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隨筆

詩意中華隨筆

隨筆1.16W

濃厚書香,潤澤生命。與書爲伴,人生詩意。 ——題記

詩意中華隨筆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古典詩歌與古文是璀璨奪目的明珠。古詩如花,百花齊放,綻放着生活的芬芳,吟詠着生活的美好!

讀詩,讀古文,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蘇軾以“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訴說着爲國立功的壯志豪情;龔自珍用“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吟唱着爲國奉獻的無私精神;辛棄疾以“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抒發着忠君報國的雄心壯志;范仲淹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表達着憂國憂民的.濟世情懷。作爲一名中學生,讀了這些蘊含着愛國之情的名人名句,我也感動其中。

讀完詩,品古文,品着——就有了這些念頭。

我想穿越歷史,回到過去。看看小石潭中的魚是否還皆若空遊無所依;看看湖心亭前是否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看看岳陽樓是否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聽聽醉翁亭是否有水聲潺潺瀉於兩峯之間;聽聽三峽初晴霜旦之時,是否常有高猿悲啼,空谷傳響;聽聽劉禹錫是否在陋室中調素琴,閱金經。或許只有身臨其境,才能瞭解——柳宗元的悲涼悽苦,以及張岱的遺世獨立與天人合一之境;才能知道——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以及歐陽修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才能體會——酈道元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以及劉禹錫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古詩古文在語文課堂中佔據着一席之地。如果說語文是一棵枝繁葉茂碩果累累的大樹,那麼古詩文則是這樹上的一片綠葉,一顆碩果;如果說語文是一部蕩氣迴腸的交響樂,那麼古詩文則是樂曲中的優雅的旋律;如果說語文是一幅意境深遠的潑墨畫,那麼古詩文則是這畫上詩意的留白。

幻想着,某一天你我靜坐庭前,品香茗,賞花落,暢遊在廣袤無垠的詩海,嘴裏念“梧桐更細雨”。這次第,怎一個“樂”字了得!

詩文如蓮,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標籤:詩意 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