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隨筆

美麗的行走教育隨筆

隨筆1.56W

翻開積累多年的筆記,一幕幕活動場景歷歷在目,一張張活潑、純真的笑臉浮現在眼前,一次次或成功或無奈的體驗浮上心頭。曾幾何時,我與教育筆記結緣,開啓了成長的航程,開始了美麗的行走。

美麗的行走教育隨筆

走向深刻

中班音樂活動“廚房裏的聲音”的主要內容是引導孩子用廚房裏的炊具、餐具敲擊出不同的聲音,然後按聲音的低沉和清脆將這些東西分成兩大類,最後根據音色選擇“樂器”爲歌曲《加油幹》伴奏。

爲了讓孩子能夠迅速地投入到活動中,我事先將準備好的炊具、餐具配好對放在桌上,如調羹放在盤子旁、筷子放在酒瓶旁、鍋鏟放在砧板上……活動中,孩子們很有秩序地拿起已配好對的炊具、餐具反覆地敲擊,認真地辨別聲音,仔細地爲樂曲配器伴奏。整個活動顯得很有條理,只是孩子的情緒略顯沉悶。

活動後,我在寫教育筆記時思考了以下問題:教師事先幫孩子把炊具、餐具配好對的做法是否合適?如果讓孩子自主探索配對,孩子們參與活動的興趣是否會更高?

於是在第二天的音樂區角活動中,我改變了做法,先撤換了部分炊具和餐具,然後引導幼兒自主探索怎樣搭配這些炊具、餐具,它們互相敲擊會發出怎樣的聲音,等等。孩子們很快活躍起來,這兒敲敲,那兒打打,一會兒互相爭論,一會兒互相驗證,最後想出了很多種搭配和組合的方式,歌曲《加油幹》的伴奏聲也更美妙了。

透過撰寫教育筆記,我不斷更新觀念,開闊視野,對自己的日常工作進行深刻的反思。在寫作過程中,我與自我、與同行、與專家隔空對話,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與學前教育理論相互碰撞。我收穫的不僅僅是文字的芬芳、心靈的釋放,更是點點滴滴的成長。

走向分享

我曾經在幼兒園網站上與同伴們分享瞭如下教育筆記:

晨間來園時,我看到隔壁班蔡老師蹲下來,一邊與孩子交談,一邊替孩子整整衣角、拉拉衣領。蔡老師蹲下來的動作勾起了我許多回憶。剛參加工作不久,一天下班後我經過劉老師班的`活動室,從窗外看到劉老師一會兒蹲在這張桌子旁,一會兒蹲到那張桌子旁,我心裏很納悶,進去一瞭解,原來劉老師是在根據孩子的視角調整黑板上掛圖的位置。

有一次教研活動時,個子很高的小楊老師苦惱地說:“唉,我不適合做幼兒園老師。”“爲什麼?”大家奇怪地問。“你看,我這麼高,小朋友這麼矮,我總覺得和小朋友有距離,和他們不親近。”比她年長、和她個子一樣高的李老師卻說:“我們高個子就要不怕累,上課時要這樣,”李老師向前彎着腰比劃着。“和小朋友說話時還要蹲下來……”

原來,“蹲下來”不僅僅是一種體態,而是傾聽孩子說話、親近孩子的一把金鑰匙。

沒想到,這篇簡短的筆記不經意間倡導了“蹲下來”的教育理念,引發了園內老師們熱烈的討論和迴應。

張老師跟帖:“在演示、操作教具時,在張貼牆飾時,我們要蹲下來,用孩子的目光看一看什麼位置最合適……”

劉老師跟帖:“設計活動時,我們要蹲下來,以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孩子喜歡什麼,活動時會遇到什麼困難……”

馬老師評論着:“開展區域活動、探索活動時,讓自己蹲下來,從孩子的經驗出發去引導……”

我寫這篇教育筆記只是有感而發,並沒有深刻地思考背後的教育理念,可經過同事們的提煉,“蹲下來”這一體態動作便昇華爲關注兒童、尊重兒童的教育理念了,並一直在幼兒園踐行着。

透過教育筆記,我不斷地爲自己的教育實踐尋求合理、有效的策略,積累教育智慧。我收穫的不僅僅是靈光乍現的驚喜和精益求精的喜悅,更收穫了自由發展的愜意和專業成長的幸福。教育筆記對於幼兒園教師來說,既是思考學習的驛站,也是展現才華的平臺,更是專業成長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