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習俗作文

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作文100字以上(精選20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作文100字以上,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作文100字以上(精選20篇)

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作文100字以上 篇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端午節的兒歌。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

節日裏的主要活動是賽龍舟、吃糉子都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我們家每逢端午節奶奶都要熬夜包糉子。奶奶會泡上一盆糉葉、一盆糯米、一盆肉一直包到深夜,然後煮出來等我們早上吃。

奶奶的糉子糯糯的、香香的好吃極了。爸爸再配給我個鹹鴨蛋那才叫“完美。”端午節還有很多有意思的風俗,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節媽媽教我疊彩色的紙葫蘆掛在門上說:“這樣可以讓全家人平安、幸福、不生病。”

端午節有的吃、有的玩,簡直就是我們孩子的節日。

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作文100字以上 篇2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

端午節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爲“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爲了避邪。

“中國端午節”爲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代有大量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傳世。

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作文100字以上 篇3

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

從前,有一位在楚國的詩人,他叫屈原,屈原非常喜歡自己的國家。後來,楚國被攻陷,眼看自己的國家將被打倒,屈原傷心極了,只能跳江。

從此,每年的這一天,人們就往江裏扔糉子,保護屈原。漸漸的,這種習俗成了一種節日,那就是端午節。

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作文100字以上 篇4

今天,是個非常值得紀念的日子,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端午節要吃糉子,扔進河裏,因爲希望河裏的魚能不吃屈原的屍體。賽龍舟是爲了趕走水中的魚兒。

我和爸爸、奶奶、爺爺一起去超市去買糉子。一到超市,我就飛快地跑進去找糉子。哇!這裏人山人海,真熱鬧。我們買了紅豆糉、鮮肉糉和蛋黃糉。買完糉子,我們又買了很多東西,然後我們開開心心地回家了,今天真開心呀!

祝願天下所有的人們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作文100字以上 篇5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傳統節日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姥姥家過節。

我們來到姥姥家,姥姥正在包糉子,我趕快去幫忙。首先把糉葉捲成三角形,然後放入糯米、蜜棗、花生,最後把它捆好,放到鍋裏煮熟,就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糉子了。

我愛吃糉子,愛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作文100字以上 篇6

明天就是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爲五月節,是每年陰曆五月五日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當端午節來臨時人們有吃糉子,賽龍舟,掛艾葉,喝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爲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

據說,屈原自投汨羅江,百姓馬上划船找屈原,但始終找不到。人們很擔心屈原被魚蝦吃掉,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往江裏扔,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身體。後來就成了吃糉子和賽龍舟的習俗,來紀念屈原。人們爲屈原編了一首詩:“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作文100字以上 篇7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也是爲了紀念屈原的節日。

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作文100字以上 篇8

在古時,秦國與楚國打仗。屈原跟楚王說,不要去打仗,楚王不聽,還是帶領軍隊去攻打秦國,結果大敗而回。楚國快要滅亡了,屈原見救國無望,抱着一塊大石頭,跳江自殺了。

因爲屈原跳江的日子是農曆五月初五,百姓爲了紀念屈原,把每年的五月初五稱作端午節。這一天,人們吃糉子、划龍舟,據說就是爲了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作文100字以上 篇9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糉子、炸菜角。

今年,我看到媽媽和姥姥在忙着包糉子、炸菜角,心裏癢癢的,特別想嘗試一下。我拿起一片糉葉,擺弄了好久,也沒有包好。這時媽媽放下手裏的活,認真地教我。媽媽說把糉葉折出一個小小的三角形,把米和各種食材放進去,把它們包起來用線捆好,一個好看的糉子就成功了。媽媽和姥姥忙碌了幾個小時後,糉子終於包完、煮好了。

看着這一個個胖乎乎的糉子,我急着找我的作品,找到了!它和其他的棕子不一樣,是一個笑開花的糉子,葉子上都是米。哎,這就是我包的第一個糉子。

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作文100字以上 篇10

端午節這一天,人人都會吃糉子。我奶奶可是包糉子的高手,你看,她先用糉葉把一些糯米包成立體三角形,再用一根長線把立體三角形的糉子固定,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奶奶把包好的糉子煮熟後,拿出來給大家吃。那香噴噴的糉子啊,一想起來我就會流口水!

每年的端午節,大姑、二姑都會來我們家一起吃團圓飯,大家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度過美好的一天。

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作文100字以上 篇11

端午節是我們傳統的節日,到了這一天,我們家非常熱鬧。

奶奶每年會給我們包很多糉子,而且還有菜角、糖糕。糉子吃着香甜,做起來可不容易。首先要把糯米放水裏泡一兩個小時,然後把蘆葦葉煮好放涼,把蜜棗切成小丁和花生米一起放到糯米里,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然後用蘆葦葉包好餡放到鍋裏煮三四個小時,香噴噴的糉子就做好了。

一到這一天,我們一家人就會坐在一起吃着香甜的糉子,聽爺爺講有關端午節的故事。

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作文100字以上 篇12

我國有許多傳統文化,我就向大家介紹一下端午節。

端午節源於紀念屈原,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傷不已,紛紛涌到汨羅江去打撈他的屍體。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說是讓魚、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再吃屈原大夫的身體了,人們紛紛防效。有的把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屈原大夫。後來飯糰怕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樹葉包飯,外纏彩絲,最後發展成現在的糉子。

端午節當然少不了糉子,糉子的主要成分是棕葉和糯米。我也會包糉子。現將兩片糉子捲成錐型,然後放入米和餡用筷子插幾下就可以包的更結實。再封口,最後用繩子捆緊。一隻小巧的糉子就包好了。

端午節不僅歷史悠久,就連糉子也很好吃,我愛端午。

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作文100字以上 篇13

今天是我們中國傳統的節日之一“端午”節,又叫“端五”節。其實“端五”就是“初五”的意思。

聽爸爸媽媽說,端午節的由來,與一個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傳說,屈原是楚王的部下,因爲正直而得罪了小人。小人就在楚王面前挑撥離間,結果,楚王就把屈原趕走了。五月初五這天,屈原聽說楚國被敵國佔領了。屈原很傷心,跑到江邊,抱着一塊石頭投河自殺了。人們都很懷念屈原,又怕魚蝦吃了屈原的身體,所以,每年的五月初五,把包好的糉子扔到江裏餵魚蝦。

後來,端午節就有了吃糉子的習俗。現在,我們這兒還有吃鹹鴨蛋、插艾葉的習俗。

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作文100字以上 篇14

今天是端午節,關於端午的來歷,我還不知道呢?

於是,我就去問媽媽。媽媽告訴我說,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爲端五。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爲“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爲了壓邪。

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作文100字以上 篇15

我的家鄉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千年古城——壽州。春節,端午,中秋是我們那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每年的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的家長都會親手給自己的孩子做一個荷包,裏面裝滿香草,然後再用紅絲線扎住包口。白天孩子會把荷包掛在脖子上,晚上孩子睡覺時,再將荷包拿下放在枕頭下。一絲絲香味會慢慢擴散整個房間。家鄉的老人都相信,這種香味不僅能驅逐蚊蟲叮咬,同時還能避邪呢!

家鄉的端午節還有一件最開心的事,那就是吃糉子。我們一家人圍着桌子吃着粘軟的糉子和可口的飯菜。不一會兒,我的小肚皮已經被撐的像個小皮球。

我喜歡端午節,更喜歡吃端午節的.糉子。

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作文100字以上 篇16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們家門頭早早的掛着艾草,奶奶也包了許多糉子。

有肉糉,白糉和紅棗糉。我最喜歡吃白糉,可以粘着白糖,可好吃了。端午節當天還要吃“五紅”,“五紅”分別是“烤鴨,莧菜,紅油鴨蛋,龍蝦,黃鱔”。吃了這“五紅”整個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明天我就可以吃到這麼多好吃的菜了。

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作文100字以上 篇17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衆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產生了衆多節名,而且各地也有不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糉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爲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把端午節的賽龍舟和吃糉子等習俗,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直到現在,端午節仍是中華民族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呢!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當這個時候,各家各戶都包好了糉子,準備那一天吃得飽飽的。還有一首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怎麼樣,這首兒歌好聽吧。

端午又稱“重五”,所以很多習俗都和“五”這個數字有關聯。而且要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子、手腕或者足踝,稱爲長命縷。

端午節的來歷/習俗都很多,說也說不完。其中有一個來歷是這樣的,古代有個詩人叫屈原,他受到壞人的誣陷,爲了證明自己是清白的,他投汨羅江而死,主張愛國主義。後來的人們賽龍舟是爲了撈救他,投糉子是爲了讓魚蝦吃飽,不去吃屈原的遺體。

我們柳州過端午節的方式是:一大早,大家先去買艾葉和菖蒲掛在門口,再貼上紅紙。我奶奶還會包糉子,糉子的材料是豆子、板栗、豬肉。吃起來可香了!

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都瞭解端午節了吧。

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作文100字以上 篇18

在中國衆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過端午節,因爲我覺得端午節最有趣。端午節不僅充滿了民族特色,還瀰漫着濃郁的水鄉文化,承載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人們緬懷先烈忠貞愛國,代代相傳、繼承發揚,祝福祖國美好人人幸福安康。

相傳在兩千多年前,楚國有一位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因爲楚國滅亡,悲憤不已,他忠貞不屈,含恨跳河自盡。人們怕水裏的魚吃掉屈原的屍體,便將米、肉等美味的食物,用糉葉包起來投入河中,希望魚兒只吃糉子不吃屈原的屍體。屈原跳江那天是五月初五,在中國農曆上屬“端午”之日,爲紀念屈原,人們就將這一天定爲“端午節”,家家戶戶吃糉子,以紀念屈原的忠君愛國。屈原是一位愛國主義詩人,一生創作了不少作品,如:《離騷》、《九歌》、《九章》、《天問》……原本他是想滅秦國的,但自從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屈原便跳進汩羅江自盡,以身殉國。

端午節就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才“誕生”出來的節日,也許正因爲對屈原的敬愛,所以有些偏向這個節日。

端午節吃糉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自己動手包糉子,已變成傳統文化新風尚。可別小瞧包糉子,那也是一門技術活。主要分三個步驟:首先,要準備糉葉,將其刮毛、洗淨,堆放整齊備用;其次,要準備糉餡,主要是以米爲主,將米用水浸泡半小時,再配些花生綠豆之類的豆類,再配些肉塊或蛋黃,攪拌均勻,調好鹽味即可;最後,纔是包糉子,左手託着糉葉,將糉葉按45度角對摺成漏斗狀,右手舀糉餡匯入糉葉捲成的漏斗裏,再將糉葉捲起來包裹住糉餡,完全密封並裹緊,然後用繩子捆緊,糉子就包好了。

吃着糉子看龍舟賽,是我每年過端午節的最愛。我今年有幸去看了一次賽龍舟。到達賽龍舟的場地時,岸兩邊早已被圍觀的人們圍得水泄不通了,我看了橋上的一個空擋,便叫家人擠了過去。這個位置居高臨下整個江面一目瞭然。賽龍舟開始了,每隻龍舟都像一支離弦的箭,一個勁的向前衝,每一隻龍舟下面都都綁着不少糉子,每向前一步,龍舟上都有人用刀子把糉子斬下扔進水裏。每隻龍舟的速度都不分上下。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節日是爲了紀念屈原的日子,我永遠會銘記在心,因爲我們是龍的傳人——華夏子孫。

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作文100字以上 篇19

端午節、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等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每逢佳節倍思親;無論是遠在他鄉的遊子,還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過一個團圓節。

“端午節”由來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農曆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月十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午”就是五月的第一個逢五。端午節又叫“龍舟節”“詩人節”“燈節”。說起這些節日,還有一段悲涼悽美的故事呢!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盡,周圍的人紛紛走到江邊划船打撈。人們爭先恐後的,要把屈原救上岸。打撈了很久以後,人們還不見屈原的屍體,就回家拿米團扔往江中,不讓江中的魚、蝦、蟹、鬮等把屈原的屍體吃掉,於是有了現在的吃糉子、賽龍舟。

“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就是吃糉子了。糉子一般用黃米和糯米做成。把黃米或者糯米,還有包糉子的竹葉泡在盆裏一天一夜。再用葉子把糉子包成三角形,每一個角放上大棗或花生,爲的是不讓米溢出來。糉子包好後,連同雞蛋一起放到大鍋裏,慢火煮一下午。糉子煮好後,開啟鍋,芳香四溢,竹葉的香味,糉子的清香,沁入到雞蛋中,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

端午節還有一個傳統;用艾子葉驅蚊。以前醫療不發達,有些體弱殘疾的人被蚊蟲叮咬後會死亡,把艾葉放在門上有一種避邪的作用。人們還在端午節這天綁許多五彩的小掃帚。小掃帚是用麻線做成的。人們用各種染料把麻染成七彩線。綁製成1釐米長的小掃帚,再用一些小果殼染成各種各樣的顏色,中間有一個小孔,將七彩線把小果殼穿在一起,綁在孩子們的手腳上,以示吉祥如意。

中華民俗源遠流長,這不是迷信,而是傳統習俗。我們應該去尊重它、保護它。讓古老的傳統文化成爲民族的和諧,爲經濟的騰飛做出貢獻。

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作文100字以上 篇20

你們知道端午節的習俗嗎?那我來告訴你吧!有喝雄黃酒,掛艾草,賽龍舟,吃糉子。這些習俗都是用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認—屈原。

屈原因爲對自己的國家失去了信心十分傷心,所以他就投汨羅江而死。百姓們得知屈原死了,就把雄黃酒倒到河裏,把蛟龍灌醉了,再把糉子扔進河裏讓蛟龍去吃,這樣蛟龍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了。還有划龍舟這樣的活動,這樣是可以把小魚小蝦趕跑,這樣就不會吃了屈原的屍體。

掛艾葉是用來驅趕蚊子和蛇,以及一些對我們有危害的蟲子。

賽龍舟是表示屈原愛國,愛百姓的精神,這也是爲了紀念他不給國家丟臉的精神。

他也說過很多有名的詩:《九歌》《離騷》等有名的詩歌。他的詩歌讓人看了會讓人情不自禁地稱讚起他寫的詩。屈原在死之前也是一個名聲不小的人呢!而且他還是楚國最有名的詩人,自從他走了之後,楚國沒有了如此有名的人了。屈原是一個很厲害的人。

屈原真是一個愛國又偉大的詩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