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選我家鄉清明節作文彙總八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家鄉清明節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我家鄉清明節作文彙總八篇

我家鄉清明節作文 篇1

清明節,在我國是流傳幾千年的節日。全國各地都以不同的方式來過清明節,我的家鄉——新昌也有與衆不同的方式來過節,現在就讓我來講講吧!

清明節前的幾天,大人們就開始忙了起來,準備打清明麻餈,這是新昌特有的食品,是將糯米蒸熟後放在石臼裏,用大榔頭打爛,裏面包着豆沙餡,做成長長的一條。味道軟軟的,甜甜的,可好吃了!這可是我們新昌人祭奠祖先的必備品呢。除了這個,通常還會準備一些必備物品:有紙錢、香蠟燭等。

到了清明節那天,大人們很早就忙開了,還上街買祭奠的飯菜,這幾樣是我們新昌少不了的:有酒、肉、魚、綠豆芽、豆腐、豆腐乾……然後把它燒好放進碗裏。

出發了,我們把必備的東西放入籃子裏。拿着籃子向祖墳走去,到了墳地,我們有的拿着刀在割雜草;有的在打掃地面;我們小孩則在一邊快樂的玩。最後,放好飯菜,點燃香,我們開始祭奠自己的祖先了,大人們擺好準備的祭奠飯菜,開始祭奠自己的祖先。我們新昌的祭奠程序是:先拜山神後拜自己的祖先。祭拜完後,我們等一會兒後,就要燒紙錢。燒完後,我們把飯菜放入籃子裏回家了。臨走前,都要放鞭炮,所以清明節天天能聽到鞭炮的響聲。放完後,我們就打道回府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它是我們新昌人重要的一個節日。更是我們懷念親人、增進親情、踏青郊遊的好日子。

我家鄉清明節作文 篇2

清明節要到了,家家戶戶都準備過清明節的東西,有鞭炮和香燭、有祭拜的貢品和吃的乾糧。

清明節早上,我們一大家人把這些東西搬上汽車,父親把車開到山腳下,停車之後,大家分別拿好東西,向山上的祖墳出發。山路彎彎曲曲,很難行走,我跟在父親後面,只能手腳並用,慢慢爬行。

我們越走越累,但是都在趕山路,不好停下休息。因爲今天是清明節,是我們晚輩懷念已故的祖先,時間不能推遲。大家好不容易到達了祖墳前,休息了一會兒,就開始忙碌起來了。

父親拿着鐮刀把墳墓上面的雜草都割掉,伯伯拿着錘子把墳墓前不平整的石頭給打碎了,扔到一邊去。叔叔拿着鏟子要了一塊新土放在墳墓的上面,各個同心協力,做好祖墳清理工作。我也不休息,幫助母親撿乾草。

等到這些事情做完了,母親就把一堆乾草給點燃了,再點燃蠟燭和香足,把雞肉、豬肉、雞蛋放在墳墓前面的空地上。大人們就按照從大到小的輩分依次站在祖墳前,雙手舉香足,開始鞠三個躬,嘴裏默默的禱告,再一一插香。

大人們插完香,輪到我們小孩拜祭了。我也要學着大人那樣去做,母親站在我身邊,悄悄地告訴我:“請老祖宗保佑你身體健康,學習進步,長大成才!”原來是我們祭拜祖宗時,就是將美好的心願告訴祖先,讓他們在九泉之下,可以安心,爲我們高興。最後我們開始放起了鞭炮。我們小孩就在旁邊觀看鞭炮。“噼哩啪啦”的鞭炮聲宣告祭拜祖先活動結束了。

就這樣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就過了,我的心中卻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我家鄉清明節作文 篇3

清明節,我陪着爺爺駕車駛往從未回過的故鄉。汽車在高速公路上飛馳,青青的小草和路邊小樹枝條上的嫩葉,在春風中輕盈地搖曳着,聞着嫩花嫩草撲鼻的清香,我不由地對着曠野大聲喊:春天,你好美啊!

在談笑聲中,我們的車已經停在了故鄉的曬穀場上,車門剛開啟,車前就圍滿了鄉親們,熱情地問:“哪兒來?找誰啊?”忽然一個滿頭銀髮的老人拉住爺爺激動地說:“老哥,回來拉!”原來是爺爺兒時的夥伴孫爺爺,他拉着爺爺的手問長問短,簡直就好像有說不完的話。

午飯時堂屋裏坐滿了鄉親,他們都親切地喊我“寶寶”,問我幾歲?上幾年級?那天爺爺特別高興,搶着幫我回答,並說“會背不少古詩呢。”鄉親們都叫我背一首,那天我也特別大方,站在椅子上給大家背“少小離家老大回……”

有位老人直呼“神童、神童”,搞得我真有點不好意思了。爺爺還跟鄉親們宣佈:“我孫女兒還得過全國書法金獎呢!”旁邊又早有鄉親臨時找來了紙筆,我提筆寫了四個隸書大字“溫故知新”,這又博得了鄉親們的喝彩。

孫爺爺也拉來自己上小學四年級的孫子,也叫他寫一張,小孫也不含糊,很快提筆寫下了正楷“展翅飛翔”四個大字,鄉親們都讚歎道:“如今的孩子呀,個個是神童!”

在這清明時節裏的第一次故鄉之行,使我感受到了故鄉濃郁的春光和濃濃的`故鄉人情。我願年年都能夠踏上故鄉的小路,去擁抱那最美最美的大自然、擁抱那最親最親的故鄉人。

我家鄉清明節作文 篇4

四月,清明,幾分陰冷,像是儲蓄了好久,一瞬間,涌了上來。

家鄉的清明,是淡淡的綠,不似洛陽城的金紅一片。門前,有點發蔫的墨綠色柳枝散發着輕輕的香氣,枕邊的艾草露出了嫩綠的臉頰,蔚藍的天空裏,遊離於白雲之間的風箏,似乎也是那樣的綠。

於是,在這淡淡的飄動着的,亦或是搖曳着的綠裏,和着細細的雨絲,清明,悄然而至,一切都靜了下來。

吃過午飯,家裏人開始收拾。奶奶不知從何處提出一袋又一袋的紙祭品,佝僂着身子,不停地往返。待所有的紙祭品搬出後,又站在神臺前,拉開一個個抽屜,香,蠟燭,打火機……一樣一樣地拿出。而後,她站在那裏,看着,嘴裏念念叨叨地分類,偶爾略微思索,對於這些,奶奶總是很謹慎,怕一會兒燃燒時放錯了地方。過了一會兒,又走到廚房裏收拾一些飯菜,如:燒豬肉,韭菜,白米飯,餅,酒,茶水。當然,最少不了的還是供板和餐具。

雨,剛剛下過,泥土變得溼潤而有些粘稠。一家人,一前一後,在這泥濘的小丘上走着,終於來到了墳頭。爺爺拿出兩張又白又長的紙條,用磚壓在墳頭上。接着,奶奶把紙祭品拆開,分給她的三個兒子,還叮囑着哪些東西應該放在哪裏燒。然後,把香遞給小孩子和幾個兒媳。香一枝接着一枝被點着,頓時,小山丘上煙霧繚繞。灰色的煙遊絲般彎彎曲曲地飄上了天空。有些煙緊貼着面板,咳嗽聲連續不斷,薰得眼睛裏流出了淚水。緊接着,奶奶開始請求祖先保佑大家一年裏順順利利,大家都閉上眼睛,手裏緊緊地握着一捆香,或是蠟燭。那些平時調皮的小孩,也分外安靜,學着大家的樣子。奶奶嘴裏說了一串話後,大家把香整整齊齊地插在墳前,密密麻麻,沒有了立足之地。香灰掉落在泥土上,一堆一堆的。不一會兒,墳前就插滿了香和蠟燭,燃燒着,蠟一點點地順着滑下,供板上,也撒滿了香灰。

上過香,燒過紙,請祖宗吃過飯,放過鞭炮後,就結束了。山上,縈繞着無盡的思念。

回到家,奶奶把燒豬,切成一塊一塊 的分給大家,曰:“太公分豬肉。”原本死氣沉沉,大家都靜默着,沒有一絲聲響。現在,又迴歸熱鬧。小孩子們推推拉拉,爭先恐後地搶燒豬肉,大人們則在一邊拉拉家常。清明,一家人又聚在了一起。

柳枝還像以往一樣,緊緊地貼着門,艾草的香氣溢滿了整間屋子。屋外,不知何時又下起了雨,一切景物,又變得模糊。

四月,春,雨,柳,家鄉的清明。

我家鄉清明節作文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已經悄悄地來到,清明,一個令人思念的日子。這個時節,萬物祥和而生動。漫山遍野的花,紅的、粉的、白的、紫的花開得十分鮮豔 ,就像要把積了一冬的能量都釋放出來,就像這些花兒也懂得思念。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是我們家每年團聚和掃墓的日子。無論有多麼繁忙,我的家人都紛紛從四面八方趕回來掃墓。清明年年有,年年盡不同。人們的觀念在更新,生活的品質在提升,唯一不變的是緬懷先人之情。清明祭祀的可喜變化,亦讓人欣慰。

要是在以前,家人只能徒步祭祀,特別辛苦。在祭祀的時候人們總是用一把火就把墓地旁邊的野草燒盡,因此常出現“野火燒不盡”之滾滾濃煙景象,還會引起火災事故,另外,有些人爲了不走冤枉路,還會在街頭路邊燒紙,弄得到處都是灰燼。可如今,農村人都騎上了摩托車,甚至開小車的也不在少數,大家祭祀出行方式越來越輕鬆。

而今,文明祭祀之風興起,人們過清明節不再是單一掃墓的方式,儘管在農村還沒有興起城市裏提倡的網上拜祭先人,可是已經少了放鞭炮,少了焚香味,多了鮮花,多了現代氣息,部分農村人已然在用實際行動來詮釋文明祭祀新風。人們在祭祀的時候都懂得防火了,走的時候更會仔細清理火種。

清明節淵源於掃墓祭祖的習俗,祖先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享有神聖而崇高的地位。清明節祭祖,其中蘊涵着我們民族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識,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懷祭逝去卻永存的情意。

我家鄉清明節作文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清明節我都會想起唐代有名的詩人杜牧。杜牧是在今陝西西安人。每到清明我們都要去掃墓。

今年我家全部人都從外地趕回來掃墓。在清明的前一天媽媽和嬸嬸們準備好過節的食品,好在清掃墓的時候用來做祭品

清明節到了,外面下着毛毛雨。奶奶叫小孩子不要去了,可我們都鬧着要去,奶奶也無話可說。我們買好了掃墓要用的東西就出發了。我們先坐車到山下,遠遠望去,山上熱鬧極了。我們開始上山,在途中有很多大人們拿祭品、鋤頭、鏟子,小孩子們就跟在大人的後面。我們找了好久終於找到了長滿雜草的祖墳,我們開始忙活起來,有的鋤草,有的剷土,有的在一旁站着幫不上忙。弄好了就要燒香燭,用12張粗紙和12支香在墳墓周圍插好,因爲今年是12個月所以要插12支香,12張粗紙。然後在墳頭用石頭放上幾張粗紙蓋住,開始燒紙錢、紙房子、紙衣服等的日常生活用品。等燒完以後,放鞭炮。最後拜三拜,我們就下山去了。

吃飯的時候,要多添一碗飯、一雙筷子、一個座位、要夾滿菜,這個座位是祖先的。小的時候我不懂事,就在祖先的座位上坐下了,後來爺爺把我叫下來了。

這就是我家鄉清明的規矩。

我家鄉清明節作文 篇7

清明節的前一天,父親到學校接我回老家做清明,我們一家人高高興興的開車回老家。

清早我們到姑奶家,她家是小賣部,我們在她家買了清明用的紙錢人民幣就像真的一樣。串錢是圓圓的如同一個個小卡片。我們還買了很多鞭炮,買好了東西我們就去吃午飯。

吃過午飯我們回到了村子父親把紙錢一張一張的訊開,奶奶和姑奶用籮筐把串錢全抖開,裝在了竹籃子裏,我跑過去看了一眼可真多啊!

我們穿上靴子小心翼翼地走在田埂上,鄉下那田埂可小了,走在上面一搖一晃的就像一隻鴨子在跳舞。我們終於走到了墳墓前。

父親拿了綵帶一樣的東西出來,掛在墳墓上,父親把各種各樣的紙錢堆在一起就像一座小山系的。弟弟把火點燃了,那煙冉冉上升。我們看着一張張紙錢快要燒完了。我們就嗑了三個響頭,姑奶說:“這時只要在心裏許願,就一定會實現。”我在心裏默默許願要好好讀書,越來越聰明。

然後父親把鞭炮掛在樹枝上,點燃了、霹靂劈啪,煙花五彩繽紛的在空中散開就像仙女一樣在空中飛舞。我們又來到了另外一座山上,來的墳墓前,天空下起了濛濛細雨,父親叫我快拿綵帶一樣的東西,掛在上面。

父親把那一堆堆紙錢點燃了,我們急忙做完了。還是照樣嗑了三個響頭,我還是在心裏默默許願,這次我想讓自己越來越漂亮。然後看着弟弟也在默默的唸叨,大概也是在想讓自己學習有進步吧!

父親走過來說:“清明節是我們後輩紀念祖先,是中華民族的美德 ,傳統的節日。”

這一天下來我忙的既開心又累。在一串串的鞭炮聲中我們做完了清明。

我家鄉清明節作文 篇8

清明節,我陪着爺爺駕車駛往從未回過的故鄉。汽車在高速公路上飛馳,青青的小草和路邊小樹枝條上的嫩葉,在春風中輕盈地搖曳着,聞着嫩花嫩草撲鼻的清香,然而我不由地對着曠野大聲喊:春天,你好美啊!

在談笑聲中,我們的車已停在了故鄉的曬穀場上,車門剛開啟,車前就圍滿了鄉親們,熱情地問:“哪兒來?找誰啊?”忽然一個滿頭銀髮的老人拉住爺爺激動地說:“老哥,回來拉!”原來就是爺爺兒時的夥伴孫爺爺,他拉着爺爺的手問長問短,簡直像有說不完的話。

午飯時堂屋裏坐滿了鄉親,他們都親切地喊我“寶寶”,問我幾歲?上幾年級?那天爺爺特別高興,搶着幫我回答,並說“會背不少古詩呢。”鄉親們都叫我背一首,那天我也特別大方,站在椅子上給大家背“少小離家老大回。”

有一位老人直呼“神童、神童”,搞得我真有點不好意思了。爺爺還跟鄉親們宣佈:“我孫女兒還得過全國書法金獎呢!”旁邊又早有鄉親臨時找來了紙筆,我提筆寫了四個隸書大字“溫故知新”,這又博得了鄉親們的喝彩。

孫爺爺也拉來自己上小學四年級的孫子,也叫他寫一張,小孫也不含糊,很快提筆寫下了正楷“展翅飛翔”四個大字,鄉親們都讚歎道:“如今的孩子呀,個個就是神童!”

在這清明時節裏的第一次故鄉之行,讓我感受到了故鄉濃郁的春光和濃濃的故鄉人情。我願年年都能踏上故鄉的小路,去擁抱那最美最美的大自然、擁抱那最親最親的故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