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習俗作文

家鄉習俗作文600字四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習俗作文600字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習俗作文600字四篇

家鄉習俗作文600字 篇1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我的家鄉也不例外。

我的家鄉在德清縣九原村。那裏有美麗的山和清澈的水,迷人的風景,花鳥,樹木和樹蔭,甚至新年的習俗也有它自己的味道。

一年的30號,我早上一起牀洗漱,就必須很忙。首先要做的是在柴房裏崇拜竈神。竈神是天地之間的神。一年來,他每天都告訴上帝這個家庭的喜怒哀樂。所以人們買麥芽糖,在上面放一些香以示尊敬,然後放一碗麥芽糖,禮拜三次,讓他只給好消息,不要悲傷。這樣,上帝認爲我們過着美好的生活,並能使莊稼天氣變好。

崇拜完竈神後,午飯大約在9點鐘開始。午餐幾乎是除夕餐的“預演”,因爲現在只有一些人不能來。

食物也有規則!必須有兩盤綠色蔬菜,這意味着莊稼可以在夏天長得非常綠,以確保秋天有好收成。然後有一大碗煮雞蛋,只能被孕婦或生雞蛋吃。此外,只有孩子能吃東西。然後是一盤雄雞,這意味着當人們滿嘴都是動物時,他們不會傷害自己的聲音。另外一盤紅鯉魚,肯定有兩盤,意思是魚頭正在蓬勃發展,每年都比(魚)多。

午飯後,平時,應該是一天一次的下午休閒時間,但今天不是,我們將在大約2點鐘開始工作,準備除夕晚餐。一個切蔬菜,另一個切排骨,另一個生火,另一個加柴火。凌晨4: 30左右,天氣更加熱鬧了。舊房子和新房子的柴火房裏堆滿了柴火。除夕晚餐必須在7點前開始。看守柴房的時候一定有三個人在吃飯,因爲竈神嘴裏的麥芽糖快沒了。如果它消失了,他會向上帝報告他的憂慮。然而,在他的家人面前,他不會這樣做。在7: 30,上帝會回去休息,直到7: 30,一切都好。

八點半,當人們餓了,他們就不能再吃除夕晚餐了。他們只能吃糖果和蛋糕,因爲接下來的三天將是村莊的休息日。如果他們把它們都吃了,他們就做不到。

“鞭炮交響樂”於12點開始。全村都燃放超長鞭炮,但有節奏。它剛剛在這裏完成,在那裏燃燒。它比除夕餐和製作過程更生動!!

這是我家鄉的習俗。你的呢?

家鄉習俗作文600字 篇2

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着貼春聯,做年夜飯,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很多,還有很多“規矩”,怪怪的習俗也很多。弄得我二丈和尚——摸不着頭腦。無奈之下,我只好去問知道習俗最多的外公。

我和妹妹一起來去找外公,妹妹看外公貼“福”貼倒了,急忙說:“外公,‘福’貼倒了。一聽,我耐心的解釋道:“沒貼錯,將福貼倒是一種習俗,倒着貼,說明了——福到(倒)了。”妹妹一聽,恍然大悟。妹妹說“那還有什麼習俗呢?”外公停下手中的活兒,耐心的給我和妹妹講。

過年還有好多種習俗。外公說“把魚蒸好後再在上面撒滿紅紅的辣椒,而且三十晚上的魚千萬不要吃完,要留到初一再吃。”我和妹妹異口同聲的說“爲什麼呀?”“因爲這是象徵着年年有餘、五穀豐登,辣椒當然代表的就是紅紅火火了。”外公說。“原來如此!”我若有所思的說道。

“過年還要大掃除”外公說。我和妹妹疑惑不解:“爲什麼要大掃除呀,我們家很乾淨呀?”外公笑着,不緊不慢地說“大掃除是爲了掃除去年一年的晦氣,這是好兆頭!今年 就可以開開心心的度過了!”“真是越來越不懂我們家鄉的過年習俗了。”妹妹說道。

“農曆三月初三,有以地菜煮雞蛋當節日食品的風俗,說是吃了‘明月’。”外公說。“什麼是地菜呀?”妹妹疑惑不解。“地菜就是薺菜”我解釋說。“它有清肝明目,調理脾胃之功能。三月三氣候一般都反常,所以你外婆常教導你們說‘三月三,九月九,無事莫到江邊走’。你們去年就因爲這吵了一架呢。”外公說。我和妹妹吐了吐舌頭,說“我們又不知道是真的,以爲外婆逗我們的。”馬上妹妹拉着我二話不說道歉去了。

今天我們知道了過年習俗的知識,我覺得太不真實了,不過還很有趣的。只要開心就可以了。何必真實不真實呢。

家鄉習俗作文600字 篇3

在我的家鄉,進入臘月,就等於來到了春節,臘月初八,要喝用糯米、五穀、蜜棗等,熬成的黏糊糊的八寶粥,預示着一年的好收成。

臘月的二十三,是傳統的祭竈,據說那一天,是竈王爺和竈王奶奶,上天拜玉帝的日子,上天向玉帝彙報的日子,去報告人間人民的生活,所以要拜祭竈王爺,還要吃竈糖,竈糖香脆可口,眼預示着全家人粘合到一起,甜甜蜜蜜,之後,就陸陸續須的備年貨了。

臘月二十四,是全面打掃的日子,全家人出動,把家裏一年來堆積的灰塵清理得乾乾淨淨,迎接新春的到來。

臘月二十五,我們要磨一塊大大的豆腐。

臘月二十六,家鄉人都會殺一頭肥嘟嘟的胖豬豬。

臘月二十七,我們會殺幾隻香香的柴雞。

臘月二十八日,我們會把新桃換舊符。貼上喜慶的`新春對聯。

臘月二十九日,我、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會中各式各樣的花饅頭,還會炸好多好多好多的魚、丸子、蝦。

臘月三十日,是一年的最後一天,被記作除夕,今天我們洗菜、剁餡、包餃子 ,到了晚上,會祭祖、吃餃子、放鞭炮,我還會收到很多很多的壓歲錢。

正月初一,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我們會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拿着各式各樣的糖果,零食到親戚朋友家拜年,這些天家鄉的鞭炮聲連續不斷,晚上會點很多很多的煙花。

正月十五,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日子,除了吃餃子和元宵外,老爺會扎很多很多的花燈籠,村裏到處也都是掛滿搭滿了燈籠,從初一到十五間,每天晚上都會舞龍舞獅,鑼鼓聲振天,熱鬧異常,小朋友笑着、鬧着、喊着,挑着燈籠,追逐着……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習俗了!

家鄉習俗作文600字 篇4

美麗的焦作,那兒是個有山有水的好地方,焦作的雲臺山最爲有名,還有四大特產,懷菊花是去火解毒的。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清明節、元宵節、端午節、植樹節、建軍節還有重陽節……春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不同的地方過春節的習俗會不一樣,民間流傳: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食物,殘害生靈。有一年的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村裏,兩個牧童在比試牛鞭子,“年”忽聞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了。它又竄到另一村莊,又迎頭望見一家門口晾着件大紅衣裳,裏面燈火昏黃,刺得他偷頭暈眼花,它莫名其妙,夾着尾巴慌亂的逃竄了。後人透過他的這個弱點,想出了對付他的辦法,慢慢的演變成了現在的習俗。我家鄉的春節是這樣過的。

還沒過年,大人們就開始打掃衛生,收拾東西,貼好火紅的對聯,趕往老家和家人們團聚準備過年。即使再忙的人也要回家過年。

大年三十,準備好包餃子的材料,家家戶戶都會包餃子,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各有分工,大人們擀餃子皮,包餃子。小孩子就端着盤子一趟趟的把廚房的大人擀好的餃子皮,送到客廳包餃子的大人們那。當然,餃子裏是會包硬幣的,誰吃到的硬幣多,就寓意着新的一年就會有福氣。孩子們互相攀比自己吃到硬幣的數量,一發現別的孩子比自己吃到的硬幣多,就會拼命的吃,直硬幣吃完爲止,大人們吃到的硬幣通常會給自己的孩子,他們也會拼命幫孩子吃。晚上,家人們會坐在一起看春晚,共賞歌舞,共同歡笑,除了兩三歲的小孩子,誰都不睡覺。

到了初一,人們就會提着大箱小箱,四處去串親戚,有時候親戚們會擺一大桌魚肉請我們吃,關係好的親戚來拜年,我們也會準備一大桌好菜款待他們,親戚有時還會給孩子們帶來糖果。我們見到大人只要說新年好,就可以得到壓歲錢。

家鄉的春節充滿年味,我喜歡我的家鄉,我喜歡過年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