!有山歌、小調、戲曲、小吃、民樂、花轎、綵船、舞龍、舞獅、傳統節日習俗,還有對聯、書法、國畫、燈謎、歇後語、方言等等。其中,最爲有名的就要數西鄉的茶文化了!西鄉因此也被稱爲“中國最美的茶鄉”。

在古時候,西鄉就有飲茶、製茶、售茶的傳統。西鄉茶葉以天然、純綠色、無污染、富含天然鋅硒,“香高、味濃、耐沖泡”的獨特品質而聞名全國,遠銷國內外許多地方,成爲“中國著名茶鄉”之一。午子綠茶、午子仙毫被評爲全國名茶。

喝茶是有講究的,沖泡第一次時要把水倒掉,這是清洗茶葉上的灰塵。第二次用開水泡,茶葉進入水裏,顏色由深變淺,逐漸變成了翠綠。然後,就能聞到一陣陣濃郁的茶香味了!嘗一口,味道清香無比。

在西鄉,人們的生活離不開茶。客人來到西鄉,熱情好客的主人,準會拿出最好的茶葉,給你倒一杯香氣噴鼻的茶水,讓你品嚐。在每年的“茶葉節”上,都會舉行賽茶會和茶藝表演,那時候觀衆真是人山人海,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云集西鄉,都會來茶市上選茶、品茶、買茶。

茶對身體十分有益。因爲茶中含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能提神醒腦,讓人精神振奮,增強記憶力。還可以健胃,清新口氣,消除疲勞,促進新陳代謝。

今天,我們西鄉提出“秦巴水城,魅力茶鄉”、“緣結西鄉,茶和天下”就是把西鄉的茶文化介紹給“明天是月圓的時候,你用麪粉作丸,團團如圓月形狀,放在院子裏,我就可以回家來了。”第二天,后羿照嫦娥的吩咐做,果然夫妻團圓。因此中秋節用月餅祭祀嫦娥的習俗便傳了下來。今年的中秋節我與家人共同坐在陽臺上吃月餅的事情還讓我記憶猶新。這就聽我慢慢道來:

今天是中秋節,媽媽從外面買了整整一籃子的月餅。有豆沙餡的、蓮蓉餡的、五仁餡的、雙黃餡的、鮮肉餡的……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垂涎三尺。開始吃月餅了,大家都拿起放在自己面前的塑料刀開始小心翼翼的切起來了,我看着大家那熟練的動作,不免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輪到我切了,我先把左手按在離刀一釐米的地方,右手拿着刀小心翼翼的切着。然而,由於緊張,我的手一直在發抖,那刀彷彿偏要與我作對,我要它往前,它卻老往旁邊傾斜。呼!總算切好了,可是一擡頭,我便又傻眼了,我切的月餅歪歪斜斜,參差不齊,只是勉強能吃,而別人切得整整齊齊,十分好看。於是,第二次我切時,吸取了上次失敗的教訓,不再緊張,使手不再發抖,果然這回我切得整齊多了。我們都高興地吃着自己切的月餅,邊吃還邊聽奶奶講嫦娥奔月的故事。

這就是我喜歡的傳統佳節—中秋節。你呢?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7

中國傳統文化猶如一座巨大的寶庫。包含着有剪紙、小孩穿的虎頭鞋、刺繡、餃子……其中,我最感興趣永遠是鈞瓷。

我有一個愛不釋手的鈞瓷,它是一頭小象,長長的鼻子,大大的眼睛,笨重的身體。一般來說瓷器有許許多多的顏色,有白色,有黑色,有紅色……這頭小象的顏色總體來說是紅紫色的。它是由爸爸送我的生日禮物,聽爸爸說它代表着吉祥如意,大富大貴的意思。

鈞瓷不僅漂亮,而且裏面還藏着許多祕密呢,據網上介紹,鈞瓷古代也叫“窯器”,關於鈞瓷的資料,到現在還沒有完全一致的意見,一般認爲它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一、以瓷土爲原料。二、經過13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焙燒;三、燒成後胎質堅硬緻密,色白,透明或半透明,叩之有金石之聲,吸水率在10%以下;四、表面上有在高溫下和胚體一起燒成的玻璃質釉。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鈞瓷的國家,鈞瓷的出現,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人類文明的偉大貢獻。由於鈞瓷潔面乾淨美觀,堅固耐用,又具有造價低廉,用途廣泛,而且原料分佈廣泛,蘊藏豐富。被成爲人類物質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引起了人類物質生活革命性變化,並極大豐富了人類的文化寶庫。社會上還流行起一句話叫“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的說法。

我愛中國,更愛中國的傳統文化——鈞瓷。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8

我國的歷史悠久,自古流傳下來的文化也是博大精深,在各個傳統的節日當中就可以體現出它的豐富內涵。

春節,可以說它是我國最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一提到她大家就會想到一個字“新”——新年,新衣,新錢,新的事。她是新的一年的開始,“一年之計在於春”自然這個辭舊迎新的節日就叫“春節”。春節是一個閤家團圓的節日,在這一天裏,在外上學的、工作的親人全都要趕回家中,包餃子吃團圓飯,然後在起談天說地,在一起看電視,過通宵,然後在新年鐘聲敲響之際放鞭炮,其樂融融共渡幸福時刻。爲什麼人們一到春節就要這樣做呢?這就是古代傳統文化造就的了。新年的第一頓飯就是吃餃子,大家看看餃子的形狀是不是很像古代的元寶呢?我們的古人心思細巧,把麪皮裏包上餡捏成元寶形狀,寓意新的一年財源滾滾,幸福安康。當然也少不了掛燈籠,貼對聯和福字,還有放鞭炮,這都是爲了驅趕年獸,當然這只是傳說,福字的貼法也不同,有人正貼,有人倒貼,正貼福字解釋成福正了,倒貼福字解釋成福到了。想想是不是很有講究?這紅紅火火的新春景象正是傳統文化的真實寫照。

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第一次月圓的日子,一提到她大家就會想起一種食品“湯圓”,在這一天里人們都要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那幸福就從湯圓的香濃中流露出來了。民間流傳着“過了十五才過了年”的說法,我想古人也許是想借用這小小湯圓給春節畫一個圓滿句號,也可能是暗示在新的一年每個人都能取得圓滿。想想是不是很有學問?原來古人對這外慧內秀的小湯圓有種寄予啊!。

清明節,一提起她人們就會想到一個字“祭”,自然會有種肅穆的感覺,同時也有一種溫暖撲面而來,每年四月五日前後是春天真正到來的時節,告別了冷酷蕭索冬天的大地又迎來了新的生機。在北方的清明節裏,小草吐出了新芽,樹枝也柔軟起來,金黃的迎春花盛開着,美麗極了,而在這一天,人們要去掃墓祭奠死去的親人和祖先,我想古人把清時節安排在生機盎然的時節裏是對逝者的尊重,同時也是暗示後人要不斷進取,煥發勃勃生機。想想是不是很有門道?原來古人對這個節日有種寄託啊!

端午節,一提到她人們就會想起一種食物“糉子”,自然就會想起一個人屈原,他是春秋時楚國著名的詩人,他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他創造了離騷體對後世影響極大。他一心想報效楚國,但受小人誣陷,被流放邊疆,被流放的屈原仍然思念祖國,滿腔的愛國熱情無處寄託最終投汩羅江自盡了。在屈原投江後悲慟的人們爲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就把糯米糰扔入江中,慢慢地就變成了我們現在吃的糉子的傳統習俗了。而人們在江中划船扔糉子的行爲,慢慢地就衍變成了現在賽龍舟。在屈原的作品中無處不體現出自身高貴純潔的美好追求與人格修養。所以古人爲了紀念他就將他投江的那天農曆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想想是不是很有來歷?原來古人對這個節日有種追念啊!

中秋節,一提起她人們自然會想起一個字“圓”,月圓,人圓,事事圓。這一天當然少不了吃月餅,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香甜的月餅,品茶,賞月,聊天,那情景真是美輪美奐啊。可誰知道古人爲什麼定農曆的八月十五爲中秋呢?原來自古皇帝就有“春朝日,秋祭月”的規矩,秋就要拜月,而八月正是秋天的中間一個月,十五又是月圓之日,所以皇帝選擇這一天來拜月,後來文人,大夫也紛紛效仿。而“秋”又有莊稼成熟之意,農作物在秋天成熟,收穫,百姓們也因此期盼中秋的來臨。還有傳說嫦娥奔月也是這一天,所以八月十五就定爲中秋節了。吃月餅代表月圓人團圓。古人從正月十五的湯圓到八月十五的月餅,想想是不是很有文章?原來中秋節體現更大的圓滿啊!

這些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一個節日都離不開兩個字“團圓”,在團圓的背後自然體現了一種親情。在傳統節日文化中,我們可以尋找到我們人類祖先戰勝自然,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勇敢,經驗和智慧,同時也能體會到人類對於自然力量的敬畏尊重以及對古人美好品格的推崇。我們要將這些傳統節日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9

在元朝,中國曾經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而在唐宋,她又曾是世界上國力最強盛的國家。這樣的大國有着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然而,隨着世界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外國文化和其他先進的文化的泛濫,中華傳統文化開始受到冷漠,甚至將被國人遺忘。

在物慾橫流的今天,人們追求的是潮流的生活,享受的是“娛樂的文化”,傳統文化已經逐漸被人們跑到腦後。許多人已經將自己祖先的歷史忘得一乾二淨,他們不知道中國經歷了多少朝代,有過哪些輝煌;他們甚至不知道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經歷的那些苦難,所受的屈辱。有人說:“當一個民族忘記了它的歷史,忘記了它的傳統文化後,那麼它離毀滅也不遠了。”的確如此,一個民族連自己的歷史、自己的傳統文化都可以放棄,還剩下什麼呢?

毛筆書法,可謂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沒有毛筆書法,也就沒有“書聖”王羲之,也自然沒有著名的《蘭亭序》。然而現在中國還有多少人寫毛筆書法呢?與我們相望的日本卻規定每所學校都要開設毛筆書法課,每個人都要懂得寫毛筆字。日本的毛筆書法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人家都如此重視,我們呢?從這一方面就可以看出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

京劇、皮影戲、變臉…這些都逐漸淡去,現在的人們忙於追逐潮流,我相信沒有多少人願意天天對着這些中國文化的瑰寶過活,傳統文化成了遠去的記憶。

現在的人已經很難靜下心品讀中國的四大名著,面對滕王閣也很難再想起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面對困難也很難再吟出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那唐詩,那宋詞,那元曲,還有多少人記得?現在的我們沉醉於青春小說,科幻小說,沉迷於網絡。可是,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嗎?

中國的傳統文化已經被我們漸漸遺忘。現在許多西方的學者到中國尋找中華文化的根源,來學習中華文化,作爲國人的我們,卻把這些遺忘,這應該是件很可笑的事情吧!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希望有一天人們能夠重視即將被遺忘中華文化,將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爲中華文化續寫燦爛美好的未來。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0

中華傳統文化:

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成語等;傳統節日(均按農曆)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等;包括傳統曆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中國以孝爲天。

中國的民族樂器,浩瀚如煙海,燦爛如繁星。被稱爲民族樂器之王的“箏”,是中國民族樂器的代表,是民族文化的瑰寶。

箏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到今天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箏由面板、底板、邊板、箏頭、箏尾、嶽山、碼子、出音孔。

我最喜愛的傳統節日

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愛的事春節,因爲它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節日。在這一天裏的人們的臉上都洋溢着笑容,大街小巷到處彩旗飄飄,一片新年的新景象,人們穿着漂漂亮亮的衣服走親訪友,相互問候着......

奶奶準備了豐盛的食物,有糖醋排骨,紅燒獅子頭,紅燒魚......

我們一家圍着一桌享用着,吃完年飯我拿着鞭炮和鄰居小朋友一起玩着。‘砰砰砰‘隨着鞭炮聲聲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年。

耍龍燈也叫“舞龍”、“龍燈舞”,是我國獨具特色的民間娛樂生活活動之一。從春節到元宵燈節,我國城鄉廣大城區都有舞龍的習俗。經過千百年的沿襲發展,耍龍燈已經成爲一種活潑、表演優美、帶有浪漫色彩的民間舞蹈。

舞龍起源於人們對龍的迷信,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在古代人們用耍龍燈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舞龍的主要部位是龍頭、龍身兩個部位。龍的節數以單數爲吉利,多見爲九節龍、十一陽龍、十三世龍、多者可達二九銀龍。十五節以上的龍比較笨重,不以舞動,主要是用來欣賞

,這種舞龍特別講究裝潢,具有很高的工藝價值。還有一種“火龍”。危險性很高,用竹子先撐住內部,披上紅紅火火的龍衣,在竹子裏面的縫上頂住蠟燭跳來跳去,欣賞性很高,夜間表演十分壯觀。

舞龍的耍法有多種,九節以內的側重於花樣技巧,較常見的有:江龍漫遊、龍頭飛舞、頭尾交跳、龍身擺尾等。十一節,十三節的龍,側重於動作表演,有各種的樣的金龍玩珠、火龍刀蠟、一應俱全、應有盡有的花樣讓我們眼花繚亂,非常好看。

舞龍的習俗在海內外華人受到了發揚和光大。每逢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他們就一向會舞起龍、耍起獅,呈現出一片濃濃的東方氣概。

我們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剪紙啦!

剪紙的種類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禮花、鞋花、門筏、灣州布影、斗香花、剪紙團花、剪紙旗幡、剪紙漢字、剪紙圖畫等等。剪紙的內容包含着濃濃的生活氣息。魚蟲鳥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熱愛的自然景物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是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字、“喜”字等表示慶賀。剪紙圖畫就是在一張紙上剪出一副畫來。你先看看這幅“書生”,上面有一位正在拿着書在讀的先生,一看他的樣子就是一位書生;再看看這幅“鳳凰戲牡丹”,上面有一隻鳳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像一個小孩在玩耍……

中國還有很多傳統文化,比如:書法、刺繡、戲劇等等。怎麼樣,我們中國是不是有很多傳統文化呀!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1

又一個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不熱鬧,反而有點淒涼。革命先烈們,你們犧牲了多少啊!

這幾天,我看了電影《兩個小八路》,他們很勇敢,在無數戰爭硝煙的洗禮中,留下了那感人的故事。他們在佈滿了硝煙的戰場上爲八路軍們通風報信;在充滿危險的鬼子的軍營,不,是兇殘的豺狼的老巢前獲得敵情,傳遞給戰士們;在火焰蔓延和子彈飛過的戰場上奮不顧身……他們爲了革命,和鬼子、當漢奸的二鬼子拼搏着。抗日戰爭的勝利凝聚了多少他們的血汗!這兩個小八路年齡只有十幾歲!

槍中發出的子彈,是戰士們發出的呼喊;雷中冒出的巨火,是戰士們對日軍的憎恨;大炮中冒出的巨煙,是戰士們內心爲革命而奮鬥的志向長城。一個個烈士們倒在了通往勝利的道路上,贏在了革命戰場上,他們用血抹亮了自己閃耀的名字,用生命換來了現在美好的生活,用高聲的呼喊換來了解放後和平美麗的祖國……烈士們,你們在說什麼?啊!我聽見了!你們在說:“爲了革命,爲了下一代,衝啊!”你們走了,但留下了無數後人的思念,留下了血染紅的五星紅旗!“烈士忠魂千秋在,英雄浩氣萬古存”,烈士們,你們安息吧!我們一定會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更加繁榮!

做一個文明少年,拋開不該想的東西,尊重先烈們。

經常聽到有同學說不文明詞語,還改編先烈們的故事,這怎麼行呢?做一個好少年,好學生,佩戴好紅領巾,乾乾淨淨、開開心心迎接每一天。

同學們,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人們常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故事源遠流長。”看完了以上的精美展示,相信大家對傳統文化有了更深的瞭解。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國家或民族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我國的傳統節日,無一不是從古代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裏,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2

其實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正是我們經常耳熟能詳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等,都是我們所熟知的節日。“文化越來越成爲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成爲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傳統文化中有很多優秀的東西,我們需要堅守的是傳統文化中那些優秀的富有民族精神的東西,物質文化如國畫、書法、碑刻,精神文化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堅守的。

然而,隨着社會的變革,一個嚴峻的現實是,我們很多傳統節日都被冷落了,誠然,聖誕節、復活節等“洋節”的到來帶給了我們新鮮活躍的西方文化,拓寬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見聞,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如今的人們,尤其是年輕人,似乎對“洋節”過分偏愛從而忽視了我們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這個農業文明向城市文明、工業文明轉化的時代,傳統節日儀式上的淡化雖難以避免,但節日若是被人們淡忘,甚至尋覓不到一息對傳統節日的記憶,那將是危險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需要優秀傳統文化滋養,不尊重不善待傳統文化,難免逐漸喪失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在邁向現代化的進程中,如何堅守傳統文化,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重視的課題。

每一個佳節都寄託着華夏兒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願。在中國,每個傳統節日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寓意,每個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都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裏面所蘊含的是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人類智慧的結晶。當下,只要我們記住傳統節日內涵,牢記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深刻韻味,改變傳統節日的慶祝方式未嘗不可。

當然,堅守傳統文化內涵意在守住民族文化的深刻內涵,這並不意味着墨守陳規或固步自封,而應是呼應時代、順應發展要求、創新形式和突破。

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要做好這一點,首先要做好弘揚中華美德,這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華美德這一方面我們都可以做到的。在學校了見到老師問好,有禮貌,於同學團結友善,學習生活上勤儉節約,在社會中,多爲他人做好事,樂於助人,無私奉獻,默默無聞。我們只要想做,一定會做到的!作爲一名中國人,我們本身就要有一正確的觀念,從子身觀念意識上做到弘揚中華美德。

現在社會的現代化帶來了價值觀念的衝突。在這場衝突中要不要保持中華美德,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前途問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就是要把傳統價值思想體系中德優秀精華髮揚光大,把它和現代化結合起來。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文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鬢繁的國際交往帶來了許多外來的價值觀念。“麥當勞文化”正在侵蝕着中國文化。對於西方文化,我們不是一概排斥,而是要加以選擇和改造,要丟起一切腐朽落後的,或者我國國情不符合的的價值觀念。弘揚中華美德就是要振奮民族精神,抵禦一切不健康的價值觀念的侵蝕,樹立健康的社會主義美德。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3

今天是同學們開學報到的日子,細心的同學不難發現,我們的校園格外漂亮和熱鬧。因爲整潔的校園裏多了許多風景線:校園中央,兩個籃球場四周,掛滿了中高年級同學自制的五顏六色、造型各異的花燈,圍牆下方則整齊地擺放着一塊塊展板:上面既有民俗集錦,又有惟妙惟肖的剪紙,還有同學們自己辦的手抄報。這美麗的風景不時吸引着同學們的眼球,讓人頓覺目不暇接。更熱鬧的還在後頭呢!十點左右,低年級的同學登臺亮相了,他們伴隨着歡快的民樂,扭起了秧歌。儘管舞姿不那麼優美,步伐也沒有整齊劃一,但他們那認真的態度,歡喜的表情,以及手裏拿的那各種各樣的道具(五顏六色的綵帶、鑲着花邊的扇子、漂亮的手帕、各色紗巾),還是令你歡欣鼓舞,不由得隨着節拍舞動起來。雖然天空飄着毛毛細雨,氣溫也較低,但這些絲毫阻止不了同學們的熱情,他們看着、談着、跳着、笑着,樂此不疲,整個校園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給新年又增添了幾絲喜慶……

要問我們的校園爲什麼這麼熱鬧,我們的活動爲什麼這麼精彩,我們的孩子爲什麼喜笑顏開?還請聽我慢慢道來:早在放寒假時,學校領導和大隊部爲了讓孩子們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爲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傳承民間民俗文化,讓同學們體會祖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孩子們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情感,更爲了培養孩子們動手動腦的能力,便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年齡段分別給大家佈置了不同的作業——有的蒐集整理民俗資料;有的辦手抄報;有的剪窗花;有的學扭秧歌;還有的……這便有了今天精彩的一幕幕場景。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4

咱們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剪紙”。 剪紙的種類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禮花、鞋花、斗香花、剪紙團花、剪紙漢字、剪紙圖畫等等。這裏我就只介紹介紹剪紙圖畫和剪紙漢字。

剪紙圖畫就是在一張紙上剪出一副畫來。你先看看這幅“書生”,上面有一位正在拿着書在讀的先生,一看他的樣子就是一位書生;再看看這幅“鳳凰戲牡丹”,上面有一隻鳳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活像一個小孩在玩耍

剪紙漢字也是先拿出一張紙,然後在上面剪出一些漢字,還可以剪藝術字呢!我也曾經剪過,非常的漂亮,不信,你自己試試!

中國還有很多傳統文化,比如:書法、刺繡等等。但是,我最喜歡剪紙!

在我的家鄉,每逢正月初十都要舞龍燈。每到那時候,大街小巷都沸騰起來,大家興高采烈,熱鬧極了!

夜幕降臨,在鑼鼓聲中,一條“巨龍”出現了,它穿着一件黃澄澄、亮閃閃的“龍袍”,神氣地仰着頭。我們伸出手指,數着“巨龍”的節數:“1、2、3、4”一共45節。“好長啊!”我們驚歎道。“巨龍”爲何如此自豪?一定是因爲它身後有許多可愛的“龍孩子”。你瞧,一條條“小龍”昂首挺胸,大步流星向前走,每隔一段,就活動活動筋骨:轉轉圈、打打滾

“龍孩子”最拿手的要數“搶龍珠”了。沙沙作響的龍珠飛到上方,“龍孩子”撲了上去;龍珠又迅速地落在地上,“龍孩子”也飛快俯下身去;龍珠又玩“躲貓貓”,滾到“龍孩子”的身後,“龍孩子”轉身緊追不捨。每次眼看就要搶到,可都被龍珠躲開,但“龍孩子”總不肯放棄,依然奮勇向前

舞龍燈煥發着龍的精神,激發着人們向上、進取。我喜歡舞龍燈!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5

在我們身邊有許多傳統的民俗文化,但是最傳統,最民俗的那就是――春節。

在我們中國,春節是我們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節日。傳說,在很久以前有個叫“年”的怪獸,它非常兇猛,吃人、毀壞房屋、禍害莊稼,人們都害怕它。有一天,在外打獵的人要點火,不小心燃燒到了竹筒。“啪”的一聲把年嚇跑了,漸漸的人們發現“年”有三怕:怕響、怕火、怕紅色,所以每當“年”來時,人們都點爆竹、貼對聯、穿紅衣服,又稱春節爲“過年”。

現在,春節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飯。每當過年時,街上分外熱鬧,有賣年貨的、賣年畫的、賣衣服的,各個五花八門。街上的人們個個精神飽滿、喜氣洋洋。這時候家裏的婦女可要忙嘍!她們要趕做年夜飯、包餃子。各家都傳來酒菜的香氣,其餘的人都在忙着貼對聯、貼“福”字、年畫,“福”字有正着貼的,倒着貼的,裝飾的家裏別具一格,特有過年氣息。

除夕夜。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一家人快樂地吃着年夜飯,在外打工的人們除非萬不得已,都會趕到家裏吃團圓飯。

大年三十的早晨,大人們、孩子們都很早就起來,送走今年的最後一天,迎接新年的第一天,小孩子們跑到爸爸、媽媽的房間,說一些吉祥的話,爸爸、媽媽就會拿出紅包給孩子們,這也是孩子們最快樂的一天,孩子們就會拿着紅包去買最喜歡的玩具和零食。大人們在那天會至親戚家去拜年或是在家做飯迎接客人。到晚上,大家都坐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等待新年鐘聲的敲響,迎接新年的到來。

春節過去,不久就要迎接元宵節。

這就是我身邊的民俗文化――春節。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6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澱物。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爲規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

中國傳統文化燦若星空,有無窮的底蘊。她源遠流長,即從中國產生人類起就有了中國歷史,也有了中國文化。中國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遠、最穩定、最輝煌、最豐富、最發達的文化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悠悠五千載,經歷了萌生期、形成期、確立期、繁盛期和總結轉型期幾大時期。在中國文化的形成期,春秋時代,出現了諸子蜂起、百家爭鳴的千古思想文化大景觀,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浪潮。按照兩漢司馬談和劉歆的劃分,諸子主要爲儒、墨、道、法、農、雜、縱橫、名家等,成爲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理論的奠基石,深遠地影響着後來中國文化的發展。

學習傳統文化可以培養文化氣質,開拓我們的人生境界,並能啓悟生命的智能,發揮理性的功能。我們學習唐詩宋詞,我們誦讀名家經典,最重要的是我們要領悟這其中的民族精神。我最喜歡的莫過於源自《周易》的一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中化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神特質由此可見一斑。其大意是天體執行體現剛健精神,人亦效法天地而自強不息;君子的胸懷像大地一樣寬廣,德行像大地一樣深厚,所以能滋長萬物,承載萬物,容受萬物。

在當今世界,無論是經濟發達的西方社會,還是正在崛起的中國,社會生活都面臨着過度物質化功利化的問題。作爲社會精神支柱的'人生理想,價值觀發生了偏差。然而人作爲人的存在,還應是以智慧、德行和審美情趣爲表現形式的文化存在。從這個意義上看,以注重心性,長於倫理爲基礎特徵的中國傳統文化能爲現代人的迷失提供多方面的理性啓迪。

在對待思想文化上,中國傳統文化,是千方百計限制思想自由,搞一言堂。要求民衆的思想,與官方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否則,則視爲離經叛道。這使各種新思想新觀點難以發展。在社會矛盾的處理上,中國傳統文化崇高人治。以權力代替法律。司法不公的現象十分普遍。

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我還深深的感受到忠孝禮儀這四個字的重要性,最近北京電視臺的一檔節目吸引了我的眼球,叫做幸福秀,昨天播出的家庭故事叫家有四鳳。幾個兒女爲了爭奪老人的財產來到了這個節目,老人已經是中重度的老年癡呆。目光呆滯的老人看着幾個兒女在臺上脣槍舌劍,自己全然不知。在陌生人看來,老人是特別可憐的,可是老人的幾個兒女臉上冷漠的表情,真是讓人們寒心。難道現實的社會真的事利字當頭嗎?你有沒有想過你在和誰談利益,是你至親至愛的娘啊,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娘是怎麼把你們四個人拉扯大的?孝順孝順,在孝順之前,是不是應該先做到順呢?

我聽過一句話,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忠是捨棄小家顧大家的大無畏精神。這個固然重要,但是,世界一直像現在一樣和平,不用我們拋頭顱、灑熱血,我們就多關心關心我們的親人吧。

我們都知道,老人老了,是沒有多大的用處了。但是咱們不能把它們當做累贅,他們是我們的寶貝。最值得珍惜的寶貝。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7

中華傳統文化—國畫我們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她有着悠久的歷史、淵源的文化。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給我們留下一座巨大的寶庫,寶庫裏有着許多的“寶藏”。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等;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國畫等;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如元宵節鬧花燈等……但是,我對民族藝術國畫情有獨鍾。

《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水墨畫,也是一幅名揚中外的國畫,是北宋時期畫家張擇端畫的。這幅畫很長,有528釐米呢!它寬24。8釐米。畫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熱鬧的場面。《清明上河圖》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現在還安然無恙地在北京故宮博物

張擇端畫這幅畫下了很大的功夫,光畫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個,有從鄉下來的農民,有走江湖的醫生,有撐着船的船工,有做各種買賣的生意人,有擺小攤的攤販,有留着長鬍子的道士,有官吏和讀書人……三百六十行,每一行的人都畫上了。

那裏的街市可熱鬧了,街上有掛着各種各樣招牌的店鋪、作坊、酒樓、茶館……裏面熱鬧極了。走在街上的,是來來往往、形態各異的人:有的騎着馬,有的趕着小毛驢,有的小孩在歡快地放風箏,有的挑着擔子,有的推着那時的獨輪車,有的悠閒地街頭溜達……畫面上的人有的還不到一寸,但我們能看清楚人們都在幹什麼。

我國的民族藝術真是有趣!咱們中國真不愧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哦,我忘記了,我們可不要只觀看不發揚呀,我們要把祖國流傳下來的東西發揚光大!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8

書法一個傳統文化;書法深受外國人們的欣賞;書法是一種藝術文化。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發展五千年來最具有經典標誌的民族符號。它是用毛筆書寫漢字並具有審美慣性的藝術形式。書法堪稱中國的“第四宗教”,有着強烈的吸引力、儀式感和大衆參與性,故有五千多年來,各時期代表人物燦若星河,相信大家最熟悉的人物有王羲之、顏真卿、歐陽詢、王獻之、柳公權、毛澤東等。技法上講究執筆、用筆、點畫、結構、墨法、章法等,與中國傳統繪畫、篆刻關係密切。

大家都知道文房四寶吧!文房四寶可是大大有名氣的。它們分別指筆、墨、紙、硯,筆指毛筆,墨指墨水,紙指宣紙,硯指硯臺。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文化及藝術。它是漢字書寫的一種法則。中國書法藝術已經逐漸被日本和韓國文化接受。

漢字,亦稱中文字、中國字,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爲上古時代的漢族人所發明創制並作改進,目前確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由秦朝的小篆,發展至漢朝被取名爲“漢字”,至唐代楷化爲今日所用的手寫字型標準——楷書(楷書主要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寫得最好)。漢字是迄今爲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型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中國曆代皆以漢字爲主要官方文字。

書法一個歷史悠久,並且深受廣大人們喜愛的文化。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9

中國的傳統文化豐富多彩,有剪紙、年畫、泥塑、春節、清明節等,但我最喜歡春節。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最重要、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在農曆的正月初一,古代稱爲“過年”。

春節的到來意味着舊的“年”過去,新的“年”來到了。每當春節的前一天晚上,家家戶戶都貼對聯、掛燈籠、燃放爆竹,我家也不例外。

每當除夕,媽媽忙着做團圓飯,爸爸忙着貼對聯、掛燈籠,我和哥哥忙着打掃衛生,我們都在爲新春的到來忙碌着。

一家人歡歡喜喜的吃了頓團圓飯,接着就坐在一起看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一家人其樂融融。優美的舞蹈和動聽的音樂讓我們目不轉睛,風趣的小品和相聲逗得我們哈哈大笑,神奇的魔術讓我們看得目瞪口呆。“當——當——當,”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新的一年來到了!

突然,外邊傳來“噼裏啪啦”的聲音,原來是小朋友們在放鞭炮,我和哥哥也迫不及待地拿着鞭炮出去放了。

哥哥放好鞭炮,對我說:“等我說完一、二、三、點!”你就和我一起點燃鞭炮。“砰!——”隨着一聲聲巨響,煙花飛上了天,在空中綻開了:有的像燦爛的花朵;有的像一把把花傘;還有的像一隻只小鳥在空中飛旋,此時的夜空被打扮得絢麗多彩。

我喜歡春節!因爲新年來臨後我又長了一歲,希望在新的一年裏,我的學習成績更上一層樓!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20

天像海的顏色。中間有一輪很難圓的圓月,明澈而清冷地散出淡淡光輝。

阡陌交錯處,白天走過很多雙腳印,夜晚卻燃起一堆堆時明時暗的煙火,隨風而舞的火紙上彷彿罩印着某個祖先的魂靈,正冥冥走向歸宿。

一些餓死的小鬼吵鬧起來,爭嚷着要早早出去,爲着生前的那一段悲慘的厄運。這時,沒有雞鳴犬吠,沒有人咕咕而喃,只有鬼從常年的暗屋子涌了出來。

你出來了。一個靈化的聖女,頭頂圈圈金色光環而輝煌。鬼遠遠地躲藏起來,它們不敢褻瀆你聖潔的容顏。

我站在遙遠的山峯,手舉聖火,迎接你的蒞臨。你越來越近,光芒刺得雙眼無法睜開,我只好閉上俗眼,想像你的風華絕代。

我似乎看見自己的影子正被你的光環照亮了,心也隨着某個神祕的隧道進入了一個從未見過的天地。這裏沒有人間的名利齷鹺,四處呈現一派吉祥的和音,煙霞嫋嫋,仙音經久不絕,還有人間從未聽過的天籟之音。我似乎飄飄成仙,我已成仙。

你的影子重疊了我的影子。我開始看不見你,你也看不見我,只有一個聲音,從靈府裏傳來:我把一切都給了你。

大地開始震動起來,鬼們得意忘形,跳起了誰也看不見的舞。只見它們愈跳愈瘋,越跳越狂,漸漸地,驚醒了沉睡中的雞犬。於是,雞犬之聲相聞,向鬼發出了威嚴的警告。星星不見了,月亮也開始墜落。

我睜開眸子,揹着光看你遠去的背影。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21

春節到了,我聽說春節要貼窗花,放鞭炮。聽說這些也不是無緣無故的,讓我們來說說吧!

相傳每當這時,一個叫做“年”的四不像,就會進入到村裏搗亂。如打房子、吃小孩這些。

有一天村裏來了一個老人,老人聽到這事就問村裏人:“我可以在這裏住幾天嗎?我可以趕走它。”村裏人聽了後同意了。

第二天,可女巫把它的眼睛傷了“年”來了。可是它看見紅色嚇呆了,其實它原本是人,之後被巫師給詛咒了變成了“年”,所以看見紅色就像看見了鬼一樣。老人在它的尾巴上繫了一個爆竹,因爲爆竹炸出的火是紅色的,所以“年”被嚇跑了。村民們謝過老人之後,老人就走了。所以之後就有了這些傳統。我聽完故事後,心裏默默祝福全世界中國人,新春快樂!我和爸爸媽媽開心的放了爆竹,然後回家吃了好吃的,看了春節聯歡晚會就開心地睡覺了。

如果那些在外地工作的人回家,春節變成重逢。無家者,被別人救助就是歡樂。不能回家者,回家就是愉快。分開住者,合攏住是就是團圓。走失者回家,就是“淚喜?走失並受到傷害者回家,就是破涕而笑。

我們走上大街,哇!花燈展。好美呀!放煙花我突然愣了一下。我們放煙花,他們叫什麼?爸爸說:“我們放煙花沒說他們不能看哦!美好的東西就需要分享。”煙花綻放在夜空真的好美好,讓全世界的人們都能看到。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22

今天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我正式宣佈是春節。你們知道我爲什麼喜歡春節嗎?因爲春節就可以有壓歲錢,我還喜歡吃餃子,所以我愛春節。

春節又名過年,我來給大家說一說,爲什麼人們要在這一天掛燈籠、穿紅色的衣服、放鞭炮。因爲在古時候的這一天,有一個叫“年”的怪獸會來攻擊人類。所以人類穿紅衣服、放鞭炮、掛燈籠。但每年過年的時候會許一個願望,這是一個祕密不能說的。每年我的長輩都會給我發壓歲錢,我從來都不會亂花,我要留下來買一些對我有用的書。

春節,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做湯圓吃。婆婆會做燈籠、放鞭炮。長輩會給我們壓歲錢等等的事情。我喜歡婆婆做的燈籠,燈籠外面是我們聚在一起很熱鬧的圖畫。今年婆婆給我做的是嫦娥奔月的燈籠,婆婆還給我講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呢!婆婆做好了,我拿着燈籠開心極了!我想嫦娥在月宮一定很孤單吧!沒有後羿一起陪她過春節。

有些人他們在很遠的地方,但都要回家過春節,他們要和親人們團圓,開開心心的過春節。春節第二天,大家都會去玩,買好看的衣服,聚在一起吃喝玩樂。

我在心裏許着願,看着天上的月亮。月亮很圓很大,像玉盤。帶着笑臉對我說,你的心願會實現的。我的願望是保佑我們家平平安安,開開心心地生活。我還有一個願望是能當上醫生。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23

那個神祕而驚喜的書房,正是我的那片樂土。那兒是個寧靜地,總會有苦惱煩悶訴說,緩慢邁進書房卻都能迎刃而解。閒暇之餘,練練書法,也是一種修身養性的好辦法。

如果真的投入其中的話,可以感受很多的樂趣。果真沒錯,我起初接觸到的是篆書,然後過度到隸書,接下來是楷書,每種書法字型都有它的特點。我覺得篆書的筆畫是非常優美的,隸書是比較柔和的,只有楷書是挺拔有力,有氣勢的。而且我個人比較偏愛楷書,特別是顏真卿的楷書。因爲我能感受到它的神,所以每次我寫的時候,都能胸有成竹的寫好每個筆畫的形,寫的時候只要心中有它的形就比較容易將其掌握了。

我認爲最好的還是得從臨摹開始,我們要注意向他人學習,向他人的優點學習,把他人的好東西吸收過來,才能高自己的書法水平,如果不向他人學習,就不能豐富和造就自己。當然在臨習前人的作品時也不能盲目的臨,要慢慢形成自己的風格,要注意對名帖進行研究,要取其長去其短,爲我所用,透過不斷的實踐和探索慢慢形成自己的風格和點。

每當煩悶時,總可以攤開純潔的白宣紙,墨硯輕輕灑上,彷彿夾着梅花淡淡的香氣撲鼻而來。挽袖蘸墨,提筆,頓筆,收筆,就如母親親吻襁褓中的嬰兒,墨毫輕輕扶淨白紙面,留下一道道墨痕,有如出水芙蓉忽地溢開;有如勁竹巋然不動;有如風箏飄在天上。似斷非連,寫來豁然開朗。

我深知,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24

上個周,我們班開展了一次有趣的活動——“中國傳統文化之旅”。張老師還告訴我們:“這個活動有三個獎項——‘最佳表演獎’、‘最佳創意獎’、‘同心協力獎’。”我們一聽有獎,就紛紛活躍起來。分組、分工、選組長、填表在不到五分鐘的時間,這些事情全部搞定了。

在接下來的一週內,寫書法、練武術、做風箏、剪窗花、畫國畫、包糉子大家還蒐集了資料並裝訂好。各小組的準備活動進行的非常順利。

今天,我們就要展示我們各自的作品了。瞧,汪以鋅帶來了國畫《雛菊》、雷鳴帶來了書法作品、陳柯宇帶來了厚厚一疊資料和剪紙作品、毛豔吉帶來了“糉子”同學們帶來的有關傳統文化的東西真是一應俱全、應有盡有。

展示作品開始了,首先是我們剪紙組的代表——陳珂宇上場,他宣讀了我收集的資料,展示了我們組精雕細刻的剪紙作品。接着,是羅玲傑和冷宗祥的武術表演,他們那笨拙的動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然後是雷鳴的書法作品展示,那挺拔秀麗的繁體字,讓我們讚歎不已。最後是童謠組的朗誦。同學們表演的非常出色。

活動結束了,張老師鄭重宣佈:“獲得‘最佳表演獎’的小組是——”說到這兒,他停了一下,好像故意吊吊我們的胃口,接着宣佈:“武術組!‘最佳創意獎’是童謠組,‘同心協力獎’是剪紙組!”得獎的組歡呼雀躍、趾高氣揚,沒得獎的組全都垂頭喪氣、恨己不能。

這樣的活動真是太有趣了!真希望老師以後多搞這樣的活動!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25

今天的《品德與社會》,我們班挑選了幾個同學來講中華傳統文化。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春節的由來”。

“年”的甲骨文寫法上面部分爲“禾”字,下面部分爲“人”字。金文的“年”字也與甲骨文相同也從禾、從人。小篆的“年”學作“上禾下千”,《說文解字?禾部》:“年,谷熟也。從禾聲。”小篆將“人”字訛變爲“千”了,因而許慎用了次說,而“千”字本爲有飾的人,此解也並不矛盾。“禾”是穀物的總稱,不能錯解僅爲“小麥”。年成的好壞,主要由“禾”的生長和收成情況來決定,而現在已發掘出來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幾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壓彎了腰,可見它要象徵着取得穀物生產的大豐收。“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釋呢?從甲骨文看,“年”字好小是人頭上頂着沉甸甸的穀子的樣子。春節原名“元旦”,隋代杜臺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爲端月,其一日爲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爲”頭“,後引申爲”開始“,因爲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所以稱爲”三元“;因爲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爲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

我國還有許多傳統文化,如”臉譜“、”剪紙“、”風箏“、”糖葫蘆“、”太極圖“、”象棋“……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26

世界上的文化萬萬千千,唯有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纔會愛的刻骨銘心、矢志不渝。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每一箇中國人的責任和歷史使命,也是我們新一代非常重大的任務。

傳統文化是什麼,我說是琴、棋、書、畫、花、酒、詞、筆墨丹青,是孔子的仁、是老子的道、是墨子的非公、是君子的自律、是愛國志士的鐵骨錚錚……

當今國外的文化潮流透過越來越發達的網絡技術,大量外國的好好壞壞的文化都洶涌而至。我們身邊出現了可樂雞翅、出現了憨態可掬的聖誕老人、讓年輕人喜愛的西方情人節,在紅酒、咖啡之中我們是不是在迷失?是不是在失去?優秀傳統文化在我們年輕人心中那個角落?……突然我驚醒,我有些悲哀,悲哀後是頓悟。我認爲國外的文化我們也需要篩選,熱愛外國優秀文化不應該是一種潮流而應該是一場持久的欣賞和合理的學習、吸收,從而爲我國傳統文化發展注入新的血液,繼續勃勃生機的爲人類文明做貢獻。

年輕人說自己是中國人不是因爲會英語、也不是因爲會背唐詩,而是會紮根優秀傳統文化還會用這份自豪感去學習其他國家的優秀文化,從而把優秀的傳統文化展現給充滿誤解、隔閡、迷失的世界看一下,一起創造我們需要的真誠的愛。

我愛傳統文化,我會努力地用行動實現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學習……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27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們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也要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這樣,世界文化大家庭才能健康的多元化發展,才能始終生機勃勃。

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每當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煮餃子,放鞭炮,大街上充滿了年味,家家戶戶門前都貼上了各式各樣的對聯,大福字,喜氣洋洋的,放完鞭炮回屋吃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多麼享受。

而清明節,人們總會把嫩綠的柳枝插在門上;端午時,奶奶總會給我們系五線繩,煮雞蛋、煮大蒜,包糉子。到了中秋節呢,我們一家老小坐在院子裏,舉頭望明月,低頭吃月餅,真是人間一大樂事。

然而,現在的情況不容樂觀,人們越來越重視洋節日,什麼聖誕節,情人節等等。而我們的傳統節日卻逐漸被人淡忘,身爲一名中國人,我覺得應該爲此做點什麼。

現在對待傳統節日,人們往往走走形式就完事了。這種情況怎能不令人擔憂,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呢?

傳統文化是祖先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的財富,蘊含着無法估量的智慧勞動成果的結晶。

作爲一名中學生,我能倡議大家爲弘揚傳統文化而貢獻一份微薄之力。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屬於這個民族,它更屬於這個世界。我們要盡全力把我們的傳統佳節推廣到世界上,讓世界變得更加炫彩多姿。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28

暑假裏老師佈置了一道暑假作業:記一次外出遊玩的經歷。我和好朋友莉莉商量去家附近的一個古鎮上游玩。

在一個晴朗天裏,我倆出發了。這個古鎮在幾十年前一直都是通商貿易往來的重要渡口,隨着城市化的進程,渡口消失了,古鎮也被打造成了旅遊文化集散地,每年都吸引大量的遊客前來參觀。剛走進古鎮,就發現來來往往的遊人已經佈滿了街道,看來大家都喜歡在假日裏來這裏玩。一家商鋪門前站了許多人在圍觀,原來是一位老先生在現場寫春聯,雖然還沒到春節,但是老先生的字蒼勁有力,贏得了很多遊人的喝彩。我倆趕緊拿出相機照下老先生寫字的場面。再往前走,熱鬧的鑼鼓聲傳來,我倆擠進人羣,原來是川劇社的演員在表演變臉,只見不同的臉譜在演員動一下之後就會變化,大家都禁不住喝彩起來,我倆自然不會忘了留住這個精彩的瞬間。一家小店的門口掛了許多形態各異的風箏,店主還在屋裏自己做風箏,我倆從來都沒有見過風箏是怎麼做的,就在旁邊靜靜的看起來。

不知不覺中,時間悄然流逝,我們的相機的內存都快用完了。在古鎮上,我們發現了許多的傳統文化得以在這裏展現。我倆決定,回去寫遊記的時候,一定把這些照片也打印出來,帶給班上的同學看,讓更多的人瞭解和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讓這些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29

隨着耳邊一陣又一陣熟悉的爆竹聲,年味兒也越來越濃了。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都是滿滿的喜慶。

除夕夜全家人都忙着包餃子,母親顫巍巍的拿起一張餃子皮,添上那紅的、黃的、綠的攪拌在一塊兒的餃子餡,嚴嚴實實的用那滿是皺紋的手包裹起來。在大家不經意間,她把一個硬幣包在餃子裏,(誰吃出這個硬幣,誰就大吉大利!)看她那嘴角、眼角、溢滿了那幸福的弧度。

一邊吃着煮好的餃子,一邊看着春晚,隨着那熟悉的“5、4、3、2、1、”舊的一年在那一刻向我們揮手告別,新的一年大踏步向我們走來。這時,外面早已炮聲漫天,震耳欲聾。

我與小侄兒小侄女們跑出了家門,就被那直衝雲霄的鞭炮聲擋住了路。我們慌忙捂住了耳朵,臉上卻還露着燦爛的笑容。

各色各樣的煙花把天空裝扮得花花綠綠的,“禮花”直衝雲霄,“嘭”一聲炸開了,天空頓時變得五彩斑斕,那微弱的火藥卻像七彩花一樣綻放着。可好戲不長,“禮花”從天空中慢慢變淡,變淡,直至煙消雲散;那邊,一股衝擊般的銀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努力的向上噴着,噴着。落下的便義無反顧跳出了銀光,就好像珍珠成千上萬從空中掉落,給人極美的感覺;“噼噼啪啪,噼噼啪啪”,這震耳欲聾的響聲一定是鞭炮!那熱鬧的的聲音,也足以給新的一年增添許許多多的喜慶了。

那邊暖烘烘的,旺火燒了起來,而且愈演愈烈,橙色的火苗上下翻滾,好像在呼喚着什麼,也好像在喜悅地跳舞。人,物,中國,將春節愈演愈烈,帶來了新的氣象!

富有年味兒的春節,富有人情味兒的人。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30

快板是源於山東的一項傳統文化,最早叫順口溜或叫蓮花落,是賣藝人沿街賣藝時經常採用的一種藝術形式。我喜歡快板是因爲覺得快板很受大家的歡迎,無論走到哪兒只要你爲大家來上一段,保證大家都會立刻樂開了花;加之我是一個性格開朗、外向活潑的男孩兒,經常參加各種比賽和社會活動,遇到學校有什麼活動的時候,帶着快板出個節目也是件有意義有樂趣的事,因此我和快板就這樣結下了不解之緣。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我可以帶着快板爲家人、朋友、老師們表演了。透過表演不光鍛鍊了我的表演能力,增加了自信,豐富了我的業餘生活,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不再是個只會說英語的“假洋鬼子”,而是也懂得傳統文化的中國人。

快板,讓我爲學校爲我個人又多了一份榮譽。

我第一次真正上臺表演快板是在我們江西五套的愛心晚會上。當我用節奏歡快的點帶出我的說詞時,全場的同學老師都爲我鼓掌喝彩,連見過世面的五套節目組的老師們也連連點頭稱讚,我還被記者們帶去採訪錄了特寫。那一刻,我就知道我也可以爲弘揚祖國的傳統文化出一份力了。第二次是:我非常榮幸的被選上參加我們學校的一個主題班會,這個主題班會被選去市裏參加比賽,同時還被作爲全區班主任會被觀摩。我和另一名同學一起被選上用快板表演文明南昌《三字經》,全場的老師爲我們的出色表現鼓了很久很久的掌。那掌聲令我感動了很久,甚至可以說是:終生難忘。我還有幸幫我媽媽學校表演了快板呢!現在我都快成快板的小名人了。

現在我已經真正喜歡上快板了,我決心要把快板練得更好!更加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31

今天是同學們開學報到的日子,細心的同學不難發現,我們的校園格外漂亮和熱鬧。因爲整潔的校園裏多了許多風景線:校園中央,兩個籃球場四周,掛滿了中高年級同學自制的五顏六色、造型各異的花燈,圍牆下方則整齊地擺放着一塊塊展板:上面既有民俗集錦,又有惟妙惟肖的剪紙,還有同學們自己辦的手抄報。這美麗的風景不時吸引着同學們的眼球,讓人頓覺目不暇接。更熱鬧的還在後頭呢!十點左右,低年級的同學登臺亮相了,他們伴隨着歡快的民樂,扭起了秧歌。儘管舞姿不那麼優美,步伐也沒有整齊劃一,但他們那認真的態度,歡喜的表情,以及手裏拿的那各種各樣的道具(五顏六色的綵帶、鑲着花邊的扇子、漂亮的手帕、各色紗巾),還是令你歡欣鼓舞,不由得隨着節拍舞動起來。雖然天空飄着毛毛細雨,氣溫也較低,但這些絲毫阻止不了同學們的熱情,他們看着、談着、跳着、笑着,樂此不疲,整個校園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給新年又增添了幾絲喜慶……

要問我們的校園爲什麼這麼熱鬧,我們的活動爲什麼這麼精彩,我們的孩子爲什麼喜笑顏開?還請聽我慢慢道來:早在放寒假時,學校領導和大隊部爲了讓孩子們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爲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傳承民間民俗文化,讓同學們體會祖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孩子們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情感,更爲了培養孩子們動手動腦的能力,便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年齡段分別給大家佈置了不同的作業——有的蒐集整理民俗資料;有的辦手抄報;有的剪窗花;有的學扭秧歌;還有的……這便有了今天精彩的一幕幕場景。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32

1900年5月26日,王道士在清除洞窟中的積沙時無意的發現了一個隱藏的洞穴,洞內滿藏着古物,從此,敦煌莫高窟出土了。當他發現後找周圍的官員,官員們雖然知道洞窟的價值,但卻因爲運輸和費用而擱置起來。

文中有這樣的一段話給我以很深的感觸:“歐美的學者,漢學家、考古家、冒險家不遠萬里風餐露宿朝敦煌趕來,他們願意變賣自己的全部財產,充作偷運一兩件文物回去的路費,他們願意吃苦,願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險,甚至做好了被打,被殺的準備,朝這個剛剛開啟的洞窟趕來。”

外國人尚知如此對待中國的文物,而與此同時的中國人、中國政府、中國官員卻無動於衷。王圓籙王道士更是以令人難以想像的低價大批大批的將文物賣給外國人,他的確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今天,我們在痛恨王道士的同時,難道不應該反省自己對待中國文化的態度嗎?

就以這次歷史老師留下的作業爲例,的確沒有引起我足夠的重視。我以爲這並不重要,但在昨天晚上老師教育以後,我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的確我不做作業不僅是對自己不負責,對老師不尊重,再往深處說更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蔑視,對中國的不屑……我不敢正視我自己,現在我到底還有多少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

不僅我個人如此,整個社會亦如此。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洋事物、洋思想、洋觀念涌入中國大地,衝擊着古老的東方文化,改變着中國人的意識、觀念。中國能否在這樣的衝擊下保持自己特有的文化理念,傳統的中國文明。當今我們痛恨韓國用中國節日申遺,但我們爲中國的文化又做了什麼?

保持中國傳統文明的長河,靠你,靠我,靠大家。

標籤: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