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經典美文

我最牽掛的人,母親美文

和母親之間的感情,我一直很害怕去觸碰。每次在餐廳裏看到面帶笑容閒談着的母女,或在服裝店遇上細心爲對方挑選衣服的母女,我都會忍不住多看幾眼,暗自羨慕她們怎麼可以有這麼好的關係,怎麼有那麼多開心的話可以聊。我真的很嫉妒這樣的母女。

我最牽掛的人,母親美文

在我的記憶中,從小到大,我和母親沒有過15分鐘以上的對話。自小我對母親最深刻的記憶,就是她每天起早摸黑地甩着那兩條油黑的粗辮子忙進忙出……因爲一個人要管6個孩子,她做事麻利得像一股風,在山上、田裏、院子裏、廚房裏飛來飛去!

那時,她和我的對話就是“娜姆,幫我拿這個 ……”“去做那個……”“上隔壁家送這個……”在家中,我排行老三,上有哥哥,下有弟弟,我是個夾在中間的女娃,在家中很平庸,甚至是尷尬地生活着。記得我9歲那年,村裏的羊鬧疫病,我們家六十多隻羊都死光了。當時羊羣是我們瀘沽湖畔摩梭人最重要的財富,沒了羊,我們家的生活陷入極端困境。母親捱了兩天後作出決定 —把我送給上游村子的一戶人家。眼看要離開兄弟姐妹、離開自己的'家,我噙着淚哀求母親別把我送走,可母親還是帶着我去了那戶人家。一路上,母親沒吭 一聲。那天,我看着母親漸行漸遠的背影,哭得傷心極了,鐵了心地覺得我不是她的孩子。

大概過了7個多月,母親趕着9只羊來到這戶人家,要把我換回去。最後,人家答應了,我就又跟着母親的背影往家走。一路上,我們還是一言不發。這次回家後,我和母親的話更少了。爲了討母親歡心,我總是最早一個起牀,割最多的豬草回家,爭做最累的活。慢慢地,左鄰右舍都說我聰明、嘴巴甜、勤快…… 這些好名聲越來越多地傳到母親耳朵裏,我壓抑的內心開始蠢蠢欲動,我在期待,期待母親親口誇我一次。那時,想聽到母親的誇獎似乎成了我最大的動力。可是,母親只是更多地念叨我的名字,讓我去做更多的事。

我心中對母親冷漠印象的改變,源於村子裏專門給人接生的才旦婆婆。一次閒聊時老人告訴我:我是個難產兒,母親生我的時候出了很多血,但她一直呻吟着提醒接生的才旦婆婆,出事的話,保孩子!看來,我不僅是母親親生的,還是她肯用性命來救贖的孩子。

13歲那年,縣文化館來人收集民歌、選拔歌手,我憑着天生的好嗓子脫穎而出,得以走出家門,去了一趟昆明。從昆明回家後,我似乎受到了大千世界的誘惑,心已飛出瀘沽湖,“我決定要出去”。那一次,母親跟我談了平生最長的一次話:“娜姆,你瘋了嗎?你除了割豬草什麼都不會,又沒錢又不懂漢語,你出去了怎麼活?”母親說的都沒錯,但我壓抑多年的委屈也爆發了:“我一定要走!我不想過被隨意送人,又被牲口換回來的生活,我不想像你一樣活到老!”說着說着,我和母親都哭了。 ----青年文摘

最後,我帶着7個雞蛋和母親給的一隻玉手鐲離開了家鄉。我毅然賣掉母親的玉手鐲,拿着這筆錢去了上海,成了上海音樂學院最年輕的少數民族本科生,繼而又成了中央民族歌舞團最年輕的獨唱演員。

20歲那年,我決定去美國。我知道這次遠行,不僅離母親更遠,時間也一定會更長,我專程回家一趟。母親見我回來,高興極了,忙着劈柴做飯,殺雞擇菜。離家的7年裏,我也回去過很多次,但從沒像這次一樣,靜靜地凝望着母親依然忙碌卻漸漸佝僂的背影。臨走時,母親送我,我們一路走過了兩條村子,一向沉默的她竟把隱忍了半輩子的話倒出來:“娜姆,我最寶貝的東西就是一對玉手鐲,一個換了9只羊去贖你,另一個給你去換了新的生活,我心裏很舒坦的!”

後來,我從美國去了歐洲,從歐洲去了日本、新加坡工作,再後來又回到歐洲,總之6年裏折騰了大半個地球,就是沒機會回家去看母親。

1996年2月3日,我在意大利從新聞獲知離家鄉不遠的麗江發生了大地震。因爲村裏根本沒電話,我的心驟然焦慮起來。直到坐上飛往北京的航班,我才驀然察覺:這是我平生第一次爲母親而焦慮吧!

回到家鄉,看到無恙的家園和母親,我的心釋然了。剎那間,我封閉了二十多年的對母親複雜的情愫頓時釋然:母親是愛我的,我也是愛母親的,貧困壓抑的生活讓母親連喘氣的機會都不多,她沒有心境對女兒說“我愛你”。但現在,我不能讓壓抑繼續下去,讓遺憾成爲永遠的遺憾!那一天,我第一次伸出手臂擁抱了母親,把頭埋在母親胸口對她說“我愛你”。儘管我看到母親有意在躲避我的熱情,但我分明瞥見她的眼中閃爍着淚光!

現在,我找到了人生最幸福的支點:我拿出幾乎全部的積蓄在瀘沽湖畔的獅子山下買了一小塊地建了“娜姆博物館”,裏面陳列着我作爲摩梭人多項第一的紀念物,還作爲小旅館接待世界各地的朋友,而我那不善言辭的母親就成了博物館館長。只要站在女兒的紀念物旁,母親就不再沉默羞澀,而是樂此不疲地告訴大家紀念物背後女兒不易的經歷!

看着母親自豪講解的背影,我非常滿足,因爲母親的背影就是我今生最牽掛的風景,而這風景,將一直暖暖地陪伴我……

標籤:牽掛 母親 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