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中國傳統文化的作文200字(精選11篇)

導語:中國傳統文化是反映民族風貌的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華傳統文化有書法,對聯,燈謎,詩歌,民族音樂,民族舞蹈……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作文200字(精選11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國傳統文化的作文1

重陽節是我國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一。

重陽節是在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古有王維的詩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對重陽節習俗的詮釋。在重陽節這一天,人們有登高、賞菊、插茱萸的習俗。傳說在重陽節,家裏有災難,需要登高,才能躲過災難。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傳統文化—重陽節,你像老人的一塊寶,像一個珍貴的紀念。我愛多姿多彩的重陽節,愛它的美麗,愛它豐富的習俗,愛它尊敬老人的精神!

中國傳統文化的作文2

中國傳統文化可多啦!有京戲,有賽龍舟,有寫對聯,有下象棋,有放鞭炮……我覺得最精彩的就是賽龍舟了。

一到端午節,河邊就熱鬧起來了,那是大家都來看賽龍舟了!一個龍舟隊由十多個人組成,中間十個人負責划槳,他們一個個都很強壯;船頭上的那個人,是這艘船的總指揮;站在船尾的人,則拼命地吹着號,不停給大家加油!

比賽開始了。鑼鼓震天響,大家都使出吃奶的力氣奮力向前劃。船頭的總指揮有節奏地上下揮舞着紅旗,龍舟一個勁地向前衝去,乘風破浪,你追我趕。觀衆們都屏氣凝神,緊張得說不出話來。

伴隨着一聲歡呼聲,黃隊第一個衝過了終點,他們贏得了勝利,人羣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同學們,賽龍舟很精彩吧!

中國傳統文化的作文3

中國有許多傳統文化,比如:中秋節吃月餅,端午節吃糉子,元宵節吃湯圓······在這些當中我最喜歡端午節的傳統文化。

記得端午節那一天,媽媽買了一大袋糉子,有豆沙餡的,有牛肉餡的,還有蛋黃餡的······我問媽媽:“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呢?”媽媽笑着說:“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媽媽告訴我,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浪漫主義詩人。

當時,秦國入侵楚國,屈原悲憤之下跳江自殺了。人們爲了讓屈原的屍體不被魚吃掉,就包好糉子丟進水裏讓魚吃糉子,魚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媽媽說:“除了吃糉子,端午節還有賽龍舟的習俗。”屈原跳江的時候,人們爲了救他,就爭先恐後地划龍舟,一艘艘龍舟你追我趕地到處搜救屈原。後來,有些地方過端午節就用賽龍舟來紀念屈原。

我喜歡端午節的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的作文4

我們國家是一個有五千年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在這些年中也流傳下來許多傳統文化,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元宵節了。

在元宵節,每家每戶都會掛上大紅燈籠,看起來喜氣洋洋的,特別有節日的氛圍。

元宵節最重要的就是吃元宵了,我們會從街上買來各種味道的湯圓,有芝麻餡的花生餡的,還有山楂餡的.,各種美味的湯圓煮在鍋裏,盛出來端在桌上,大家一起吃,意味着一家人在新的一年總是會團團圓圓。

除此以外,美到了元宵節的晚上,大家都會出來到街上看放煙火,五顏六色的煙火把漆黑的夜空照得美麗無比,我們在這種節日的氛圍下總是會覺得特別的幸福。

這就是元宵節所體現出來的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的作文5

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一項中國傳統文化——剪紙。剪紙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兩種:剪刀剪和刀剪。剪刀剪是藉助於剪刀,剪完後再把幾張剪紙粘貼起來,最後再用鋒利的剪刀對圖案進行加工。刀剪則是先把紙張折成數疊,放在由灰和動物脂肪組成的鬆軟的混合體上,然後用小刀慢慢刻劃。剪紙可以剪出各種樣式,有人、有小狗還有字……

媽媽對我說過,有個老奶奶剪了一條几十米長的龍;讓人想不到的是,有的人還能剪出一個故事。我想:咱中國人真了不起,能剪出這麼多樣式的剪紙。咱們中國人都喜歡剪紙、都熱愛剪紙,剪出來也非常好看。

你作爲一箇中國人,是不是很自豪?

中國傳統文化的作文6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對聯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始於五代,盛於明清,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對聯的種類有很多,如用於春節的春聯,用於祝壽的壽聯,張貼在名勝古蹟的名勝聯以及好玩的趣巧聯等。

對聯還可以對於別人進行諷刺,還可以表達感想等。比如北宋呂蒙正的這副對聯,上聯是“二三四五”,下聯是“六七八九”,橫批“南北”,表達的意思是缺衣(一)少食(十),沒有“東西”。

對聯還可以用來勵志,比如: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對聯要求對仗工整、押韻意近。對聯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結晶。

中國傳統文化的作文7

媽媽告訴我說:“春節又叫新年,還說過節要準備一些年貨。”所以我就跟媽媽去超市買了年貨。

到了超市,那裏人來人往,人山人海,我們買的有紅紙、窗花、肉餡、糖……

我一回到家就拿一張紅色的紙,把這張紙剪成三張小長方形,然後拿來毛筆,在紙上寫了:“春夏秋冬行好運,東南西北遇貴人,萬事如意。”寫好後,我把春聯貼在大門上,姐姐在門上也掛上了燈籠,頓時院子裏充滿了喜氣。

我們一家人在忙碌中感受到了春節帶給了我們的喜悅、美好和幸福。我很喜歡過年的氣氛。

中國傳統文化的作文8

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有剪紙、貼對聯、戲劇、國畫,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剪紙。

每到年底,人們總是剪一些福字,還有喜字表示慶賀。剪紙的內容包含着濃濃的生活氣息,比如花草樹木、魚蟲鳥獸。剪紙刻着很多精美的圖案,比如(天女下凡)。有一次,我奶奶費了很大的功夫,剪了一個很大的福字,上面有很多小星星,我一看驚呆了。那麼好看的福字,真令我驚訝啊!我把它掛在牆上,那是多麼的好看啊!這表示着我們一家人都有福氣。多麼好看的福字呀!你們過年有什麼喜慶的事,也來展示一下吧。

中國傳統文化的作文9

過年是每一個小孩子最盼望的,因爲可以一家人團圓,可以放鞭炮,還有壓歲錢:多麼開心啊!可是同學們,你們知道過年的來歷嗎?

傳說在很早以前,有一種叫“年”的怪物。它很兇,常常來吃東西,只要是牛、羊、豬被它見到都要遭殃,“年”獸會把它們都吃了。

人們爲了不讓“年”獸破壞這些,於是外出的人都要回來保護家園。就有過年一家團圓的習俗。還有貼對聯、貼福字、放鞭炮,都會嚇走年獸。於是過年的風俗就流傳下來了。

我喜歡過年,喜歡這種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的作文10

舞獅是叫“舞獅子”、“獅燈”、“獅子舞”,是我國傳統文化形式之一。

舞獅歷史久遠,是在差不多兩千年前出現的。因爲獅子是中國人心目中的瑞獸,象徵着吉祥如意,所以人們用各種材料紮成獅子,在年節和喜慶活動中表演,寄託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願。這就是舞獅的由來。

後來,經過不斷改進和發展,舞獅越來壏多樣,傳播到大江南北,最終成爲中華民族的一門獨特藝術

舞獅還隨着中國人移居海外而走向世界,成爲各國人民喜聞樂見的表演活動。

中國傳統文化的作文11

今天我給大家講的是剪紙:剪紙的種類有很多,有的拿着書,看上去很有學問,還有的是,一隻鳳凰,在鮮豔的牡丹上站着……等。

剪紙不是用機器做的,而是透過人們發揮想象了,所剪出來的,每一個剪紙,都非常精美、漂亮。每一張、每一步,都非常仔細,非常用心,非常用功。

自從我知道了剪紙是中華傳統文化時,不由自主的想剪紙了,我拿出彩紙、剪刀、鉛筆,就開始做,我先拿出紅色的彩紙,再用筆畫了一朵花,最後用剪刀剪了起來,卻沒剪好,於是接着再剪,這次,有點像了。

剪紙真好玩!我喜愛剪紙。

標籤: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