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隨筆

小時候的童謠教育隨筆

隨筆6.53K

“肚子疼,找老熊,老熊不在家,找老嬤,老嬤在家裏磨刀子,嚇得小孩好好的。”最近肚子老不舒服,鬱悶之餘競一下子想起了小時候的這個童謠,隨口默唸了幾遍後不覺啞然失笑,我都啥年紀了,還迷信這個,但隨之,那兒時有關童謠的往事,就像雨後春筍一樣,一個緊接着一個冒了出來。

小時候的童謠教育隨筆

小的時候,我家裏很窮,一大家子人就靠父親一個人掙錢過活,日子緊緊巴巴的。大人小孩生病,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去醫院看醫生,尤其是我們小孩子,有個頭疼腦熱什麼的就會說是欠缺,打幾張草紙燒一燒,或者煮一碗薑湯喝就算是治病了。

有一次中午在家裏睡午覺,我睡了一會兒突然肚子疼。奶奶趕緊打紙,燒紙,把燒完的紙灰放在盛水的勺子裏,端着勺子從我的頭到腳繞幾圈,唸叨一番後潑到大門口東外邊,然後問我:“是不是不疼了?”我搖搖頭:“還疼。”奶奶就皺起眉頭:“怎麼回事?應該很靈驗纔對啊。過來,我給你揉揉看。”奶奶用手輕輕地給我揉着肚子,嘴裏不停地說着:“肚子疼,找老熊,老熊不在家,找老嬤,老嬤在家裏磨刀子,嚇得小孩好好的。”我格格笑起來,奶奶舒了一口氣:“不疼了吧!”還真不那麼疼了,我一骨碌從炕上爬起來,纏着奶奶教我:“肚子疼,找老熊……”

我和哥哥在院子裏玩沙,不小心沙子迷了眼,我不敢睜眼,只是哭。奶奶就讓我站好,給我翻上眼皮去吹一吹,把沙子吹出來,用乾淨布擦一擦,看着沒有沙子了,再用手指不停地捏吧眼皮,一邊捏一邊說:“呱嗒呱,呱嗒呱,你吃米,我吃沙,好了好了。”眼睛不磨人了,我們也學會了這個童謠。再有小夥伴迷了眼,我們也會仿效大人的樣子,翻一翻眼皮,吹一吹,捏一捏,說一說,就沒事了,然後繼續玩。

我是爺爺背大的,爺爺在我五歲那年眼睛就看不見了。爺爺很疼愛我,每次我出去瘋夠了回到家裏,第一件事就是跑到爺爺的腿上坐着,指着爺爺瘦骨嶙峋的脖子問:“爺爺,這是什麼?”爺爺就說:“這是酒壺,要等着我的孫女長大了給我買來酒盛上的。”我就笑着把手伸向爺爺脖子撓癢癢,爺爺受不住了,抓過我的手來說:“指鬥,指鬥,擀餅熬肉,撲棱飛了。”或者掰着我的.手指頭一個一個數:“大拇哥,二拇弟,中間排,無名氏,小妞妞。”我就讓爺爺拿着我的手說了一遍又一遍,覺得非常好玩。這大概是我小時候玩的唯一的手指遊戲吧。可惜我十四歲那年,爺爺過世了,他最大的遺憾就是不知道我長成啥樣子,在他的印象裏保留着的,也許就是我四五歲時的模樣吧。

我們村在琅琊臺東面,叫臺東頭村,琅琊臺西面的村子叫臺西頭村,兩個村子就隔着一條街(外人以爲是同一個村子)。我們有時會跑到臺西去玩,玩着玩着兩邊的孩子產生了矛盾,開始互相攻擊。臺西頭的孩子朝我們大叫:“臺東頭,大門樓,粘粥鍋裏煎泥球。”這分明是笑話我們村子窮得只能吃土坷垃。我們氣極了,更大聲地回敬:“臺西頭,大門樓,粘粥鍋裏煎屎頭。”正當我們鬧得不可開交時,有大人路過,見我們罵得有趣,就停下聽一會,然後勸我們要好好團結,罵人是不禮貌的行爲。我們都不好意思了,紅着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和好如初,大人就笑着說:“小放牛的屬雞鬧,趕忙打仗趕忙好。”(雞沒有記性,奶奶經常說它們只記吃,不記打,不管怎麼打它,它過一會還會去偷吃曬在院子裏的糧食。)

我家的南屋是個平房,平時屋頂用來曬糧食,到了夏天我們就在屋頂上鋪一張席子,一家人在上面納涼。我和奶奶並排躺着,奶奶望着夜空告訴我哪個是牛郎星,哪個是織女星,給我們講牛郎織女的故事。奶奶說,誰要是腰疼,只要唸叨:“牽牛星,織女星,左星,右星,念罷七遍不害腰痛。”一口氣能說上七遍,腰痛就好了。但必須憋住氣,換氣了就不靈了。我就拼命憋着氣說,但往往憋得臉通紅,也說不到七遍。

臘月底,還有幾天就過年了的時候,奶奶就開始忙着做饅頭,蒸糕和豆包。豆包餡是用煮熟的紅豆、地瓜幹加上白糖碾成泥狀做成的,甜甜軟軟很好吃。奶奶做豆包時,我和哥哥就伸過頭去,趁奶奶不注意每人拿一點豆包餡放在嘴裏解饞。奶奶望着我們兄妹倆,揉着面笑呵呵地說:“小鐵桶,遛遛門,看看小狗咬的誰,咬的哥哥搬妹妹,快打蛋,快和麪,吃了飯,放大鞭,噼裏啪啦過新年。”我和哥哥羨慕極了,央求奶奶教我們。奶奶說:“你們倆誰幫我揉麪我就教誰。”我和哥哥爭先恐後地揉麪,奶奶開始教我們了:“小鐵桶,遛遛門,看看小狗咬的誰……”豆包做好了,蒸熟了,奶奶從鍋裏拾出來,看了看誇獎說:“小孩子揉的面就是好,有筋道,做出來的豆包皮白白的滑滑的,光看着就覺得好吃。”受到誇獎的我和哥哥每人拿着一個豆包,美滋滋地吃起來……

感謝這些童謠,讓我的童年平添了許多樂趣,這種樂趣,是電視、電腦所無法給予的,是現如今的孩子所無法體會到的,跟現在的孩子那些豐富多彩的遊戲相比,它或許單調了些,但是這種單調在於我卻如同陳釀一般愈久愈濃愈香,永遠永遠在我的記憶深處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