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國學作文

寫國學的作文八篇

國學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是中華兒女的精神支柱。接下來小編蒐集了寫國學的作文八篇,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寫國學的作文八篇

篇一:學國學,懂禮儀

荀子說:“國無禮則不正”,孟子說:“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孔子的“克己復禮”等博大精深,而又深入淺出。

學國學,懂禮儀,啓智慧,使人彬彬有禮,素養良好,潛移默化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且充滿了正能量。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連自己都不想做的事千萬不要強加給別人。

就像校園裏時有的起外號現象:像王姓同學叫人“小王子”還算好啦,可是姓劉呢?能叫人家“小流氓”嗎?還有史姓同學,總不能叫人家“屎殼郎”吧!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像這種不文明的外號,就算是玩笑也不應該有流行的土壤。

愛人者,人恆愛;敬人者,人恆敬——做人要有仁愛之心,如果你尊重別人,別人也一定會敬重你。

有一次我坐公交車,有一個叔叔踩到一個阿姨的腳,阿姨尖叫着:“看你!你踩到我啦!”叔叔說:“誰讓你的腳放的不是地方。”阿姨說:“你咋恁不長眼!”叔叔開始發飆了:“臭不要臉的,嫌擠,自己開車呀?誰讓你擠公交啊!”頓時車廂裏充斥着謾罵聲,很不和諧。

假設一下,叔叔先說聲對不起,阿姨說聲沒關係你也不是故意的,就不會是這樣的結果。

是呀!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克己復禮”,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愛人者,人恆愛;敬人者,人恆敬”,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生出一份關愛,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就沒有化解不了的矛盾和誤會!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加快樂、和諧!

篇二:我學國學

“人之初,性本善……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伴着郎郎的讀書聲,學校開始了每天必修的課程——國學。所謂國學,就是一些古人的名人名言,但是可別小看了這些古文,它所表達的道理卻對現代人很有幫助。就比如“二人同心,其力斷金”這句話。它告訴那些不團結的人:團結就是力量。如果兩人意氣投合,就有切金斷玉的力量。再如“差若毫釐,謬以千里。”這句話,它告訴我們要注意細節,不能粗心,差了一點點,損失就很大。就像查裏國王一樣,因爲少釘個馬掌,就失了一個國家,最後飲恨自殺!

《論語》,《三字經》,《莊子》,《孟子》,《墨子》……彙集了哲理的精華,濃縮了智慧的結晶,這是中國多麼燦爛的文化呀!

從前,我一直有一個壞毛病——考試成績好就驕傲自大。但書上講“是君子,就要謙虛,不要高傲自大。”我可不想做僞君子,經過學習《論語》,我就時常約束自己不要驕傲自滿。

有一次考試我英語得了第一名,我非常高興,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高傲自大的毛病又展現出來,在課堂上總認爲自己英語已經學的很好,不再努力學習和認真聽講,而別的同學還在不斷進步。使我在第二次考試中得了第三名,與第一僅相差2分。那次考試,是對我高傲自大毛病的沉重打擊。因此,我學的謙虛起來,成績也在穩步提升,經常保持第一名;還有,我原喜歡斤斤計較,有時跟同學合不來;自從學了“做事斤斤計較,會失去所有的朋友時。”我學會努力控制自己。也是,本性難移嘛!有時會控制不住。但我不會氣餒,我會更加努力做到!

中國現在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如果一個民族不從自己的歷史中吸取“營養”,怎麼發展進步。就像美國這樣高度發達的現代國家還要回過頭來學習沙士比亞,海倫……因爲他們自己沒有歷史,他們要尋找歷史,要從歷史中尋找智慧。

人類幾千年的文化並非簡單的能夠被精華和璀璨來形容的,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進步。忘記歷史就是忘記未來。

讀書好似爬山,爬的越高,望的越遠;讀書好似耕耘,汗水流的多,收穫越滿。讓我們多讀這些書,讓國學和我們一起長大吧!

篇三:國學伴我成長

一說國學,我就想起上幼兒園時學的《三字經》,“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小朋友們都聲嘶力竭的跟着老師朗讀,我也大聲的讀着,當然卻不知所云,直到現在,才理解了其中所蘊含的意味深長的道理,也理解了國學的魅力所在。

“入則孝”講的就是親情,“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敬承”告訴我們要認真聽取父母在教誨,“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告訴人我們要善待、照顧父母。儘管現在家裏有暖氣空調,不需要我們扇扇子暖被窩,但我們也應該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去真心的愛我們的父母。

關於學習,孔子也告訴我們“溫故而知新”這個最好的學習方法。“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告訴我們在學習上不能弄虛作假,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不要不懂裝懂,而且要做到學了新知識不忘舊知識,要不斷複習鞏固。

助人爲樂、尊師愛教、愛護公物、勤儉節約都是好的優良品德。作爲我們新時代的小學生更要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要從身邊的一些所謂“小事”做起,嚴格要求自己,培養良好的習慣。

現在《三字經》和《弟子規》已成爲我成長路上的嚮導,是我學習生活中的良師益友,它就像一位嚴肅的啓蒙老師,教給我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不斷修正我的壞習慣,伴我成長。

篇四:國學精髓

《經典誦讀》是我們小學生必背的知識,可對於我們來說只是死記硬背,根本不理解其中的含義,當我看了一個《國學小名士》這個比賽節目,讓我感悟很深,受益匪淺。

在觀看“國學小名士”電視選拔大賽中,我不禁感嘆選手個個都是精英。看選手們一個個自信地站在那裏,他們一定做好了賽前的準備,肯定讀了很多古書、詩文。不過,我還是在心裏替他們捏了把汗,他們還不知道會面臨什麼樣的難題呢!而當他們卡殼的時候,我的心就像被手攥住了。當他們思索了一秒鐘後,就說出了一句句詩詞,我緊揪的心才放下來,同時也暗暗的佩服他們的詩詞背的真多。

透過觀看“國學小名士”電視大賽,使我對經典詩詞有了新的理解,我發現詩詞中還有好多奧祕等着我們去探索。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詩強烈地表現了文天祥愛國的情感;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則向我們點明瞭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的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足,每個人也有自己的長處,要互相取長補短……每一首古詩都有它自己的意境、韻味,需要我們仔仔細細地品味。

我們小學生更加應該學會這些詩詞名句、傳統禮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於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國學精髓高中作文國學精髓高中作文。國學就是我們中國的靈魂。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中華文化,把中華文化發揚光大!

篇五:我與國學同行

國學是平凡的也是偉大的,平凡體現在它常常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比如說我們小時候讀過的《唐詩宋詞》、《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它們無一不是國學;偉大則體現在這些國學的精髓,自古就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現在的社會核心價值觀又與此息息相關。

《論語》是本深奧的書,裏面有很多思想,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論語》中的誠信思想。“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是與他人交往時的誠信,是爲人處事方面的誠信。這裏的誠信主要表現在朋友之間平等相待,不刻意討好,不做損人利己的事情。所以我們更不要明明對一個人心存怨恨,卻因爲他的權勢去故意巴結,甚至利用他人對你的信任去欺騙他人。那樣太虛僞了。所謂真誠,難道不就是做到表裏如一,內外一致嗎?;“子曰:‘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這是學習方面的誠信,孔子在教導人們如何面對自己的無知,一個人是否聰明不是全部取決於他知道多少知識,而是取於他是否能坦然的承認自己不知道什麼。在學校裏我們每天都會接受到很多很多知識,但我們不能只看見自己學到了什麼,而應當知道自己沒有學會什麼。所以對於知識,我們不僅要虛心,還要得寸進尺,要學到老,活到老絕不滿足於自己已經學到了多少知識。

誠信思想對於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對於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的借鑑和促進作用。而國學則是它的源頭。國學是本永遠也看不完的書,所以我們要珍惜這巨大的精神財富,不要讓它們在我們手中消失。

評語:文章作者抒發了自己的真情實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寫出“誠信”的重要,表達了我們每個公民都應該誠信做人的道理。

篇六:學國學感悟人生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小時,總是覺得國學就是沒用的,古人寫的話,我們還需要背,每次老師教給我們時,我總是會讓思想開一會小差,現在呢,長大了,我現在體會到了,國學那種獨特的美,它就如茶,只要細細地品味,就會品嚐出它的奇妙之處。而這種奇妙之處也正是其他沒有的。

國學是我國古人博大精深的見證,古人把自己的智慧全部利用書,傳授了下來。來到中國,不得不看看長城,體會它的雄偉壯麗,我認爲,也不得不讀一讀國學,國學,是我國所固有的學術,裏面包含着以儒學爲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這不是如長城一樣嗎,正是中國獨一無二的見證。

當然,國學的文章有時是幾句話,有時是一片文章記得讀課外老師講《孔雀東南飛》一文,文章並不算太長,我們學了一個星期,卻一點不感到累。在這一週裏我們被故事的內容深深吸引着,古人的文筆是那樣的流暢、優美,用詞是那樣的精闢,悽美的情節讓我們爲之而動容。

國學的道理清晰,透徹,充滿哲理,真令人十分佩服,當然,國學的道理不僅實用於古代,也實用於現代,我相信,國學的道理一定會永遠的都實用的。

國學,適用的範圍十分大,比如在寫作文上,在結尾上寫上幾句國學,一下子就令文章充滿詩意,令整篇文章充滿生機,說話時說上幾句國學,既可以清晰的表達意思,還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

又是陽光明媚的一天,從書包裏拿出國學這本書,靜靜地開啟,看着古人智慧的結晶,一絲驕傲涌上心頭,不禁,拿起了國學這本書,一邊搖頭晃腦,有聲有調地讀開了國學。一種輕鬆的感覺充滿了全身,腦子裏越來越充實了……

篇七:國學伴我成長

國學對我們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幫助,例如:“二人同心,其利斷金。”這句話就是告訴人們團結就是力量,如果兩個人團結一心就能有切玉斷金的力量。

自從認識了國學後,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更大的收穫是我懂得了許多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寅,一家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這句話的意思是爲一年的事業打算應在春天,爲一天的事情打算應在於寅時,一個家庭的成功首先要和睦,一生的成功首先要勤勞。從這句話中我明白了我們要抓緊時間,爲了明天不能盲目的生活,要有目標努力地學習更多的科學知識。孝敬父母,幫爸爸媽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爲了以後的成功就要辛勤努力的學習,爲了明天的輝煌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了國學以後,我還了解到我們偉大祖國更多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身爲一名中國人,我們應該爲此而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作爲一名小學生,我更要努力學習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作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國學使我懂得要有禮貌,要孝敬父母長輩,要樂於助人,要珍惜時間勤奮學習等等,我一定要把這些從書本中學到的道理和知識,用到我的生活中,做一個優秀的好學生。

篇八:韻悠國學

清晨,朝陽從東方升起,光華燦爛,普照大地,傍晚,落日餘暉,又鋪滿一空彩霞,小溪,大海,森林,高山……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那麼富有詩意,宛如一支支動人的小曲天天向我訴說……

我愛上了國學,曾經有人說我呆板,無所謂,我就是不可救藥的愛上了國學。

我喜歡詩,喜歡詩中的那份悠閒,“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我喜歡名言警句,喜歡文人們的先見之明,“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我喜歡詞,喜歡詞人的那份雅緻,“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每每讀到一首好詩或是一首好詞,我都會情不自禁的隨着作者一起體會他那細膩的感情。

在我看來,國學,就是古人留下的唯愛,詩詞豐富的內涵和深遠的意境使後人無法忘懷,這種難得的文化瑰寶不應只屬於那個古老而又華麗的時代。如果你有閒暇時間而又無謂虛擲,爲何不靜下心來讀幾頁唐詩?在杜甫的月亮下,李白的山水邊,王維的田園中,你會感受到一份寧靜和安詳,你會感到自己的心靈得到了淨化和昇華,在物質和精神的兩極間保持寧靜和平衡。

往事越千古,今人至今還在爲赤壁磯旁孤傲曠達的靈魂而潸然淚下,爲那些遙遠的文字而擊節讚歎——就因爲,那力透紙背的剛勁,那跨越千年的豪情!

標籤:國學 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