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民俗作文

有關端午節的傳說故事

神話傳說和民間傳說也是一個民族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文學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接下來由小編爲大家整理出有關端午節的傳說故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端午節的傳說故事

紀念屈原

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爲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糉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爲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迎濤神

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爲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這則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爲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爲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爲紀念伍子胥之日。

龍的節日

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爲,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

(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糉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糉子投入水裏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

(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係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係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蹟。

惡日

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爲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夏小正》中記:“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大戴禮》中記,“五月五日畜蘭爲沐浴”以浴驅邪認爲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說也很多。《史記·孟嘗君列傳》記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爲“五月子者,長於戶齊,將不利其父母。”《風俗通》佚文,“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論衡》的作者王充也記述:“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爲“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爲惡日,是普遍現象。可見從先秦以後,此日均爲不吉之日。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並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爲“端午”。

夏至

持這一看法的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說》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

(一)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並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糉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糉子寫在夏至節中。至於競渡,隋代杜臺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入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不一定就是爲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

(二)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採雜藥”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

(三)《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爲天中節。由此端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兌紛出,而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爲廣泛。由於屈原的人格藝超羣,人們也願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於他。

紀念女詩人秋瑾:

秋瑾字睿卿競雄,號鑑湖女俠,小字玉姑,浙江紹興人,幼年擅長詩、詞、歌、賦,並且喜歡騎馬、擊劍,有花木蘭、秦良玉在世之稱。28歲時參加革命,影響極大,在策劃起義時爲清兵所捕,至死不屈,於光緒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紹興軒亨口英勇就義。後人爲敬仰她的詩,哀悼她的忠勇事蹟,於是,與詩人節合併來紀念她,而詩人節又是因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爲端午節。

紀念介子推

在我國的山西一帶認爲端午節是爲了紀念介子推而產生的,《琴操》中說:“介子綏割腓骨以啖重耳,重耳復國,子綏獨無所得。綏甚怨恨,乃作龍蛇之歌以感之,終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綏抱木而燒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發火。”

山西著名民俗學家聶元龍說:“漢代末期,山西寒食節的風俗異軍突起,影響廣遠。民間百姓爲紀念晉國介子推而舉行禁火寒食,以蘆葦葉包裹黍米煮熟,於寒食期間食用。雖然介子推的端午節起源說更多讓位於寒食節起源說,但與端午節吃糉子習俗相同的是,由於糉子是即可用來祭奠又可用作冷食的食物,在禁火期間把糉子作爲主要寒食食品,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很多地方民衆依然在寒食節吃糉子,這與端午節吃糉子習俗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都是爲紀念介子推而形成的風俗。

山西表裏山河,人文薈萃,文化厚重,奔涌向前的黃河爲三晉大地孕育出無數英雄豪傑,仁人志士。介子推,晉國賢臣,寒食節便因其而生,爲後人所念,成爲中國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然而,流傳千年的端午吃糉子習俗也因介子推而生,知道的人卻不多。端午節的由來,作爲端午文化的一部分,因時間和地域的不同,歷代學者各有不同的認知,國內也有多個關於端午節起源的版本。屈原說、伍子胥說、曹娥說等等,關於歷史人物與端午節的故事,衆說紛紜,各不相同。在衆多傳說中,屈原說一直佔據主流,在民間有着廣泛的影響力。實際上,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的民間節俗,只是這一端午源起之說鮮爲人知而已。

介子推

東漢蔡邕的琴曲專著《琴操》記載:晉文公重耳,與子綏俱亡,子綏割其腕股,以救重耳。重耳復國,舅犯、趙衰,俱蒙厚賞,子綏獨無所得。綏甚怨恨,乃作《龍蛇之歌》以感之,遂遁入山。其章曰:“有龍矯矯,遭天譴怒,卷排角甲,來遁於下。志願不與,蛇得同伍,龍蛇俱行,身辨山墅。龍得昇天,安厥房戶,蛇獨抑摧,沉滯泥土。仰天怨望,綢繆悲苦,非樂龍伍,惔不眄顧。”文公驚悟,即遣求得於綿山之下。使者奉節迎之,終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火熒自出。子綏遂抱木而燒死。文公哀之,流涕歸,令民五月五日,不得舉發火。

文章大意爲:晉文公重耳與介子推,流亡在外十九年,大臣介子推曾偷偷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給重耳吃。後來重耳回國稱君,封賞所有隨他流亡的王公大臣,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甚爲怨恨,便做《龍蛇之歌》以感悟晉文公,然後就揹着老母親跑到綿山隱居起來。《龍蛇之歌》的意思爲“有一條矯健強壯的龍,遭到了上天的譴怒,卷角棄甲,遁跡於下土。志願不能實現,蛇也和他同伍,龍蛇一起行走,在草野中仍有分別。龍等到了昇天之日,安居於他的龍庭,唯有蛇依然蹉跎失意,沉滯在灰色的泥土。擡頭望着天空滿懷怨恨,纏繞於心的是無限悲苦。並非樂於與龍爲伍,憂心如焚是因爲他沒有絲毫的關心和眷顧。”重耳讀此文後,悔之莫及,親自到綿山尋訪,但介子推拒不出山。重耳無奈下令放火燒山,想以此逼他出來。誰知火燒了三日,介子推竟抱着大樹和母親被活活燒死。爲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五月初五不得生火。爲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爲“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爲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糉子作爲寒食的一種,五月初五端午食糉子作爲一種傳統民俗慢慢就流傳了下來。由此可以得出結論,端午節,五月初五這個日子,最早便是用來紀念介子推的。

走黃巢說

據傳說,陸河端午節的起源是紀念“走黃巢”。公元875年的唐朝末期,黃巢領導農民大起義。公元881年,起義軍攻下唐都長安。當時陸河人的祖先居住在外省,由於受到官府的欺騙宣傳,認爲黃巢和起義軍是魔鬼,以訛傳訛,大家非常害怕他們。在黃巢起義期間的一年農曆五月初五,大家聽說黃巢的軍隊馬上要打過來,忙於逃命。逃難的路上,一位婦女揹着一年紀較大的男孩,手裏拉着一個年紀較小的男孩,恰好遇見了黃巢,但並不知曉他的身份。黃巢看見這位婦女的行爲不對勁就問她:“你爲什麼大的孩子背,小的孩子拉?“這位婦女直率地回答說:“背的是我的侄兒,拉的是我的小孩。一旦黃巢追來,我就放棄自己的小孩,揹着侄兒快速逃走。侄兒已亡父,若被殺,他家就斷根絕後了。兒子若被殺,我還年輕可再生。”

黃巢被她這種崇高的德行所感動,於是對她說:“我就是黃巢,你不用怕,更不用逃,回去在自家的門楣上插上艾,我的軍隊就不會殺你們。”這位婦女回去照這樣做。消息一傳開,左鄰右舍紛紛效仿。起義軍來到這個村子看見家家戶戶的門楣都插上艾,認爲他們都是好人,便沒有殺他們。從此,人們每年都把“五月初五”當作一個節日來過,以示紀念“走黃巢”,還要在門楣上插艾,以保全家平安。幾百年前,陸河人的祖先遷到陸河,也把這種風俗帶到陸河。

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端午節,用紙筆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太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太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於是便發展成爲了糉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掛艾草與菖蒲、沐蘭湯、佩豆娘、鬥草、吃五黃、放風箏、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流言中引用的所謂紀念屈原、伍子胥或曹娥的說法都是古已有之的。然而,這些說法都早已爲學術界所拋棄。關於屈原的生平經歷,可見最早的文獻莫過於《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和《楚辭》了。今的學者對屈原生平的瞭解,幾乎全部來源於這兩份材料。然而,遺憾的是,這兩份文獻本身的可信度並不高。傳世的《史記》中這一篇存在着多處顯而易見的錯誤,而《楚辭》更是難以判斷其標各篇注的創作時間和具體作者是否可信。正是因爲這些文獻並不是很可靠,從清末開始,甚至有部分學者乾脆懷疑屈原此人是否存在。今雖然絕大多數學者都承認屈原應該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但對於這兩份文獻中存在的各種具體問題的爭論卻從未停息。《史記》和《楚辭》中對於屈原死因的記錄是他被楚頃襄王流放到“江濱”,“三年不得復見”,“於是懷石,遂自沉汨羅以死”。然而,無論是傳世的《史記》,還是傳世的《楚辭》各篇,都沒有明確說明他投江的事件具體發生在什麼時間。屈原是楚國人,春秋時各國曆法均不相同,如屈原真是楚歷五月五日投江,秦歷也只會記作二月五日(據睡虎地秦簡,秦“五月,楚八月”),則端午節只能改期。

最早記錄屈原死於五月五日的文獻,是南朝梁的吳均所作《續齊諧記》。而這本《續齊諧記》是一本志怪小說集,是講述各種奇聞異事的文學作品。這本書今天早已亡佚,幸虧有一些圖書轉引過它所記載的故事,使得該書中的部分內容得以儲存至今。其中有一篇就講了一個關於屈原的故事。這裏抄錄《藝文類聚》卷四《歲時中》對此段故事的引用如下:“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區回白日忽見一士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日:“君常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後人作糉,並帶五彩絲及楝樹葉,皆汨羅之遺風也。”——這段文字的大意是,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而死,楚地的人就用竹筒裝上米去祭奠他。建武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年號。建武年間,長沙有個人叫區回的,大白天看見個“人”,自稱三閭大夫屈原的,跟他講,區回經常祭祀他,他對此很開心,但是他們祭祀的米很多都被蛟龍搶走了。以後祭祀時可以改用楝樹葉把米包好,再拿五彩絲把它捆上,蛟龍怕這些東西,這樣屈原就能避免手慢無。於是區回就照他說的做了。後人的這些風俗,也都來自這裏。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與《楚辭》都沒有明確說明屈原投江事件的具體發生時間,最早記錄屈原投江於五月五日是南朝梁吳均所作的神話志怪小說《續齊諧記》。由於《屈原列傳》存在種種問題,指其不可信的學者頗多。如胡適說,“《史記》本來不很可靠,而屈原、賈生列傳尤其不可靠。”《屈原賈生列傳》矛盾之處甚多,以至被懷疑是司馬遷或後人拼合、杜撰之作。20世紀初,一些學者提出“屈原否定論”時,總結了《屈原賈生列傳》的種種疑點。有很多學者,對《史記》所載“屈原”事蹟持懷疑態度:廖平認爲,《離騷》的作者是秦朝方士,是寫給秦始皇的“仙真人詩”。胡適認爲,《史記》中屈原“理想的忠臣”形象,是漢朝文人改造出來的。在廖平之後,胡適從思想史方面入手,指出屈原即使真有其人,也不會生在秦漢以前。在他看來,屈原是“一個理想的忠臣”,“但這種忠臣在漢以前是不會發生的,因爲戰國時代不會有這種奇怪的君臣觀念”。胡適認爲,今天“儒教化”的屈原及《楚辭》的始作俑者是“漢朝的老學究”。還有學者認爲,《離騷》真正作者是漢朝人劉安或者賈誼。“

絕大多數民俗節日來自日常生活的需要,與英雄人物發生關係往往是人爲建構的結果。端午節並非爲紀念屈原而設立的節日,但是端午節之後的一些習俗受到屈原的影響。據專家考古考證及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紀念歷史人物說,無論是伍子胥、介子推,或者曹娥、陳臨、屈原等說,學術界大都認爲是後世杜撰附會之辭。據考,許多流傳至今的端午習俗也與屈原毫無關係。比如糉子,最早文字記載出自許慎的《說文解字》,食糉子習俗早於屈原去世400多年;西晉周處在《風土記》中稱“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可見古人在夏至也吃糉子,非端午專利。但千百年來,屈原已廣泛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其中一個傳說,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爲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同意了。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爲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爲紀念伍子胥之日。

在《國語·吳語》中,伍子胥死前還有一段戲劇化的情節:“將死,曰:‘以懸吾目於東門,以見越之入,吳國之亡也。’王慍曰:‘孤不使大夫得有見也。’乃使取申胥之屍,盛以鴟鴺,而投之於江。”這裏伍子胥提出的要求是在他死後把他的眼珠摳出來,掛到吳(今蘇州)的東門上,以便親眼看到吳國的毀滅。這個重口味的要求惹得吳王勃然大怒。“鴟夷”指皮袋子,多用來裝酒。這裏是說把他的屍體裝在袋子裏順流漂走。這段故事未必真實。而伍子胥(被)投江的傳說就來源於這裏。

現存最早的認爲伍子胥與端午有關的文獻,就是《荊楚歲時記》的注了。該書在講了屈原的故事後,又說:“《曹娥碑》雲:‘五月五日,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爲水所淹。’斯又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關屈平也”。這裏的“伍君”就是伍子胥,爲“迎伍君”而“逆濤而上”卻不幸“爲水所淹”的則是曹娥的父親曹盱。然而,這條文獻本身的問題很大。因爲《曹娥碑》是一份著名的書法傑作,其摹本至今尚存,其中並沒有“五日”這兩個字。這種一筆一劃都會講究保持原狀的書法摹本,其文獻學意義上的可信度是很高的。此外流言中還有一個小問題,那就是吳都在今天的蘇州,蘇州旁邊的江是長江,不是錢塘江。如果伍子胥的屍體真的被拋棄到了江中,那條江也應該是長江。錢塘江確實有過紀念伍子胥的風俗,但那只是因爲錢塘江也屬於吳地而已。而流言中所謂的到伍子胥被投錢塘江,則反映了流言編造者歷史、地理常識的匱乏。

此外,從理論上思考一下的話,碑文上說曹盱“逆濤而上”,這應該是在弄潮,而弄潮一般都選擇在有壯觀的大潮的農曆每月月初、月中或月底,很少有人選擇初五這樣沒有大潮的時間來進行弄潮表演的。《荊楚歲時記》的注之所以說這件事發生在五月五日,應該是承襲了《後漢書》上的說法,而《後漢書》這裏的“五日”二字很可能只是作者或某位傳抄者的筆誤。如果追溯其文獻來源以細細考究,這條材料基本上反而可以作爲古人的伍子胥紀念日不在端午節的一條證據。此外,還可以看到,早期文獻中介紹的紀念伍子胥的風俗主要是弄潮,與吃糉子、焚艾草、和雄黃酒等等熟悉的大部分端午風俗根本不搭界。端午是紀念伍子胥的說法,相比紀念屈原說還要缺乏解釋力。

民俗專家陶思炎說,衆所周知,端午是紀念詩人屈原的節日,但端午真正被定爲詩人節,是在60多年前的抗戰年代。當時,曾每年舉行隆重的詩人節慶典。1940年6月10日的端午節,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在重慶舉行了紀念屈原的詩歌朗誦會,會上有人提議以每年的端午爲中國的詩人節——這就是詩人節的來歷。後來由於戰爭原因,詩人節紀念活動漸趨式微。陶思炎說,端午節還跟另一位詩人密切相關,她就是現代革命家、女詩人秋瑾。秋瑾6月5日殉國,後人爲敬仰其詩作,復哀其忠勇,就將紀念她的活動與詩人節合併舉行,也就是端午節。

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爲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爲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爲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爲晉王義所書。後人爲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爲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爲曹娥江。

書法名作《孝女曹娥碑》中這段碑文最早記錄了漢代“孝女”曹娥的故事。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以漢安二年五月,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爲水所淹,不得其屍。時娥年十四,號慕思盱,哀吟澤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經五日,抱父屍出。曹娥的這個投江行爲,不管是解釋爲殉父,還是解釋爲貿然打撈屍體,都顯然是不值得提倡的。這裏姑且不看這種愚孝思想,單看故事本身。前面分析過,弄潮的時間一般都是月初或月底。既然曹盱是五月出的事,即使按照五月初一來計算,“旬有七日”是指十七天,那麼曹娥投江的時間最早也是五月十七日,屍體浮出水面的時間則更是不早於五月二十二日,很明顯沒辦法與端午節所在的五月五日產生關係。這樣簡單地做一推敲,這一說法便不攻自破了。以上起源說均存在明顯的漏洞,古代學者就已經普遍認識到其不可信了。

紀念勾踐

勾踐是春秋時代後期的越國君主,他也是最早提出以划龍舟來操練水兵的人。越國先是被吳國打敗,勾踐臥薪嚐膽,日夜操練水軍,最後終於打敗吳國,成爲新的春秋霸主之一。勾踐操練水軍首創了划龍舟的方式,在江上數艘龍舟奮力向前,人們一邊划槳,一邊對敵作戰。因此,有人認爲後世過端午節划龍舟比賽就是爲了紀念勾踐。

紀念陳臨

陳臨是東漢末年廣西蒼梧太守。據《初學記˙歲時部》引謝承《後漢書》記載:陳臨任蒼梧太守,“推誠而理,導人以孝悌。”治理蒼梧,移風化俗,頗有政績。後來陳臨卸任調走之時,蒼梧郡人於五月五日送至東門。人們爲了懷念這位政績卓著的地方長官,每年五月五日“令小童潔服舞之,”以紀念陳臨。

龍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在長江中下游以南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爲特徵的文化遺存。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祭祀。端午節是用於祭祖的節日。漢代端午節成了全國的節日。聞一多在《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中,以翔實的史料考證端午節起源於古代圖騰祭祀活動,在時間上早於屈原。聞一多還認爲,端午最初是包括今江蘇蘇南地區在內的長江下游的風俗。東漢後,端午作爲節日才漸漸傳播到了長江上游以及北方各地。《端午考》一文指出,古代在每年端午這天,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其中便有類似於今天的競渡遊戲,這就是競渡習俗的由來。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糉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糉子投入水裏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

專家表示,聞一多的考證是比較科學的,近些年來,大量的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我國兩廣、福建、浙江、上海、江蘇乃至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以幾何印紋陶爲特徵的文化遺存。出土陶器上的文飾和歷史傳說表明這是一個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最古老的民俗大節,最初爲古代長江中下游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江南之地於春秋之前就有在端午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龍圖騰祭祀的習俗。端午節標誌性食俗是吃糉子,糉子的主要原料是稻米和竹葉、竹殼、茭白葉等,稻米與竹主要產區在南方地區。浙江河姆渡遺址和田螺山遺址的史前文化證明,早在五千年至七千年前,就有了獨木舟和木槳。而龍舟最初原形是單木舟上雕刻龍形的獨木舟,後來發展爲木板製作的龍形船。

蓄蘭沐浴說

據成書於漢代的《禮記》中說,端午是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古人五月採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禮記?夏小正》“五月……煮梅爲豆實也蓄蘭爲沐浴也。”屈原《九歌雲中君》“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雲“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此俗流傳至唐宋時代,又稱端午爲浴蘭之月。

《大戴禮記》爲漢文帝時禮學名家戴德選編的,是研究上古社會的珍貴資料。如果此說成立,端午節在先秦時代已出現,迄今歷時二千餘年可謂淵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