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推薦】參觀兵馬俑作文彙總六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參觀兵馬俑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參觀兵馬俑作文彙總六篇

參觀兵馬俑作文 篇1

10月3日,我和爸爸媽媽去參觀兵馬俑展覽館。兵馬俑有三個坑,一號坑最大,三號坑最小。

我們先去參觀一號坑,有很多人在排隊,在裏面大家都擠來擠去的。一號坑兵馬俑的隊形是:前面三排是敢死隊,中間是主力部隊,最後的是後衛。然後我們去參觀三號坑,三號坑不像一號坑是長方形的,而是很奇怪的形狀。我們還去了二號坑,二號坑的兵馬俑沒有挖出來,只能看見一點碎片。我們還參觀了銅車馬,有一號馬車和二號馬車,是青銅做的。兵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

透過參觀兵馬俑,我們能瞭解到秦始皇的作戰軍隊是什麼樣子的。

參觀兵馬俑作文 篇2

兵馬俑,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蹟”,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遊客慕名而來。今天,我終於來到了兵馬俑博物館,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內心激動不已。

兵馬俑博物館總共有三個展廳,雖然在我們眼中,這三個展廳中的兵馬俑數量已經很驚人了,但其實這只是龐大的兵馬俑羣中的冰山一角。首先,我們來到了第一展廳,裏面的人裏三層,外三層,圍得水泄不通。好不容易,我用我的火眼金睛找到了一個空位鑽了進去,終於能夠看清一個個兵馬俑陳列在眼前,每一個俑的姿勢、表情、神態、穿着都不一樣,栩栩如生,我彷彿聽到了來自當年古戰場的鑼鼓聲,廝殺聲。

參觀完三個展廳後,導遊對我們說:“第一展廳最大,兵最多,立俑最多,這是主力部隊;第二展廳雖然有點小,但是陣勢很靈活,而且戰車比較多,跪射俑較多,是突擊部隊;第三展廳兵器較少,俑比較少,是司令部。”聽到這兒,我遐想連篇,曾經當年,秦始皇在司令部揮斥方遒,主力部隊與敵軍正面交鋒,突擊部隊攻入敵軍弱勢範圍,這真是一套奇招!

兵馬俑這麼有名,到底是怎麼做的呢,我心中充滿好奇。沒想到,今天下午我們大家就可以親手體驗和製作了。師傅給我們講解了他多年製作兵馬俑的經驗,還親自動手製作了一個兵馬俑示範給我們看。演示完畢,他給我們分配了陶泥和模具,接下來我們就開始自己動手製作兵馬俑啦!

首先,我把陶泥搓成了一個長約15釐米的圓柱形長條,然後,把它切成兩半,接着把陶泥分別塞進兩個模具,用手指壓平,把模具又快又準地合上並用力按,用手掌拍打模具的兩邊,三兩個回合後,小心地把模具垂直拉開,一個兵馬俑的半成品就出現了,我用小刀小心翼翼地把多餘的部分切掉,一個成品就做好了。咦,我的兵馬俑怎麼看起來有點彆扭呢,仔細一看,原來是鼻子被壓扁了,但是,我很喜歡這個像小丑一樣的兵馬俑,因爲它是我親手製作的。

兵馬俑是中華人民智慧的結晶,它們譜寫了秦朝輝煌的歲月,譜寫了中華工藝的精緻,譜寫了中華文明的偉大!

參觀兵馬俑作文 篇3

常常聽人提起兵馬俑,就連小學語文課書本上也有他的身影。兵馬俑究竟是多麼壯觀呀,能吸引如此多人的讚賞呢!帶着疑問,我來到了世界聞名的西安兵馬俑。

豔陽高照的這天,我們早早的來到了博物館門口,很快便跟着導遊進了博物館。

我們先來到了青銅館,這裏邊的秦陵兵馬俑、彩繪銅車馬被稱爲“世界第八大奇蹟”,“青銅之冠”。而其中那兩輛青銅車是最吸引人眼球的。第一輛馬車是一輛開道車,它由四匹馬拉,相傳如果是皇家馬車,他第一批馬會頂着一個長長的.東西,百姓們只要看到這個標誌就要主動讓行了。

考古學家們還在一號車中發現了,目前出土的時間最早又最完整的一件秦盾。而在一號車中的御官俑的嚴肅中又透露出了一種自信與輕鬆,他身佩長劍,腰繫玉佩,目光微微下視,專心致志。雙手雕刻的更是精細,甚至連發絲與指甲都刻的栩栩如生,維妙維肖,我們彷彿回到了秦朝,遇到皇室馬車而紛紛退讓。

鄰接的是依舊崇高的第二輛馬車,又叫安車,依然是由是匹馬拉的,中間兩條是服馬,旁邊的是驂馬。

兩輛馬車上的馬神態各異,造型生動,張大的鼻息彷彿在呼吸一般。它們各個耳若削竹,目似懸鈴,表面的鬃毛紋理可見,活脫脫的一個馬紳士啊!

看着看着,我肅然起敬,秦始皇留給我們的可真是奇珍異寶!

參觀兵馬俑作文 篇4

春節期間,我們全家開車去美麗的西安參觀兵馬俑。

我們來到兵馬俑博物館時爲了更好的瞭解歷史,媽媽請了一位講解員阿姨爲我們講解這段歷史。阿姨告訴我們整個博物館由一個陳列館和一個兵馬俑館組成,而兵馬俑館又由一號坑、二號坑、三號坑組成的。

阿姨首先帶領我們來到陳列館參觀青銅戰車,我們看到的第一輛車叫高車,這輛車大約1噸重,這是給秦始皇開道的古時候第一輛警車。我們看到的第二輛車叫安車,這輛車它的封閉性特別好,在車外的人是看不見裏面的人,還有這輛車也叫空調車,裏面坐着的人,只用把門窗開大或開小就可以調節冷熱了,而這輛車只能是皇帝坐的。

參觀完陳列館後,阿姨接着帶我們來到一號坑參觀,剛一進門我們就被壯觀的景觀震撼住了。阿姨告訴我們一號坑最大,總面積達14260平方米,坑的深度大約5米,在坑的中間築起一條條平行的土隔牆,俑坑的底部用青磚鋪設。武士俑們身穿戰袍,有的身披鎧甲,手裏拿的青銅兵器,都是實物。隊形整齊劃一,幾十匹戰馬昂首嘶鳴,攢蹄欲行。整個軍隊處於整裝待發之勢。陶俑光是髮式就有許多種,手勢也各不相同,臉部的表情更是神態各異。從它們的裝束、表情和手勢就可以判斷出是官還是兵,是步兵還是騎兵。這裏有長了鬍子的久經沙場的老兵,也有初上戰場的青年。身高達1。96米的將軍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種堅毅威武的神情。那個武士俑,頭微微擡起,兩眼直視前方,顯得意氣昂揚而又帶有幾分稚氣。那個右手執長予,左手按車的武士,姿勢動作顯示出他是保衛的車士俑。他們所站的隊形是按照當時打仗時的隊形排列的,分了左軍 、右軍、中軍,左軍是防止敵人從左邊偷襲,右軍也是防止敵人叢右邊偷襲,中軍是進攻。還有很多類型的俑人比如將軍俑 、武士俑 、文官俑、蹲射俑等等。阿姨還說兵馬俑剛挖出來身上的顏色和現在不同,我們現在看到的武士全身顏色呈古銅色,因爲遇見空氣後氧化和風化了。

接下來阿姨又帶我們參觀了二號坑、三號坑,二號坑面積約6000平方米,由車兵、步兵和騎兵組成曲尺形軍陣。三號坑面積520平方米,呈“凸”字形狀。它是秦軍陣的指揮中心。

這一次旅遊我收穫了很多知識瞭解中國古代歷史的文化,讓我知道多出去旅行都會讓我增加很多學識。

參觀兵馬俑作文 篇5

今年暑假,我來到了古城西安。

西安是一個有着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歷史上有十三個王朝在這裏建都,因此這裏有很多名勝古蹟,秦兵馬俑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

我們來到了兵馬俑。兵馬俑在西安臨潼出土的。當年有一個叫楊新滿的農民,他和村裏幾個人打機井時發現有非常多的陶片,他把陶片放在車裏拉到當地的文化館,經文化館修復考證發現是秦朝的陶俑。不久這個發現震驚了全世界。

兵馬俑規模宏大。已發現的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藍球場那麼大。裏面有許多陶俑被破壞了,當年秦朝的軍隊被西楚霸王項羽打敗了,項羽帶了8000人進了地城,破壞了陶俑。現有的三個俑坑中,一號俑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俑坑上面,有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廳。走入大廳,站在高處鳥瞰,坑裏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長方形軍陣,大約有六千多個俑士。真像是秦始皇當年統率的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

秦朝的軍事強大,是因爲有一支勇猛的軍隊。一號俑坑裏,最外圍有着三排沒有穿戰甲的士兵。他們手持弓弩,用現在的話來說,他們就是敢死隊。後面就是一些身穿戰甲的俑士們,他們手拿長槍,面容嚴肅,每個人的面部表情、髮飾都不一樣,有“千人千面”之稱。

三號坑一看就是一個司令部。這些進階長官們,手持寶劍,威風凜凜的面對面站着,像在商量着軍事要事。在坑口有坐着戰車的士兵,他們手拿馬鞭,駕着戰馬,精神飽滿,只等長官一聲令下,衝向部隊的最前面……秦朝不但軍事強大,武器也很先進,當時使用武器有許多種,如:劍、槍、弓、弩、鈹、吳鉤、青銅戟、銅矛等等。秦朝的科技更是先進,在挖掘過程中,發現了一把寶劍,它被壓在一個陶俑頭下,當時這把劍被壓着很彎曲的樣子。可是剛剛把俑頭移開,這把寶劍神奇地直了。當專家們把寶劍擦了擦,竟然沒有一點鏽的痕跡,太神奇了!後來經研究才知道是因爲劍的表面被塗上了10——15微米的防鏽氧化層,有效地防止了青銅劍的鏽蝕。這樣的技術美國到了20世紀30年代纔有了這項專利。

這次看完了秦兵馬俑,心中不由的感嘆:古代的科技是那麼的先進,軍事是那麼的強大,古人又是這麼的聰明,使我感到驕傲和自豪!

參觀兵馬俑作文 篇6

我還沒來陝西時,就一直想看兵馬俑。因爲兵馬俑是秦始皇陵墓邊巨大的陪葬品,是古今中外絕無僅有的,並且被法國希拉剋總統誇讚: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蹟,兵馬俑的發現,可以說是第八大奇蹟了。這樣的讚賞,又有誰不會心動呢?

今天早早地出發,但是到兵馬俑入口時,已經人山人海了,也許是被神祕的兵馬俑所吸引而來,又或者是爲追尋當年秦朝歷史而來。

我們先到一號坑,爲什麼要叫一號坑呢?是因爲一號坑是最早被發現的。在1974年3月,農民打井時偶然發現了一些兵馬俑殘片,後來經考古學家考察後,確認它是一座大型的俑坑,就這樣兵馬俑揭開了神祕面紗展現在世人面前。一號坑足足有兩個足球場那麼大,眼前許許多多的兵馬俑把我震撼到了:每一個士兵都有着不同的姿態、造型,沒有一個是重樣的。有的士兵在指揮作戰;有的士兵在凝視前方;還有的士兵像沉思指令,他們所要保護的便是那位千古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一個個士兵都栩栩如生,細緻到鎧甲。但是,遺憾的是有一些兵馬俑的頭掉了,兩千多年的沉睡,真是太久了。久到他們被遺忘在歷史的塵埃中,直到現在又被重新仰視。

在二號坑的兵馬俑是彩陶的,由於缺少儲存的方法,彩陶逐漸被空氣氧化。爲了避免那些還未被氧化的陶俑,有部分重新被填埋回去。想到這裏,我不禁感嘆,古人的智慧真是了不起,彩陶的保留技術值得我們去探索。

我也爲秦始皇的奢侈和愚蠢感到憤怒,它不過是秦始皇時期,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以及幾十年的時間才建成的巨大陪葬品。不過又想到是他爲我們留下如此寶貴的歷史財富,我也就不再感到憤怒了,反而爲我們祖國有悠久的文化和精湛的技術感到驕傲。

最後,我們與導遊說再見。我們再也聽不到導遊講解時的那聲的尬笑,再也聽不到導遊用陝西話說的講女兒。再見,導遊!再見,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