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三年級描寫傳統文化作文

導語:中華民族是勤勞勇敢的民族,是聰明智慧的民族,是開拓創新的民族經過長時間的淘漉和歷史沉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歷史的精彩濃縮。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傳統文化作文一

有很多小朋友都喜歡下象棋,可你們知道嗎?象棋分爲兩種,一種是中國象棋,另一種是國際象棋,中國象棋屬於中國傳統文化,它用棋盤和棋子構成了中國傳統社會的縮影。

中國象棋是由將(帥)、士(仕)、象(相)、馬、車等七種棋子組成的,它們功能各不相同,身份也不同,只有將帥的生死才能決定一盤棋的勝負;只要將帥還活着,就算全軍覆沒,也不算輸。如果按殺傷力來排,將帥就是最無能的了,他行動緩慢,不能離開城池半步,而且要讓所有棋子拼命保護他,甚至被殺光吃盡,也在所不惜。最爲悲慘的就是兵,他們因爲本領有限,所以只能前進,不能後退。這就說明,中國古代社會是一個等級森嚴,競爭殘酷的社會。

中國不只是有象棋這個傳統文化,比如:剪紙、舞龍、風箏、中國結等。可我覺得最有代表性的還有象棋。從象棋上可以看出古代排兵佈陣的方式,還可以看出古代皇帝的地位很高,老百姓地位很低,還經常受到富人的剝削。下完一盤棋以後,你就會感覺到棋局像一個小世界,世界就像一個大棋局。

傳統文化作文二

因爲家庭濃厚的閱讀氣息,我從小便對中國古代書籍充滿興趣。還記得我年幼時,父母除了提供我好書,他們也時常陪伴我朗讀中國古代書籍。在這麼多書當中,<<弟子規>>是我的最愛。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我發現了許多追崇西洋文化的華人常以不屑的態度去看待中國傳統文化。他們認爲這些傳統文化已經過時了。然而,他們的想法是極其膚淺的。相反,中國傳統文化不但不過時,還能使我們變成更加完美的人。身爲炎黃子孫,我們應該愛惜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弟子規》。

從小,父母便教導我朗讀《弟子規》:“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並向我解釋它的'含義。雖然當時有一些迷惑,但隨着年齡增長,我也漸漸地領悟其中的道理。《弟子規》指的是做一個好學生好子女應有的標準。“孝”時孝順。“悌”時兄弟間彼此誠心相愛的意思。從父母那兒學到的傳統儒家的道理,如待人以禮,孝敬長輩,爲人真誠等,讓我一輩子受用不盡!

我們很難苛求一個從西方國家成長的華人對中國傳統文化有多深的瞭解,所以我十分慶幸能夠出生在這樣一箇中國傳統文化氣氛濃厚的家庭裏。

傳統文化作文三

我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國,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我們學習的唐詩、宋詞、四大名着;我們用的文房四寶,我們吃的中藥,喝的茶;還有我們拉的二胡,吹的笛子;我們穿的唐服,用的瓷器等等。我國的傳統文化數不勝數,隨處可見。

我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而我還是最喜歡過中國的傳統節日。

過春節可以收到象徵着祝福和平安的壓歲錢;過清明節可以祭拜去世的親人;過端午節可以吃到香甜軟糯的糉子;中秋節是全家團圓吃月餅、賞月的日子;重陽節是登高、佩帶茱萸的好日子……在所有的傳統節日裏,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端午節。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傳說屈原受皇帝的侮辱,受大官的欺騙,傷心至極,當晚投江而死。人們知道了這個消息時,紛紛趕到江邊,上了小船準備把屈原的屍體打撈回來,可怎麼也打撈不回來了。人們怕屈原的屍體被魚蝦吃掉,就把糉子扔下了江,讓魚蝦吃糉子。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稱爲端午節,在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做糉子吃,以此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我國的每個傳統文化都有它的一個歷史背景或是一個經典故事。中國的傳統文化可真是博大精深,淵源流長啊!

標籤:描寫 三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