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週記

有趣的端午節週記(通用9篇)

週記1.93W

時光飛逝,如梭之日,轉眼一週又過去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這時候,最關鍵的週記怎麼能落下!爲了讓您不再爲寫週記頭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有趣的端午節週記(通用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趣的端午節週記(通用9篇)

有趣的端午節週記1

每年端午節,大街小巷都飄着糉子的清香。今年我媽媽的手藝又長進了,她包的糉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而是菱形的。糉子的形狀不同,品種也不同,有紅棗餡的,有肉餡的,又豆沙餡的,還有蜜棗餡的……我最愛吃的要屬蜜棗糉了,剝開糉葉,雪白的糯米中夾着一顆圓圓的蜜棗,咬一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說起端五節,那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端午節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傳說是爲了紀念大詩人屈原的。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僅詩詞寫得好,還有相當的謀略;既是一位詩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於楚國的貴族,起初頗受楚懷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張改良內政,聯齊抗秦。但是,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由於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並且進讒言使懷王疏遠了屈原。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在秦國。頃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並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對前途感到絕望,就在農曆五月除五投汨羅江自盡。大家得知這個消息後,紛紛捕撈屈原的屍體,可是一無所獲,人們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就往河裏扔糉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吃糉子的風俗。屈原寫了很多不朽詩篇,比如有:《離騷》、《天問》等等……我非常喜歡端午節,因爲這其中寓含着很豐富的意義。

端午節最快樂的要屬我們小朋友了。來到大街上,我們胸口,有個香噴噴的掛件搖來晃去,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織成的,用五顏六色的線繡上了各種祝福的話。香袋形狀各異,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的……我有一個香袋呈“心”字香氣迷人……

有趣的端午節週記2

童年,是一葉載滿糖果的小舟,甜的、酸的;童年是一支能畫出彩色的筆,綠的、藍的;童年又是一支歡樂的歌曲。童年是多麼有趣,童年又有很多趣事。

我現在就是一個童年快樂的孩子。

去年端午節,爸爸媽媽帶我到奶奶家。奶奶正在利索的包糉子,我看了心裏癢癢的,就對奶奶說:“奶奶,我來包包看。”奶奶原先不同意,但後來還是被我的花言巧語迷住了,便同意了。奶奶告訴我,先把糉葉捲成一個漏斗的樣子,然後往裏面加入米,再將糉葉包起來,最後用麻繩把糉子裹緊。我照奶奶的樣子,一會就學會了。我就有模有樣地包了起來。前面幾步我包得很好,媽媽在旁邊不停的誇獎我“璐璐包得真不錯,真能幹。”奶奶也在旁看着我包。見我包得那麼好,奶奶樂得笑開了牙。最後一步了,奶奶叫我用線把糉子捆起來紮緊,然後打個死結。說完後,奶奶和媽媽出去了。我把糉子捆好後想:打死結太醜了,我來打一個蝴蝶結吧。於是我把包好的糉子打成蝴蝶結,並把前面的糉子都打成蝴蝶結。做完後,我向外喊道:“奶奶,我包好了。”奶奶應聲走了進來,看我包的糉子,連連誇道:“璐璐包得真好看,味道一定不錯。”於是,奶奶把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煮了起來。

到了時間,奶奶把鍋開啟一看,鍋裏成了一國粥。原來是我粗心,非要把死結改成蝴蝶結。這下好了,一鍋糉子變成了一鍋粥。那天晚上,本來要吃糉子的,可卻改成吃糉子粥了,真有趣。

每當想起去年端午節的這件事,我都樂得“哈哈”笑起來。

有趣的端午節週記3

你見過這樣的端午節嗎?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遊不同的習俗。聽——“正月要把龍燈耍,二月要把風箏扎……”琅琅上口的童謠時候讓你穿行在每月的習俗中去呢?現在就跟我穿行到端午節的習俗中去吧!

端午節到了,黃老師真可謂是”異想天開”,竟然把學校門口包糉子的馬婆婆請到教室裏來教我們包糉子!馬婆婆先把中葉折成一個漏斗形,俗話說得好”看着容易做起來難”,看馬婆婆寶中之的速度那麼快,他可是在江湖上”混”過十多年來的,那手藝叫做熟能生巧,而我們呢,就像是一隻只無頭蒼蠅,抓住這邊的角又漏掉那邊的角!,沒辦法只好讓馬婆婆親自出馬,一眨眼我們的中葉就被馬婆婆那一雙令人敬佩的首要成了一個個可愛的小漏斗,我們不甘示弱,開始了漏斗大戰。結果楊洋的漏斗被紅了個底朝天,做完這步後,馬婆有讓我們把江米倒進漏斗裏,沒想到我的糉子真的成了漏斗,裏面包住的江米就像沒有下巴的嘴巴一樣”巴扎巴扎”地漏個不停,我連忙拉起了線,把糉子的上口給縫了起來,可江米還是想斷了線的珍珠一樣不停地揉!我沒辦法,只好讓這個糉子光榮犧牲了。

糉子包好以後,我們就開始煮,煮好以後,就開始吃了,瞧,小云陽那個饞貓,糉子還沒有看看我們的教室,就頓時灰飛煙滅了,黎宣誠呢?小心翼翼在糉子上舔舔這兒,舔舔哪兒,害得糉子上滿是口水味,看!他吃得滿嘴是油,手呢?也是油,就算米掉到地上,他也把自己的嘴巴當成吸塵器使……

行走在節日的習俗中,聽者琅琅上口的'詩,我們真是悠哉美哉!

有趣的端午節週記4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也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早上起牀,我就看見姥姥和姥爺在往水缸裏裝水,我想:姥姥、姥爺平時不裝水,怎麼非要今天裝?我帶着疑問去問姥姥,姥姥回答:“因爲今天是端午節,裝滿水,寓意是讓我們一家人幸福美滿。”接着,我又看見爸爸媽媽在打掃院子,我又不明白了,昨天剛打掃的,今天怎麼又興師動衆了?我帶着這個疑問,又去問爸爸,爸爸說:“今天是端午節,我們打掃院子,相當於在迎接節日哩!”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走向了洗手間。這時,我聞到一股淡淡地香味,我想:一定是媽媽噴灑香水了。我正納悶,趕緊跑去問媽媽,媽媽笑了笑,慈愛地摸了摸我的腦袋,輕輕地對我說:“傻孩子,那是艾草水,用那水洗臉既可以防止蚊蟲叮咬,又可以讓孩子更加漂亮、可愛(艾)!”我點了點頭,又去“巡邏”了。不一會兒,太姥姥走過來了,給我胳膊腕上戴上五色線,並告訴我其中的奧祕:戴上它,可以防毒蛇呢!

時間過得真快啊,不一會兒就到了吃午飯的時間。今天的午飯不是肉類,也不是炒菜,而是一個個飽滿的糉子。我百思不得其解,太姥爺見了,急忙笑着說:“孩子,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詩人屈原。人們爲了保全那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屍體,在後來的每年五月初五便往江裏投糯米來給魚蝦吃,希望它們吃飽後,不再傷害屈原的屍體。從此,五月初五吃糉子就成了一大習俗。”聽了太姥爺的話,我不禁有些傷心,並打心眼裏開始敬佩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這時,愛寫作的小姨發話了:“我來給大家講個小故事吧!”大家齊聲說好,只見小姨思量片刻後就開始講了。不知不覺中,我們發現小姨講的是我們今天的見聞和趣事,我們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

這個端午節就在大家的歡笑聲中結束了,端午節可真開心啊,也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我真心盼望下一年的端午節快點兒到來。

有趣的端午節週記5

在我們中國,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節日,重陽節孝順老人,中秋節團團圓圓,春節喜慶快樂,兒童節歌舞昇平。每個節日都熱鬧無比,令人十分開心,可令我至今難忘的,卻只有那次歡樂的端午節。

傳說,古代詩人屈原在端午節這天投江自盡,人們四處捕撈,卻找不到他的屍體,崇敬他的人爲了不讓魚蝦傷害他,就用糉葉包住煮熟的糯米加上少許肉泥扔進江裏餵魚蝦,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了。現在,人們已不再投這種東西到江裏了,可這種東西漸漸演化成了糉子,成了每年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習俗。所以在端午節這天,我和媽媽選擇了用包糉子來慶祝端午節。

媽媽先從廚房拿來糉葉,小心洗乾淨,再用開水煮熟,冷卻後放到一邊,使葉子不發黃。接着,把肉剁碎,打入雞蛋,用手抓勻,再加入切好的紅棗塊,拌在一起,麻利地拿起一片葉子,捲成三角,添上米和餡,手向對角處對卷,最後綁上紅繩,一個三角糉便做好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把糉葉折成漏斗形,可手中的葉子像一個調皮的小娃娃,就是不聽我使喚,在一片手忙腳亂中“咔擦”一下碎了。我不甘心,又折了一片,這次葉子倒是摺好了,可剛添上米,糉葉就漏了個洞,米像飛珠滾玉似的跳了出來,散了滿桌。媽媽見我這樣,飛快的把兩角對摺,捲成角筒,放入少量糯米,再放餡,最後再在頂上蓋一層糯米,用繩子捆結實便三下五除二的做好了。

在媽媽的靜心教導下,我中午做出了一個白白胖胖穿着綠色外衣的小糉子。晚上,我剝開糉子,白白的米,紅紅的棗,再一聞,一陣清香撲面而來,咬一口,脣齒留香。吃着自己做的糉子,我的心裏甜滋滋的。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充實無比,也明白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道理。讓我永生難忘。

有趣的端午節週記6

除了春節,最有趣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在那天,我們可以吃到糉子,看到賽龍舟,十分有趣,一大早,媽媽買來了一堆糉葉,還泡了一大盆糯米,準備包糉子。

我也興致勃勃地參與。我先向媽媽學習怎樣包,只見媽媽把幾個長條的糉葉疊放在一起,左折右折,圍成了一個三角狀的漏斗,然後把白白的大米裝進去,再放一兩顆大紅棗,然後將頂上的糉葉裹下去,包裹在漏斗上,再包到左邊,又折到右邊,最後又取了一兩片糉葉裹了一層,用繩子捆上,一個三角形的糉子就包好了。

我迫不及待地想一展身手,於是拿了一個小葉子,像媽媽一樣圍成了漏斗,可我折的不好,細小的米從底端的縫裏漏了出來。好不容易包結實了,手鬆了一下,滑滑的糉葉又翹了起來,手忙腳亂的。我毫不氣餒,繼續努力,終於包成了一個完美的漏斗,米裝進去服服帖帖的,最後封口時,我手小包不住,媽媽幫我按住,終於包出了一個糉子!

漸漸,我熟練多了,於是我乾脆把一片葉子撕成兩半,所以,包出的糉子只有小石頭那麼大,小巧玲瓏。後來,我想出一個主意—糉子裏放別的原料。我在米上澆上蜂蜜,糉子會變的甜甜的;我還在上面放咖啡粉,這個糉子一定比較苦;我還在糉子裏放我的糖果,還偷偷放了蘿蔔。最後沒有足夠的米了,我就包了個空的。吃糉子時,家人都搶我的“迷你”搞怪糉子,大家都覺得有趣,一片開心的笑聲。

下午,我和家人一起看賽龍舟。湖邊人山人海。那些龍船十分精緻,雕刻和繪畫了各種圖案,讓人覺得栩栩如生。五六個人一條船,等待比賽。發令員一聲令下:“開始!”幾條船快速前進,你追我趕,一會紅船超過綠船,一會黃船越過紅船,一起爭當冠軍,真是羣雄逐鹿啊!觀衆在岸上又喊又跳,爲比賽吶喊。最總,黃船奪得了冠軍的寶座。

端午節有這麼多激動人心的風俗,真是有趣的節日啊!

有趣的端午節週記7

我小時候就一直盼望着過端午節,因爲那時候我就知道,端午節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糉子。

今天是端午節了,饞了一夜的我趕緊起來,我驚奇的發現,我的胳膊上、腿上都繫上了五種顏色的絲線編成的彩繩。我知道五絲繩代表着父母對兒女的希望和心願。這是什麼時候繫上的呀?我百思不得其解。

哎!我不管這些了,我還急着吃糉子呢!“咚咚!”的我跑到了餐桌前一看,嘿!真怪,桌上沒有糉子,倒放着糯米,竹葉、白線。“這是幹什麼?莫非是我們要自己包糉子,太好了!”我馬上洗乾淨了手,在媽媽的指導下,我把白白的糯米放在了水裏,糯米變得粘粘的。

接着,我又把糯米舀出來,把帶着水珠的竹葉擺成十字架形,把那黏黏的糯米、花生、大紅棗放到了竹葉上,包出形狀來,然後再用線纏上。把包好的糉子放到水裏,“咕咚,咕咚!”煮着。只聽的糉子在鍋裏敲着小鼓,聽着那悅耳的音樂,我感到好愜意!

糉子煮好了,還有好幾個角,竹葉上還帶着幾滴水珠,冒着熱氣,白線纏在糉子的腰上,顯得好可愛喲!我把竹葉開啟,只見露出了白白的糯米,咬一口,細膩可口,糯米里包着花生米、大紅棗,吃起來又香又甜,回味無窮。

今年的端午節,我過的最開心!

有趣的端午節週記8

今天是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在這一天,人們有吃糉子、賽龍舟等民間習俗。

今天,我們全家人來到江邊看龍舟比賽。江邊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纔擠進這擁擠的人羣中,站在這人羣中,我真有一種唐僧師徒步入火焰山的那種炎熱的感覺。當主持人宣佈去年冠軍隊——紅隊出場時,江邊頓時沸騰起來。不一會兒,所有的隊伍都出場了,他們做好了最後的準備,都蓄勢待發。

當裁判員一聲令下,所有的隊伍一起出發。這次比賽共有七支隊伍參加,他們的龍舟按彩虹的顏色順序排列。有的隊伍依照船頭指揮員擂鼓的節奏前進着,拼命地前進着,一下子領先排在了前頭;而有的卻弄得手忙腳亂,落在了最後,正所謂:欲速則不達。

江上的選手們使勁地划着,在江邊觀賽的人們也沒閒着。他們不斷喊着加油助威的口號,助威聲一陣比一陣強大。選手們在觀衆的助威聲中顯得更加賣力,更有衝勁。指揮員擂鼓的聲音震耳欲聾,選手們配合默契,富有節奏,各個隊伍都士氣高漲。

比賽漸漸接近尾聲,對於選手們來說,可以算是已經到了衝刺的階段。觀衆們都屏住氣,全場幾乎沒有呼吸聲,只有船上指揮員的擂鼓聲。紅隊依舊領先着,排在最後一名的紫隊開始奮起直追。

這時,有的觀衆忍不住了,高聲地喊着,爲紫隊打氣,這也讓紫隊更加充滿信心。紫隊連續超過了五個隊,一口氣將自己的排名提升到了第二位。這時裁判員鳴哨了,比賽也隨着哨聲結束了。最終,紅隊衛冕冠軍成功,紫隊獲得了第二名,重新載入了隊伍的最好成績。觀衆們再次沸騰起來,對紫隊這種奮勇爭先的精神給予鼓勵。

比賽結束了,時間也在飛快地流逝着。今天,我看了一場精彩的比賽,也過了一個歡樂的端午節。

有趣的端午節週記9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來了,但是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

端午節是我國很多年流傳下來的風俗習慣,到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掛艾枝、吃糉子、佩香囊、上山採青,插艾枝於門上能避邪,上山採青,起早到山上走走多呼吸一點大自然的新鮮空氣也十分有意義。

端午節又稱“重五”,所以很多習慣都和“五”這個數有關聯,比如說要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線系在小孩的手腕上,稱長命線。

今天奶奶也包了糉子,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糉葉,折出一個角,再摺好的角筒上一點浸泡好的糯米,放上一顆棗,我開始有點高興了,心想這麼簡單,可是當包出再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生氣了一樣,直往出冒,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

總算到了最後一個步驟——扎糉繩,糉子要包紮平實才好吃,所以我把糉繩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時我才明白,包糉子非常不容易,要有技巧,經過一段時間的加熱,糉子終於好了,一陣陣香味迎面撲來,我吸了一口氣,心裏美極了,因爲這裏也有我包的糉子。

咬着香甜的糉子,吃着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裏美極了!