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好文

過小年作文彙編10篇

好文2.98W

過小年作文1

今天就是小年了,是祭祀竈君的節日。

過小年作文彙編10篇

小年是春節前最後一個重要的節日,小年因爲各地的習俗不同,有的地方是在臘月二十三過,有的地方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習俗有很多,主要是掃塵,祭社等。在我們這小年是民間祭竈的日子。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竈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竈時,人們在竈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對聯、草;其中,後三樣是爲竈王昇天的坐騎備料。祭竈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竈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裏講壞話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竈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竈"、"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竈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

新年後再買一幅新竈神畫像,將竈神請回來。在中間這幾天內,由於沒有竈神的監督,一般人放量暴飲暴食、聚衆賭博,放縱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時也認爲不應該犯的小過錯。

今天我過得十分愉快,我不僅得到了快樂,還了解了許多有關小年的習俗!

過小年作文2

今天是小年。一大早,我們就開始慶祝小年了。 早上,我和表姐吃過飯後,買了一盒摔炮,玩得好不痛快。就這樣說說笑笑、玩玩樂樂就到了下午了。爸爸開始做飯了,我和表姐等了一會兒,飯好了。這時,我聽見炮聲。真是炮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該吃飯了,我一看,使我大飽眼福。這些都是我最愛吃的菜,有糖醋魚、南瓜酥、醬燒雞翅……於是,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吃完飯後,我的臉上就有了貓鬍子了。 夜晚,我和爸爸、媽媽、表姐一起去廣場看放煙花的。一到廣場入眼簾的是天空中多姿多彩的煙花。這時,一個紅色的煙花飛入空中,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手裏抱着一個正在呼呼大睡的小嬰兒。又一個綠色的煙花飛入空中,像是一個雄獅正威武地向天空走去。又一個粉紅的煙花飛入空中,猶如一位害羞的小女孩,不想讓別人看見她那美麗的臉頰。 一眨眼的功夫,已經八點多鐘了。我們只好依依不捨地告別美麗的煙花,寬闊的廣場,回家了。

過小年作文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農曆小年。從9:00起,爸媽就忙起來了。什麼窗簾呀,被套呀,衣服呀,都被洗了。窗簾被洗了,我嘆了口氣:“哎!這下,家變得清涼了。”說實在的,家一下子變得清涼了,我還真有點不適應哩!我一邊吃早餐,一邊看他們在屋子轉悠來轉悠去的,我有點暈。下午,我正在練英語,爸爸還要洗窗簾,媽媽說:“你就別累那可憐的洗衣機了!”爸爸說:“現在,也應該是它爲國家做點貢獻的時候了!”過了兩個小時,媽媽上班了,爸爸說:“我帶你去買餃子,順便,買兩個禮花炮放放!”我想:“好久沒放炮了,現在放放也挺好玩的!”

小年的一天,快樂的一天,充滿活力的一天,精力充沸的一天,我想,大年一定和小年一樣快樂!

過小年作文4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姥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民間祭竈、掃塵、吃竈糖的日子。可是我還是不明白,姥姥就告訴我,傳說家家戶戶都有一個竈王爺,竈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竈王爺便要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玉皇大帝根據竈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竈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竈王爺的'彙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爲了讓竈王爺在玉帝面前說好話,所以這一天大家就要祭竈,尤其是要擺上飴糖,因爲吃了糖說話就是甜!雖然姥姥說了很多,但我還是不太明白,不過,我知道在我們北方,過小年要吃餃子,這可是我最喜歡的。

過了小年就要到春節了,我好期待哦!

過小年作文5

都說過了小年是大年,臘月二十三這天是中國節日的小年,這天也是很有講究的,老人都說是送竈王爺上天的日子。家家在這一天都開始掃房,也做一些好吃的,而且最主要的還要吃麻糖,粘竈王爺的嘴,讓他到天庭說說人間的好事,不說人間的壞事。聽起來是不是很有趣?

我們家也不例外!今天早上媽媽很早就叫我起牀了,也準備把自家的牆壁打掃打掃。於是我和媽媽一人拿把雞毛撣子開始掃房,我也不會掃,看着媽媽幹什麼我就幹什麼,還把自己的手給麼破了,真是乾點活還要工錢。

到了晚上媽媽回家時也買了一些麻糖而且我們也包了餃子一家人歡歡喜喜的過小年,雖然幹活很累,但是我很開心,終於能幫幫媽媽幹些家務活了。也希望我們家人在這一年開開心心,身體健健康康的。我們送走了小年,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

過小年作文6

今天是臘月二十四日,中國傳統節日,過小年!

小朋友們一個個都穿着新衣裳,臉上掛滿了笑容和喜悅,家家戶戶都貼上了春聯,掛上了紅燈籠,到處都是歡笑聲和鞭炮聲。

春節是一個團圓的節日,在五湖四海工作和生活的人們千方百計地趕回家和家人團聚,小姑一家也是從很遠的地方特意趕回來和我們大家一起過年的。我的小姑一家住在上海,很難回家一次,我見到我的表哥很開心。吃團圓飯時,奶奶他們給了我和表哥很大的紅包,我和表哥很開心。

只是今年過年我爸爸沒有在家和我們一起團聚。因爲工作爸爸放棄了與表哥一家團聚的機會,去廣東了。我心裏有些不開心,因爲爸爸沒在家,要不然我們將是一個真正的大團圓。我祝福爸爸在那裏過年快樂!

過小年作文7

農曆臘月二十四,正是過小年的那一天。

那天,天空中剛拉上了金絲絨一樣的黑幕,一朵絢麗的煙花就迫不及待地竄了上去,隨着一聲震耳欲聾的響聲,它們便綻開了一個美麗的微笑,在墨一般黑的天空僅僅存在了短短的一秒鐘,就悄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它們雖然短暫,卻能在人們心中留下一個美好且永不磨滅的回憶。

一家人圍在餐桌前吃餃子,是小年裏的一個重要的習俗。爸爸媽媽那天下班都很早,一下班就匆匆忙忙地在廚房裏準備飯菜。我也湊近來,和他們一起做,歡歌笑語立刻充滿了整個廚房。終於開飯了,我們一家三口坐在一起,一邊吃着餐桌上滿滿的、香噴噴的水餃和瓜果蔬菜,一邊看着窗外黑天幕上那絢麗的煙花,一邊興致勃勃地聊着家常瑣事······那情景才叫其樂融融呢。到了敬酒的時候,我還畢恭畢敬地端起酒杯,向爸爸媽媽每人各敬了一杯酒。剛開始,我還不太會敬,竟然光顧着說話,酒(果汁)都忘了喝呢!

真摯一個難忘的小年!

過小年作文8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農曆小年。

小年也叫“辭竈”。辭的意思是辭別、告別;竈,就是神話傳說中我們每家每戶沒有戶口的“一家之主”——竈王爺。

每年的今天,深入民間工作一年的竈王爺就會拿着他每天都記的隨筆本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彙報工作。當然是彙報他在的那一家一年裏的所作所爲。

竈王爺每天都會很盡職地記錄着家裏發生的一切事情,比如我今天練琴非常認真,他就會在本子上記下來,在後邊畫上一個笑臉;如果我表現非常好,他還會在本子上畫個大拇指點贊。如果我偷懶不認真,他就會在本子上畫個哭臉。

人們爲了讓竈王爺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討“老天爺”歡心,就會在“辭別”他的這一天做糖瓜吃,好讓竈王爺的嘴上沾滿糖,到了天庭只說家裏的好事,這樣就會讓玉帝高興,來年保佑全家身體健康,四季平安,大人多掙錢,小孩學習好。

今天爲了送別竈王爺,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又吃了爸爸從老家帶回來的餃子。

也不知道現在輪到我們家竈王爺彙報了沒有。吃了我們的糖,不知道有沒有替我們說好話呢?

我今年練琴有了很大的進步,作文也不像原來那麼費力了,竈王爺肯定會向玉帝表揚我。不過我回家寫作業還經常拖拖拉拉,考試的時候還會粗心大意,但願竈王爺不要跟玉帝講。

鼠年就要到了,在新的一年裏我要改掉自己的不足,好好表現,讓竈王爺給我多畫笑臉少畫哭臉!

過小年作文9

麻糖,扁長扁長的,平放在手心中比手還長出一截來。因爲它中間是空心所以略微的鼓起了些許,而兩頭則是被捏得緊緊粘在一起,白顏色流線型的麻糖上沾滿了白色的芝麻,讓它看起來很是喜人,一 眼就有了食慾。

之後,我便在小攤兒前徘徊着,用比可憐巴巴的堪比小鹿斑比的眼神瞅着媽媽,無奈最終是買了一袋子給我。雖說,每次過小年的時候都會吃,但是酥脆的口感,喜人的模樣還是讓我則怎麼都不厭煩。

已不記得第一次吃它是在什麼時候了,卻記得第一次吃它時的情形。

過小年的時候去了奶奶家,她家的廚房中放着一碟麻糖,白白的,誘人極了,抓起一個想嚐嚐,卻被奶奶瞪了一眼,只好又放下了。後來還是吃到了,只不過是在極度的委屈下,也沒吃出個什麼味兒來 。

後來偶然的一次,又看到了,也仔仔細細的品嚐了,甜甜的也不膩。還了解了麻糖的意義。老一輩的人說,過小年的時候要送竈王爺,做完飯後將麻糖放在廚房中是給竈王爺吃點兒好的,讓他上天去說 點好話。還要將舊的竈王爺的畫像在做完飯後再爐子上燒掉,寓意是送竈王爺。

總而言之,麻糖還是很好吃的,希望大家品嚐品嚐。

過小年作文10

今天是小年夜,是一年中最後一天--除夕之夜。今晚和往日不同,晚飯可豐富了。不時地,外面出傳來陣陣脆兒的鞭炮聲,我耐不住趕緊吃完飯,跑出去看禮花。哇,好美的禮花,只見一條帶着紅紅的尾巴的禮花衝上天空,隨後"啪"的一聲,在夜空開啟,好圓啊,散落的時候還像星星那般一閃一閃的。又緊接着另一個禮花衝上天空,不一會兒,四面八方,哪裏都有禮花,看得我眼花繚亂!可是我喜歡看禮花,覺得禮花好美!

於是,跟爸爸一起去禮花店,也買了兩個禮花,爸爸點燃了禮花,我急忙跑到門口,捂住耳朵,頓時禮花衝向天空,在空中展示它完美的一瞬間!如果有畫板,我真想把這一幕畫下來.

回到房間,開啟電視,全家人準備看春晚,我還拿了好多吃的放在邊上.春晚開始了,支援人閃亮登場,精彩的歌舞,小品,雜技等等陸續表演.我覺得他們都好厲害啊!我真佩服他們.又到了趙大爺趙本山的小品了,我可喜歡這位爺爺了,又是此處省略幾個字,把我們全家人都樂的前俯後仰!

將近凌晨,禮花聲音連接的響,除夕夜真熱鬧,全家人一起過年.還有紅包可以收,太開心了!

我又長大一歲了,我要比以前更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