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精華】剪紙傳統作文合集六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剪紙傳統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剪紙傳統作文合集六篇

剪紙傳統作文 篇1

中國是個古老的國家,傳統文化更是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有民間工藝陶瓷,民族藝術戲劇,國畫,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等等,不過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間藝術剪紙了。

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瑰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剪紙的內容包含着濃濃的生活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喜”、“壽”等貼在窗戶上,門上來表示慶賀。

瞧,這幅剪紙作品多有趣呀。一隻穿着綵衣的小老鼠拖着一條長長的尾巴,他的眼睛滴溜溜地搜尋着四面八方,生怕被人發現它在偷燈油。可是老天像和他作對似的,葫蘆裏的燈油全流到地上了,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從燈臺上跳下來趴在地上,伸出那利劍似的舌頭貪婪的舔着地上的燈油,那滑稽的樣子真是逗人喜愛!

剪紙藝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連外國人也嘖嘖稱奇,豎起大拇指一個勁的來誇讚。十二生肖被印成郵票飛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的人都來認識中國博大精深的剪紙文化。

太精美了!它體現了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他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展示,是民間傳統文化的結晶。我也想像民間藝人一樣剪出一副精美絕倫的剪紙作品,送給外國的小朋友,讓他們瞭解中國的剪紙藝術,讓剪紙成爲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樑。

剪紙傳統作文 篇2

剪紙又叫刻紙,它是中國民間藝術之一。剪紙,顧名思義,就是用剪刀把紙剪成各種各樣的圖案。人們把美麗鮮豔的剪紙,貼在雪白的窗紙或透明的玻璃上、門上、燈籠上,表達濃郁熱烈的喜慶氣氛。

剪紙作品豐富多彩,有精美的燕子和漂亮的玫瑰,有歡快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有能幹的大媽正汗流浹背的扯麪,有穿戴少數民族服飾的大姐姐,有刻着飛舞鳳凰的壽桃……剪紙的作品真是變幻無窮啊!

我最喜歡的作品是“孔雀圖”,它讓我想起跳孔雀舞的一個舞蹈家——楊麗萍,孔雀頭上的毛像一把精美的扇子,她的羽毛像一件華麗的禮服,好似葉子與花兒,裝飾着孔雀的舞會,蟋蟀爲孔雀的舞伴。

我跟着視頻學剪紙,先拿一張紙,看着視頻一會折一會剪,三下五除二一張孔雀圖就展現在我的眼前,我覺得太難又開始自己做起來。

我先把紙對摺一下,然後在紙上畫一個蝴蝶的形狀,又在蝴蝶上畫一些精美的圖案,再用小刀延圖案精細的刻,最後用剪刀剪下蝴蝶的形狀,這樣一幅漂亮的蝴蝶剪紙就完成了。

剪紙值得我們傳揚下去,難怪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呢!

剪紙傳統作文 篇3

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一項中國傳統文化——剪紙。

剪紙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兩種:剪刀剪和刀剪。剪刀剪是藉助於剪刀,剪完後再把幾張剪紙粘貼起來,最後再用鋒利的剪刀對圖案進行加工。刀剪則是先把紙張折成數疊,放在由灰和動物脂肪組成的鬆軟的混合體上,然後用小刀慢慢刻劃。

剪紙可以剪出各種樣式,有人、有小狗還有字……媽媽對我說過,有個老奶奶剪了一條几十米長的龍;讓人想不到的是,有的人還能剪出一個故事。我想:咱中國人真了不起,能剪出這麼多樣式的剪紙。

咱們中國人都喜歡剪紙、都熱愛剪紙,剪出來也非常好看。你作爲一箇中國人,是不是很自豪?

剪紙傳統作文 篇4

今天數學課上我們學了剪紙,剪出拉着手的小人,有的四個小人橫排着拉着手,有的四個小人圍成一圈拉着手。我想剪出八個小人圍成一圈拉着手的,晚上我就找了紙在家裏剪。

一開始我把紙剪成方形,然後對角折,再對角折,折了十六層,我就畫上小人開始剪了,剪完了,開啟一看,咦?我剪的小人有的四個接着手,另外四個是光棍!我很納悶,怎麼搞的?想了半天沒想明白,只好找媽媽幫忙了。媽媽研究了一下,告訴我一個訣竅——摺紙時,要按着方形紙的'中心爲角,把這個角的兩條邊對摺,把小人身子畫在一層層的邊上,胳膊畫向沒有口的邊上,這樣剪就能成功!我趕緊試了試,果然成功地剪出了八個人圍成圈拉着手的剪紙。我又按照這個方法剪出了十六個小人轉成圈拉着手的,真是太有趣了!

剪紙傳統作文 篇5

那天,是個下雨的晚上,毛毛細雨,沒有阻擋住我和姐姐去圖書館的步伐。晚上圖書館有“非遺之夜”週末講堂。

圖書館地下的講堂人不太多,吳老師已經到了。

我和姐姐找了個空位坐下,等待老師開始。老師先進行了自我介紹,老師名字叫做吳志娟,她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員,我聽了,心裏不禁生出一股敬意。

她介紹了剪紙的種類,剪紙的技法,剪紙的步驟。雖然我都聽不懂,不過我還是認真地在聽。我最喜歡的還是後來吳老師教我們剪喜字,向日葵,小蜜蜂。

老師對我們說了講剪喜字的口訣,叫做三二一一,可惜我才懶得聽,還是動手最好,但我們坐的位置離老師有點遠,我站起來看老師在前面剪,就剪錯了正反面,姐姐非常生氣地罵了我,說我浪費了一張紅紙,我覺得有些羞愧,頭低下了。

姐姐教我把紙折成四折,要折得妥帖乾淨。我便折了起來,姐姐又罵我,說我應該在平面上折,而不是在空中隨便對摺,摺好後,我看着姐姐已經剪好的喜字,剪去方塊,哈哈,我終於剪好了,興沖沖地拿給姐姐幹,姐姐拿起剪刀在我的剪紙上又剪一個方塊,原來我剛纔太性急了,忘了剪最後那個一了。我真是個小馬虎。

教師評語:本文以“學剪紙”表達了“耐心”的主題。 作者寫作本文從“毛毛細雨”切入,又以剪紙結尾,不僅照應周到,而且用心良苦,全文對“剪紙”問題,並進行了深刻挖掘和反思,以小見大,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剪紙傳統作文 篇6

剪紙,是中華民族流傳藝術,瞧!這些色彩繽紛,形象生動,內容豐富,美不勝收的剪紙。這幅剪紙的畫面是這樣的:天氣晴朗,一個小孩騎在牛背上,雙手拽着一個腳受了傷的小男孩,他用盡全身的力氣,終究沒有把他拉上來,此時,他已經滿頭大汗。看着這幅剪紙,是我的思緒飄到了幾萬公里外的採山藥的山裏。

一天,一個叫小明的孩子騎着牛到山裏採藥,隱隱約約聽到有個孩子在喊救命,曉明跳下牛背從山上往下看,果然有個孩子跌倒在山坡上。曉明見此情況,趕忙騎着牛往山下走,經過小明的一番詢問,原來他叫小強,他和家人走散了,在尋找的時候,不小心腳底一滑,就滾了下去,小明安慰小強道:“小強,你放心,我會幫助你找到父母的。”小明先跳上牛背,然後雙手拉着小強,小明是用了渾身解數也終究沒有把小強拉上來,最後,老牛將一隻腿曲下來,這樣小明才上了牛背上,過了幾天,小強的家人來找小強,我們依依不捨的告別,可謂“友誼地久天長”啊!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就能創造出如此豐富、精美的藝術品,這就是咱們中國的剪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