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隨筆

記憶力是一樣東西心情隨筆

隨筆2.16W

記憶力是一樣東西

人們經常談起自己的記憶力如何如何。彷彿記憶力就是他們擁有的一件東西。他們說自己擁有好的記憶力或者差的記憶力,就像談論擁有健康的牙齒或者不健康的心臟一樣:或者把好的和差的記憶力比做強壯和瘦弱的肌肉(見誤區七);或者把記憶力減退看作如同視力下降一樣。其實,記憶力並不是一種看得見、摸得着、稱得出重量或者能夠透視的物質。我們不可能開啟一個人的頭顱說:“這個人的記憶力很好,看起來很健康。”或者說:“那個人的`記憶力看起來很差,必須把它取出來。”又或者說:“這個人需要進行記憶力移植。”

記憶力是一樣東西心情隨筆

“記憶”是一個抽象概念,它表示過程而非結構。一位資深的記憶研究人員曾經說過:“在過去10多年裏,我對記憶的看法已經從記憶是一種固定結構(頭腦中固有的東西)轉向記憶是一種活動過程。”記憶不僅不是一種可以被認知的固定結構。記憶的過程也不能被定位在某個可以識別的大腦部位。大腦中沒有任何一個具體部位能夠產生記憶。 (研究人員連記憶時大腦中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都沒完全明白,更不用說知道記憶發生在哪個部位了。)

因此,把記憶看作抽象的過程而非具體的物質更爲合適。實際上,記憶並不是單一的過程,而是許多不同過程的組合(包括活動、技巧、性質等)。近來改善記憶的方法集中於記憶的不同次系統——記憶至少分爲3個次系統:感官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許多心理學家相信,長時記憶由幾種不同類型的記憶組成(見第二章)。

即便是針對某個具體對象的記憶,也可能涉及該對象的許多特點。假如你瞭解某把椅子所屬的類別(傢俱)、特點(大)、功能(坐)、位置(客廳),你就可以記住它。你也可以根據你各個感官的感受來記憶。比如,某物體看起來像什麼、聽起來如何、感覺怎麼樣、嚐起來或聞起來有什麼味道等,因爲這些資訊屬於不同的類型。記憶時的效果就會存在較大的差別。例如,一個人能複述出某次談話的內容,卻不能彈奏出一支曾經聽過的美妙樂曲。也有一些運動神經記憶不是人們有意識進行的,比如,讓你詳細描述怎樣繫鞋帶,或者讓你說出打字機上的某個鍵的具體位置。

當心理學家試圖對記憶力水平的高低作出判斷時,他們必須先確定合適的測量標準。鑑於記憶力本身的複雜性,這種做法非常必要。目前使用最廣泛的記憶力測量標準是韋氏記憶量表,它由7種不同的小測試組成,把每次小測試的分數加在一起就得出了記憶力的總成績。然而,在應該測量哪些特徵這個問題上,心理家們的看法總是不一致:他們對9種記憶級別進行分析後發現,一共測量出多達18種不同的記憶特徵,而沒有一種級別具有10種以上的特徵。

因此,在論及提高記憶力的時候,我們不是在談論那些使記憶力變得更強、更好的東西。因爲我們已經知道,“記憶力是一種東西”這個誤區包含兩個錯誤概念:其一,記憶力是東西(有着具體結構而並非抽象過程):其二,記憶力是一種東西(是一種記憶力而非多種記憶力)。這個誤區是其他各個誤區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