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家風作文

有關家風作文合集九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家風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家風作文合集九篇

家風作文 篇1

說到家風,我家最突出的就是孝道的傳承。耳濡目染,我從小就知道什麼是孝。

媽媽曾給我講過這麼一件事。那一年太祖母生了一場大病,臥牀不起,大小便失禁。小輩們都很關心她,一有空就去看望她;而姥姥則是天天守護着太祖母,陪她嘮嗑,給她餵飯,爲她擦屎擦尿擦身子……姥姥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照顧太祖母上,捨棄了每天必去的山河路散步,捨棄了每天必跳的廣場舞,也捨棄了每晚必看的電視劇。

有一天,天冷極了,還下着雨。可太祖母又將大便拉在身上了,姥姥急忙來清理。當時家中只有姥姥一人,擦臭屎,換衣服,鋪牀單……姥姥一個人忙得焦頭爛額。

恰在這時,媽媽來看望太祖母,見此情形,忙說:“媽,你歇會兒,讓我來吧!”可姥姥說:“怎能歇呢?天這麼冷,不快點收拾乾淨,阿嬤會感冒的。”媽媽拗不過姥姥,只好與姥姥一起做。忙完了,姥姥像虛脫似的坐在椅子上,媽媽心疼不已:“媽,爲什麼不叫我?”。姥姥說:“屎尿拉在身上,阿嬤難受,等不得。”

後來太祖母走了。再後來姥姥生病了,媽媽也一樣盡心盡力地照護姥姥。雖然姥姥也走了,但孝道已悄悄傳承,我也是個孝子,一旦有好吃的,我都會先問爸爸媽媽要不要,不要了我才放心地吃。

在長輩的言傳身教之下,孝道已深深地根植於我幼小的心田之中。

家風作文 篇2

在校園中有校風,在班級中有班風,那在家呢?當然是家風。我的家風分爲這分類分別是勤、善、樂、敬。

勤的意思是做什麼事都不要懶,一定要勤快,這樣纔會有新的收穫。在我們家中,大家都很勤快。在週六、週日時,我們會有一個全方面的大掃除。當然還會有許許多多的小事,如做飯、買菜這些。

我們都要有一顆善良的心,這樣世界纔會變美好,這就是善。在我們家中像這些助人爲樂的事有很多,如別人有困難的時幫助別人,有時也會收養貓貓狗狗,有時我們也會把這給親朋好友,他們也都很喜歡一些貓貓狗狗。

不管今天是悲劇還是喜劇,但都已成爲過去。不要以一件不快樂的小事而每天傷心難過,要用樂觀的心情過好每一天。

敬就是要尊敬父母,尊敬師長,同時也要尊敬別人,不能說傷人心的話,不能做太傷人心的事,做錯事要主動說對不起。

這就是我的家風,讓我們能夠相親相愛的家風。

家風作文 篇3

家,給人以溫暖。它是人們的唯一定所,是人們的避風港灣。但是,家要有家的樣子,不能亂七八糟,沒有規矩。有句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如果一個家庭,沒有規則,只有溺愛與包庇,那請問這是一個家嗎?家原本是一棵參天大樹,是一座巍然聳立的大山,萬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請問,這是誰造成的?是我們。爸爸沒有威嚴,媽媽全是溺愛,我們變成一個個蠻橫無理的人。家這棵參天大樹一倒,大山塌了,我們後悔了,懊惱了,可惜晚了。

我記得寒假臨近過年時,電視上出現了一種許久未聽過的新詞“家風”。這一詞是新聞聯播上所播出的,他們派出記者,隨機提問,“家風是什麼?家教是什麼?”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風作文 篇4

今天,媽媽教給我一個詞語,叫誠實守信。她說: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教。而我們家的家教是:誠實守信。

從小,我的家人就教育我要做一個人誠實守信的好孩子。很小的時候,爸爸就給我講過《狼來了,狼來了》的故事。故事中,放羊的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說謊,結果他的羊被狼都咬死了。這是一個沒有誠信的人所得到的慘痛教訓。

爸爸說:“守信的好孩子會讓更多人喜歡,你們一定要成爲一個好孩子。”媽媽也總告訴我和哥哥:誠實就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定要誠實做人。平時,就連我的哥哥也學爸爸媽媽的樣子來教育我“做人一定要厚道,厚道!”雖然我以前還小,並不太懂是什麼意思。可是我現在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已經慢慢的瞭解了這個詞的意思。並且嚴格的要求自己。

我從小就受到了媽媽和爸爸誠實守信的影響。生活中,我尊敬長輩,時常會幫老爺爺老奶奶拎東西,他們會很高興的誇我一聲好孩子;過馬路時,我會扶着爺爺奶奶幫助他們,收穫他們一句小小的謝謝;家裏,我會經常幫爸爸媽媽幹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聽到他們誇我一聲好孩子。在學校,答應了同學的事一定會盡心做好,大家都愛和我交朋友。

正因爲這些簡單而質樸的家風家教的影響,我才收穫如此豐富。所以,我一定要牢記長輩的話,將我家良好的家風發揚下去。這樣,我的生活會變得更加美好。

家風作文 篇5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都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風、家訓、家規,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導我要誠實守信、孝順長輩、以禮待人、同學之間團結友愛。在我的家裏就將“孝敬老人,嚴教於孫,善待鄰里,和睦家園”作爲家風、家訓,並代代秉承下來。

我的外公、外婆都是農民出生,他們有着最淳樸、最善良的優秀品質。從我記事起,我們家總是賓客絡繹不絕。大人們永遠笑臉相迎,從沒一句怨言。他們真誠地對待身邊所有的親人和朋友,孝敬他們的父母。

外公最常和我們說的話就是,做人一定要本分、誠實、孝順。確實他們就是這樣做的。我的老太太在我外婆家生活了20多年,我外婆任勞任怨地照顧她。因爲外婆知道,在小時候,是太太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她拉扯大,現在太太老了,臉上爬滿皺紋,五黑的亮發轉眼變成了雪白的銀絲。生活也不能自理了,連吃飯都要外婆送到她面前,太太前幾年身體還挺健康的,近些年,三番五次地往醫院跑。爲了把太太的病治好,外公外婆不惜一切代價,只爲了讓太太能在我們身邊待得久一點,再久一點,。可是歲月無情,90多歲的太太還是離開了我們?

我的外公、外婆、爸爸、媽媽,他們是在用他們自己的行動默默感染着我,教育着我。現在的我雖然年幼,不能爲家裏付出什麼,但我一定要聽話,努力學習,不讓爸媽操心生氣。讓我用行動告訴他們,我愛他們。

家風作文 篇6

過年了,我來到外婆家。外婆住的村是一個很有文化底蘊的地方。每家門口都掛着一張扇子形的牌子,上面寫着村訓和家訓。該村的村訓是:“和爲貴,孝爲先,勤爲寶,儉爲德。”而每家的家訓各有風采。我尋訪了幾家的家訓,有“團結鄰里,與人爲善,明理處世,誠信爲先”、有“提倡勤儉持家”、有“老實做人,老實做事”、“以德爲根,以誠爲本”……感觸頗深。

出於好奇心,我透過問外婆,得知這一村的以前廢舊的汪氏祠堂已經煥然一新,裏面陳設各式各樣的村面貌。西北方有一個農家書屋,西南方有一個老年館,正東邊掛着三塊大牌子,分別寫着“功勳宗親”、“繼述堂”、“毛主席萬歲”。和去年來到這裏相比,那荒廢的樣子簡直不堪入目。而現在成了大家的活動中心場所,每天下午,村子裏的一些小孩、大人都來到這裏,開展各種活動

我有幸來到一位已到退休年齡卻仍堅持教學的汪老師家裏進行尋訪。

進門時,我腰瞟了一眼門口,他們家的家訓竟是諸葛亮的至理名言:“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見到老師的第一眼,便覺得給人和藹可親的感覺。佈滿皺紋的臉上洋溢着燦爛的微笑。

“早就聽聞您的大名,您是在教育上特別出色,我想肯定是有值得學習的地方。請問您在教育方面上有什麼要求?”

剛坐到沙發上,我就迫不及待地問。

他沉穩地回答:“其實我並沒有你說得那麼神奇,在工作上我一直秉持着愛學生,對學生嚴格的要求。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我們要好好栽培他們。”

“哦!原來是這樣。”聽完汪老先生的話,我恍然大悟。“您的兒女也很優秀,那您是如何把自己的兒女培養成才的呢?”聽聞他的兒子在村中任會計一職,女兒在法院上班。

“我的兒女不算得優秀”他面帶微笑的回答。“在教育兒女這一方面,我依然是對兒女嚴格要求,教導他們多讀書,學習好的榜樣。除了學習,同樣還要有一個好的品德。”他繼續接着說,話語中透露着謙虛。

……

我們似乎很投緣,聊了一個下午。

天色不早了,要回去了。出門時,我又往門囗瞟了一眼,那句諸葛亮的至理名言:“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永不忘記。

家風作文 篇7

我出生在一個家風良好的家庭,我們家的家風有很多,例如:勤勤懇懇做事,踏踏實實做人;永遠光明正大,絕不偷偷摸摸;珍惜時間,孝敬老人等。在這些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我的家庭和睦,其樂融融。很多人羨慕我的家庭,在父母眼裏我也變得越來越懂事。

童稚.教誨

小學時,朋友要過生日,邀請我參加,我當時沒有計劃好幾天內的安排,就欣然答應了。可是,她生日那天,我剛好需要去看望多年沒見的姨姥,忐忑不安的向媽媽說明情況。爸爸聽後嚴肅的告訴我,承諾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自己不能做到的事不能輕易答應。最後,我還是遵守了承諾,給朋友過了生日,而讓媽媽帶去自己對姨姥的愧疚之情。爸爸的教誨至今銘記在心,時時提醒我要信守承諾。

成長.銘記

升入中學,課程增加了許多,學科的困難程度也增加不少,一時的不適應,使我名落孫山。看看自己的名次,聽聽同學們因成績滿意的`歡聲笑語,頓時,夢碎了,天黑了,人哭了,心冷了。一時,我只覺自己一無是處,什麼都做不好,頓時墜入自卑的深淵。但是,表面上還是要裝作若無其事、毫不在意的樣子,因爲我不想同學們嘲笑我。但是,知女者,莫過母也。媽媽一眼就看穿了我。她用最慈祥的面孔與最溫柔的聲音撫慰我,這次考試僅僅是一個逗號,並不是人生的全部,不代表你這一輩子是輸還是贏,記住了這個教訓,下次還有機會,擦乾眼淚,把精力集中於下次,要勤勤懇懇的做事。我相信你,可以的!頓時,夢圓了,天晴了,人樂了,心暖了。

媽媽溫柔的話語,給了我信心,給了我莫大的力量。"勤勤懇懇做事,即使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成績,也不會差很多。"媽媽,你的教誨我一直銘記於心。

現在,在父母的教誨下,我懂得了許多,良好家風的灌輸,我變得越來越懂事,我希望,好家風代代傳!

好家風,會帶給我一生幸福的!

家風作文 篇8

所謂“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家風是每個家庭都要有的,因爲這是每個家庭獨有的象徵。

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寬容。這是在我與弟弟多次吵架後在我家建立的,經過媽媽的多次說教,我也慢慢地明白了寬容的意義何在,同時正在做一個寬容的人。

有一次,院子裏有兩位叔叔談地太投入,不小心撞到了前面的一位阿姨。剎那間,那位阿姨擡起了滿是憤怒的臉,兇巴巴地說:“你撞我幹什麼?我擋你道了?”一位叔叔心想:是我撞了她,我應該道歉,可她…另一位叔叔卻幫他道了歉:“對不起,我們有點太投入了。對此,我深感抱歉,下次一定注意。”但她不僅不聽還不接受道歉。圍觀者都在一旁勸解,讓她原諒別人,不要凡事都斤斤計較。聽完這些話,她也冷靜了下來,並對兩位叔叔不斷地道歉。

事後,我仔細地回憶事情的經過,總算理出了一個道理:寬容是讓人們永遠和諧的重要精神;寬容如一根繩子,把朋友之間的友誼系在一起;寬容是讓家庭和睦的力量,讓我們不爲小事斤斤計較。我想這應該就是媽媽所說的寬容吧。我以後一定要與弟弟和睦相處,不爲小事而斤斤計較。

重視家風吧,它會讓一個沒有目標的人有一個永恆的目標。

家風作文 篇9

尊老愛幼、誠信有禮、克勤克儉……優良的家風是一道亮麗的風景,是一冊飄着墨香的畫卷。家風,是一個家族或家庭的生活作風、傳統習慣、道德風貌,良好的家風有助於每個人健康人格的培養,更是一個家族興旺發達的根基。

家風,就是爺爺給我講四合院裏團結和睳,和諧的一大家子人;家風就是奶奶做的飯裏有綿甜悠長的味道;家風,就是爸爸給我講當兵的故事;家風,就是媽媽給我鋪導作業時的細心和耐心;家風,就是風雨相伴、攜手前行。

爺爺的童年是在老家的四合院長大的。那時候,一個院子有老老少少二十幾口人,就是這麼一大家子人,過着和睦、和諧的生活,在那個年代,沒有良好的家規家訓是沒法過的。爺爺說那時候的家機家訓就是:“尊老愛納,勤常踏實、不爭不吵,團結和睦”哦!我明白了,那時候我的祖上就是有優良的傳統和勤儉持家的習慣。

我們家最喜歡吃的一道菜,是奶奶做的傳家菜,菜名就是排骨燉麪皮,聽奶奶說說,這道菜是是祖母傳給奶奶的,那時候奶奶他們就非常喜歡吃,到了現在,每逢過年過節,我們都爭着讓奶奶做,只要排骨燉到鍋裏那種綿甜悠長的味道,就香氣四溢,讓人一聞到味道,我就知道是奶奶做的排骨燉麪皮。吃的時候樂不上口、津津有味。家風就是一個舌尖上的美食。

爸爸和媽媽都是80後,爸爸是一位退退伍軍人,媽媽是一位人民教師。他們有敏捷的思維,說話做事都很有分寸,對爺爺奶奶非常尊重,他們相敬如賓,對我和弟弟疼愛有佳。爸爸常常給我講當兵的故事,有這麼一個故事,讓爸爸很傷心,有一個同輩的叔叔給爸爸說,當兵的啥部不知道,啥都不是。當時把氣的想把他揍一頓,但氣升上來,爸爸又收回來,爸爸知道當兵的什麼氣得可以忍,在那個叔叔心裏,他就不知道:有國纔有家,幸福的生活是誰在守候,爸爸告訴我。我突然明白了爸爸的情懷,一件事做了就有它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每每遇到數學和英語上的難題,媽媽就成了我學習上的知心朋友,她耐心、細心的幫我講解一個又一個難題,讓我受益頗豐。我成長的路上有親情的陪伴和守候,也離不開有着優良傳統的家風。我想:我應該繼承這種優良的傳統。

有國纔有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我深深懂得:只有祖國的強大,纔能有充滿幸福,團結和諧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