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民俗作文

山西三月三民俗900字

  農曆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節”或“三月歌圩”,是壯族的傳統歌節。今天,語文迷小編爲大家分享一則山西三月三民俗,快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山西三月三民俗900字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段《論語》中描寫的“祓除畔浴”,正是春秋時期上巳節潔身祈福的重要內容,源於中古臨水祭伏羲,後漸變爲祀神、沐浴、踏青飲宴等活動,魏晉以後時間固定爲三月初三日。

“三月三日天氣新,汾河兩岸多麗人”。山西上巳節民俗沿古而融新,除臨水遊樂、祀神如 “南祭華佗獻雄雞,北祀王母蟠桃會”,還有盪鞦韆、放風箏、踏青郊遊等活動。其中上巳節飲食,有“朋自遠方來,童冠八九人。伶人理新樂,膳夫烹時珍”的郊外飲宴,更有挑吃野菜之習俗。

挑野菜,烹而食,俗稱“斬百病”,是晉地“炎鞭百草,藥食同源”之遺風。暮春三月,草木萌發,綠蔬遍野,正是人們採藥、挑菜的好時節。採藥,忻州呂梁一帶有“挖茵陳蒿”習慣,認爲三月初三清晨採得芽葉可入藥,茵陳若做粥、涼拌,則爲春季保健的佐餐佳品。晉南多采白蒿,入藥之外,還拌麪蒸成谷蕾吃,泄火明目,防治肝病。

上巳挑菜,首重樹木春芽,山西民間就有打榆錢、剪椿芽、摘柳芽之俗。榆錢和麪粉作餌,蒸製成塊,稱爲“榆錢穀蕾”,吃起來軟美可口。《明宮史》、《景物略》就記有“三月榆樹初錢,民間和麪蒸食之,曰榆錢糕”。香椿芽拌豆腐,現已成爲節令小吃,晉南一些地區還醃製香椿,備四季食用。柳芽除拌豆腐吃外,還可涼拌,現有罐頭柳芽,已進入高檔酒店作涼菜原料。

田間山溝野蔬,是暮春挑菜的主要內容。大同一些地方採食龍鬚菜,味極清美。龍鬚菜別名山蘆筍,被譽爲山菜之王,可防癌、降壓,能治療多種疾病。興縣三月初三中午,吃蔓菁苗與乾菜、豇豆煮成的“悶紅粥”,當地俗信能消病延壽。介休一帶,多采銀條菜,爲野蔬中罕見珍品,色白如玉,脆嫩可口,被譽爲介休“八珍”之一,可拌食涼菜,或與豬肉同烹,風味獨特,古詩尚有“清清白白銀條菜,玉版冰壺總不如”之句。晉西南還採野生蕨菜,俗稱 “龍頭菜”,莖捲曲恰似一柄如意,又叫 “如意菜”,質地脆嫩,味道鮮美,不但可成筵席原料,而且藥用價值較高,“去暴熱,利水道,補五臟不足”(《本草綱目》),日本民間譽爲“雪果門珍”。山韭菜,更是營養味美,採多後,晉南以果醋醃製,月餘即有酒香撲鼻,多調湯麪而食。晉北大同則習慣制“壓韭茄子”,成風味小菜,鹹淡可口,清香宜人。若是小山蔥,可拌豆腐吃,歇後語有“小蔥拌豆腐—— 一清二白”。

【拓展閱讀:山西飲食民俗】

民以食爲天,飲食民俗是主要的民俗形式,亦是形成地方生活習慣和人性特徵的重要因素。山西面食聞名於世,地方風味小吃更有盛譽,山西人愛吃醋則是人所皆知。山西人喜食雜糧,乾飯稀飯結合,主糧雜糧調劑,花樣多,南北風味各異。晉北地區寒冷,喜食含熱量較高的莜麪、山藥蛋、玉米等,副食佐以蘿蔔、豆腐及醃菜。忻州晉中大部分地區則以高粱、玉米爲主食,醃製鹹菜、酸菜佐餐。晉南大部分地區喜食餅子、幹饃,晉東南人則對小米飯有着濃厚的興趣。

飲食是物質的,然而待客之道,卻有着豐富的社會內容和精神內涵。親友相聚,交流感情,待客之道是最直接的途徑。山西人特有的精明厚道、熱情淳樸、重禮尚義,我們都可以從飲食待客的形式中窺出端倪。山西民間待客,累月經年形成了規範,謂之道。其道之一首先是 “好客”:無論是近戚遠朋、常友稀客,均待之以程度不同、規格各異的“宴禮”,必使賓至如歸,“近悅遠來”(《論語》)。這方面又主要分爲歲時年節待客、人生禮儀待客、事務待客以及親友造訪待客等。

此外還有親友造訪待客等,不需要有特殊的緣由。凡有客來,必迎來送往,“烹鮮擊肥”。“有朋自遠方來”一向被民間百姓視爲“不亦樂乎”的喜事,形成山西人“廣交天下朋友”的一大品行特色,反映了山西人重鄉土親情又好遠來賓朋的敦睦情感傳承性、社會交往羣體性與賓客之交的開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