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關於寫傳統作文合集9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寫傳統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寫傳統作文合集9篇

寫傳統作文 篇1

上午,秋高氣爽,我們快樂牛牛小隊舉行了第二次小隊活動,跟着課本,來到了河坊街和吳山廣場,尋找中國的傳統文化。

走進河坊街不久,我們就看到一家店門口有個招牌,上面畫着一條卡通的龍,還寫着大大的“龍鬚糖”三個字,有個叔叔在裏面忙着做着什麼,一個阿姨招呼我們上去看看。我們往前湊上去看,叔叔面前的櫃檯上放着一盆花生芝麻和白糖的餡料,只見他從抽屜裏拿出一把像細細白白的毛線一樣的東西,從盆裏舀上一勺餡料,放在“毛線”裏,然後把它們捲成四四方方的“棉被卷”,放到邊上的盒子裏,很快盒子裏就有了十牀小“棉被”。這就是龍鬚糖嗎?味道不明白怎樣樣?這時候,邊上的阿姨說:“小朋友,買點龍鬚糖吧!”

看我們大家都很有興趣,媽媽就掏出錢給我們買了一盒。新出爐的龍鬚糖歸我們了!大家每人拿了一個就開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我迫不及待地把一整塊龍鬚糖塞進嘴巴,一半的糖露在了外面,嘴裏的糖一下子就化了,好粘啊,邊上的小朋友就笑話我,“看看盧知鑑,像不像長了龍鬚啊!”“你吃這麼快,怎樣能嚐出味道,日記怎樣寫啊?”我趕緊把露在外面的糖咬了下來,一口一口地慢慢吃,甜絲絲的,糖裏裹着的花生、芝麻香噴噴的,十分美味。我吃完一塊,舔舔嘴巴,呀,下巴上還真留着一條“鬍鬚”呢!我讓媽媽幫我拍了一張“鬍鬚”照,然後又伸手抓了一塊龍鬚糖開始吃,邊吃還邊看盒子上的介紹,原先龍鬚糖已經至少有500年的歷史了,龍鬚是從麥芽糖裏抽煉出來的纖幼銀絲精製出來的,它的名字還是明朝正德皇帝給取的呢。

吃完了龍鬚糖,我們去了方回春堂,參觀了這家始創於1649年、364歲的中藥老店;然後看了神奇的吹玻璃、有意思的拉大片、捏糖人,還品嚐了糖蝴蝶和杭州有名的定勝糕,體驗了抖空竹這項民間活動,最後還去參館了朱炳仁銅雕館,見識了不可思議的銅雕藝術。

一個上午很快就過去了,我們的探尋傳統文化之旅結束了,大家意猶未盡地離開了吳山廣場。

寫傳統作文 篇2

剪紙,是我國民間文化藝術瑰寶之一。爸爸有一套剪紙的十二生肖,爸爸小心地珍藏着。

世人剪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有膽小的老鼠,強壯的牛,兇猛的老虎,可愛的白兔,威武的龍……聰明的猴,雄壯的公雞,淘氣的狗,肥胖的豬。看着這些剪紙,有的地方細如春蠶吐絲,有些地方粗如大筆揮抹,它體現了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它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智慧展示,是民間傳統文化藝術的結晶。我喜歡你剪紙!

寫傳統作文 篇3

在各種各樣的節日裏,我最喜歡春節。

今年的大年初一,我們小區裏熱熱鬧鬧的,家家戶戶都忙忙碌碌的:有的貼倒“福”,有的在準備喜氣洋洋的年夜大餐,小孩子穿着新衣,拿着壓歲錢,高高興興地跑到小區公園裏玩去了……

晚上,我們一家人帶着煙花爆竹下了樓,這時候的小區已經熱鬧非凡,幾乎家家戶戶都出來放鞭炮了。我堵起耳朵,看着爸爸放響了地一掛鞭炮後,也趕緊從一堆煙花中那了一個我最喜歡的煙花:小星星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地上,做了個手勢讓爸爸來點火,然後我跑到遠一點的地方,爸爸用打火機點燃了導火線,兩三秒後煙花就“嗖”地一聲飛天了,在漆黑的夜幕上亮起了紅色的一點,“呯”的一聲,那一點又綻放開來,成了一朵色彩絢麗的菊花,當菊花的顏色漸漸消失是,隨着“噼裏啪啦”的聲音在菊花後面亮出了星星一般的火星,接着第二朵,第三朵…..除夕晚上的夜空被這些美麗的煙火裝扮得無比漂亮。12點時,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更是此起彼伏,新的一年在鞭炮聲中轉來了。

這個春節,我過得真開心。

寫傳統作文 篇4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有很多,比如:過年放鞭炮,重陽節登高等。

我們中國人最爲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對,是新年。

過新年的時候大家都要貼對聯、貼福字,還要倒着貼,意思是幸福來到了我們身邊。新年吃餃子。餃子是“交子”的意思,是舊年向新一年的過渡和交替。古人以前還會包一個錢幣在餃子裏面,誰第一個吃到錢餃,誰就會在新一年中有福氣,可現代人覺得錢幣太不衛生了,就改爲包糖了……

過新年爲什麼要放鞭炮呢?原來在很久很多久以前有一隻年獸每到過年就來吃人了,一次能吃一村子的人呢!大家可怕它了!有一年,年獸又來吃人了,大家都跑到崑崙山。這時一位年邁的老人卻拿來紅紙做春聯,拿來稻草做鞭炮,還拿來蠟燭做燈籠,年獸一看見這些東西嚇得魂飛魄散。從此,年獸再也不敢到人間來了,但人們怕它再來人間吃人,便在大年初一放鞭炮。

寫傳統作文 篇5

中國有許多的傳統節日:有表示孝順的拗九節、團圓的中秋節、還有表示新年新希望的春節。我最喜歡的節日是是春節,每當春節來臨,可以穿新衣服,拿許許多多的壓歲錢,還可以吃喝玩樂。

關於過年,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古時候,有叫“年”的獸,它非常兇猛、殘暴,經常吃人,殘害生靈。在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兇猛的“年”來到一個窮困的村莊,看見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正想衝過去吃兩個牧童。正在這時“年”聽到啪啪的鞭聲,嚇得驚心肉跳,狼狽地逃走了。可是,它餓得慌,於是又竄到另一個村莊,它又看見一個人在曬衣服,正想衝過去吃那個人。那人穿着一件大紅衣裳,眼睛被紅色刺得眼花繚亂。夾着尾巴溜了中國傳統節日作文400字中國傳統節日作文400字。人們這下明白了“年”有怕響,怕光,怕紅的弱點,就想到許多抵禦它的方法,於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

過年時,媽媽都要做一桌子的菜。但有一些菜必不可少,有代表團圓喜慶的餃子,有代表一年比一年高的年糕,有代表年年有餘的魚……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圍在一起吃。吃過晚飯,來到公園放鞭炮、煙花,玩得不亦樂乎,然後,回家看春節聯歡晚會。看完聯歡晚會,給長輩拜年收紅包,這纔是最高潮

中國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它帶給我們快樂和幸福,我們要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寫傳統作文 篇6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冰糖葫蘆,有古老的中國書法,有精美的剪紙,還有熱鬧的舞龍獅……我最喜歡的是中國古代的茶文化。

你知道茶的歷史嗎?茶最早是被人們當作食物應用的。尤其是在物資匱乏的原始社會,茶更是一種充飢之物。後來隨着人類文明的發展,飲茶也逐漸成爲一種風俗,甚至在一些地區形成了飲茶文化。茶葉被食用之後,其藥用功效逐漸被人們發現和認識,茶葉隨之轉化爲養生、治病的良方。人們在飲茶和把茶作爲藥物使用的過程中,逐漸發現茶的藥性很弱,但是具有一定的興奮作用,因此茶開始轉化爲飲料,直到漢代,飲茶才成爲一種新的潮流,滲透於社會的各個階層。三國以前是茶文化的啓蒙,晉代南北朝是茶文化的萌芽時期,唐代是茶文化的繁盛時期,宋代是茶文化的興盛期,遼金元時期是茶文化的'返璞期,明清是茶文化的普及期,現代是茶文化的發展期。

中國茶有紅、綠、青、黃、黑、白六大類兩千個花色品種。不同的茶有不同的來歷,也有不同的文化,只要你細細體會,多多查閱就能得到更多的中國古老茶文化的知識。

寫傳統作文 篇7

上週末,我去拜訪了一位舞麒麟的文化傳承人。

走進樸素的小院,樹影婆娑,草木葳蕤。屋前有一魚池,微風輕吹,碧波盪漾,幾條鯉魚在池中嬉戲。輕叩那樸實的紅木門,轉眼一個身材魁梧,眉宇間透露出不凡的氣質,腦後留着一條極具藝術家特徵的長辮的中年男子走了出來。這就是那位大師!我不得不以一種敬仰的目光看着他。

走進這棟民居,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又一個麒麟頭。有成品,也有框架。佔滿了半個客廳。遠看那麒麟,神氣十足,近看栩栩如生。這可都是那大師親手製造的!一筆一畫,一針一線,都是費了許多心血的。這樣一件藝術品得花多長時間啊!心裏想的,嘴上也不小心說了出來。一旁的大師聽見了,也注視着那一件件工藝品,眼神中彷彿有無限的溫柔。他半是對我說,半是喃喃自語:最短也要十天,正常來說差不多要半個多月哦!頓了會兒,他又繼續說道:這可不能急啊,得一步一步來,否則就沒了靈性啊!我的心莫名的微顫了一下。是啊,慢工出細活,快了,只是空有軀殼罷了。就如學習,不用心,又怎麼行呢?想起曾經偷過的懶,我不由得慚愧了。

大師很注重文化的傳承,他的生命就會麒麟文化而生的。在他女兒11歲時,大師就把她送進了少林寺。那是怎樣的不捨和擔憂啊!但是爲了讓舞麒麟文化傳承下去,也只能讓她先把武術練好。武術是舞麒麟的基本。大師是這麼說的,他自己也爲傳承文化耗費了許多精力,但他不後悔。因爲他知道,只有新一輩的人接下這門手藝和技法,麒麟文化才能流傳下去。他不停的表演、宣傳,用心接待每一位像我一樣的拜訪者。麒麟有麒麟的精神!這是大師說的。他的目光深邃而又堅定,眼睛裏閃爍着無數的星光。麒麟精神就是中華民族永不言敗、永不放棄的精神。它一直引領我們不斷前進!前進!大師越說越激動,又戛然而止,像是在思考着些什麼。我卻被他這慷慨激昂的話語給鎮住了。

是啊,中華民族就像一頭雄獅,永遠那麼威風凜凜。不論經歷這怎麼的磨難,它永遠那麼傲立着,它絕不會趴下,更不會沉睡,它永遠那麼活力四射!

如此用心對待一件事的人,大師是我第一個遇見的。任憑時光如何對他,他也從未放棄過,從未停下過。大師讓我敬佩不已。

那天我與傳統文化相遇,與癡心大師相逢,點燃了我對中國文化的熱愛之情。

寫傳統作文 篇8

端午臨近,各商家又開始瘋狂促銷,消費者也瘋狂搶購。這不覺讓我有些詫異。難道過節我們只剩下消費了嗎?

節越來越只讓我感受到消費的熱情。身邊的人無不說:“放假,去哪玩?”我想問,這個節你瞭解多少。節日中的內涵有多少消費者探究過。這可是屬於我們的節。國家制定法定節日,不是爲了騰出一天日讓我們消費的。如果是這樣,不如改名爲消費節好了。

現在各種活動都離不開消費,他們都可以促進經濟增長,連文化都與經濟相互交融了。不得不說一個國家發展需要經濟增長,但少了一點會致命嗎?我只想讓消費不要在節日中佔太大比重。

節日探親需要交通消費,送禮需要物品消費,那麼,文化消費佔幾成?節日聚會說的不過是生活中的事,這些在平日裏說的也不少了。讓我們口中的話題換一換。讓我們比一比誰瞭解的節日只是更多,而不是誰買的東西更多。這樣繼承發揚傳統文化,纔算是實實在在的文化傳播者。才能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真正的永垂不朽。

每個節實在過的太雷同。端午必定是糉子和龍舟,元宵必定是湯圓與燈謎。我們需要繼承,更需要創新,讓文化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讓大家對文化更充滿興趣。

現在這個社會並不缺少消費,缺少的是一種精神。端午傳說是關於屈原愛國投江的故事,爲何不趁機弘揚愛國精神呢?不要讓節日消費沖淡了節日的本質。想象過節我們爲了什麼……

寫傳統作文 篇9

春節也叫過年,它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爲這段時間,大人們都在爲過年而忙碌,忙着走親訪友,對我的約束和管制會放鬆許多。比如爲了烘托節日氣氛,家家都會準備一些糖果來招待街坊鄰居、親戚朋友,這時我就可以趁機多吃多拿,大人忙於應酬,也只能視而不見;春節還可以睡懶覺、拿壓歲錢、收禮物,真是無比的開心快樂啊!

春節期間有很多習俗,在我的老家有辭竈、趕年集、祭祖等。辭竈主要就是供奉竈王爺,傳說,竈王爺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間監視善惡的神,這一天,家家都要供奉竈王,送竈王上天,祈求竈王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年集這一天,爸爸開車拉着我們一家到集市上買年貨,集市上人山人海,真是熱鬧,我的老家非常講究準備年貨,過年的時候都會購買碗筷,寓意增人添口;備雞備魚,寓意吉慶有餘;做豆腐,希望大家都福。祭祖就是上墳,一般在上午舉行,一家之主帶上子孫,帶上雞魚、饅頭、瓜果等,擺上祭品,燒紙祭祖,過年上墳還會放鞭炮呢。

春節除了好吃的,還有很多的好朋友和我一起玩。我的老家有很多哥哥姐姐,他們帶我玩一些在城市裏沒有見過、沒有玩過的遊戲,比如老鼠偷油、誰是臥底、官兵捉賊。可開心了。

春節是特殊的節日,是開心的節日,是難忘的節日!

標籤:寫傳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