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精華】剪紙傳統作文合集七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剪紙傳統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剪紙傳統作文合集七篇

剪紙傳統作文 篇1

那天,是個下雨的晚上,毛毛細雨,沒有阻擋住我和姐姐去圖書館的步伐。晚上圖書館有“非遺之夜”週末講堂。

圖書館地下的講堂人不太多,吳老師已經到了。

我和姐姐找了個空位坐下,等待老師開始。老師先進行了自我介紹,老師名字叫做吳志娟,她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員,我聽了,心裏不禁生出一股敬意。

她介紹了剪紙的種類,剪紙的技法,剪紙的步驟。雖然我都聽不懂,不過我還是認真地在聽。我最喜歡的還是後來吳老師教我們剪喜字,向日葵,小蜜蜂。

老師對我們說了講剪喜字的口訣,叫做三二一一,可惜我才懶得聽,還是動手最好,但我們坐的位置離老師有點遠,我站起來看老師在前面剪,就剪錯了正反面,姐姐非常生氣地罵了我,說我浪費了一張紅紙,我覺得有些羞愧,頭低下了。

姐姐教我把紙折成四折,要折得妥帖乾淨。我便折了起來,姐姐又罵我,說我應該在平面上折,而不是在空中隨便對摺,摺好後,我看着姐姐已經剪好的喜字,剪去方塊,哈哈,我終於剪好了,興沖沖地拿給姐姐幹,姐姐拿起剪刀在我的剪紙上又剪一個方塊,原來我剛纔太性急了,忘了剪最後那個一了。我真是個小馬虎。

教師評語:本文以“學剪紙”表達了“耐心”的主題。 作者寫作本文從“毛毛細雨”切入,又以剪紙結尾,不僅照應周到,而且用心良苦,全文對“剪紙”問題,並進行了深刻挖掘和反思,以小見大,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剪紙傳統作文 篇2

剪紙是中國最爲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考古其歷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紀,但人們認爲它的實際開始時間比這還要早幾百年。

今天,媽媽教我和哥哥一起來嘗試一下這門中國古老的傳統藝術——剪紙。我們先在彩紙畫出大體的圖案,經過仔細的修改後,用剪刀沿着圖案的邊緣一點兒一點兒地剪下來;中間的花紋部分用小刀來掏空。最後再把不足的地方修改一下就完成了。你可別小看這幾道程序呀,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沒那麼容易。尤其是中間的鏤空部分,很難掏空,而且容易把紙弄破。另外其他一些細小的、彎彎曲曲的部位也很難剪,需要耐心、細心。如果能做到這幾點,離成功就不遠了!我和哥哥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剪好了幾張。我從心裏佩服那些民間的剪紙高手,他們肯定付出了很多辛勤的汗水和努力、持之以恆,纔有了今天的成就。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就是我今天剪紙所得的感受,學習也是如此。

剪紙傳統作文 篇3

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魂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讚。剪紙的內容包含着濃濃的生活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節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喜”“壽”,等貼在窗戶上、門上來表示慶賀。

剪紙藝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連外國人也嘖嘖稱奇,豎起大拇指一個勁的來誇讚。十二生肖被印成郵票飛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的人都來認識中國博大精神的剪紙文化。

例如:十二生肖剪紙中的子鼠。它的腦袋圓圓的;鼻子尖尖的;還長滿了許多鬍子;身子活像一顆大瓜子;它的尾巴彎彎的,很像英文中的“S”;眼睛黑黑的、小小的,好像小黑豆;手和腳像書法中的一點;兩隻耳朵豎起來,直直的,好像是怕別人發現它上桌偷油吃。

民間藝術剪紙,是它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光輝與燦爛。它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剪紙傳統作文 篇4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有泥泥狗、剪紙、書法、國畫……其中我最喜歡剪紙。

在我國民間,每當遇到重大的節日,人們都會用剪紙作爲裝飾,表達對節日的慶賀。

看這一幅圖片上的蜻蜓:眼睛大大的、身子細細的、翅膀薄薄的,它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像是在說:“這裏的花可真美呀!快來玩呀!”另一幅圖片上的幾個漁夫擡着一條大魚,漁夫的兒子提着一隻螃蟹,他們邊說邊笑享受着豐收的喜悅。

剪紙內容還有民間故事呢!嫦娥腳踩祥雲,吹着笛子,她的`飄帶在風中飛舞,看着這幅作品我彷彿聽到了悠揚的笛聲。

這些剪紙非常精美,非常可愛,我喜歡它。

剪紙傳統作文 篇5

今天,我看到了這幅剪紙:一個美麗的姑娘頂着三個瓷碗在跳舞。看着看着,我進入了想象的世界:

她――尤麗塔是星探從一個很偏僻的小村莊“挖”出來的。

現在,尤麗塔正在舞臺的幕後。

突然,她聽到主持人報了她要跳的舞的名字,慌忙走上臺。當聚光燈全射向她時,她的臉上浮現出兩塊紅暈,一如天邊的彩霞。

觀衆的眼中,她是這樣的:穿着赭紅色的、樸實的但並不老土的衣裳,頭戴帽子,帽子上有絲帶,頂着碗,略有些害羞。

這時,舞曲響了起來。她的害羞立刻無影無蹤,腰肢像一條蛇似的扭着;舞步旋動,時而快,時而慢,時而輕柔,時而狂野;手臂隨着樂曲有節奏地舞着,時而上,時而下,時而左,時而右;纖細的手指也時而直挺,時而彎曲,時而微翹,時而攥緊。她的左手呈波浪形滑向右手,右手又呈波浪形滑向左手,手上的裝飾也隨之顫動。她全身的關節異常靈活,可以自由扭動。這舞姿,沒有刻意做作,而是全然發自內心啊!(碗竟始終沒掉。)

人們看呆了,一“舞”終了,人們還沉浸在裏面,等他們清醒過來,全場立刻爆發了雷鳴似的掌聲!

媽媽的喊聲把我拉回了現實,我盯着剪紙,真想大叫一聲:剪紙,你真是民間一個最偉大的藝術!

剪紙傳統作文 篇6

剪紙,是中華民族流傳藝術,瞧!這些色彩繽紛,形象生動,內容豐富,美不勝收的剪紙。這幅剪紙的畫面是這樣的:天氣晴朗,一個小孩騎在牛背上,雙手拽着一個腳受了傷的小男孩,他用盡全身的力氣,終究沒有把他拉上來,此時,他已經滿頭大汗。看着這幅剪紙,是我的思緒飄到了幾萬公里外的採山藥的山裏。

一天,一個叫小明的孩子騎着牛到山裏採藥,隱隱約約聽到有個孩子在喊救命,曉明跳下牛背從山上往下看,果然有個孩子跌倒在山坡上。曉明見此情況,趕忙騎着牛往山下走,經過小明的一番詢問,原來他叫小強,他和家人走散了,在尋找的時候,不小心腳底一滑,就滾了下去,小明安慰小強道:“小強,你放心,我會幫助你找到父母的。”小明先跳上牛背,然後雙手拉着小強,小明是用了渾身解數也終究沒有把小強拉上來,最後,老牛將一隻腿曲下來,這樣小明才上了牛背上,過了幾天,小強的家人來找小強,我們依依不捨的告別,可謂“友誼地久天長”啊!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張普普通通的彩紙,就能創造出如此豐富、精美的藝術品,這就是咱們中國的剪紙!

教師評語:這篇文章記敘了“剪紙裏的故事”,成爲“我”記憶中的珍寶之一。文章敘述真實自然,用詞準確生動,形象逼真,如“這些色彩繽紛,形象生動,內容豐富,美不勝收的剪紙”。

剪紙傳統作文 篇7

在中國的民間,有一種古老的傳統文化——剪紙。

今天來到竹君園,當聽說要剪“囍”字時,我的心裏真是又忐忑又興奮!心想:終於能夠感受我國的傳統文化剪紙了!心中不由得多了些期待!

剪紙終於開始啦!老師首先拿來了一張紅色的紙,讓我們對摺再對摺,我學着老師的樣子,認認真真地折着。然後老師又向我們展示了幾張“囍”字的圖案,讓我們模仿着畫下來,沒等老師說完,我早已迫不及待地照葫蘆畫瓢,一邊畫,一邊不安地想:我能畫好嗎?但我仍然專心致志地畫着。終於畫好了,我高興地跳了起來,但是還要將陰影部分剪下來呀!我可不能得意忘形了呀!於是我拿起紙,心中似乎壓了一塊大石頭,一步一步地剪着意外的是,彷彿每剪一次心中都有意想不到的驚喜。突然,“咔嚓”一聲,我一不小心剪到了陰影部分以外的地方。這怎麼辦吶?會不會影響最後的美觀呢?會不會……此刻的我心可真是亂如麻。這時我腦子裏飛快地轉出一個念頭:只要把它擴大一下不就可以了嗎?心裏豁然開朗起來,我繼續小心翼翼地剪着,不一會兒就剪好了。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我龜縮在桌子底下,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展開了!乍一看,真的就是一個大大的囍字,我迫不及待地給老師看。老師仔細端詳了一下,忽然笑着說:“你剪錯了!……”頓時,我像一個泄了氣的氣球一樣,沒勁了!滿心的期待彷彿一下子落空了!不過這時我心中又有一個聲音響起:即使剪錯了,也不要灰心!是啊,雖然我剪錯了,但我感受到了剪紙的樂趣,這不就是這次剪紙課的意義嗎?

我不禁感嘆:一把剪刀和一張紙,經過一雙靈巧的手,卻可以變成美麗的“囍”字。剪紙藝術,真不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呀!

標籤:剪紙 精華 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