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關於寫傳統作文9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寫傳統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寫傳統作文9篇

寫傳統作文 篇1

《中國傳統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有很多,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端午節……

我最感興趣的是春節,因爲它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每逢過年,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飄;商場是人山人海,家家戶戶貼對聯,可熱鬧了。每個小朋友都可以拿紅包,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各個喜氣洋洋。

每到春節, 爸爸會給我買了很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禮花下樓和小朋友一起放,玩得可高興了。到了晚會開始,我才戀戀不捨地回家與家人一起開開心心地吃水果,看“春晚”,精彩的表演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我常常想:“要是天天都過年該多好啊!”

瞧,中國傳統節日是多麼的有趣啊!

寫傳統作文 篇2

我最喜歡的一個傳統佳節是中秋節。又稱月夕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女兒節或團圓節等等。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大人們通常在月光下襬滿好吃的食物,待到吃不完,最後自然是由我們小孩子來解決它們。聽說在古代在中秋節的夜晚,人們還可以穿大街走小巷,一邊猜燈謎,一邊吃着好吃的瓜果點心,多麼開心!

有一年中秋節,學校裏專門騰出一個星期五,不上課,就做月餅。我和同學們都是第一次做月餅,開心得不得了。來到食堂裏,坐下來後,發現桌上已經放了一些準備材料,有面粉、雞蛋、糖……我們把手洗乾淨就開始做月餅了。大家學着老師的樣子,先將麪粉加上糖、水和雞蛋混在一起,開始揉麪。揉啊揉,揉得我手都酸了,終於把面揉成均勻的一團。接着我從大面團中取出一小塊麪糰,放在掌心裏不停地搓,搓啊搓,搓成一個小圓球。我用大拇指在圓球中央摁了一個小洞,不停地旋轉,那個圓球變成了一個“小碗”。我從碗裏拿了一點餡放進去,把“小碗”的口收起來,又變成了一個圓球,只不過比原來大了些。最後把這個大圓球放到模子一壓,一個月餅就做好了。就這樣,我和同學們做了一個又一個月餅。最後,老師把月餅裝進烤盤放入烤箱烘烤。大家都焦急地等待着。這時,老師便給我們講起了中秋節的傳說……

快要放學了,月餅終於發到了我們手中。回家路上,我拿出一個月餅,那月餅真好看,黃澄澄的麪皮上刻着些圖案,咬一口,麪皮很軟,最好吃的是紫黑色的豆沙餡,滑滑的,又香又甜。不一會兒,學校裏發的三個月餅很快就被我吃光了,我還是覺得吃得不過癮,又回家吃了好幾個媽媽買的月餅才解了饞。

中秋節就是這麼讓人難忘!

寫傳統作文 篇3

要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可數不勝數,如剪紙、對聯、古詩、傳統節目,春節是大家最重要的節日了。

據說,古時候有一個叫年的大怪物,每到春節它就會出來危害百姓。後來人們就想出了一個辦法,用紅紙剪一個“福”字貼在門上,在紅紙上寫一些吉利話也貼在門上,那叫年的怪物怕紅色就再也不敢來了。從此人們年年貼春聯,;流傳至今。每到過年,街上彩旗飄飄,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家家戶戶購買年貨,可熱鬧了,小朋友們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到了晚上禮花滿天,與家人一起吃餃子看晚會,精彩的表演引的大家哈哈大笑,如果天天過年該多好。

春節過後就是元宵佳節,也是團圓節,這天吃元宵、猜燈謎,寓意家家團團圓圓,閤家幸福、安康,每人心中無比幸福快樂。中國傳統節目豐富多彩,讓大家的傳統節日永遠繼承下去,讓大家的傳統文化光輝燦爛。

寫傳統作文 篇4

生活中,大家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民間工藝,獨特的風俗習慣,古老的民族藝術,這些,構成了大家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它表現出中國人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憂國憂民、以德化人的精神。

民間工藝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獨具特色、內容豐富、歷史悠久,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民間工藝品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多彩。如剪紙、陶瓷、刺繡、年畫、皮影、風箏、等等,內容大多寓意着吉祥如意、長命健康、富貴有餘、兒孫滿堂等。這些民間工藝品流傳廣泛,生動有趣,代表了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和日常活動。

風俗習慣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百花園。滲透着豐富的歷史、政治、社會、科學、天文、地理等知識。如端午節的龍舟、糉子,元宵節賞花燈和猜謎,中秋節的月餅……這些風俗已成爲全民性的娛樂活動。它們像大河流水中翻滾的波浪,是中國人的瑰寶,並籠罩着中華大地,使人感到驕傲。

民族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國民族藝術博大精深、絢麗多彩。如京劇,國畫等等,各地優美動聽的民歌、千姿百態的民間舞蹈、風韻別緻的民樂、情趣盎然的畫面,都盛開中華民族的文明之花,點綴大家的生活。

寫傳統作文 篇5

餃子的我國獨一無二的美食,也是中國的傳統文化。

餃子很好吃,也象徵着團圓。包餃子要先用涼水和好面,然後在面板上多揉幾次,這樣做出的餃子皮筋好吃,把面搓成蛇形,在切成小塊,用兩個手指頭把小面塊按扁,用麪杖推成厚薄一樣的圓片,包上用豬肉白菜拌好的餡,把餡放進餃子皮中間,餃子兩邊對稱捏成扇子形、元寶形,都是非常不錯的;捏好的餃子放入有開水的鍋裏面煮15分鐘就可以了,餃子在鍋裏好像進入了餃子城,熱騰騰的餃子全家的笑聲,沒有比這更幸福了。

這就是餃子的傳統文化。

寫傳統作文 篇6

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是我們最盛大,最隆重的節日。這天,我們都會走親戚,給長輩拜年。拜年時,我們還經常說:恭喜發財。我們小孩子說了這句話,就會拿到一個紅包,長輩還會再搭上一句:紅包拿來!

晚上,我們還會吃湯糰,意味着團團圓圓。湯糰又香又糯,好吃極了。咬下一隻,芝麻餡流了出來,糯火團一溜煙地滑進了我的肚子,只有芝麻餡還留在我的口中,那香甜,讓我久久難以忘懷。

當然,我更喜歡放煙花。啪地一聲,一團煙火直衝雲霄,砰啪這團煙火散開了,像菊花一樣,十分美麗。還有像梅花的,像桂花的各種各樣的煙火多得數不清。

後來,我們還看了春節聯歡晚會。有的`節目讓我們淚流滿面,有的節目讓我們哈哈大笑,有的讓我們沉思。這些節目可真精彩呀!

春節,你讓我難忘至今。啊,我愛春節!

寫傳統作文 篇7

大家好!看我臉上的面具多麼好看。嘿嘿!紅豔豔的色彩,烏黑粗暴的眼睛,尤其是額頭上那粉嘟嘟的大桃子,看起來多麼帥氣!前幾天,我賴着母親買了這個面具給我。母親說:“京劇臉譜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種特殊的化妝方法。由於每個歷史人物或某一種類型的人物都有一種大概的譜試,就像唱歌,奏樂都要照樂譜一樣,所以稱‘臉譜’。關於臉譜的來源,一般的說法是來自假面具。”

要問我怎麼愛上的臉譜,那還要從上次姥姥來我家說起。這天,姥姥在我家看電視,電視裏“依依呀呀”唱着京劇,我好奇地問姥姥:“這上面都是誰呀?”姥姥說:“那個紅臉的是關羽!白臉的是曹操!”你知道嗎?紅色的臉譜表示勇士義烈,如關羽、姜維等;黑色表示剛烈、正直,就像張飛、包拯等;黃色就表示兇狠殘暴,比如宇文成都、典韋等;藍、綠色代表粗豪暴躁人物,馬武、竇爾敦等;白色就是奸臣壞人了!曹操、趙高都是呢!我要做一個正直、剛烈的男子漢,哈哈,於是我就纏着母親給我買了一個,沒事的時候就戴上它在屋裏武槍弄棒,別提有多神氣!

啊!臉譜的知識可真多呀!我不但知道了它名字的由來,還知道了它的色彩跟人的性格有關。它給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快樂呢!

寫傳統作文 篇8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種,有書法、京劇、皮影、武術……等等,我最喜歡的就是書法了,因爲我現在正在練毛筆字呢!

中國的書法是一門古老的漢字書寫藝術,先從甲內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後來又發展成爲草書、楷書、行書等等。草書、楷書、行書是現代書法的主要表現形式,它以漢字爲基礎,用毛筆來書寫,具有四維抽象藝術。

我現在剛開始學習,學的是楷書,講究個橫平豎直,楷書寫好後就可以練行書了,行書是楷書演變的連筆字,看起來很有藝術感覺。草書呢揮筆如神的龍飛鳳舞,草書寫成的文章我們小學生是看不懂的,也讀不下來,因爲它的欣賞價值很高,都是一些書法家的傑作,不是一年兩年功夫就能欣賞並理解的。看!我說是對吧!我國的書法是多麼的有趣!

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中國書法已經成爲一個民族的符號,它代表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永恆魅力。我做爲中國的傳人,一定我喜歡的毛筆字練好、寫好。讓它不狂譽爲: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

這是這周老師讓我們整理的作文,老媽幫我從電腦上查了很多資料,在老媽的幫助下我的整理如下,望各位博友都能喜歡上毛筆字,喜歡我們中國的文化。

寫傳統作文 篇9

當老師宣佈要教我們做冰皮月餅時,全班同學立刻歡呼雀躍起來。

我們興高采烈地來到食堂。老師爲我們演示做月餅的過程,大家都目不轉睛地看着。見到老師做的月餅小巧玲瓏,花紋精美,我躍躍欲試。

輪到我們自己做月餅了,我先將面前的麪糰和餡料小心翼翼地平均分成三份,然後用手掌將一份麪糰輕輕按壓成餅狀,接下來將豆沙餡裹入冰皮中揉成一個小圓球,最後在小圓球上撒滿乾粉並放入模具中擠壓。幾秒鐘過後,一枚晶瑩剔透的冰皮月餅完工了。我如法炮製,又欣喜地製作了兩枚不同花紋的冰皮月餅。

回到家,我高高興興的把月餅送給媽媽,媽媽有滋有味的吃着,她開心地對我說:“月餅好香甜呀,這是媽媽吃過的最美味的月餅。”聽了媽媽的話,我心裏頓時美滋滋的,臉上笑開了花。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