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關於中秋傳統的作文7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中秋傳統的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中秋傳統的作文7篇

中秋傳統的作文 篇1

客家習俗

客家人過中秋吃月餅、賞月等習俗與全國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稱八月節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圓月升起時,客家的人們早早便在庭院、樓臺,或屋前的禾坪對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擺出月餅、花生、柚子等果品,準備“敬月光”活動。

拜 過月後,一家大小在外面賞月、吃東西。賞月是大人們的事,小孩子一般不會端端正正的坐在那裏賞月,而是在皎潔的月色下追逐嬉戲,此時是他們的天堂。而吃東 西則是有些講究的。家長往往先讓大家吃這些祭過月神的祭品。在華夏祭祀文化中,有這樣的傳統,就是在神主享用後,祭者常常會把祭品分吃掉,這樣整個祭祀禮 儀結束。我們分吃過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賜福,一方面履行了傳統的祭祀文化。梅縣人的說法是,吃了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氣的,吃了會更吉利。

在梅州,除了月餅這個傳統的、帶有普遍意義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食品,品種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義的。“像剖柚子叫‘殺柚’,帶有驅邪的意思在裏面。也有說剝柚子皮是‘剝鬼皮’,寄寓了驅邪消災的願望。”

客家地區的月餅,除普通月餅外,有“五仁月餅”,還有一種用糯米粉加糖壓制成大小不一的圓形糕。雖社會經濟不斷進步,但客家人始終繼承傳統飲食文化又在發展民間飲食文化,而中原遺風始終不變。

中秋傳統的作文 篇2

在中國傳統節日中,有人喜歡熱鬧的春節,有人喜歡登高的重陽節,在我心中,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中秋節了。

中秋節那天,我和爸爸媽媽騎單車去順風山公園賞月,我們一邊騎單車一邊想起與中秋有關的傳說故事。故事是這樣的,以前嫦娥吃了不死藥後變得輕飄飄的,飄到了離人間最近的月球上。爲了紀念她,人們把這一天定爲中秋節,也有了賞月、吃月餅的活動,希望透過這種方式能夠再次看到嫦娥。

不一會兒,我們騎進了樹林中,看到許多小昆蟲在爬動着。很快,我們穿過樹林,騎到湖邊,看見了美麗的水景。我們趕緊找到一個空曠的地方,坐在石凳上,開始賞月。我擡頭仰望夜空,驚訝地對爸爸媽媽說:“月亮好圓啊,嫦娥姐姐應該在裏面招呼客人吧。”他們都微笑的點了點頭,把我緊緊地抱在懷裏。

我最喜歡的節日是中秋節,這次我沒帶月餅,下一次,我想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

中秋傳統的作文 篇3

山東省有些地區,中秋之夜有拋帕招親的習俗。

是夜,於廣場中搭一彩臺,佈置成月宮景狀,並設玉兔、桂樹等。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在歡慶歌舞之後,姑娘們將一些繡着不同花色的手帕向臺下拋去。如有觀衆接得的手帕與“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臺領獎。有些未婚的`小夥子在交還手帕時,若受“嫦娥”喜歡,則可以戒指相贈。

此後,雙方可以交友往來,情投者便喜結良緣。

中秋傳統的作文 篇4

中國是一個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在這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中,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重陽節、元宵節……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中秋節。

中秋節是由於八月十五這一天居秋季之半,所以叫中秋節,又因爲十五的月亮正圓,民間俗稱團圓節。“團圓節”,真有趣的名字,沒想到中秋節還有個這麼好的名字!

中秋節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如: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折桂.朱元璋與月餅起義等。這些故事生動有趣,你也來讀一讀吧!爲了慶祝中秋節還有很多詩人寫了關於中秋節的詩歌呢!《中秋》.水調歌頭》.《中秋月 》.《太常引》.《八月十五夜玩月》等。這些都是詩人們在中秋寫的詩。

在中秋節有許多習俗:吃月餅.賞月.走月亮.放天燈......它們都是中秋節的習俗。

每年的中秋節,我們一家都會回奶奶家。每年這時,大爺一家,二爺一家也都會回到奶奶家,一家人團團圓圓、說說笑笑。哈哈,要不怎麼叫團圓節呢!這時候奶奶會做許許多多的好吃的,當然最主要還是吃月餅。吃完飯後我們就下樓去賞月。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是個美好的節日。

中秋傳統的作文 篇5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爲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爲四季,每季又分爲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對啦,今天就是中秋節。我和媽媽還有姐姐去做飯,爸爸負責去買月餅。我們分好了工,開始工作啦。

媽媽今天做的菜可豐富了,有餃子、小米粥、西紅柿雞蛋湯、餅乾、魚、土豆絲和小圓餅,這次可以讓我們大飽口福啦!晚上快到啦,爸爸買回來了好多月餅,有果仁、綠豆、桂花、伍仁、豆沙、火腿、黑芝麻、蛋黃月餅等……。看起來就好好吃,尤其是伍仁月餅特別好吃。月亮快出來啦,我們看着又大又圓的月亮露出來,好像覺得他在給我們躲貓貓一樣。真有趣!我們吃完了飯,消化了以後就坐在外面的亭子裏,邊吃月餅,邊看月亮。真有趣。我看到別的同學在玩,我和爸爸說了一聲就去了。我們玩到了11點,就趕緊和媽媽、爸爸、姐姐回去了。我和她們依依不捨的告別,就回家了。祝在遠方的人,一家團圓,開開心心。我真希望每天像中秋一樣,家庭和睦!

中秋傳統的作文 篇6

1、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

《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爲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2、吃月餅。

我國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爲天下人們的心願,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中秋傳統的作文 篇7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公爵,今夕是何年。”每每聽到蘇軾的《水調歌頭》時,我都認爲中秋節要到了,現在竟然真的就是中秋節了。

中秋節,是指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人們都會選擇和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爲了慶祝這個節日,各地都有習俗,人們會擺上香案,祈求平安,吃月餅祈求團圓等。

中秋的來歷有很多種,其中有兩種說法比較流行:

第一種;由古代祭月慢慢演變而來,我國古代曆法,把每個季節分爲三個月,分別是孟月、仲月、季月,而農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被稱爲“仲秋”,而且農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稱爲“中秋”。先開始這一天被定爲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日,慢慢的演變稱爲“中秋節”。

第二種;嫦娥奔月的故事演變而來,這個我們最熟悉了,先是後裔射掉了多餘的九個太陽,然後上天賞賜他一個成仙的藥,他不捨得自己的妻子(嫦娥),把藥交給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這天嫦娥吃了仙藥,然後奔月亮去了,後裔對嫦娥十分思念,所以每年這一天,都會在園子裏擺上嫦娥最愛吃的東西,後來演變成習俗,也有說人們聽說嫦娥成仙之後,紛紛在月下設香案,向成仙的嫦娥祈求平安,之後,年年如此,代代相傳,就演變成了節日,由於這天時值中秋,所以,人們稱“中秋節”。

無論是那感人的嫦娥奔月,還是那莊嚴的祭月習俗,中秋節在人們的眼中是閤家團圓,國泰民安的象徵,這一天即使是在海外的遊子也會趕回家中,與家人共度中秋,即使再忙,也會寫一封信,打個電話,與家人拉拉家常,或者望着那一輪金黃的月亮,將思念帶到家鄉。

中秋之夜,圓滿的月亮,團圓的家人,坐在院子裏,享用着象徵幸福團圓的月餅,欣賞着宛若玉盤的圓月,沐浴着如銀的月光,交談着暖心的家常話,迴盪着一家人的歡聲笑語,那將是怎樣的一種溫馨與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