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經典美文

老蘇的幸福生活美文

老蘇是個五十多歲的老頭,腿有點瘸。走起路來一點一點的。至於穿着什麼衣服,我也記不大清了。反正是從沒見他穿過新鮮衣服,無冬立夏好像不換似地。

老蘇的幸福生活美文

老蘇是小區的看門人,那是我搬進小區時才知道的。據說原來它是給工程隊看門的,工程結束那年的春節,院子裏還沒搬進幾戶人家。只有老蘇陪着過的年。我正月十八搬進來,院子裏還盡是建築垃圾。最先認識的自然也是老蘇。

老蘇人好,實在、厚道。見人先真誠地笑笑,給人以親人似地感覺。我家住在與老蘇對面的三樓,從書房和廚房都可以看到老蘇的門衛。說是門衛,其實就是四號樓下一樓最靠邊的一個廳,沒有窗子,只有一扇捲簾門。裏面有一盞四十度的白熾燈,紅紅的有點迷濛。

春天來到的時候,小區裏陸續搬進了很多人家,院子裏也熱鬧起來了。每天車水馬龍,深夜也不消停。好在小區沒有大門,不勞老蘇開關。但老蘇也不閒着,待夜深人靜時,老蘇便一瘸一拐地挨個去關單無門,唯恐丟了東西。

最熱鬧的當屬晚上,人們吃罷晚飯,便聚在老蘇的門前,山南海北地胡侃一通。老蘇找來各種能用的東西,供人們或坐或倚。而他自己呢,便向牆邊一坐,倚着牆跟,笑迷迷地聽着人們的高談闊論。從不搭話,也不參加任何意見。待人們說累了,困了,回家睡覺了。他纔來收拾東西。夏天天熱,他的小屋的溫度可想而知。有好幾次,我從後窗看到老蘇就在門外的牆邊倚着睡着了。至於什麼時候回的屋,我也不知道了。

有一次,深夜一點多鐘,我聽到門鈴響,本想起來去看個究竟。但腦袋沉沉地,眼皮擡不起來,就沒動彈。不一會兒,門鈴又響了一陣,我以爲有人按錯了,也就沒有在意。第二天早起下樓,先見了老蘇。老蘇說:“你在家呢。昨天晚上鬧地震,你知道嗎?”我恍然大悟,怪不得昨夜聽到些不平常的聲音呢。我說:“是嗎!我還聽到有人按我家門鈴,以爲按錯了呢!”老蘇說:“那是我見你家沒出來人,以爲你不知道。才按的。”這個老蘇,心夠細的,竟然還惦記着我。好人啊!

工程隊徹底撒出了小區,到河東新區施工去了。工頭問老蘇章程:是走是留?老蘇犯難了。晚上嘮嗑時,老蘇同大家唸叨。大家都勸他留下,說讓他有個穩定的窩,秋後把老伴接來,也能吃上一口熱乎飯。老蘇動心了,他說工程隊太苦了。主要是沒個住處,無論颳風下雨,連個遮風擋雨的地方都沒有。有時不得不在露天地睡。扯着個草墊子,找個平乎地方就躺下了。他的那條腿感覺到愈來愈不好了,經常無緣無故地疼痛。我家樓下的老刁就拿來自家不用的膏藥給老蘇,於是老蘇身上就常常有一股膏藥味兒。也許是聽了大家的勸告,或許是其它的'緣故,老蘇決定留下了。

到了秋天的時候,老蘇真的把老伴接來了。小屋也整理了一番。老蘇的兒子是個木匠,找了些建築剩下的破木板子,做成了個大牀,底下用磚頭墊上,總算是個家了。老蘇的老伴是個典型的農家婦女,每天跟着老蘇打掃院子。天不亮就能聽到這老兩口的掃除聲。老蘇的生活也有所改善了。小區外面有一個養雞戶,常見老蘇去那裏抓雞,收拾完了提回來。小屋就飄出了陣陣清香。老蘇從商店裏提了一瓶啤灑,美滋滋地回到了小屋。

沒事的時候,老蘇就在門前的地上,倚牆而坐。曖曖的陽光照在他的身上,一定很愜意的。老蘇迷縫着眼睛,不一會就睡着了。誰也不知道他正做着什麼美夢,嘴角流露出滿意的微笑。人們都說老蘇太幸福了。他的老伴好像一刻也閒不住,總是忙這忙那的。淹酸菜,淹鹹菜,儲備過冬的食物。秋末農閒的時候,親家公親家母來串門了。老蘇又到小區大門外抓了只雞,拐進小賣店買了點菜,還順手提了幾塊豆腐。沒有桌子,老蘇就從隔壁借了張人家不用放在配房的圓桌。那天晚上,老蘇家熱熱鬧鬧地喝到了十一點多。當時,我從視窗看到這個場景,真是有點羨慕了。不怪人家說,幸福是一種感覺。

老蘇的幸福也有很多缺憾的。那時的物業沒入正軌,院裏的垃圾只能堆在小區的院外。說是院外,連個牆也沒有。氣味難聞,蒼蠅亂飛。一入秋天,晝熱晚涼。蒼蠅就成羣結隊地尋找溫暖的地方。老蘇的門衛當然是首選了。每到晚上,老蘇兩口子就拿着條帚趕蒼蠅,很是辛苦。好在老蘇並末覺得苦。冬天到了,老蘇的門衛就一層對扇門,五指露縫的。最要緊的是:他的門關不上,人們總要到這裏來娛樂,小區沒安排活動場所。這裏的老人,半大老人不拘男女,都跑到這裏來打撲克、挫麻將。一鬧就到半夜時分。最煩人的就是抽菸,連上場的加上看熱鬧的,十來個人,一人一支菸,小屋裏就烏煙瘴氣了。我去了兩回,根本呆不了。小屋的門只好長期開着。好天還可,數九寒天的,怎讓人受得了!甭說晚上,就是大白天,老蘇老伴也得捂着大被子坐在牀上。但見老蘇兩口子,依然樂呵呵的,一臉幸福的笑容。

這個冬天特別冷,老蘇門衛的門玻璃上,每天都是掛着厚厚的霜雪。碰上陰天,整天都不化。有時,太陽出來了,臨近中午化了一點,到了晚上又凍上了。窗子上的霜變成了冰,就更給人刺骨的感覺了。然不管天氣咋冷,總能見老蘇兩口子搞衛生。人都說,難得啊!

儘管這樣,老蘇的幸福生活還是不以人的意志地發生了改變。年關將近,傳來了物業經理的消息。要給老蘇降工資了。按說,其它搞室內衛生的都長工資了,咋就偏給老蘇降薪呢?老蘇不服,去找了好幾次,但都沒有結果。大家也都爲老蘇鳴不平,老兩口起早貪黑地幹,連四百元錢都不給,說不過去嗎!竟還要往下減,豈有此理!但民意歸民意,我們是從來不管什麼民意的。就連一個小小的物業也不會理睬民意的。據說經理早已找好人兒了。老蘇的幸福生活該畫上句號了。

臘月二十八,那天有點陰天。一大早,老蘇就裝好了車,其實也沒有多少東西。車子發動的時候,我見有三十多人到門口送行,其中以老人居多。我站在視窗,不忍下樓相送。心底酸酸的,就這麼點幸福感都保不住啊!我知道:象老蘇這樣的老實人,被炒是必然的,只是早晚的事。它不會請客送禮,不會甜言蜜語,又沒有權勢罩着,整個一個社會最底層,命運就可想而知了。這個小區十幾棟大樓,七百多戶,一樓的大廳還不算。老蘇風餐露宿堅守了兩年多,最後不得不迎着寒風而去!他的心裏一定也有些不捨的罷。值得慶幸的是,他終於可以過一個團圓年了。

不過也好,老蘇常說:他們家鄉只是旱得厲害,一年不下幾場雨。最盛產的便是打瓜。打瓜最喜陽光,一年兩三場雨就夠了。他還說,打瓜大都種在樹趟子裏。種在榆樹趟子裏的打瓜最好吃,楊樹和柳樹趟子裏的打瓜味道就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