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習俗作文

關於家鄉的習俗作文八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習俗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家鄉的習俗作文八篇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1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年過春節,人們總要貼春聯、放爆竹和吃團圓飯。

每個地方的春節習俗都不一樣,藏族人跳神舞,北方人吃餃子,而南方人吃團圓飯。土家人吃團圓飯時要關着門,不讓外人進來,半夜的時候纔開始吃,一直吃到天亮,預示來年越來越旺。

而我們家鄉的春節過得可有意義了。年三十爺爺寫春聯、寫福字,爸爸忙着貼春聯和福字,媽媽和奶奶忙着做米粿。許多人家還做米羹,說其它,這是我們家鄉的特色,你們知道米羹怎麼做的嗎?讓我來說說吧!把浸泡過一晚的大米用石磨磨成米漿,再加入乾菜和肉類,最後煮成一鍋,香氣撲鼻,味道鮮美,我一次能吃上好幾碗。整個下午,大人們都忙着準備年夜飯。到了傍晚,放過鞭炮以後,我們圍坐在一起吃個團圓飯。

正月初一,我們早早的起了牀,開啟門放了新年的開門炮,隨着鞭炮聲的響起,我們迎來了新年的第一天。我們穿上了新衣服,早上吃上一碗長壽麪,意味着來年的長壽,長命百歲。早飯後,我們再去祠堂祭拜“老爺”。我們拿着豬頭、黃豆、大米等,給老爺祭供。在頭一年,人們把豬養得肥肥的,這是對老爺的尊重。

正月初二,我們帶上禮品去走親戚、看望長輩。大人們聊聊過去一年的工作和新的一年計劃,說說小孩的學習成績。小孩們可以三五成羣地聚在一起玩遊戲和放火炮。

家鄉的春節過得特別甜,不管出門在外的人有多遠,每年都要趕回家吃一頓團圓飯。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春節終於來了!街上熱鬧非凡,每個地方有着各自的特色。你現在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鐵衝過春節的習俗。

每到春節的上午,家家戶戶的人都忙不過來。他們在忙什麼呢?當然是在貼春聯啦!春聯都是紅紅火火的,都代表着吉祥幸福。門上貼着春聯則有春味,無論再美的房子,就在春節不貼春聯,那也不顯得十分美觀。

聽!“啪啦啪啦——”這聲音十分美妙,它唱出了春節的喜悅與熱鬧!你再仔細看,只見眼前一片紅。就像一羣紅孩子在活潑亂跳。想必大家都知道它是什麼了。

每到春節的中午,家家戶戶的人都會敬神(一般都是敬死去的親人)一般敬神都要放置三碗飯和一些菜,然而這些菜不能是被吃過的,要不然是對神的不敬。

每到春節的下午,大家都要到墓碑前掃墓,都是懷着滿滿的孝心來看望親人

每當春節的傍晚,家家戶戶都有除夕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年夜飯開始,這頓飯得慢慢的吃,大家邊吃邊聊家常話,老人們最遵守這個規矩了,他們一吃就吃到深夜,而我們這些孩子們則耐不了性子,就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爆竹,傳來的歡笑聲把除夕推到了高潮。

吃年夜飯時,則少不了這兩樣菜:一樣是年糕,它是過年中最有代表性的食物,它也是我的最愛,因爲它很甜。還有一樣是魚,“魚”和“餘”的諧音一樣,是象徵“吉慶多餘,年年有餘......”

一時間,鐵衝的過節習俗說也說不完,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那歡迎你來到這裏,等你來到這裏時,你就能親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3

重慶,是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人口最多的大城市。許多人認爲,在大城市過的節日,習俗沒有在農村過得那麼“有聲有味”。中秋節,農村的月光總是比城市的皎潔;重陽節,在農村輕鬆就可以找到的山嶺和茱萸;但在城市中已變得奢侈;在元宵節,農村獨有的鳥叫,元宵節才過得更有情趣等等。但是,在我心中,重慶過春節時也有着一種獨特的風味。

春節,熱鬧非凡,家家戶戶張燈結綵,迎接春節的到來。遠遠望去,一幢幢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上點綴着星星點點的燈光,這燈光不是一般的色彩,而是五彩斑斕的,將春節的到來和團圓的喜悅如春雨般——“綿綿情義”灑向了大地。

在春節這場“戲劇”中,主角的位置非鞭炮莫屬了啦!在小區裏,總會不時發出震人心扉的爆竹聲,讓人心潮澎湃。放下手中的作業,帶上老爸老媽,一起到樓下小區指定放鞭炮的地兒玩上幾回合。瞧去!一發接一發的煙花如飛天銀龍般直衝雲霄,一個個爆竹如曇花一現,照亮我們的心靈。相信在這麼強大的力量下,被天神鎖進深山的“年”肯定不會再來禍害人間了吧!

春節,不論是什麼地方,做着怎樣偉大事業的人們,總是會回到家中,與家人,親戚朋友聚一聚。每到飯點,走廊上的酒肉味沁人心脾,讓人防不勝防,垂涎三尺,真想對那些美味“大開殺戒”。吃完了晚飯,五湖四海的朋友,親人們開始在一起談天說地,聊家常,其樂融融。夜深了,我們連睡覺的影都還沒有。

說起春節,怎麼可以少了“壓歲錢”這出壓軸戲呢?每當孩子們收到長輩們用紅包裝滿祝福的沉甸甸的“壓歲錢”的時候,心中別提有多高興了。同時,爲了表示對長輩們的敬意,我們做兒女的也不望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婆這些至親獻上一杯熱茶。

春節就如浮雲朝露般悄然而去了。但是在正月十七的夜晚,孩子們面帶微笑地睡了,你別問這是爲什麼?因爲在那“壓歲錢”的保衛下,在新的一年中會平平安安;父母也面帶微笑地睡了,你也別問這是爲什麼?因爲他們相信在晚輩那飽含溫情的茶水的祝福下,新的一年必定會一帆風順。

中國古代文化不僅僅是傳統的習俗,而是一種精神文化。小時候愛春節,爲的是那些讓人愛不釋手的壓歲錢;現在愛春節,爲的是與家人們多聚一聚,多聊一聊,發揚一種孝、禮、敬的優良品質。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4

除夕夜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而此時也是讓孩子瞭解傳統春節,接受傳統教育的最佳時機。

這天晚上一家人要做三件事情:祭祀、吃年夜飯、守歲。

祭祀

即祭祖,華人過節總不會忘記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先人,春節也不例外。這時我們會供奉食物或鮮花以表心意,是我國華人普遍採用的儀式,祭祖的形式或許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

這個傳統活動對孩子來說非常有意義。這個活動,不僅能使孩子對自己的家族有所瞭解,還能教育孩子尊敬各位先人和長輩。

年夜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各式各樣的年夜飯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

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爲白麪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着“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着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

南方新年有吃餛飩習俗,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纔有了宇宙四方;

長面,也叫長壽麪。新年吃麪,是預祝壽長百年。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5

自古以來,中國都有非常多的傳統節日。像春節、中秋、國慶等等,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是我們家鄉的一個傳統風俗——賽龍舟。

賽龍舟不僅僅是端午節的習俗,還是我們家鄉的習俗。至今爲止,我還非常清晰地記得那一場激動人心的龍舟賽。

那是一個在別的地方看似再平凡不過的端午節,在我們那,可是熱鬧翻了。那天天公也作美,把壞天氣收拾得遠遠的,把雲朵排成了一個個巨大的笑臉,彷彿它們也想觀看這場比賽。一大早,我就被媽媽拉了起來,雖說到底還是有些不情願,但想到馬上就要舉行的龍舟賽,心中便欣喜萬分,毫無一絲怨念。

我們乘車趕到賽場上時,發現場地上的人已經摩肩接踵,絡繹不絕了,他們全都興奮地大聲叫着,喊着,彷彿他們的激動是釋放不完的。我媽媽拉着我往裏擠,過了好半天,才能看到完整情況:龍舟已經準備就緒了,舟上的那些選手們全部對着我們招手。此時,我也按捺不住我的激動,大聲尖叫起來。

在這裏,我有必要跟你提一下,這裏的.龍舟真的是各式各樣,可以說,幾乎沒有相同風格的龍舟了:你看!這條龍舟的龍嘴裏銜着一顆珍珠,彷彿珍珠就是冠軍,他們已把冠軍牢牢掌握;你再看!那條龍舟上的龍正“騰雲駕霧”,彷彿一會兒比賽開始時,他們就直接飛走了!……

終於,最激動人心的部分到來了。裁判一聲“預備”,選手們就做好準備,打鼓的準備打鼓,划船的準備划船,指揮的準備指揮……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着。“開始!!!”裁判的聲音映入每個人的耳膜,選手們頓時如狂牛一樣:“預備,劃!”“一!二!三!四!”一句句有力的話語,一聲聲嘹亮的口號,甚至是一曲曲令人興奮不已的號子,無一不體現出了這些“戰士”們的倔強。他們你追上我,我又追上你,不亦樂乎。

慢慢地,龍舟遠去了,羣衆們都追過去看,我也不例外,那陣陣鼓聲如驚雷一般,震撼着我。

終於,在終點線,我看到有一條龍舟正極速前進。隊員們喊着“嘿!哈!嘿!哈!”鼓聲“咚咚”地響,它風一般地衝過了終點線。頓時,人羣中歡呼了起來。我一看,這不正是那條“騰雲駕霧”的龍舟嗎?沒想到它還真“飛”過來了!

看!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習俗,賽龍舟。我現在還在納悶:要是我們平時也能像賽龍舟那樣團結,那麼,生活中的一切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6

“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見來?”元宵節明月當空,處處張燈結綵,好不熱鬧。

說起元宵節,還有個不小的來歷呢。

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一天,東方朔看見一個名叫元宵的宮女因無法盡孝而準備投井,阻攔下後便決定幫她回家。於是,他用計使民衆以爲有天火降世的焚身之災。傳到皇宮後,他便讓漢武帝讓民衆在十五晚上掛燈,放煙火來躲避“天火”。

之後,由於沒有天火,漢武帝大喜,便有正月十五的元宵節。

春節過後,元宵節很快就到了

這天一大早,我便和媽媽做起了元宵。小小的元宵圓圓的,白白胖胖,十分可愛。

“咕嘟咕嘟——”元宵在沸騰的水中不停打滾,如同魚躍龍門般七上八下。一顆顆晶瑩飽滿,饞得人垂涎三尺。

晚上,便到了一天最重要的環節——燈會。大街上火光四射,將人們的臉龐照得紅通通,盡顯一派生機。

街旁,四處掛着大紅燈籠,各式各樣的紙燈、紗燈。“賣燈籠嘍!”小販一聲吆喝,孩子們便一窩蜂圍了上去,你爭我搶,氣氛頓時變得熱鬧起來。

“譁——”一朵煙花穿入漆黑的夜空,綻放出美麗的火花。夜空頓時佈滿了成千上萬的火花,如天女散花,又似牡丹盛開。盛開、落下……隨即,便又是一輪優雅的綻放。

元宵節,願你在那燈火闌珊處,與家人共度歡樂!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7

相信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我的家鄉,就有它自己獨特的風俗。

就先說除夕夜吧!在這個不平常的夜晚,小孩子們可以打着燈籠,到處去玩。不僅是小孩出來玩,有的大人也會忍不住出來玩呢!大人小孩都在街上放爆竹,那場面,好不熱鬧!

除夕過完,第二天便到了大年初一,這一天,連着大年初二、大年初三,全家人都等於放假了。對了,這三天還不許動針線、剪刀呢!聽那些年老的人說,這是爲了勞累了一年的婦女們放了三天假。可見這是多麼公平!大年初一這一天,大人們就領着小孩去長輩家拜年,拜完年,長輩們會發紅包的!這紅寶是給小孩子們的,小孩子們可以自己攢起來,自己支配,比如買點書了,買點文具了。對了,這一天,大家還得放鞭炮呢!有興趣的人們還可以在家裏開啟VCD,插上話筒,盡情的唱一番。

到了元宵節之後,也就是正月十五,小孩子們可以買元宵,到晚上煮元宵吃。哦,對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還得點蠟燭呢!家家都點,屋裏,院子裏,還有大門外面,都點上了蠟燭,從外面看,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一樣小學生家鄉的習俗作文400字小學生家鄉的習俗作文400字。

十五過後,到了十六,就開學了,人們有各忙各的去了。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8

我的家鄉是清豐,各地過年的習俗也是不同,五花八門,但都有幸福美滿的歡樂寓意。

農曆十二月是最冷的天氣,我家鄉的臘八節差不多就算是春節的開始,也就是說開始準備過年的年貨了。特別是家鄉的農會,商店的老闆會把店裏的商品都搬出來,給客人們選購。家鄉的臘八節標誌着春節的慢慢到來,同時家鄉還有說這樣一種說法“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一天還要喝上一碗香香的臘八粥,胃裏熱熱的,心裏暖暖的。在這個粥裏放入了各種豆、米,足足有八種以上的穀類進行熬製,這不僅是粥,而是小型農業展覽會。

現在農民生活好了,雞鴨魚肉是必不可少的,而孩子們最喜歡的卻是那甜甜糖果兒,有的晶瑩剔透,有的“紅紅火火”,這也是春節必備之一。再有就是買花炮了,那包裝精緻的柳葉鞭,更是我們男孩子的最愛。還有就是增添新衣服了,這是家鄉的孩子所盼望的,穿着新衣服,心裏那個美呀!

年三十那天走在大街上更是熱鬧,孩子們成幫結隊的在大街上放花炮,無憂無慮的跟朋友們走街串巷。特別是各家各戶都做着美味的佳餚,散出的那個味道,那真是香味撲鼻呀!下午黃昏時,火紅的對聯 開始上門了,喜氣洋洋的對聯迎接着祝福,迎接着春天,迎接着各路大神的到來。晚上的除夕大餐就是餃子了,我們在家門口放鞭炮,而奶奶們卻在自己家的院子裏燒香拜神,燒元寶,拜五神,企求他們保佑我們一家平平安安。吃着香香的餃子,看着好看的春晚,一家人其樂融融,快要睡覺的時候,長輩們會在我們的枕頭下面放上盼望已久的壓歲錢。

正月初一的早晨四五點鐘,老家還有起五更的習俗,我就跟在爸爸、媽媽、叔叔、嬸嬸後面就開始先給袓爺爺們袓奶奶們磕頭,然後再給爺爺、奶奶磕頭,哈哈哈,小孩子們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糖果了。吃完早飯,我們就開始去逛廟會、走親戚了,我們小孩子就可以跟在大人的後面,去買好吃的東西,在親戚家還可以掙到壓歲錢,呵呵,心裏那個美呀!真希望天天過大年!晚上的節目就是放煙花了,看着那一朵朵綻放的花朵,真是心花努放。這就是我農村老家的春節,是不是很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