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民俗作文

【精品】民俗作文彙總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民俗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民俗作文彙總9篇

民俗作文 篇1

假如說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節是春天,那對我而言,一年中最有趣的節日是除夕了!在那一天,我們不僅要吃團圓飯,還要守歲。

還記得在那天吃好團圓飯後,大人們開始打牌、聊天、打麻將,我們小孩子呢,就開始玩起了有趣的鞭炮,有各種各樣的品種,有“雷王”、“飛毛腿”、“三角雷”等等,我們玩得不亦樂乎。

我還時不時跑到屋裏去看看電視中“春晚”表演的好笑的相聲和小品,我和我的小夥伴都笑的前仰後合,看到魔術表演中那些大魔術師們表演的神奇的魔術節目,我們都驚歎不已。

時間過得真快,眨眼間就到11:45分了,突然外面響起了一陣陣響亮的爆竹聲,我們也興奮地加入其中,剛開啟門,只見五顏六色的煙花正在爲漆黑的天空伴舞呢。

在11:50分,我們迫不及待的把剛包好的餃子倒入煮沸的開水中,爸爸媽媽把鍋蓋蓋上,煮了一會兒,12點整,終於開鍋了,爺爺奶奶把餃子一個個盛出來,我從老遠就聞到了餃子的香味,直奔廚房,當嚐到那幾個色香味俱全的餃子,心裏樂開了花。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當過了除夕,意味着春天來了,新的一年也開始了!!!

民俗作文 篇2

我的老家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溝裏——大柘鎮塘根村,那裏的婚禮風俗習慣非常傳統,近似於影視中的古代婚禮。

新娘一到,新郎家就“噼裏啪啦”燃起鞭炮.“嗚裏哇啦”吹響嗩吶,熱鬧極了。吹嗩吶的有七八個人,節奏歡快,鏗鏘有力,高亢明亮,那場面用語佔真是無法形容;你看,從花轎裏走下來一位大姐姐,接着一位老婆婆馬上扶她走進大廳,新郎早已在那恭候多時啦。那老婆婆拿來一根紅綢帶,讓新郎,新娘握在手中。司儀大喊一聲“肅靜”,整個大廳頓時鴉雀無聲;司儀清了清嗓子,喊道:“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然後,旁人立刻端上來一盤食鹽和一盆山石,寓意他們夫妻的婚姻海誓山盟。咦,這時大家的目光怎麼都投向一個小男孩身上?原來那個小男孩正向新郎、新娘獻I二兩個紅彤彤的雞蛋,雞蛋寓意早生貴子,這兩個雞蛋寄託了親人對新婚夫婦的美好祝願。

接下來該是敬茶的時候了,新郎、新娘端起伴娘托盤中香味濃郁的茶,走向父母,恭恭敬敬地把手中的茶敬給他們。父母高高興興地接過茶,一面細細地品味着,面從懷裏掏出一個大紅包遞給新人,這又是長輩對他們和和睦睦、白頭到老的衷心期盼。

“送入洞房!”司儀大喊一聲。頓時整個大廳人聲鼎沸,新郎、新娘在衆人的笑聲中走向自己的快樂天地。房門前,擺放着兩盆生機勃勃的石竹,寓這對新人的生活蒸蒸日I二、和和美美。窗戶貼滿了大大小小的喜字。牀上的被褥,枕頭煥然一新,希望這對新人在新的生活中能有更好的發展,在人生中再添一幅美麗的畫卷。

老家的婚禮習俗可真寓意深遠,讓人回味無窮。

民俗作文 篇3

年,是竈神爺昇天的日子。人們殺雞宰鵝祭拜竈神爺,企盼在新的一年裏衣食無憂。

臘月二十五左右,人們必須選出一天來把家裏打掃得一塵不染。此外,人們還要買菜,割肉和準備年貨。

除夕,是春節的第一個高潮,鞭炮聲日夜不絕,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街上飄着一股煙火和酒肉的香味。人們在門口貼上新的對聯,屋子裏貼滿了各色的年畫。人們到了晚上還要吃團圓飯,在外邊做事的人,必須要趕回來。此外,大人們是要看《春節聯歡晚會》的,小孩子們燃放煙花,真是快樂的時光。

正月初一,春節有一個高潮到了。大街上的店鋪不但不關門,還有許多小販在大街兩旁擺了攤,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三個一夥,五

民俗作文 篇4

我來自安徽省黃山市歙縣,那兒是個特別有古文化的一個縣,因爲那兒有座古城,叫“徽州古城”,在那兒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文化和智慧,還有我們歙縣人的保護古文物的堅持力。

然而,在那兒的民風習俗,更是讓人感到親切,整個中國,每個省、市、鎮,甚至是村,雖然都是過年,但每個都有每個的過法,在這兒我就來說說我們安徽是怎樣過年的吧!

由於我去老家時,已經是快三十夜了,過了大年十一就回千島湖了,我懂得大概也就是這段時間我們要幹什麼,所以只能講這段時間啦……

這個臘八那天,是瞭解到的。在臘八那天,許多人都出嫁了,俗話說:“臘七臘八日子好,多少大姑改大嫂。”所以小孩子們追着婚車跑,爲的就是得到一包喜糖。

在小年夜那天,家家擺着幾張桌子,迎接四面八方來的客人,大家下午娛樂,直到三四點就開始吃晚飯了,當晚,是由小孩來放煙花的。

假如在那兒的鄉村裏迷了路,需要幫助時,我們可不能這樣稱呼人家:“喂”、“哎”,必須先喊:“同志”、“朋友”、“老人家”,看見人家抱着孩子,要誇孩子:“胖”、“壯”,可不能說:“肥”、“重”。這是我們那兒的諱忌。

大年初一,是我們那個村裏最熱鬧的一天了,因爲家家都起得很早,爲的是去看錶演,在村裏的小廣場裏,那裏聚滿了人,願意演出節目可以自願上去演,不管差不差,好不好,都是有獎品的。

我懂得就是這些了,希望大家能去安徽玩玩!

民俗作文 篇5

五千年的悠悠歷史長河了,孕育了多少富有魅力色彩的民俗文化。那般如同銀河般燦爛的文明,傳承了先輩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憧憬,體現了現代人對幸福生活的想往。

而在我身邊,也有一個特別有本土氣息和名俗風情的文化傳統,那就是在我國南部沿海地區都有一種民風情調的文化——“年例”。或許有人聽過,或許也有人沒有了解,沒有關係,就讓我帶你們進入“年例”的世界了去感受吧。

在我的家鄉,同樣也會舉辦“年例”。所謂“年例”,就是一年一次類似於春節的重大日子。但是這並不乏各地風土情調,因爲每個不同村莊所依照來主辦“年例”的主題都不盡相同,不免有幾絲幽美神祕卻總是吸引人的氣息。我家鄉的“年例”主題,據村中的長輩在夜中促膝長談中才知道,原來家鄉的先人們爲了在農閒之際和家人朋友團聚,於是便定下主題,也就是立下規矩,在每年的正月十六都要把親戚朋友請來,團聚在一起。於是乎便成了我家鄉的“年例”。但是,各個村莊的“年例”來源是不盡相同的,充滿了他們本土的氣息。

到了正月十五晚,也就是元宵。在家裏人吃完湯圓後,就要開始準備明日的“年例”的活動事項了。首先通知親戚朋友,也有的時候提早通知。然後就從養的雞中挑出適合的雞,準備第二天用來敬奉神靈和招待親朋好友。接着就要去了解“遊神”的路線。所謂“遊神”,就是村裏的一些大人和小孩有的身披獅子的服裝舞動獅子,有的打鼓敲鑼,有的則拿着形形色色的'旗子,以示神靈到來過你家並帶來福氣。確定路線後,就要決定第二天殺雞的時間,從而能在神靈到來之前擺好並端上桌子。

到了第二天,我們一家人早早就起來了,在決定的時間裏殺好了雞,擺放在碟子裏,並且把桌子擺放在家門前,把雞放在中央。在桌子上擺放了蒜,蔥,糖果,茶,酒等許多好寓意的物品。當“遊神”隊伍走過時,我們要先放鞭炮,然後他們在桌子前舞着獅子大展旗鼓,場面十分熱鬧,象徵着紅紅火火。“遊神”隊伍離開之時,我們要遞上紅包。

接着親朋好友紛紛到來,於是便開始了全家團聚的美好的團圓飯。

這就是“年例”,充滿了本土濃厚的氣息。成爲衆多民俗文化的閃閃銀河中的一顆。

民俗作文 篇6

“各位遊客們,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參觀一間民俗精品屋,主要了解了解旗袍。當然,精品介紹人員就是在飛飛旅行社當導遊的我啦!大家可以叫我小劉。就是我來帶領大家參觀,好了,話不多講,開始參觀吧!”

來到精品屋內,許多琳琅滿目的精品映入眼簾,我一下子看到了一件藍底白花的旗袍。“旅客朋友們,快來快來!旗袍在這呢!據我瞭解,旗袍可是滿族的傳統服飾呢,是二十世紀初由民國服飾設計師參考滿族女性傳統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礎上設計的一種時裝,清代年間的旗袍紋樣多以寫生手法爲主,龍獅腆麟百獸、鳳凰仙鶴百鳥、梅蘭竹菊百花……等都是常用的題材!”

“大家看看這個旗袍,可能還不知的旗袍的歷史呢,其實旗袍原是民國時期的婦女時裝,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演變而來。由於滿族稱爲‘旗人’,所以稱爲‘旗袍’。接着,民國在30年代和40年代都是旗袍的黃金時代,這使得旗袍進入了國際服裝大家族!嗯……用現在的話來說,它已經‘國際化和現代化了’。在三十年代中期發,袍底落地遮住雙腳,俗稱爲‘掃地旗袍’。哈哈!聽我講了這些,是不是對旗袍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呢?”我自豪地向遊客們介紹着旗袍。

“原來旗袍有這麼多的歷史呢!”一位旅客受益匪淺的說道。

“對了對了,還忘了告訴大家:旗袍還有代表着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呢!——京派與海派。海派風格以吸收西藝爲特點,標新且靈活多樣;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當然,藝術是透過塑造形象具體地反映社會生活的嘍!”

“ok!介紹完畢,我的工作也做完了,經過這次的講解,我相信大家一定對旗袍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沒錯!旗袍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加之可欣賞度比較高,因而富有一定收藏價值哦!”

民俗作文 篇7

我在介紹傣族民居之前,我來說一下我們的民居。現代的房子連傳統的都沒有,都是什麼高樓大廈,連一 點特色都沒有。有一些古老房子都被那些開發商給建成高樓大廈。有一些可惡的開發商爲了錢,竟然不管別人 的死活,強行霸佔。

傣族在氣候變化較大,平壩少山地多,依山麓而居的地區,代之而起的是厚重、結實的平頂土掌房。土掌 房系土木結構,一般爲兩層,一樓住人,二樓堆放糧食和雜物,牲畜單獨建圈。土牆有兩層,厚達三尺,對防 熱保涼防寒保暖起到了獨特的功效。土木夯實的平面屋頂厚達五至十寸,夏夜可在平頂上納涼,秋收時又可在 頂上翻曬穀物,有效地利用了空間。

佛寺建築是信仰小乘佛教的傣族地區建築的一大特色,以落地重檐多坡面平瓦建築爲主。由大殿、僧舍和 鼓房組成,中心佛寺外加一座戒堂、一座藏經樓、一座佛塔。主殿外觀一般是單檐或重檐歇山式屋頂,或懸山 式頂、多角或亞字形重檐歇山式頂。

民俗作文 篇8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家鄉的風俗是喜慶的,熱鬧的,但衆多的風俗中,我最喜歡的還要屬春節。

說起春節的來歷還挺有趣味呢!小時候就聽爺爺給我講說,古時候有個名叫年的怪獸,頭上有一對觸角,十分兇猛,每當到了春節的除夕夜,這個怪獸便出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們。大家都拿它沒有辦法,十分畏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除夕夜,於是有一位老人在除夕這天晚上敲鑼打鼓,貼春聯。年獸十分害怕,荒忙逃跑。原來,這怪獸怕紅色和響聲。從那以後,每年除夕夜晚人們都會在自家門口放煙花爆竹、貼春聯。

春節的風俗有很多,其中一項也是最重的項,就是吃團圓飯了。每當這時,無論常年奔波在外的遊子,還是移居他鄉的工人,都會趕回家,與家人團聚,吃一頓熱熱鬧鬧的團圓飯。人們舉杯大笑,忘掉一年裏的煩惱。

放爆竹煙花是孩子們的最愛的活動了。那"噼裏啪啦"的幾聲,天空中便出現幾朵"花",雖然沒有真正的鮮花那麼豔麗,但是也有絢麗與爛漫。天空中的煙花盛開了,一陣歡呼聲,孩子們又蹦又跳。

家家戶戶門窗上這些紅色的春聯,爲過年又增添了幾分年味。

家鄉的風俗,是一份溫暖又持久的回憶。

民俗作文 篇9

我們的家鄉風俗很好比如::春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是有傳統的風俗習慣。

春節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裏,我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都是會回家的,大家團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並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裏打牌,看電視。直到了很晚,我們才上牀睡覺。年初一的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牀,喝一碗香濃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後,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迴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薰陶,春節的氣氛是不是更濃了呢?伴隨着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爲每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一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後真讓人覺得其樂無窮呢!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們的家鄉是怎樣過春節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