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實用的弘揚傳統作文六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弘揚傳統作文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弘揚傳統作文六篇

弘揚傳統作文 篇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夫子的這段教導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長輩,進而推廣到敬重別人的長輩,撫愛自己的子女,進而推廣到撫愛別人的兒女。如果以這樣的準則治理國家,統一天下就如運轉於掌心一樣容易了。”

尊老愛幼是我國優良的道德傳統的精華。尊老愛幼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於盛唐還是當今社會,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尊老愛幼起始於原始社會,當時生產力低下,在氏族公社的內部爲了人類的繁衍和文明的延續,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和尚無勞動與生活能力的小孩都一樣分配勞動果實,實行義務撫養。由此逐漸形成的這種樸素的道德觀念,被繼承下來。從原始的社會,就已有了尊老愛幼的思想,這使人聽起來感到非常的高興,從中也可看出人性的善良。“尊老愛幼”有着她經久不衰的生命力。這項傳統美德一定會被我們永遠的繼承下去。

1986年,根據中國老齡問題全國委員會的建議,國務院決定將每年農曆九月九日的重陽節定爲“中國老人節”,藉助傳統的重陽節,祝願全國老人健康長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於1949年12月規定每年6月1日爲兒童節。

尊老愛幼是我國古代優良的傳統美德,我們要弘揚這優良的傳統。爲新中國的精神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弘揚傳統作文 篇2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正是由於對祖國的深切熱愛,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肩負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祖國的領土寸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佔;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爲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

今天,中國已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繫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爲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少年興則國興,小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爲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爲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弘揚傳統作文 篇3

袖,長歌,善舞。那一抹黛色的身影立於畫上,衣袂飄飄。耳邊縈繞起那千百年的淺唱低吟。

“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孔雀東南飛》中的這句似訴似怨,不經意地讓我對別樣的漢服產生了一種別樣的情愫。

記得一次出門旅遊,一座古城裏,驚喜於專門租賃漢服提供遊客拍照的地方。那精緻的花紋,素雅的配色,那長長的衣袍,長長的衣袖,增添幾番柔情。或是幾處別緻的裝飾,間或一條腰帶,幾個小小的頭飾,雖無華麗耀眼,但那幾朵小花,幾隻蝴蝶,更給端莊內斂的漢服增添了幾分靈動,活潑。讚歎這漢族文化瑰寶——漢服。

不知是不是心裏使然,穿上漢服拍照,大家都沒有了嘟嘴,賣萌,只是靜靜的站在那一棟棟古色古香的建築前,想象着那時人們的生活,端莊優雅,不經意間流露出了漢服的古味古韻。

回家之後,查書知道了漢服分很多種,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可能正是因爲漢服承載了太多中華的傳統文化。穿上她,步子不經意間邁小了,說話不經意變低了許多,心裏滿溢着的是喜愛和自豪。

後來,再翻看這張照片,爸爸媽媽也調笑道,自己調皮的女兒,竟也有了“大家閨秀”風範。那是自然,我出生在漢中,漢家發祥地的女子,理應自帶漢家氣質啊!

漢中的橋北廣場,恰好看到有人在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前拍照。他們穿着漢服,長袖飄飄,寬寬的袖子帶出一種別樣的風情,長長的衣襬拖之身後,雍容華貴。路人見了,紛紛駐足,領略漢服所特有的華貴,婉約,柔情。不知他們只是爲了好看,還是明白漢服對中國人的意義。無關重要,重要的是,像我一樣的人們,知道了漢服,認識了漢服,接納了漢服。

在以前,人們總是以漢服不方便爲由,漸漸疏遠了漢服,,只知中國的旗袍,卻不知我們是漢人,書寫的是漢字,所講的是漢語,以及我們的民族服飾是漢服。可現在,不一樣了,我們知道了她,愛上了她。雖然我僅僅穿過一次,但我知道,那份獨留在我心間的漢服古韻,在慢慢氤氳……

其實在之前,除了從電影電視上看到明星衣着漢服,更多的是對現在的人只知時尚,卻不知中華傳統文化的報道。20xx年春晚,一個節目中是56個民族都穿着自己民族的傳統服飾,而漢族卻只是穿着改良的旗袍,網上紛紛發帖,譴責“一國之芳兮,一國之殤”。更有甚者,竟把我們的漢服認作和服。在看到這個消息時,我羞愧不已,可能在我們心底中,漢服只是一種用於觀賞的服裝,而不知,漢服纔是我們漢人的民族服裝。只知它的製作精美,而不知,它是我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中華文化的傳承,我相信,傳統文化已經慢慢滲透到了我們的生活中,中華文化已經縈繞在我們周圍……

“世人皆迷畫中仙,無人憐愛世間魁”。或許,所執着的,是那江南雨巷,古鎮長街,身着漢服,十里紅妝的漢服古韻。

弘揚傳統作文 篇4

“湘君府”是我們那新開的一個餐館之所以對它印象深刻,不僅是因爲它氣勢磅礴的名字,不僅是因爲它那充滿古典風韻的裝修,更是因爲它門口的那一面藍色大旗,大大的帥字透着幾分豪邁的氣概

你一定會覺得奇怪,好好的一個餐館幹嗎將做“湘軍 府”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我們這兒有個曾國藩故居,最近被吵的沸沸揚揚爲了順應潮流,不就辦了這樣一個餐館與其說是順應潮流,還不如是給那些“感受曾國藩精神”的官員們一個喝酒作樂的地方

上次,爸爸請同學去那裏吃飯,便把我也給一路帶過去了,我發現了許多關於湘軍成員的簡介和曾國藩的語錄而那些過往的人們卻沒有一個爲其駐足仔細閱讀的,他們或是夾着公文包,或是拿着手機,或是昂首挺胸,趾高氣揚,或是小心翼翼,緊隨其後,各自走進

包廂里根本沒注意到牆上還掛着東西

弘揚傳統作文 篇5

前年過年,外公家裏人大團聚,那時我才4年級。我們一家子到了,16歲的小表姨立刻走出來迎接我們:“外甥女好,表姨父表姨母好,表姐表姐夫好!好久不見,好想你們啊。”她過來抱抱我,把我牽了進去。吃飯時間差不多到了,菜其實早已上齊,但小表姨說菜剛剛上完。媽媽對我微微笑了一下,我讀懂了,想:她人真好,爲了不讓我們覺得內疚,說了善意的謊言。我爲了調整一下氣氛,回了一句:“真的嗎,那太好了!我們趕緊進去吃吧,別耽誤大家時間啊。”

我剛坐下就抓起筷子去夾菜,大家也開吃了。可小表姨還坐在那,我問她爲什麼不吃,她說年齡最大的人還沒動筷子,她也不可以動。過了一會兒,年齡最大的人也開吃了,可她的碗裏依然沒有菜。我又問她爲什麼,小表姨說,在別人夾菜時,是不能轉轉盤的,要看過了所有人,有沒有夾菜,再判斷該不該夾。“這麼多人,你看過以後,即使開始沒人夾,你看人會耗掉一些時間,不就又有人夾了嗎?這樣很難吃到菜,你不餓嗎?”我對她說。小表姨搖了搖頭:“聽過‘集體的利益高於個人利益’這句話嗎?”我很感動,頓時覺得小表姨多麼值得我學習。

對呀,“集體的利益高於個人利益”我覺得這句話頗有道理。舉個例子來說吧。清朝皇帝腐敗無能的統治,讓老百姓沒得過好日子。清朝時代的全體中國人是集體,老百姓們就是個人。如果集體不好,個人也不會好;如果集體沒有利益,個人也不會有利益。家就是個集體,想要維護家的利益,就要從最基本的開始做:做個有教養的人。

在家裏就該有個樣,素質是從小養成的。小時候不學好,養成不良的習慣,長大怎麼能成爲良好公民,更別說有教養的人了。當別人說你沒家教,你就要好好反省自己了,從你人品上,行爲上思考有什麼不對。別人一旦這麼講,那你不管學習好,對集體多麼熱情,那都沒用了。做有教養的人,是人必須做到的事。如果沒有做到,好聽點講,你沒家教,難聽點講,你就不配做懂道理的中國人。中國人是有傳統美德的,不懂中華美德相當於不懂道理,因爲中華美德是從生活中該怎麼做人的道理中提取精華,加深含義而產生的。在懂得中華美德的情況下,光懂得中華美德不夠,要把中華美德發揚光大,就像小表姨教我道理一樣。

有家教就是懂道理,懂道理就是懂美德。讓我們從小開始,做一個有教養的人,才能“弘揚傳統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啊!

弘揚傳統作文 篇6

中華文化是我們老祖宗流傳了幾千年下來的文化,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傳統美德。隨着現在社會的不斷髮展和進步,人們漸漸的開始將他忘卻了。。。。。。

在說傳統文化之前不得不提到一本著作《論語》。《論語》是儒家的經典之一,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以及教育原則等。最早接觸到《論語》是在小學四年級,那時候,我們班主任要求我們每天朗誦和背這本書。一開始我們只知道一個勁兒的死背,後來慢慢地,背熟了之後,自然而然的就理解了。這本書教會了我如何做人,做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人。

《論語》的核心就在於:仁,這是一種道德觀念,以“愛人”每本;禮,“不以禮,無以立”,“禮”規定了每個社會角色在社會生活各方面的權利,義務和行爲規範;功用,“禮之用和爲貴,先王之道斯爲美”禮能夠創造和諧,禮能明示行爲規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禮有文飾作用“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孝,孝爲仁之本,孝順父母是沒個子女應盡的本分;悌,順從尊長,尊敬尊長;忠,爲人君臣,必定要忠直一心;信,做人不能不講信用“人而有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義,對朋友,要深明大義“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廉,爲官者,必要心正心淨,以不貪爲首要;恥,做人要知道恥辱,知恥才能改過。。。。。。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個大字,是人最基本要做到的。

說到這兒,一定就要說一說,我們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的創始人。一生以仁爲本。創造了,影響深遠的儒家文化。

儒家的思想內涵豐富複雜,封建的皇權發展出理論和思想。

弘揚傳統文化是每一箇中國人應盡的本分,當然,每一箇中國人都不能忘記中華的古文化。“弘揚傳統文化,幸福伴隨成長”

標籤:弘揚 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