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精選】弘揚傳統作文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弘揚傳統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弘揚傳統作文5篇

弘揚傳統作文 篇1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歷經幾千年依舊長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與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復興,纔有完整意義上的民族偉大復興。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靈魂,也是民族的價值觀,更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傳統社會的美德教育往往最初從親緣關係開始,靠的是世世代代傳承下來。

中華美德這一方面我們都可以做到。首先最重要的是講禮貌。禮貌彰顯着我們的魅力。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禮貌就是尊重與文明的具體表現,是人際交往的最起碼的要求。禮貌,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種規範,是人們在日常交往中應當共同遵守的道德準則。禮貌反映了我們自身的素質,展示了我們的風采。《晏子春秋》中就有這樣一句話:“凡人之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禮也。”我們講文明、有禮貌,包含着對他人的尊重、寬容、謙讓、與人爲善等良好的品質。這些優良品質是友好交往的道德基礎。如果對人不禮貌,就會對人造成傷害,妨礙我們與人交往。在待人處事過程中,每個人都有以禮相待的需要,禮貌在滿足這種需要的同時,更滿足了人的自尊。

同樣我們還要注意禮儀。禮儀是一門學問,有特定的要求。孔子就曾說過:“不學禮,無以立。”在家庭、學校和各類公共場所,禮儀無處不在。就個人禮儀來說,表現在舉止文明、動作優雅、姿勢瀟灑手勢得當、表情自然、行爲檢點、儀表端莊、着裝得體、講究衛生等許多方面。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學校集體活動中、社會交往活動中,都有相應的禮儀要求。如果我們不講禮儀,就可能傷害別人,使自己難堪,甚至無法適應現代社會。自覺做到講禮儀,不僅關係我們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關係到周圍的人,關係到我們的集體,甚至關係到我們民族和國家的形象。

我們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自古以來就一直強調“爲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西方同樣也有着“禮節是通行四方的推薦書”類似的諺語。禮貌與禮儀,是個人素養最直接的外觀形式,也是交往的最前沿。做到言談舉止彬彬有有禮,是我們贏得別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條件之一。

弘揚中華美德離我們並不遙遠,我們要從小做起,成爲社會建設的骨幹,因此我們必須有健康的價值觀念,樹立健康的社會美德。讓我們一起爭做最美時代少年吧!

弘揚傳統作文 篇2

我們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這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充斥着一朵朵閃爍着光輝個人形象的浪花,幾經輾轉,流傳至今,匯聚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精誠所至,金石爲開”相信這句名言已婦孺皆知,但當今社會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做到,列夫托爾斯泰曾說過“人生並非遊戲,因此我們沒有權利隨意放棄它”成功的人並不一定他是個十分聰明的人,但他一定是個堅持,持之以恆的人,人們往往看見成功者表面的光鮮靚麗,卻總是忽略了他背後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趁老師不在屋,偷偷溜出去玩兒。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河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道:“老婆婆,您磨鐵杵幹什麼呀?”老婆婆答道:“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麼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麼?”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了自己,心生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終於成爲有名的大詩人。

我們青少年作爲祖國的接班人,時代的接力棒將由我們焊接,中華美德更需要我們弘揚。出門在外,我們要謙遜禮讓,回到家中,我們更要孝敬父母,同學之間,要互幫互助,師生之間,要互相尊重。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弘揚我中華的傳統美德,做我中華的`最美少年!

弘揚傳統作文 篇3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至今,從現代追溯五千年的歷史。傳統文化顧名思義,就是從古代一直流傳至今的文化,這些文化都是古人,我們的失人,從他們身上演變而來的。比如,屈原是清明節的代表,屈原如果穿越到現在,絕對會是一位偉大烈士,供在中國最大的烈士陵園。

由於屈老的堅貞不屈,爲國爲民,不畏強權,誓死不做賣國的,寧可跳入江中犧牲自己的性命,也不會爲了一點小利益,而出賣國家出賣自己的人格,不會踐踏自己的尊嚴。

屈原死後,他的後人們爲了紀念他,雖然他一直活在人們的心中,但是現實中還是需要表示一下的,他們在屈原自殺的江中划着小船,撒着用葉子包着的米團,人們覺得這樣魚蝦就會吃這些米團,而不會吃屈原的軀體了。由此在江中划船變成了賽龍舟,撒米團演變成了現在家家吃的糉子,而在那一天人們把那一天定位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之士的紀念日,每年的4月4日就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我們叫它“清明節”。

例如這樣事例還有很多,很多人肯定都不明白,在除夕春節爲什麼要放鞭炮,讓我來告訴你爲什麼。

相傳每年有一天,有個叫“年獸”來擾亂居民的安全,出居民糧食,毀他們的房子,弄的他們人心惶惶。可是看年獸那麼兇惡高大,他們卻又不敢與之抗衡,終於有一天他們發現年獸怕響聲,於是家家戶戶都在年獸來的那天放起了鞭炮。年獸聽見這些鞭炮響聲,嚇得落荒而逃,人們終於又回到了平靜的生活。那天就成了除夕春節,就是這麼來的,家家戶戶都要過年,給紅包,這樣才吉利,說這一年都會富富貴貴,平安無事。

這些都是我們中華的傳統文化,我們中午的傳統文化節,所以源遠流長,就說明我例舉的僅僅是個皮毛,還有好多好多的傳統文化是我們所不知道的,就是有了這些傳統文化我們纔會多姿多彩,這傳統文化代表了我國古代到今天,人民的智慧結晶。

就是靠的這些傳統文化,而就是這些傳統文化是別的國家,甚至別的星球所沒有的,它們是我國獨一無二的,是智慧,是

結晶,是成果,所以它們會源遠流長。

中華傳統文化又是博大精深的,你想模仿想複製那是遠遠不可能的。如果是簡簡單單的,有何是堪稱“傳統”這兩個字,就算再給你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它只會越來越神祕,你永遠知道的不是它的皮毛,其精髓不是精深,而是很精深,非常的精深。

所以我說中華傳統文化是源遠流長,是博大精深,是獨一無二的。

弘揚傳統作文 篇4

三月份是學習雷鋒月。在這個月裏,老師爲我們講了好多好多關於雷鋒叔叔平凡而又偉大的事蹟,讓我深受感動。

作爲一名小學生,雖然我們不能像雷鋒叔叔那樣成爲全國人民的榜樣。但我們一定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追尋雷鋒的足跡。

那是一個星期天的早晨,我的爸爸媽媽一大早就下地幹活了,只有我一的人在家裏,起牀後,我看到房間裏的被子沒有疊,飯碗也沒洗,地上的垃圾也沒有打掃,一片亂七八糟。

我剛想發脾氣抱怨幾句,突然雷鋒叔叔的事蹟精神閃現在我的面前,好像對我說:“趕快行動吧,多幫家長做一些家務,爲家長分擔一點家庭負擔,讓他們回家後休息休息。”就在我把活快乾完時,父母回來了,一看我把家收拾的折磨乾淨,高興的說:“孩子,你長大了。”

我要努力做一名知恩、感恩、報恩的孩子,以雷鋒叔叔爲榜樣,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努力學習、刻苦多練,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座椅的無愧於祖國、無愧於人民的好少年。

弘揚傳統作文 篇5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也是一個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中華民族在自己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代代傳承的美德。這種美德具體表現爲熱愛祖國、勤奮節儉、尊師重教、團結友愛、尊老愛幼、禮貌待人等等。作爲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要繼續傳承這一優良傳統,立志報效祖國,爭做一名文明的小學生。

同學們還記得諾貝爾獲得者楊振寧博士嗎?他在少年時,由於他的數學特別棒,父親說要給他找個老師,他覺得一定會給他找個數學家或物理學家,結果父親給他找了個國學老師。這位國學老師給他講了一個暑假,使他眼界大開。後來他多次回憶,說那一個暑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對他的薰陶,影響了他的一生。而今天,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與中華傳統美德不和諧的一面。從一些資料上可以看到,在國外的公共場所,大聲喧譁、不遵守公共秩序的很多是中國人。東南亞很多地方用中文提示,不要大聲喧譁,不要隨地吐痰,只有中文,沒有英文和日文。這實在是一種恥辱。在國外,很少有人會闖紅燈,而在我國這種現象每天都會出現;在德國,連醉酒的人都會去找垃圾箱,而我們的大街小巷垃圾隨處可見。

同學們快快行動起來吧,讓我們一起來爭做文明的小學生。在校園裏,自覺地彎腰揀起腳邊的紙屑;走在教學樓裏,主動地向迎面走來的老師問好;步行在大街上,認真遵守交通法規,與文明通行,坐在公共汽車上,真誠地爲身邊的老人讓座。其實“文明”並不遙遠,它時刻圍繞在我們身邊。如果你還沒有做到,就從現在開始。在家爭做孝敬父母的好兒女;來到學校爭做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真真正正做一名合格文明的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