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經典美文

陌生人也是人美文

其實不見得是什麼雙重性格,而是隻把熟人當人,一遇到陌生人,就不把對方當人看了;如果在上公交車時遇到一位熟人,彼此也會照例謙讓半天。

陌生人也是人美文

電視節目中播出一段話:“中國人在上飯桌時,你推我讓,彬彬有禮,但一到上公交車時,你擠我攘,全是另一副面孔。大概中國人有雙重性格吧。”其實不見得是什麼雙重性格,而是隻把熟人當人,一遇到陌生人,就不把對方當人看了;如果在上公交車時遇到一位熟人,彼此也會照例謙讓半天。

由於只把熟人當人,所以到任何地方去辦事,不去問規定如何,先要打聽裏面有沒有熟人——沒有熟人,規定冰冷,辦事屢遭白眼,對你的詢問總是缺乏耐心,回答起來有氣無力;如果有熟人,就大爲改觀,馬上白眼變青眼,笑逐顏開,主動提示你通融過關的方法,熱絡到可以把規定放在腦後。所以任你有精深的學識、縝密的頭腦,未必管用。至今中國社會中最吃香的人還是“人頭熟”,人頭熟就辦法多,人頭熟就吃得開,人頭一熟,吃虧的概率就大大減少。

但想一想,熟人畢竟有限,衆多的陌生人都是我們的同胞或同類,把陌生人不當人,愛心就太狹隘了。然而中國人對陌生人總是存有戒心,對人才的識拔,也往往限於熟人,圈子永遠是那麼小。曾經有一位大學的系主任對我說:“我用錯一個人,就是我終生的罪過,所以我聘用人,一定是要從小看他長大的`才放心!”他的審慎令人佩服,但天下的人才,如何都能讓你從小看大?這對滿腹經綸的陌生人來說,十分不公平。今天許多大學多用自己人,大概正是這種審慎推理的結果吧。結果如何呢?都成了一潭潭死水。

事實上,就人才而言,陌生人是不容忽視的。當年漢高祖在彭城吃了大敗仗,一下馬就問:“誰是可以與我共建大功業的人?”張良就建議必須靠黥布、彭越、韓信三人來協助,對劉邦而言,這三人中有兩位是陌生人。陌生人中有選拔不完的人才,有開發不盡的力量,劉邦放開胸襟,終於奠定了大漢的基業。所謂“天下爲公”,就必須先打破“陌生人不是人”的觀念。

當然,中國人偶爾也有把陌生人當人看的時候,那就是聽到某位熟人獲獎、某位熟人升官,心中委屈難過,久久激憤不平,寧可獲獎升官的是陌生人,反倒覺得泰然無關,管他是什麼草包、膿包。只有在那個時刻,熟人反而不是人,陌生人才算是人了!

標籤:陌生人 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