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家風作文

精選小學家風作文四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家風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小學家風作文四篇

小學家風作文 篇1

家風是什麼?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標誌。一個家,要是有良好的家風,出來的孩子一定是勤勞的,能幹的。如果這個家庭沒有好的家風,出來的孩子很多都是嬌氣的,懶惰的。

以前,我是一個調皮的孩子,總是喜歡在家裏搗亂,垃圾經常亂丟,有時候還把垃圾桶打翻。有一次,媽媽對我說:“你不能亂打翻東西,我小時候可都是自己打掃自己的房間呢,打掃衛生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從媽媽的話中,我突然明白了自己的不對,於是,我下定決心改正缺點,改變自己。

後來,在媽媽的指導下,我學會了打掃衛生,學會了做菜。如今,我已經能自己打掃衛生了,我會把房間的被子疊整齊,家裏地拖乾淨,番茄炒蛋做得色香味俱全……

家風讓我懂得了如何做一位有教養的孩子。

小學家風作文 篇2

要放寒假了,我們的暑假作業佈置了下來,在作文一欄,老師讓我們寫寫“家風”。老師問我們:“家風是什麼?”咦?家風是什麼?難道是家鄉風情,風景或者水土人情?我胡亂猜測着。老師告訴我們:“家風就是規矩,寫寫你們家裏的規矩。”哦!~原來是這樣,我恍然大悟。爺爺奶奶對我要求嚴格,我家自然是會有很多規矩。

只要我犯了錯誤,有些地方做得不好,或者壞了規矩。爺爺奶奶一般會用一些名言來告誡我。

我有些壞毛病、壞習慣,都是和其他人學來的。爺爺很不滿意,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讓我要多和好的人,有教養的人接觸。學習他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好人會影響你往好的方向去。壞人會影響你往壞的方向去。所以,和好的人接觸會讓我一生受益。

尊敬長輩”這也是必須的。因爲爺爺奶奶年紀大了,需要安靜,所以在我家,不可以大吵大鬧。和怹們起了爭執時,我會特別急,不耐煩。就和爺爺奶奶大聲嚷嚷着說話,爲自己辯解。就算是長輩理解錯了,也應該用心平氣和的態度說清楚。

吃飯也要有吃飯的`規矩。長輩還沒上桌呢!晚輩不可以先吃。如果咳嗽、打噴嚏,不可以對着桌上打,這是不文明、不禮貌的。應該用手捂住嘴頭衝外解決。還有就是“食不言,寢不語”。吃飯時不要說話、聊天,桌上唾沫星子滿天飛,多不好呀!當家人聚在一起時,喝酒、水一般都會碰杯。碰杯時,晚輩的杯口應該低於長輩。當你想吃遠處的菜,卻夠不到,不能站起來。可以讓長輩幫你加一下。吃菜時,不可以挑來挑去,滿盤子扒拉,只能撿自己這一小塊的吃。這些是我們家餐桌上的規矩。

我們家的規矩有好多,三天三夜說不完。對於一些小事也會有許許多多的小規矩。一個人的教養就是從這些方面體現出來的。

家風是什麼?現在我明白了。家風,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我們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燦爛文化孕育了許多優良的傳統;家風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爲準則。我們應該“先學做人,後學做事”。

小學家風作文 篇3

“家風到底是什麼呢?”在回家的電梯裏,我迫不及待的問爸爸。爸爸笑着說:“你注意觀察呀,其實每天你的行爲,都體現我們家的家風。”我怎麼沒有印象呢?我使勁撓了撓腦袋,我疑惑的看着爸爸,爸爸笑着說:“回去問媽媽。”我想,他肯定是不會告訴我了。只好自己觀察了。

到了家,奶奶已經做好了香噴噴的飯菜,我搶先拿了筷子,剛準備對美食發動攻擊,這個時候,爸爸皺了皺眉,說:“家風去哪兒了?奶奶還沒來呢,難道可以自己先吃嗎?”哦,我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家風啊!我趕緊放下筷子,去廚房幫助奶奶把最後一道菜端了出來,坐在桌子前面,等奶奶做好了,奶奶說:“吃飯了。”我拿起筷子,大口大口的吃着飯菜。這時,爸爸說:“對嘛,這纔是孝順懂禮貌的孩子嘛!”

“那我們家還有什麼家風呢?”我嘴裏嚼着飯菜,模糊不清地說。爸爸說:“食不言寢不語也是家風!”我又問:“什麼是食不言寢不語呢?”爸爸說:“就是吃飯的時候不說話,睡覺的時候不說話!”哦,我明白了。

爸爸提醒我說:“你想想咱家還有什麼家風?難道你忘了小時候那件事了嗎?我立刻想了出來。記得有一次在經過一條小路時,我故意往中間扔石子。爸爸急忙制止了我,並教育我說:“怎麼能夠這樣呢?你這樣做可能會讓騎自行車的人摔倒,這樣等於做壞事。”爸爸激動地說。我在一旁默默地聽着,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急忙撿起路中間的石子。我明白了做人要善良。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很多好習慣,形成了很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小學家風作文 篇4

曾參、曾鞏、曾國藩……一個個曾姓的歷史名人,都是我們曾家的驕傲。曾國藩的勤儉、曾參的勤勞、曾鞏的勤奮,這“三勤”便成了我們家的家風。

勤儉,也就是節約、不鋪張浪費的意思。爲了做到這一點,我們時時嚴格要求自己。我也一直遵循爸爸媽媽的教導:學習,要和最好的同學比,吃穿玩的方面,和條件最差的同學比。所以我從來不買零食吃,也不會要求爸爸媽媽買名牌的衣服和用品,也不會隨意買玩具。爸爸媽媽在這方面,就是我的表率,他們購買東西都會有計劃,買的都是一些物美價廉的商品,也不會買一些不需要的東西。他們經常考慮,買東西劃不划算,需不需要等,然後做出決定。有時候在外面吃飯,也不會點太多的菜浪費,吃不完的剩菜都會打包回家。

勤勞,就是熱愛勞動,不怕辛苦的意思。如果一個人不勤勞,好吃懶做,就很難在社會上立足。做一個懶惰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益處,只有做一個勤勞的人,纔能有美好的幸福的生活,爲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在家裏,每天積極主動幫爸爸媽媽幹一些家務活,成了我的習慣。當我幫家裏幹活的時候,我總是心情舒暢,充滿了勞動的快樂。我的爸爸媽媽上班都很辛苦,每次下班回家,總是默默地做着家務,買菜、做飯、炒菜、收拾餐桌、洗碗、洗衣服、衛生……這些家務活似乎永遠做不完似的。因此,勤勞,一直是我們家的良好家風。

勤奮,應該是我們家風中最重要的一條了,這也是我爸爸媽媽最好的品格了。我的媽媽是一個護士,她工作認真,每年都會獲得不少獎,獲得不少榮譽。她很愛學習,每天都會看幾個小時的專業書籍。我的爸爸是老師,我經常看到他在電腦面前認真備課,看書學習。而我會看很多課外書,豐富自己的課外知識。因爲我們知道,天才來自勤奮,一個人如果不勤奮,最終就會沒有成就,被社會所淘汰。只有不斷地上進,才能和別人競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這一條家風,我們做得最好。

勤儉、勤勞、勤奮,這“三勤”的家風,我們必將永遠時時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