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家風作文

家庭家風作文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庭家風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庭家風作文5篇

家庭家風作文 篇1

什麼是家風?我理解家風是每個家庭祖祖輩輩總結積澱的生存、生活經驗。在農耕社會,勤儉持家、尊老愛幼、以善待人、平安是福、忍讓爲安等是大多數家庭的共識;在文化素養較高的家庭講究耕讀傳家、好學上進;在經營商業流通的家庭把和氣生財、誠信爲本作爲家訓。這些都是積極向上、具有正能量的家風。當然,還有的家庭橫行霸道、恃強凌弱、坑蒙拐騙等,這是壞家風。

在一個家族、一條血脈、一個姓氏從古至今的興衰變化中,家風和遺傳因子一樣起着主導作用。我們在歷史上看到,有的家庭因爲戰爭、災害、政治等外部因素家破人亡、流離失所、背井離鄉,但是隻要有一個人在,這條血脈還會延續、崛起,繁衍生息、以至興旺發達。而有的家庭富可敵國,富貴一時卻很快轟然倒塌,家破人亡,走向衰亡。究其原因,一個家庭的興旺發達不在於一時的富有,不在財產的多少,而在於良好的家風。我們不可能永久代替子女做事,卻能夠幫助子孫後代懂得如何做人做事。使得一代更比一代強。

家風靠家教,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姓氏、一條血脈環環相扣的鏈條中的一環,繼承先祖遺風,把自己這一環抓好,並且從幼小的孩子抓起,透過自己的言傳身教,把良好的家風融化在子女的心靈和血液之中,使其懂得如何做人做事,這是一代代祖宗的希望,也是使血脈永久延續的根本。

家風是變化的。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外甥看老舅,侄女看親姑。看什麼?就看他們如何做人做事。把看到的故事在家庭成員中交流、探討,吸取其中的經驗教訓,這就是學習、觀摩的過程,就是充實、調整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做人做事的體驗變成準則,變成思想觀念,變成自覺,左右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即使外人不讓你那麼做都很難。家庭每個成員的'共同自覺,就是家風。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注重家庭家風。一個社區、村落中的大部分家庭共同認知的家風內容,就是村風;一個社會共同認知做人做事的原則就是民風。民風也是一種文化在其人民中的共同表現

民風的水平決定着一個社會的文明水平。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中,就包含了無數家庭優秀的家風,先哲們經過仔細觀察、深入思考、高度概括優秀家風形成的《弟子規》,把優秀家風具體化,條規化,稱之爲“聖人訓”,作爲自己家庭和全社會的行爲規範。這些規範經過歷史的橫流不斷衝擊錘鍊,至今仍顯示出無窮的魅力。

優秀的家風並不是高深、玄奧,令人感到不着邊際的大道理,嚴格的說,只是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常識。關鍵是要把這些常識性的東西變成每個家庭成員的自覺。

家庭家風作文 篇2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才能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每個家庭都有着各自的家風,只要能從中體悟到積極、健康的正能量,就是好家風,好家風是無聲的教誨,銘記在心、代代受益。

《朱子治家格言》有: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紀曉嵐四戒四宜有:戒晚起、戒懶惰、戒奢華、戒驕傲;宜勤讀、宜敬師、宜愛衆、宜慎食。曾國藩十六字箴言家風有: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我們祖上並沒有傳下如此這般的正式格言家訓,但在父母親的生活、行動、言語等諸多細節中,或許能捕捉我們家家風的蹤影。

據母親所說,父親年輕時家境還算可以,但後來奶奶患了重病,爺爺身體也日漸衰弱,家裏的積蓄很快就花光了。家裏重擔全部落在剛二十出頭的父親身上,哥哥的出生無疑又加重了他身上的擔子。父親和叔叔去隔壁村莊做幫工,老爸做瓦匠,叔叔做木匠,髒活、苦活、累活,沒有半句怨言,收入不多,加上從親戚鄰居家借的,勉強支撐奶奶的醫藥費和一家幾口的口糧。奶奶終究還是沒有逃過病魔的魔掌,幾年後離開了人世,家裏欠下了不小的一筆債。爸爸和叔叔依舊是咬緊牙關,或髒或苦,或大或小,只要能賺來錢,都勤快的去幹,後來活兒越來越多,都有了夥計跟着他們幹,再後來,附近的活兒少了,爸爸就去縣裏攬一些小工程,一點一滴,終於還清了之前的債務。

在我小的時候,家裏條件並沒有改善多少,懵懂的我很是奇怪爲什麼老爸帶着一羣人幹活,家裏條件並不比別人家好呢。每臨近春節,家裏都是人來人往,有時老爸連續幾天都是早出晚歸,我疑惑不解。不知道哪個時點,我突然意識到這究竟是什麼情況,原來工程款一直拖欠導致工人工資發不出來,每到年關,工友們都來向父親要工資,父親是個厚道的人,平日裏已墊付不少,此時只能將家裏不多的積蓄給工人們發工資;另一方面,他也不停地向各個經理要工程款,據說那些經理到年底就躲起來生怕別人向他討錢,這也就不難理解父親地早出晚歸了。

到了上學的年紀,我和哥哥的學費、借讀費、住宿費加在一起也是不小的一筆開銷,村裏也有幾戶人家的孩子輟學了,而無論家裏多困難,父母從沒動過不讓我們上學的念頭,因爲他們知道讀書對我們是何等重要!

父親長期在外工作,我平日裏和母親一起的時間多。母親勤勞,小時候我穿的都是她納的“千層底兒”、用自家種的彈得棉花做的笨重棉褲、縫縫補補的衣服和襪子;母親儉樸,吃飯碗裏不剩半顆米粒,將有些發黃的饅頭皮兒剝下來吃,給我們吃饅頭芯兒,還總謊稱皮兒有勁道;母親嘮叨,但嘮叨中無不透露着對我們的愛。如今家裏條件改善不少,母親的這些習慣卻依舊保留,我們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她影響。

家風如春雨一般,潤物細無聲,是一種浸漬、渲染,融化在每個家庭成員的血液之中。父親的負責擔當、吃苦耐勞、善良厚道,母親的勤勞、儉樸、愛家顧家,都潛移默化而又深刻持久地影響着哥哥和我。

美好的品質都值得借鑑和傳承。家庭的教育鋪就了人生底色,終將爲人父、爲人母的我們,應該承接父輩的正能量,借鑑古人留下的人生智慧,言傳身教、身體力行,將自家和他家的好家風傳承給下一代。

家庭家風作文 篇3

我太姥姥今年93歲了,我的姥姥姥爺歲數也很大了,都六十幾歲了。他們身體不好,天天要吃藥,但是他們還是每天去照顧太姥姥,而且,他們照顧太姥姥可仔細了。

姥姥做飯特別好吃,她知道太姥姥牙不好,就給她做軟的東西吃;怕太姥姥營養跟不上,每次都是想方設法調劑好伙食。姥姥做出的飯色香味俱全,太姥姥最愛吃我姥姥做的飯了。

冬天到了,天氣冷了,姥姥姥爺早就給太姥姥準備好了厚厚的衣服,把家裏的暖氣也燒的熱熱的。

不光我的姥姥姥爺特別孝敬太姥姥,姥爺的其他兄弟姐妹也一樣,把太姥姥照顧的無微不至。太姥姥每天都樂呵呵的,心情好身體就好,大家都說太姥姥一定能長命百歲。

媽媽告訴我,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以後也要向他們學習,孝敬老人,讓尊老愛幼的良好家風發揚光大!

家庭家風作文 篇4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薰陶下,才能出來拔萃。

最近隨着曬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腦海中不禁想起在家爸爸媽媽教育我的景象。

記得我第一次踏入校園學習無窮的知識,媽媽在家千叮嚀萬囑咐千萬別和同學吵架,如果有什麼困難一定要及時告訴老師,在家聽父母的,在學校一定要聽老師的。老師就像父母那樣把最好的都傳授給你,更要讓我記住給我講一些教育我的故事,告訴我遇事要寬宏大量,要與人和善,在校要和老師同學之間和睦相處。

當然還有我的爺爺總愛給我講很多關於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部隊的生活特別艱苦“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你要從小學會吃苦,否則長大後不會有什麼大的本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

在有就是最讓我感動的是爸爸媽媽,奶奶身體不好經常吃藥,媽媽不管怎麼累,也不忘了每天晚上給奶奶洗腳。記得有一次,媽媽的手背開水燙傷了,起了大泡。但還是堅持不忘給奶奶洗腳。當時我看見了,眼淚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我跑過去抱着媽媽說:“媽媽等我長大了,也要向你對爺爺奶奶那樣,孝順您。”而爸爸每天下班都要陪爺爺聊聊天,下下棋。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

從小我就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不管到哪,我都會有樂於助人,舉止文明的好習慣,爸爸還時不時給我講一些關於勤儉節約道德文明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父母就是我們學習得好榜樣,我非常喜歡他們的一言一行。因爲那正是我們家的家風。

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良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民族文化正能量得已傳遞,我們每個人要爲社會樹立榜樣。一起努力凝聚更多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堅守高尚文明道德情操。

我們要從小事做起,要互相幫助,舉止文明,團結向上的好孩子好學生,勤儉節約,中國風尚。

家庭家風作文 篇5

每個家庭的家風都是不一樣的,我們每一個人又在不同的家風中成長起來。

我家是一個大家庭,從爺爺那裏開始,一直延續着我家的好家風。爺爺告訴我們,祖輩們都說“百善孝爲先”,首先要懂得孝道,所以我每次看到爸爸媽媽一有時間就經常去看望爺爺奶奶,買很多好吃的給他們,爸爸幫爺爺家幹一些重活,媽媽就洗洗涮涮的忙個不停,爺爺奶奶在這個時候總是在旁邊說:“別忙乎了,你們上班累了!”,可是能夠看到,爺爺奶奶的眼裏充滿了欣慰和幸福。

爺爺還教育我們,做人一定要正直,永遠不要有害人之心,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實實做事,還要樂於幫助別人,爺爺常說“捨得捨得,只有舍纔有得”,我們也是這樣做的,爸爸媽媽都幫助過很多人,我也在學校幫助過很多同學,爺爺誇我是個懂事、有善心的好孩子,我也覺得從心裏感覺快樂!

我們還有勤儉節約的好家風,從來不浪費任何東西,我每次吃飯都會把碗裏的最後一粒米吃完,也不會亂花錢,哥哥穿過的衣服,改一改媽媽就拿來給我穿,媽媽還用很多破舊的衣服做拖布和椅子墊呢,非常漂亮!爸爸也常說:“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我也覺得節約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在家裏,很多事都需要自己做的,爸爸媽媽從來不嬌慣我,一開始很不理解,也因爲爸爸媽媽不幫我,還哭過呢!後來爸爸對我說:“一個人要學會自強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將來長大了誰還會幫你呢?所以從小就要鍛鍊自己哦!”,後來,我學會了堅強,很多事情都去學着做,自己做。媽媽說,她很小的時候就學着做飯洗衣服了,還要下地幹農活呢,我聽了以後,感覺自己要比爸爸媽媽幸福多了,還有什麼理由不學會自強自立呢?

這些就是我們的好家風,我覺得生長在這樣一個大家庭裏很幸福,有這樣的好家風很自豪,孝順、正直、勤儉、自強。其實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優秀的傳統,我們本應該堅守和傳揚下去,這是世界上最美的品德!

好家風培養了我的好品質,好家風讓我懂得了人間大愛,好家風更會讓我們未來的生活吉祥幸福!

標籤:家庭 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