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精品】小學生傳統作文9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生傳統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小學生傳統作文9篇

小學生傳統作文 篇1

“中秋節到啦!中秋節到啦!”大家開心極了!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聽說晚上還有嫦娥奔月呢?

你們知道中秋節有哪些習俗嗎?中秋節的習俗有吃月餅,賞月等。中秋節的月餅有很多種,有的是芝麻月餅,有的是紅糖月餅,還有的是紅沙糖月餅。我最喜歡的是紅豆月餅。圓圓的月餅想月亮,咬一口,一層層的酥皮掉了下來,再咬一口。我吃到了紅豆,味道真美味!你們喜歡中秋節嗎?我很喜歡中秋節,因爲我最愛吃各種各樣的月餅。

中秋節不僅可以吃月餅,還可以賞月,這一天的月亮真像大大的月餅。但我發現其實別的時候,月亮也會圓圓的。爲什麼不是中秋節的時候,月亮也會圓的像月餅呢?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也沒想出來,你們知道嗎?

中秋節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節日呀!

小學生傳統作文 篇2

面對潮來潮去的現代文化,我們有太多的惘然。去年隨風而來的“韓流”席捲中國,一時,韓國衆歌手的唱片專輯在國內盛量發行。其發行量甚至超過最新修訂《新華字典》的兩到三倍。《大長今》的收視率超過了四大名著電視劇中的任何一部。

一股今人狂熱卻又冰涼的風颳過來,它迎面飛來的時候,我的心中泛起波濤洶涌的激情,臉上久已的燥熱被那種清涼所澆滅。等它離開後,心裏變得那麼空虛,臉上千瘡百孔,面目瘡痍,狼耤,狼耤,這種感覺無法讓你生存下去。

精神文化的傳承,現代文化的衝擊,何從?何去?

現在部分學生過分崇尚過“洋節”,要過聖誕節,要過平安夜,可是他們不明白,咱中國人除舊迎新的除夕之夜就是中華民族的平安夜,學習西方,平安夜吃蘋果,說實話,蘋果到處都是,但咱中國蘊含親情的餃子,恐怕很難找到吧?

有人過父親節,有人過母親節,我們不否定這種作法,但我們都要清醒地認識到,父親節母親節是什麼意思?爲什麼要過這個節日?告訴那麼迷失方向的中國人,每天對父母付出自己的孝心,在外工作能常回家看看,那麼天天都是父母的節日。

咱們有什麼樣的文化,有什麼樣的傳統,有什麼樣的風俗,咱的老祖宗都給咱留下來了這樣那樣的叮囑。咱們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可謂世界一流,可如果你們放下祖宗的東西,仿效別人和你驢脣不對馬嘴的東西,是不是有一點上墳不帶紙——惹老祖宗生氣呢?

小學生傳統作文 篇3

中國有許多傳統文化,比如:對聯、書法、茶藝……。等等,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種,中國結。

我的中國結是一隻五顏六色的蝴蝶,中間有金黃色的觸角,被一個紅角圓圈圍住。我想大家一定知道,紅色被認爲是吉祥、平安的象徵。這個中國結很漂亮,我非常喜歡。

中國結就像書法,對聯,茶藝一樣,很能反映中國,所以北京奧運會還用它作爲會徽呢!中國結代表着和諧、團結,它也分爲好幾種類型,比如雙蝶結、平安結等。

古代的時候,有的人經常把玉佩掛在身上,人們常說的`玉佩就是我們知道的中國結的起源啦!外國人一下就會認出來這是中國結的原因是它太有中國味了。

我喜歡中國結,它代表了中國從古至今幾千年的文化流傳!

小學生傳統作文 篇4

星期一下午的活動課上,操場上人聲鼎沸,跑道上被圍得水泄不通,社區的老爺爺、老奶奶們爲我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傳統表演。 在大家迫不及待地等待中,表演拉開了帷幕。首先帶給我們的是戲曲,那抑揚頓挫的唱詞,舉手投足的功底,令我們陶醉其中,而老人們帶來的各具風情的民族舞更是讓我們拍手叫好。當我們還陶醉在歌舞中時,引人入勝的空竹表演閃亮登場了。

首先是一位老伯帶來的精彩絕倫的“巨輪飛旋”,一個巨大的空竹在他的手中上下翻飛,遊若蛟龍。突然,他腳下一蹬,雙手將棍子合起,腰一扭一擺,空竹圍繞着他的身體旋轉起來。看着老伯靈活地旋轉,同學們讚歎聲此起彼伏,看似簡單的空竹在他手裏被玩的出神入化,讓我們打心底裏佩服。接着是更精彩的是一個老爺爺表演的“八星連珠”。只見他一會兒把空竹彈得高高的;一會兒讓空竹在空中轉圈、跳躍;一會兒把空竹彈在手上或頭上,讓它們一直轉。我的心也隨之緊張起來:這麼多空竹,他能否接住?會不會因表演失誤而砸到自己?事實證明,我的擔憂是多餘的,在空竹上下飛舞時,他的眼睛始終盯着八個空竹,雙手一拋一接,而八個空竹也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就像一羣蝴蝶圍着爺爺打轉。隨着周圍雷鳴般的掌聲,我懸着的心總算落了下來。

壓軸好戲總是最精彩的,多人表演的“金蛇狂舞”頓時吸引了我們的眼球。好幾位爺爺奶奶圍成一圈同時開始抖動,他們表演得各不相同,空竹在他們的手中時而急劇旋轉、時而上下翻滾、時而前後滑動,空竹飛轉、鳴聲迴盪……他們的表演無不讓我們眼花繚亂,拍手叫好。這次傳統表演真讓我們大開眼界、回味無窮!也讓我深深感到“臺下十年功,臺上一分鐘”這句話的真諦。

小學生傳統作文 篇5

我們國家有很多很多的傳統文化,有剪紙、糖畫、皮影戲、泥人等。可是我最喜歡的是舞龍燈,每到春節人們就會敲鑼打鼓來舞龍燈。

春節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夷陵廣場上看舞龍燈。表演馬上就要開始了,廣場上出現了兩條巨龍,有一條金光閃閃的金龍,另一條是火紅火紅的火龍,它們真是太漂亮了!舞龍開始了,第一個持着龍珠,另一個人舉着龍頭,其它的人舉起龍身的木棍,最後一個人舉着龍尾,在第一個人的指揮下,沿着規定的路線和隊列奔跑。只聽見鑼鼓聲愈來愈大,龍也飛的越來越快,一會兩條龍盤成一個圓形,龍頭高高在上,好像在唱歌一樣。一會兒金龍撲向龍珠,拿龍珠的人穿過了龍身,龍頭也跟着穿過去了,玩的可精彩呢!龍就像活了一樣,在空中飛舞。

舞龍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活動,各名族都有舞龍的習俗,舞龍燈的故事都是不一樣。我喜歡看舞龍燈,因爲舞龍燈帶給我了無窮的快樂!

小學生傳統作文 篇6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有很多,比如:冬至餃子、中秋月餅、端午糉子、農曆二月二、刺繡、麻將、足球(蹴鞠)、 旗袍 和放風箏。

其中,我最喜歡刺繡了。所謂刺繡,又稱絲繡,俗稱“繡花”。就是用針將絲線或其他纖維或紗線以一定圖案和色彩在繡料(底布)上穿刺,以縫跡構成花紋的裝飾織物。它是用針和線把人的設計和製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織物上的一種藝術。刺繡,又名“針繡”,俗稱“繡花”。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手工工藝品之一。以繡針引綵線(絲、絨、線),按設計的花樣,在織物(絲綢、布帛)上刺綴運針,以繡跡構成 紋樣或文字,是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古代稱“黹”、“針黹”。後因刺繡多爲婦女所作,故又名“女紅”。

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小學生傳統作文 篇7

第一次看皮影戲是在書城,是由一些老人表演的。他們表演了《東郭先生與狼》、《河蚌相爭》……非常精彩。

做皮影戲的道具需要先把獸皮上的毛和血清乾淨,把獸皮放進藥水裏,泡兩三天,再用筆畫上圖案,用刀把圖案切下來,割成小塊,然後染上顏色,最後再用線串起來,用棍子操縱。演的時候,需要用燈光把道具的影子投在幕布上,難怪叫皮影戲呢!

我在網上看了場皮影戲,叫“蛙鶴龜”,講的是烏龜欺負青蛙,仙鶴幫青蛙教訓烏龜的故事。戲裏面青蛙很活潑,跳得很快;烏龜的腦袋一伸一縮,像真的一樣;仙鶴的眼球會隨着音樂轉動,脖子也很靈活,它可以用嘴一張一合地整理羽毛,我還看見有一片羽毛輕飄飄地落下來,它還可以把頭埋在翅膀裏休息,真是栩栩如生呀!完全看不出是用幾根棍子操縱的。

皮影戲不但在中國有名,而且在世界上也很有名,作爲一箇中國人,我爲中國的傳統文化自豪。

小學生傳統作文 篇8

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跟多傳統的節日,比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等等。我最喜歡過的節日是重陽節,因爲這天我們要出門拜祭祖先。

重陽節這天,我們先去和爺爺、奶奶吃中午飯,然後帶上燒豬、米飯、紙錢、鮮花、水果等等祭品,去拜祖先。最讓我感興趣的是用火盆燒紙錢,我可以拿出紙錢一邊燒,一邊祈禱祖先保佑我身體健康,學業進步。但是,今年的重陽節我感冒了,只好先不去燒紙錢,讓爸爸和爺爺先上去燒,燒完了再叫我去拜祖先。出乎我意料的是,爸爸竟然還留給我不少紙錢,我心裏一直說:“爸爸你真好。”拜完祖先後,我也只好戀戀不捨地離開了。

每次重陽節我都可以登高遠眺,欣賞菊花,所以我最喜歡重陽節了。

篇四:中國傳統節日 樑浩倫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傳統文化。我最喜歡過傳統節日,特別是中秋節。

我是這樣過中秋節的,中秋節的早上,我和爸爸一起去買月餅,月餅有各種各樣的口味,有香辣味、蓮蓉味,還有豆沙味等等。其中我最喜歡蓮蓉味了,又香又甜,還有蛋黃呢!不過,吃完後就很想喝水了。

晚上,我和爸爸一起跑到陽臺上跪着,就像拜神一樣,閉上眼睛,在心裏祈禱月神保佑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然後我就邊吃月餅邊賞月,也會吃很多水果,有葡萄、柿子,還有柚子……我最喜歡玩燈籠,點上蠟燭,提着燈籠跑來跑去。最後就是回到客廳,開開心心地看電視。

我覺得中秋節是最快樂的節日了!

小學生傳統作文 篇9

你聽說過我們家鄉的楊家板龍嗎?告訴你,它可名氣不小,是我國著名的傳統文化遺產,還被載人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呢!

這條板龍歷史悠久,據說流傳至今已經有600多年了。因爲亭旁鎮楊家村地處山區,木材資源豐富,當地老百姓能就地取材,用木板做龍的主體,所以得了板龍的命名。板龍全長400多米,龍頭長達5米,龍身由204段組成,每段長2米,龍的尾巴也有3米長呢!製作時,人們先用白布做成小拱橋的樣子,粘上金光閃閃的龍鱗,然後安裝在2米長的木板上,並且在小拱橋內安置了明燈。這樣,全村每戶製作一段龍身,段段相連,就成了造型佔樸大氣、流光溢彩的板龍了。

每逢正月十五元宵節,人街小巷充滿了節日的喜慶。板龍出征了,這時需要600-800名壯漢共同託舉。前面有人象開路,接管仃雄獅,麒麟、犀牛、梅花鹿等五獸陪伴。龍頭高昂,龍角聳立,口含寶珠,龍鱗耀眼,金光閃閃,龍身和龍尾隨着龍頭翩翩起舞,前不見頭,後不見尾,非常壯觀!

楊家板龍真不愧爲天下第一龍,小朋友,歡迎你來一飽眼福啊!

標籤:小學生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