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習俗作文

【精華】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彙總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彙總5篇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1

細心的同學一定不難發現,在市場上會經常見到一種發着陣陣清香的綠色長葉子,與這相配的還有雪白雪白的糯米和紅紅的大棗,聰明的同學們一定會猜到,這是爲了包糉子呀,因爲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到來。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也稱“端陽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佩香囊等等,其中爲佩香囊和包糉子最爲盛行。

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呢?這是爲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的詩人屈原。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的三閭大夫,眼見國家處於危難之中,卻無法挽救,他日夜憂愁,最終投汩羅江而亡。楚國民衆知道後十分憂傷 ,駕船奮力營救,爲了不讓水中的魚蝦把屈原的身體吃掉,他們就在江上划着龍舟、敲鑼打鼓,希望能將魚蝦趕跑;還用糉葉包米飯作成糉子,投到江裏餵給魚蝦吃,希望屈原的身體不要受到傷害,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年年歲歲,這個習俗便流傳下來。

每逢端午節,小孩子們都要佩戴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當然,除此之外,很多家庭還會在門口插艾葉、飲雄黃酒,有的地方還會舉辦龍舟賽,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2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都要吃糉子、賽龍舟、懸艾葉、我最喜歡看賽龍舟的比賽啦,這比賽並不是爲啦爭誰第一水第二,是爲啦在觀衆面前展示他們嫺熟的技能與美好的姿態。

我先來說說糉子吧。糉子是用墨綠色的蘆葉包裹着糯米與棗子。煮熟後,剝開蘆葉,只見米團裏彷彿鑲着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好看。糉子的的味道美極啦,蘆葉散發着清香,咬一口糉子,甜而不膩。

糉子還有一個悠久的故事。傳說吃糉子是爲啦紀念古代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君王不採納。後來君王淪喪,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民還念他,崇敬他。兩千多年來,人們把糉子投入江中,當做獻給詩人的祭品。——這就是糉子的由來。是的,每逢端午節,人們怎麼會忘記偉大的詩人屈原呢?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與菖蒲作爲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爲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3

隨着農曆五月五日的到來,在祖國大地上瀰漫着端午節的氣息。人們在這一天中,吃糉子,飲雄黃酒。臨河傍水的地方還舉行划龍舟競賽

但是,不知大家在不久前是否聽說到韓國以端午節申辦爲自己的傳統節日。多麼諷刺的一幕啊!

端午,對於中華民族是特殊的。大約是在千年之前吧,一位飄泊於長江兩岸的流放者--屈原,北望郢都之將破,長嘆楚國之頹唐,長息掩涕,感極而悲,帶着一腔悲憤與無奈孤身跳入千里汨羅江。江水蒼蒼,煙水茫茫,淳樸的人們架着無數葉扁舟尋找他的屍體。爲了紀念屈原,人們每年都會賽龍舟、包糉子、飲雄黃酒、掛菖蒲於是這些便漸漸演變成爲了端午節傳統的習俗。

韓國何以申請成功?其實這也怨不得別人,只能怨我們自己。我們盛大的過着聖誕節,重視的過着愚人節,神聖的過着感恩節。常常在那些洋節日中互送禮物,互致祝福,但是,端午節呢?那些傳統節日呢?卻似乎早已被冷落。

外國人在笑啊!笑中國人是何其的笨啊。自己那麼好的節日不過,卻對聖誕節等洋節日情有獨鍾,看的是那麼重視,過的是那麼正式。或許,在平安夜時,華燈煙火渲染着天空,那紀念的不是別人,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心在滴血!

今天,當端午再次來臨之際,請每個中國人,都過好屬於我們自己的節日。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4

我愛吃香噴噴的糉子,也看過別人包糉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才大開了一個眼界,對包糉子有了新的認識。

我乖乖地坐在姥姥的身旁耳濡目染,簡單的包糉子還能難住如天才般的我,我認爲我自己能夠不學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明白包糉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實的糉子是非常的不容易呀!

終於開始動手了,我激動的心也燃一燒了。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姥姥的樣子也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最底下放了一個又紅又大的一顆棗,再用已經浸泡好的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非常得意,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糉葉蓋好,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了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姥姥替一我解了圍---弄掉了一些米,我這才舒了一口氣。

哈哈,經過了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菜一碟,看我大顯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糉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了棕繩,先把糉子五花大綁捆一圈,我還認爲姥姥包的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糉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一不小心拉了一下繩子,只聽見"嘩啦"一聲,糉葉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落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種各樣的糉子在姥姥手中誕生,可我連一隻都包不好。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三隻。

糉子熟了,我吃着自己做的可愛的糉子,我心裏有說不出的喜悅和快樂。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5

每年五月五,歲歲端午節.這一天,我國人民習慣飲雄黃酒,吃糉子,賽龍舟.這是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

屈原,名平,字原,又自稱名正則,字靈均.出自楚國貴族,初輔佐懷王,做過佐徒,三閭大夫,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革新政治,東聯齊國,西抗強秦.因此,遭到貴族子蘭,大臣勒尚和鄭袖讒害去職.

楚懷王死後,頃襄王繼位,屈原又遭到令尹子蘭和上官大夫勒尚的陷害,被放逐到湖南沅、湘流域,但他始終熱愛祖國。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了楚國的郢都。楚國的危亡和百姓的痛苦,屈原痛不欲生。他既無力挽救楚國的生死存亡,又深感自己政治理想的破滅,大約就在這一年的五月初五,他投汩江身亡。當地老百姓聞訊,曾紛紛划船去救並把糉子投入江中,免得魚鱉去吃屈原的屍體。這就是五月初五吃糉子賽龍舟的來歷。

屈原一生的政治生涯是悲痛的,但他卻留下了許多優秀的詩篇,如《離騷》、《九歌》、《天問》、《九章》等。以他的代表作《離騷》爲例:這首詩共 373句,2490字,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長的抒情詩。《離騷》辭藻華美,想像豐富,文采絢爛,氣魄雄偉,也是一篇照耀千古的浪漫主義傑作。

屈原在我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的聲譽,對後世的影響也很大。李白在《江上》中說:“屈平詞賦懸日月”。這代表後人對他的作品的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