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好文

遠方的作文8篇

好文3.15W

擁抱遠方,再遠的地方,只有願意邁步,都不遙遠。小編與讀者分享關於遠方的作文,歡迎大家參考借鑑。

遠方的作文8篇

篇一:從此,我不再害怕遠方

遠方,不僅僅是詩人的囈語和遊子歷經滄桑的感嘆。那更不是一個充滿暗流,危機四伏的世界。從那一刻起,我明白外面的世界也能找到家的溫暖和久違的感動。從此,我不再害怕遠方。

在這個流光溢彩,喧喧嚷嚷的當今世界,人們與自然,詩和遠方彷彿帶着一種天然的疏離感。曾幾何時,我也只願宅在家裏,遠離陌生人未知的微笑,遠離刺眼的陽光和蔚藍的天,疏離,警戒,把自己隱沒在沙沙作響的書頁和分明的課本里,遠方,很遠。

可有一天,一本叫做《撒哈拉沙漠裏的故事》的書突然跳入了我的眼簾,進入了我的內心。三毛——這個宛如墨色生出的精靈遊跡於天涯海角,在歐洲,在炎熱乾燥的非洲,在陽光燦爛的加州寫下了一段段明亮的文字。讀她的書,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黃沙漫漫,遼闊寬遠的大漠上,那些微笑着的單純樸實的原住民,那些白色的破舊的房屋和遠方三毛的笑,親切,溫暖。在電光火石的一剎那間,遠方,外面的世界,肆無忌憚的藍天和陽光,突然不再那麼遙遠,一個關於遠方的美妙的夢住進我的心田,從此,我不再害怕遠方。

後來我便不再呆在家裏,去雲南,陶醉於傣族人曬紅的臉和瀰漫着生薑氣息的三碗茶,當從未到過遠方的我看見廣遠的天穹下那一片一望無際的,綠到動人心魄的茶樹時,一種前所未有的親近感拉近了我和這個世界;去南京,我貪婪的品嚐各色小吃,在陌生人的目光中愜意的微笑,卸下了戒備與疏離;去北京,看五星紅旗在天際徐徐升起,帶起一輪紅日,祖國的遠方依然晨光微熙。我一次又一次感受到了遠方這樣精彩,世界這樣大。從此以後,我願意用一顆熱誠的好奇的心和善良的目光,誠摯的信任對待每個素未平生的人,對待,未知的遠方。

從此,我不再害怕遠方。

篇二:遠方

遠方是什麼,這個問題總是縈繞在我的腦海中。

很小的時候,我就整天瞪着眼睛向外看,想象着外面世界的繁華美麗,多姿多彩。那時大人們不讓孩子自己出去玩耍,夢中便成了我的天堂。我乘上夢一般的氣球夢一般的飄出家門。一次次地讓我進行着奇幻的旅行,外面的事物滿足了我的好奇心,但終究是夢,我又擁有着對現實世界強烈的渴望。

一年級了,我學會了說話,朋友們偶爾聽見一些稀奇古怪的詞語,這是,便會有人問我:“小勒,遠方是什麼意思呀?”我也三個和尚——摸不着頭腦,繞着後腦勺,脫口而出:“遠方是方向。”話音剛落,會引得一些高年級的朋友會露着牙捂着肚子,“咯咯”地對我笑。

上二年級了,我長大了,時常的,我會問父母:遠方是什麼?“母親撫摸着我,溫柔地對我說:”孩子,遠方就是指遙遠的地方,是許多年輕人嚮往的又是人們追夢的地方。“然而,一個問題解決了,一個問題又來了,既然是遙遠的地方,爲什麼人們還要去呢?這個問題使我疑惑不解。

上四年級了,這時的我,是一名同稱職的小學生了,頭戴小黃帽,身穿校服,戴着紅領巾,走向那熟悉的校園,在與同學的交流中,在與老師的溝通中,在與父母的談論中,我進一步的瞭解了遠方,它是那麼的神祕,像被蓋上了一層薄砂,但令人嚮往。

如今的我,在一次次的發現中,在一次次的詢問中,我明白了遠方的重要性,它是人們實現夢想的福地,乘載着人們的夢想;它是人們通往成功的階梯,使夢想愈來愈大。

如今,孩兒時那個”遠方“已在腳下,而另一個”遠方“正以神祕的光輝吸引着我,逗引着我不斷向前。曾經的那崎嶇的山路呵!很久沒走過了,你還記得我曾經留下的夢麼?然而,你卻永遠在我心中延伸,令我充滿了無限的好奇心。我依然會執着地尋找、發現、探索,堅定着曾經的堅定的步伐。我不會停歇,直到通往遠方。

”遠方“就是一輪明月,照亮我的心房,讓我永遠不會迷失方向;”遠方“就是一根燃燒的蠟燭,指引我着通往遠方的心,讓我自信的邁着步伐,開心地走下去。

篇三:遠方的夢想

遠方,在多遠的未來,又在多近的眼前?

遠方,雖是遠方,但又可遠可近,可清晰可模糊,可抵達可遙望。

遠方,在我們心中是一個神祕的存在。有一個遠方,在我的心中塵封,埋藏到我都幾乎忽略了它的存在。只是每當午夜失眠時,它才又佔據我的腦海,來提醒我這個遠方它確實存在着。就像封了許久的蜜釀,一掀開蓋,就能聞到藏匿許久的撲鼻酒香。

我的遠方,那是一個四季如春的溫暖國度,不知道在哪,或許像桃花源一般莫測,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能開啓,或許某個不知名的夜晚,我也曾誤闖這個神祕的國度,卻再也找不到重返的方法,就只能在清醒的時候與星星一起繼續尋找,任其成爲黃粱一夢。好似美酒輕抿,還未來得及捕捉,便已消失,獨剩那脣齒餘香。

在我的遠方,沒有如夢似幻的紫色城堡,沒有天馬行空的美麗臆想,沒有天方夜譚的童話故事。有的只是那大雨過後,微風襲來,夾雜着泥土的芬芳,有的只是那蔚藍天空,白雲如沙般輕撒,有的只是那冰與水般凜冽的冰泉氣息,若無還有,卻莫名的安心,有的只是那綠草如茵,天高海闊。然後,我明白,遠方,是屬於我的世界,那是我的另一個天堂。就像繪畫一般,想要就添上,不想要就抹去。那裏沒有海枯石爛,只有亙古永恆,那裏沒有山窮水盡,只有柳暗花明。我很貪心,我想要很多,我想要所有美好的事物,摒棄所有的不美好,這是我的遠方,我一個人的遠方。

在我的遠方,有我的親人,我會和他們“把酒話桑麻”,和他們登高望遠,和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我的遠方,有我的朋友,我和他們惺惺相惜,成爲像伯牙與子期一般的知己好友。在我的遠方,還有我的愛人,我會和他琴瑟和鳴,與子成說,只羨鴛鴦不羨仙。這些最爲尋常的事情,在現在卻是最難完成的事情,於是我把它們放在我的遠方,期待有一天,當這些希冀成爲現實,當這些幻想不會破滅。

或許每一場夢境,都是來自你自己的遠方,於是你可以窺見那個神祕的國度,於是你可以盡情的遐想,於是你可以任意的構造。

篇四:遠方的呼喚

四月的小雨淅淅瀝瀝的下着,烏雲發怒似的扯開一張大幕,遮住了整個天空。窄窄的山路蜿蜒着伸向遠方,我緩緩的走着,走着。到了,到了,前面花圈搖曳處就是父親的家了。站在一方矮矮的墳墓前,我的眼淚簌簌的往下流。我知道里面就是父親了,風輕輕地搖曳着那凌亂的花圈,嗓音很低,很低,而我卻聽得很清楚那幽冥中父親最深情的呼喚。

”捋槐花了,捋槐花,扎小辮,吃麥飯,包包子……“童年的新鮮事依舊鮮嫩如初,只是帶我捋槐花的父親如今已獨臥寒山。父親已成爲我永遠的記憶,然而父親的心血卻將澆灌我的一生。山坡上那滿山遍野的槐花,醇香四溢,一棵棵槐樹在貧瘠中送走了我的昨天,又迎來了我的今天,期望着我的明天。

父親爲我捋槐花時被蜂蟄被槐刺刺破的手背,流着血,脹得紅腫紅腫,永遠烙在我記憶的深處。兒時那一碗碗饞嘴的麥飯,那一個個鼓鼓的可口的槐花包子,是父親用長滿老繭的手一串一串捋來的。今年的四月,父親一定會在另一個世界爲我捋槐花。只是父親已移居黃泉,任憑我把腳伸進土裏,埋住膝蓋,也無法牽着父親那溫暖的雙手。那一串串下垂的槐花分明是父親一嘟嚕一嘟嚕的愛。

山坡下邊,那一望無際的西瓜地,是我家的”金元寶“了。孩提時,父親種植的西瓜個大,肥圓,香甜可口,人見人誇。白天,豔陽高照,滿地的西瓜娃娃坐着的、躺着的,有的搭着傘乘涼,有的在說悄悄話,有的呼嚕嚕睡大覺,可愛極了。父親貓着腰一刻也不歇息,一個一個摸摸頭,拍拍肚子,爲我挑揀頂好的西瓜切成兩瓣,用勺子挖着吃。

兒子四五歲時,年邁的父親又帶着他的外孫子——我的`兒子,在瓜棚下切下一塊塊黑籽紅瓤的西瓜,調皮的兒子小肚子吃的滾圓滾圓。隱隱約約中,我又依稀看見父親那佝僂着身子,彎下腰翻翻苗,掐掐芽。那深深陷進眼窩的雙眼,正專注的等待着我一個個週末的歸來。

是啊,明天又是週一了,新的一天又開始了。我知道,那書聲琅琅的校園,那寬敞明亮的教室裏,一雙雙渴求的眼神正在呼喚着我,一疊疊作業還在等着我……我明白,一棵棵幼苗還在等我去澆灌,一個個稚嫩的心靈等我去潤澤,因爲那是幽冥中父親最深情的呼喚。

雨中的槐花依舊飄香着,西瓜地裏的西瓜依舊滾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