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好文

如何贏得別人的尊重和愛戴

好文1.7W

正所謂“獨木不成林,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在社會上,無論我們擁有多麼豐富的學識,無論我們擁有多少的財富,更不論我們擁有多高貴的身份,我們任何人的成長都是從他人那學來的,都有向別人學習的地方。

如何贏得別人的尊重和愛戴

如今社會是資訊時代,人因爲交流而豐富、提高自己,如果不肯放低自己的身段,虛心地向別人學習,虛心地和別人溝通和交流,那麼自己就是一個孤陋寡聞的人。因爲如果別人懂的你不懂,你就像走進了一個死衚衕,很快就會無路可走。

美國18世紀偉大的科學家畜蘭克林,被人稱爲“美國之父”,他在社會的各個領域都有很高的建樹,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能夠放下身份向別人虛心學習。

在他年輕的時候,富蘭克林也曾仗着自己的才華橫溢,非常的驕傲輕狂,不懂得謙虛。直到有一天,他去拜訪一位前輩,到了那位老前輩的家門口,年輕氣盛的他趾高氣揚地跨入老前輩家的大門,誰知剛一進門,就聽“嘭”的一聲,頭撞在了門框上,額頭上起了好大的一個包。出來迎接他的老前輩看他的樣子,就笑着說:“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穫,也是我今天給你上的第一堂課。要想讓你今後的路更寬更廣,就要放下身份,該低頭時就低頭,否則在社會上你會撞得滿頭包。”

老前輩的話牢牢地刻在了富蘭克林的心裏,從此以後,他爲人謙卑,總是虛心向別人請教,自己不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還因此結交了很多的朋友,沒有因爲他的成就而讓他有那種高處不勝寒的尷尬。

就像那位老前輩說的一樣,做人就應該懂得放下身份,該低頭時需低頭,這樣,自己的人生之路纔會更加寬廣,否則的話,即使一個人擁有多麼橫溢的才華,也會因爲自己的狂傲而在社會上無立足之地。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無論我們擁有多麼豐富的學識,我們所學習的只是社會大百科中的一小部分,只有我們虛心地向別人請教,別人纔不會吝嗇他們的知識,而傾囊相授。這不僅是學習的過程,更是一種交際的過程。

共和黨候選人林肯參加1860年美國總統的競選,當時大富翁道格拉斯是他的競爭對手。在競選的過程中,道格拉斯租用了一輛非常豪華的競選列車,車後放了一門禮炮,每到一站就放炮奏樂,聲勢浩大,氣派非凡。他得意地說:“我要讓那鄉巴佬見識見識我的實力,讓他體會體會什麼是貴族,讓他知道和貴族競爭的下場。”

林肯看到這種情況,他不慌不忙,照樣買票乘車,每到一站,就坐上耕田用的馬拉車,向選民發表演講說:“有很多人問我有多少錢,其實我什麼都沒有,我只有一個妻子和三個兒子,對於我來說,他們是無價的,是用任何金銀珠寶都換不來的,他們就是我的財富。我是一個沒有任何背景可依靠的人,但是現在我知道,我唯一可依靠的只有你們,我唯一可信賴的也只有你們。”

林肯就是這樣參加競選的,道格拉斯見此感覺自己勝券在握,但結果出來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竟是林肯獲勝,成爲美國總統。

爲什麼道格拉斯大費周折,選民們卻不“領情”呢?這是因爲,道格拉斯不懂得放下身份去和選民們交流,他不知道人們真正需要的是一個能夠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能夠尊重和帶領他們的總統,而不需要一個出身高貴的總統。

也許你覺得自己意氣風發,但生活中的許多事並不像我們所想得那麼簡單。千萬不要幼稚地以爲自己什麼都懂而不肯在別人面前放下身份虛心學習,甚至大肆渲染自己的高明,這恰恰暴露了你思想的幼稚和單純,也正好告訴“敵人”你的缺點在什麼地方。

事實上,越是有成就的人,就越應該放下身份,低調一點,謙虛一點,只有這樣,你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創造更大的財富和成功,擁有更高貴的身份,也纔會贏得別人的尊重和愛戴。

德國青年羅納爾鬆大學畢業時,他的父親已經是德國很有名氣的電器商人了。父親並沒有直接給羅納爾鬆安排工作,而是讓他到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廠上班,並說:“到了工廠,千萬別擺什麼架子,要謙恭地對待周圍的人,如果你不想成爲孤家寡人的話。”

羅納爾鬆沒有忘記父親的諄諄教誨,他從最底層的零件打磨、組裝做起,遇到什麼問題都虛心地向工人們請教,就連看門的老頭也成了他閒聊的夥伴。久而久之,工人們都不把他當作電器商的兒子看,有什麼問題總是喜歡和他共同探討,羅納爾鬆因此受益匪淺。

這樣沒過幾年,羅納爾鬆便對電器行業的人事、產品及其流通、銷售等情況瞭如指掌,而且再加上廣大員工們對他的熱情擁戴,他的父親終於決定將公司的經營權移交給他。之後羅納爾鬆憑藉工作經驗和員工們的鼎力支援,將公司發展得非常好,他成爲了德國電器行業舉足輕重的人物

不要以爲自己比別人聰明,什麼事情都能做好,這也知道,那也知道。收起自己的妄尊自大,表現得謙恭一點,放下身份學習吧。

要知道,身份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別人賦予的。也就是說,當你實力越來越強時,無論你走到哪裏,都能贏得別人的尊重,腳下的路也會更長、更寬,你離成功也就越來越近了,加油吧!

身份並不是自己本身就有,而是別人給的。尊重並不是自己尊重自己,就能夠贏得別人的尊重,只有放下身份,透過尊重別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在現實的交往過程中,只有懂得“捨得”二字才能讓我們懂得,要想讓自己腳下的路更寬更長,必須捨得放下自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