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隨筆

青方隨筆

隨筆1.13W

相傳清朝康熙八年,來京趕考的王致和落第後在京城的小巷賣豆腐爲生,當時正值夏季,賣剩的豆腐很快會發黴,於是,王致和將豆腐切成小塊,稍加晾曬,尋得一小口缸,用鹽醃了起來。到了秋天的時候,王致和開啟缸蓋,一股臭氣撲鼻而來,取之一看,豆腐已成灰色,用口嘗試,覺得臭味之中卻蘊藏着一股濃郁的香氣,雖非美味佳餚,卻也耐人尋味。

青方隨筆

清末,臭豆腐傳入宮廷,深受慈禧太后喜愛,還將其列爲御膳小菜,但嫌其名不雅,按其青色方正的特點,便賜名“青方”。

我的家鄉盛行吃臭豆腐,每天早晨,無論風雨,都能聽見賣臭豆腐的小販在推車叫賣,他們中大多是婦女和老人。每當這個時候,小販的吆喝聲、臭豆腐特有的氣味以及行人悠然的腳步聲充斥着整條街。小販們都有一副好嗓子,似乎大家比的並不是臭豆腐是否好吃而是誰的'嗓門大,有時候兩家臭豆腐攤,在街道兩旁扯着嗓子較量,行人就會紛紛停下看熱鬧,有的人就起鬨說誰贏了就到誰家買。

聽說媽媽生我的那會特別喜歡吃臭豆腐,於是我出生後,便也對這食品如此着魔。

小時候,一放學就往街上跑,穿過小巷,翻過小橋,就可聞到油炸臭豆腐的香味。經營臭豆腐的是個瘦瘦的老人,眉毛鬍子花白。他總是挑一副擔子,前面放着臭豆腐、醬油、辣椒醬和一疊盤子,還有一個罐頭瓶,裏面插幾雙筷子;後面有一個箱子,安放着一隻小煤爐和一口鍋。

老人總是站在街的拐角,專心致志地炸着臭豆腐,從沒有聽過他的吆喝聲,但總是有許多食客循着香味而來,在他的小擔子前站成一排。他的臭豆腐很有特色,乍看上去和別的臭豆腐沒有什麼兩樣,但一入鍋再出鍋,就變得金燦燦,塗上一層辣椒醬,黃黃紅紅的十分好看,小心翼翼咬一口,外黃內白,外酥內嫩,香辣刺激,十分美味。

離開家鄉已經幾年,再也沒有吃過那樣美味的臭豆腐,記憶中臭豆腐的味道漸漸淡去,但它總是出現在我的夢裏,和老人一起。

標籤:青方 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