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經典美文

如此管理何時休美文

近日又耳聞了一組班級管理的“錦囊妙計”,大開眼界。一班主任向另一班主任請教該如何應對班級每日常規檢查的分數屢屢落後的現狀。給出的方法一是:派出衛生委員陪同檢查,如果有什麼情況及時向班長任彙報,同時可以避免檢查小組的同學故意打壓;給出的方法二是:一旦減分,班主任即刻出山痛斥檢查同學,殺一儆百,嚴肅警告;三是:安排專人公關,用小恩小惠贏取檢查組同學的好感,以軟致勝。聽後,我心涼了半截——如此管理中的那些孩子們會有怎樣的體驗?他們會得到怎樣的人生經驗?他們的心理會出現怎樣的變化……

如此管理何時休美文

分數管理是看起來特別公道的方式,殊不知,背後藏着太多眼淚和仇恨,也藏着這麼多孩子扭曲的體驗。固然有人一再申辯教師也是制度的受害者,教師也是無奈之舉,但依然不能掩飾內心中的那種“功利”誘惑。當教師無法認識到教育的意義,他的所有行動就會停留在權術的狀態,一些出格的行爲也就成了習以爲常。眼中如果只有效益和成績,自然會不惜犧牲生命個體需要去達到自己的目的.。

我需要站在孩子角度說說話。當學校各項工作規範嚴謹的時候,有沒有想到孩子們在其中遭遇到怎樣的生存感受?老師教給孩子要負起責任,確保不能給班級丟分——這樣的理由多麼冠冕堂皇,實則是在給孩子戴上一個道德緊箍咒。如果丟分了,隨之而來的是問責、追責,甚至成爲不熱愛集體的理由,一段時間孩子處在黑暗的心理環境中。老師面對校內的績效是有壓力的,而當這種壓力又轉變到學生身上,就會造成教育的傷害。在面對分數考覈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先要問問自己:孩子的成長與一時的虛榮哪個更重要?

如果,當孩子給你丟了分,你批評他,說他沒有負起責任,還算有點教育意義。那麼,當你教給他如何精於算計,如何投機取巧的時候,孩子學到了什麼? 對於那些頗有“心機”的公關方法,讓我心裏發顫。我無法想象當一個孩子在面對老師的“言傳身教”的時候該有什麼滋味?恐懼、羞愧抑或是鄙視……忽然想起錢理羣先生說過:我們正在培養絕對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那是對大學教育振聾發聵的警示,而今天看來,又何嘗不是對所有教育者的一次鞭策。

我可以想象這位老師“訓導”孩子時候的表情,那些他所謂的“人生經驗”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還帶着幾分“語重心長”。在他理解,教育就是要教會孩子不吃虧、不死板。越是那些沒有聽從他意見的孩子,會逐漸成爲他的眼中釘。一定意義上,他透過這種排除異己的辦法來博取學生的短期呼應。他自身在教育中就扮演了負面的角色,多希望孩子可以有自己的判斷——但現實又是那麼殘酷。

當一個老師的教育價值觀出現了問題,那麼他的技術往往就會成爲反教育的幫兇。一方面,我擔心這一次次“另類管理”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另一方面,我也爲這些老師的教育心態感到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